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凌霜,炎夏堅守 ——三中院連續兩次「下沉」抗疫人物肖像繪

2020-12-15 澎湃新聞

寒冬凌霜,炎夏堅守 ——三中院連續兩次「下沉」抗疫人物肖像繪

2020-07-24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三中院的下沉隊伍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兩次請戰,從寒冬戰鬥到炎夏。平時的他們是法官,是父親,是兒子,戰鬥在防控一線的他們是「守門員」「快遞員」「服務員」「調解員」「宣傳員」「戰鬥員」,不平凡的使命使平凡工作中的他們閃閃發亮。

01

「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退休幹部朱希軍

疫情爆發之初,正在辦理退休手續,在戰「疫」集結號吹響之際,他積極響應北京市委組織部以及本院黨組的號召,主動請纓下沉社區一線抗擊疫情。6月11日第二次「下沉」的號召發出後,朱希軍同志再次帶領三中院幹警下沉到「東湖社區」。門崗執勤,他住得最遠,但來的最早,每天7點半準時到達社區北門協助門崗執勤一小時;打掃衛生,他負責刷廁所、清死角,包裡常備著衣服,汗水浸透了就換一件;送快遞,他挑最重的,沒有電梯的老舊居民樓,他一天要跑上好幾趟。「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抗疫的緊急關頭,咱們共產黨員就是要留得下,受得住!社區一線既是火線,也是戰場,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肩負著崇高責任,必須聽黨召喚,奮勇當先,一往無前,不獲全勝,決不停步!」朱希軍同志這樣說。

02

壯志與毅力是事業的雙翼。——民六庭幹警禹海波

下沉幹部禹海波的事跡在村鎮工作人員中廣泛流傳。禹海波是三中院民六庭的青年幹警,2月份,在疫情最困難的時期,他個人出資近25 000元,為家鄉湖南省邵陽市的幾家養老院、福利院、醫院以及「援鄂醫療隊」家屬,捐贈各類蔬菜12噸,展現了很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形象,當地政府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談及下沉工作,他深有感觸地說,「打贏疫情這場戰鬥,既要有志氣,也要有毅力。不論什麼時候,只要人民需要,我都會站出來。」

0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朱宏哲

「小朱同志又回來了,有你們在我們很放心。」疫情就是軍令,朱宏哲於6月15日再次返回執勤崗位。除去6月份回院工作的兩周,朱宏哲已經在燕丹村村口執勤130多天。期間,他的父親因病住院,朱宏哲也沒有一天因此缺勤。燕丹村人員居住情況極其複雜,全村常住村民兩千五百餘人,返京的外來務工人員將近三萬人,燕丹村有一條區級公路貫穿南北,該村最多時每天的出入人次、車次以萬為計數單位。朱宏哲在燕丹村北口檢查站執勤,進出該村的人員均需要出示出入證並測量體溫,對於沒有出入證及試圖穿行的人員需要勸返。「也遇到過不少人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侮辱謾罵、肢體衝突都曾經發生過,我覺得這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歷練,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怎麼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是我必須要上的一課。」

04

歷盡千帆,我們終可到達。——刑一庭幹警劉學良

第一次下沉期間刑一庭幹警劉學良負責在燕丹村南口進行防控檢查工作,查證、測溫、驗碼的工作他每天要重複上千次。「我經常提醒自己,工作內容非常機械,但是一定不能大意出錯,守住村口的小門,就是守住大家的安全防線。」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後,北京市委組織部重啟下沉工作,劉學良在第一時間向庭內領導申請重回一線,「相對於庭內其他同事,我已經有了三個月的下沉經驗,回到原下沉點能夠輕車熟路開展防疫工作」,他迎難而上,彰顯擔當,不論是庭裡的同事,還是村裡的幹部無不為他點讚。

05

心繫群眾千家暖,沉心擔當萬縷情——訴訟服務辦公室幹警凌童

凌童是2019年來院的青年幹警。自下沉之日起,他主動放棄輪休,全身心投入到社區防疫工作。兩次下沉期間,他充分發揮青年人接受信息快、分析能力強的優勢,及時通過團委微信公眾號「青春北京」推送權威信息,做好防治知識宣傳和釋疑解惑工作,帶頭學習科學防疫知識,抵制陳規陋習,不傳謠、不信謠,以青春之聲弘揚正能量。「冬天天冷,測溫儀經常不啟動,得揣在懷裡捂著。夏天正好相反,人在太陽底下一暴曬,測出來的溫度經常爆表,需要找個陰涼地兒讓體溫涼下來再測,確保讀數精準」,凌童說。對於遇到忘記帶出入證,手機又沒法掃描健康寶的老人,凌童和同事們就送到家裡,以確認是本小區居民。「看到舉國上下聞『疫』而動,我感到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應當有所作為,在基層做一名『守門員』,為千家萬戶的健康站崗,這很有意義。」

「不畏百戰驅疫苦,但看京華又蓬勃」,北京連續多天保持確診病例0新增,下沉幹警的心間、眉頭都漾起了欣慰之色,同時,大家也清楚的知道,戰鬥尚未結束,工作狀態絲毫不能放鬆。

文字:下沉幹警

圖片:下沉幹警

原標題:《寒冬凌霜,炎夏堅守 ——三中院連續兩次「下沉」抗疫人物肖像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城小梓娃「繪」抗疫——抗疫招貼畫
    城小梓娃「繪」抗疫 致敬抗疫英雄 堅決打敗病毒 抗「疫」小戰士 今天,我們《「繪」抗疫》空中美術課堂陶曄婷老師帶來了《抗疫招貼畫》。
  • 青島市市北區城建局機關幹部下沉遼源路街道在戰「疫」一線彰顯...
    2月13日夜間,遼源路街道佳木斯路疫情檢測點的市北區城建局機關幹部克服低溫小雨的天氣影響,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疫情就是集結號,黨員就是先鋒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市北區城建局機關下沉幹部火速支援街道疫情防控一線,堅守在抗疫一線,積極配合遼源路街道各社區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凝聚戰「疫」合力,處處彰顯黨員模範帶頭、衝鋒在前的本色。
  • 雷根平教授當選「中國好醫生」抗疫特別人物 - 鹹陽市人民政府
    10月23日,由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發布活動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舉行。陝西中醫藥大學雷根平教授當選「中國好醫生」抗疫特別人物。
  •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2020-02-07 10:16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2月7日電(戚軒瑜 唐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宅在家成為全民防疫的重要方式。他用畫筆繪就了一組《抗疫日記》。他筆下的人物既有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勇士們,也有默默守護自己城市的老百姓。    「記錄是為了銘記,為了不忘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說。他認為,在這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各文藝創作者們,既是這場戰役的親歷者,也應成為它的記錄者,用各自方式,發出呼聲,這是文藝的應有之義。
  • 致敬英雄 楓林街道舉辦社區最美抗疫人物事跡報告會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穿上防護服,我們就是居民的屏障」「我們居委幹部守在社區,就是要扛起防疫『大旗』」……徐匯區楓林街道今天舉辦2020年楓林社區最美抗疫人物事跡報告會。圖說:徐匯區楓林街道今天舉辦2020年楓林社區最美抗疫人物事跡報告會。
  • 社區幹部:帶傷堅守抗「疫」一線
    段麗玲堅守疫情防控值班崗位 張鑫攝從醫院出來已經下午4時多了,段麗玲卻執意要回會盟小區看看防控情況,愛人拗不過她,開車陪她來到小區。主管領導勸她趕快回家休息,她卻說:「現在人手這麼緊張,我在家裡也待不住。我雖然腳踝受傷了,但可以坐著向群眾宣傳,我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段麗玲堅持不離崗位,對進出小區人員詢問情況,並詳細登記,同時向居民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勸返走親訪友的群眾。
  • 巾幗戰疫故事展播(十五)丨文旅戰線的「抗疫娘子軍」
    巾幗戰疫故事展播(十五)丨文旅戰線的「抗疫娘子軍」 2020-03-1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2部作品描繪小康、致敬抗疫!「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美圖書館...
    62部作品描繪小康、致敬抗疫!「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美圖書館展出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尹俊傑  2020-09-30 9月29日-10月17日,「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州美院圖書館展覽廳展出,共有62部作品參展,其中包括16
  • 抗疫類作文可用的句子、標題、人物素材
    抗疫類作文可用的句子、標題、人物素材 2020-02-23 16:23:18 來源:網絡整理
  • 【致敬了不起的她】柔肩挑重擔 抗疫顯擔當——雞冠區房屋徵收辦公...
    ,英勇奮戰、共克時艱,湧現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她們挺身而出,有的奔赴一線不畏艱險、日夜奮戰,有的堅守後方衝鋒在前、提供保障,有的用溫情真誠奉獻、撫慰心靈,有的用創作鼓舞士氣、守望相助。疫情面前她們心手相牽、相互關愛,危難關頭她們安危與共、攜手並進,她們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 下沉社區踐初心 戰「疫」黨員突擊隊在行動
    孫秀雲是航發集團下屬道排公司的一名普通黨員,是此次102名下沉社區黨員突擊隊中的一員。在航發集團和公司黨委的一聲召令下,他主動請纓參與社區聯動,按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下沉至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開展工作。
  • 「抗「疫」人物速寫」「疫情不結束,咱們不結婚」
    2月3日上午,南嶽公安分局民警陳佳冰堅守在崗位上,前往壽嶽鄉龍鳳村入戶進行疫情防控數據核查。原本這個日子,是他與女友小呂約定去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日。當他向女友小呂提出因工作原因推遲結婚登記日期時,在五年的異地長跑面前,小呂全力支持了他的決定,而一句「疫情不結束,咱們不結婚」更是成為了陳佳冰與小呂之間的約定。
  • 筆墨祈福,願抗疫勇士百毒不侵,願偉大祖國否極泰來
    2月4日,光明網書畫頻道發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的作品徵集活動,號召全國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用畫筆謳歌抗「疫」英雄,禮讚抗「疫」事跡,用藝術的筆觸,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熊波同志了解後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 上海抗疫英雄還在武漢堅守,來自金山的「愛心發射」源源不斷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形勢向好,已經有部分醫療隊員先期從武漢撤離、回到申城,而金山區亭林醫院的鄭永華、陸賢、胡娜娜還堅守在武漢疫情救治的中心——金銀潭醫院的隔離病房。鄭永華(左)與同事胡娜娜(右)在金銀潭醫院。令人感動的是,就在醫護勇士們還在一線堅持站好最後幾班崗時,來自金山區社會各界的愛心發射也在源源不斷湧來。
  • 唯美古風人物肖像,用板繪的方式畫出來別有一番韻味
    唯美古風人物肖像,用板繪的方式畫出來別有一番韻味
  • 同心抗疫 丨 這些村居「領頭雁」 帶頭堅守在防疫一線
    他們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村居負責人,在防疫工作中,為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堅守崗位「超長待機」,帶病上崗無怨無悔;他們是在「疫」線「衝鋒陷陣」的「英雄」,舍小家、為大家,勇往直前從不言退。抗「疫」至今,他始終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衝在一線、幹在一線,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為轄區居民築起了一道保衛生命安全的「鋼鐵長城」。扛起擔當不辱使命祝康苑居委桂燕,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第一時間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社工們一起衝在防疫一線。
  • 大學生當導演 拍抗疫微電影
    這部時長約5分鐘的影片以最樸實的方式記錄下了龍塘村抗疫一線最真實的一面,為曾經或仍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大學生義務拍攝,用影像記錄基層抗疫劉旭昊是一名大四學生,目前就讀於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專業。拍攝微電影是劉旭昊的個人愛好。受疫情影響,學校推遲開學,打算繼續讀研深造的劉旭昊只能待在家裡學習。
  • 社區工作者:堅守最後一道戰「疫」防線
    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社區的工作者們,猶如戰「疫」場上的堅強後盾,默默地堅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截至3月8日,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其中黨員佔92.5%。
  • 「向陽花」抗疫日記(4)| 司應奎:疫情肆虐中不褪的本色
    為充分展示婦聯幹部把抗疫戰場作為婦聯工作現場,在關鍵時刻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的精神風貌,襄陽女性微信平臺開設《「向陽花」抗疫日記》欄目,專題刊發婦聯幹部在抗擊疫情中的工作實踐、認知感悟,以日記形式推送。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今天推出"向陽花"抗疫日記第4期,作者:襄陽市婦兒工委辦專職副主任司應奎 窗外陽光燦爛,春意正濃。
  • 擁抱偉大時代 共建海事家園|吳雪穎:「我們是水上抗『疫』第一線的...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在全國打響,武漢市一時間成為了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武漢海事局廣大團員青年迅速成立水上抗「疫」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了勇挑重擔、衝鋒在前的光榮傳統和戰鬥風格,主動承擔起水上疫情防控、助力復產復工、下沉社區一線等任務,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努力爭做三個「先鋒」,全力守護抗擊疫情的「水上戰場」,誓要為奪取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勝利而奮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