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年年末中國總人口13.95萬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14億人,女性人口6.82億人。男女人數相差高達3164萬。此數據一出,不少單身男性表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老婆了,因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而這一數據經過媒體渲染也引起了一陣焦慮,直至今日仍有人拿這一數據作為論據說明男性找到對象的困難程度。不少男性因此擔心自己找不到對象,但也有不少女性表示不能理解,男女人數相差這麼大,為什麼我還是找不到對象?
其實用這個3164萬的數據推斷將來的光棍人數並不準確,因為這個數據所代表的是全年齡段的男女人數差距,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嫁給一位青壯年的概率是極小極小的,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用這個數據推斷未來的單身男性數。而如果我們用適婚人數年齡段的男女比例推算結果就大不一樣。
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20-29歲這個結婚黃金時段的男女人口差距是1264852,126萬比起3000萬帶來的心理衝擊就小多了。而且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10-14歲的男生為65344739人,而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變成了64008573,少了134萬,這是因為一小部分男性夭折的緣故。而女生卻從2000年的60051894人變成了2010年的63403945人,憑空多了335萬。
這就說明這個數據是不精確的,因為在2000年處於計劃生育時期,有不少女孩是沒有上戶口的黑戶,自然人口普查也就沒有統計進去。直到2010年因為上學的緣故才被統計出來。也就是說即便2018年的統計,按照之前的經驗來估計也有女性被漏數,所以適婚年齡段的男性與女性人數差異將比126萬這個數字更少。
而且經過統計發現,如今的高校男生佔比48%,女生佔比52%。就是說現在在校的高學歷女性人數已經超過男性,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收入女性人群,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男生比女生多這麼多人,女生還是找不到男朋友。
因為挑!一些男性對她們的追求被自動忽略,因為沒有達到女性的要求。好的優質男士比適婚年齡段的女性更少,僧多粥少,也就出現了不少女性找不到對象準確的說是找不到滿意的對象,而不少男性只能淪為舔狗的怪現象。
如果按照適婚年齡段的男女比例去算,男生找到對象的難度並不大,所以與其按照3000萬這個不科學的數據麻痺自己,提升自己才是王道。隨著這次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展開,運用大數據我們將會得到一個更加準確的數據。男女比例又將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