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不斷發展,就是一個分分合合的過程,從上古時期就擁有許多小部落,各自努力程度不一樣,領導人能力不一樣,導致了部落的實力也參差不齊,也就引發了各種戰爭。
通過大大小小的戰爭,完成了融合的過程,才有了華夏的統一和文明,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分別是:黃帝、炎帝和蚩尤。但他們是如何從各小部落中脫穎而出的呢?我們現在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又是怎麼來的呢?
圖片:炎黃子孫資料截圖
一、炎帝和黃帝
關於炎帝和黃帝有許多說法,第一種:《史記》記載,少典原本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做黃和炎,他們被分封出去,有了不同的姓和部落,黃帝被封在姬水,所以用姬做姓,炎帝被封在姜水,姓就是姜。
兩兄弟分出去之後,有了各自的封地,自然各自努力去生活,按照當時的制度,他們的子孫長大後又分出去佔據更多的土地,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土地重合的矛盾,就導致了搶佔資源的戰爭爆發。
在一次大的衝突戰爭之後,炎帝被黃帝打敗了,兩家原本就是親兄弟,打完之後握手言和,炎帝開始聽從黃帝的話,兩個大部落合併,就有了炎黃子孫。
圖片:炎帝與黃帝爆發戰爭劇照
1、炎帝崛起
第二種說法就比較複雜了,炎和黃部落的整合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少典依然是炎黃子孫的出處,但他是作為部落統領帶著這兩家的祖先獨立出來的。
伏羲東遷,華夏文明開始在各部落中產生發展,最重大的突破是許多部落從母系部落脫離出來,少典就帶著自己的部落前往黃土高原生活,他們站在黃土高坡,看著黃河,崇拜黃色,所以一開始黃就是他們共同的精神崇拜。
當時的社會群體就是以小部落為單位的,因此在少典的眾多部落群體當中,有兩個小部落在悄悄的壯大,這兩個小部落分別是有熊氏和烈山氏。
小部落當時的生存,大部分需要部落酋長分配食物,而有熊氏和烈山氏,應該是在分配食物過程中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為了讓自己部落的人們有足夠的食物,他們在一次爭執之後脫離了少典的部落群體。
有熊氏到了姬水一帶生存,因此他們就將自己的姓改為:姬;烈山氏則到了姜河一帶,則改姓為姜。
圖片:部落之間起爭執劇照
之後烈山氏在勞動過程中,學會了用火將山上的泥土、草木變成灰,融合為肥料,他們種出來的水稻、玉米比之前的部落還要好吃;酋長又帶領大家將山上的野果種子帶回來種植,慢慢變成了家常的水果蔬菜。
農業的大力發展改善了部落人民的生活,同時也吸引了附近許多小部落,他們臣服於烈山氏的先進農業技術,投靠了烈山氏,就連曾經強大的神農氏也投靠了烈山氏。
部落壯大之後,他們就改了部落的稱呼,因為烈山氏是用火來改變生活的,於是他們就用「炎」來統稱自己的部落,部落酋長就是炎帝。
圖片:改善了部落人民的生活劇照
2、黃帝部落
而另一支小部落有熊氏,在和烈山氏分開之後他們慢慢遷徙,遷徙的軌跡猶如一個「幾」字,曾經他們也依靠過炎帝,但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脫離了炎帝部落自尋發展。
到了軒轅統領有熊氏的時候,他們已經變得很強大了。軒轅時期,有熊氏的手工業達到突飛猛進的地步,他們居然造出了輪子,然後再改造成可以運載重物的貨車。
軒轅的妻子還帶領大家學會了養蠶,抽繭剝絲,還會製作絲綢,古時的華服就是在軒轅部落裡面研製出來的,人們為了獲得這些精美的布料,開始學會以物易物的最原始貿易方式。
圖片:以物易物劇照
倉頡發明了文字,打結記錄法、口口相傳法在軒轅部落裡面已經落後了,他們開始學習認字,用文字來記錄每日發生的事情,文明因此而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而軒轅本人更是一個能工巧匠,他帶領部落的人們建起了構造簡單,但是足夠擋風遮雨的房子,還將樹樁掏空,做成了「舟」,水陸兩地同時發展,有熊氏的風頭一下蓋過了炎帝部落。
甚至原先少典時期遺留的部落也前來投靠,軒轅還是認祖歸宗,因為最開始他們就是在黃土高原上生存下來的,內心崇尚黃色,所以,軒轅就將自己稱為「黃帝」,黃帝部落也至此誕生。
圖片:倉頡造字劇照
二、蚩尤部落
在我們看到的各種神話小說裡,蚩尤就是一個妖怪,兇猛殘暴,最後不知所蹤。其實蚩尤部落最早生活在東夷之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半島,大家都知道山東是儒家文明的發源地,所以其實蚩尤部落的文明程度不亞於黃帝、炎帝部落。並且,蚩尤部落後來被考證,他們居然是最早發明金屬冶煉的。
蚩尤部落的人將金屬熔化,打造出能夠抵擋外物侵襲的盔甲,所以蚩尤部落的人出徵的時候,都會用金屬頭盔、戰甲包裹全身,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將蚩尤記載成「銅頭鐵額」的怪獸樣子了。蚩尤部落有了這種神器自然就有了底氣,開始對炎帝部落宣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蚩尤「銅頭鐵額」的怪獸樣子
三、炎黃兩部落的融合
這兩個部落會融合,其實都是蚩尤的功勞,蚩尤部落人口發展快,土地很快不夠用了,加上自己有金甲傍身,就開始去侵佔炎部落的土地。當時炎帝部落的領導人是姜榆罔,很快就接下戰術,兩個部落開始交戰。
姜榆罔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落了下風,被蚩尤打得節節敗退,他不甘心自己的權勢一點點被蚩尤部落瓜分,於是就向各小部落瘋狂的收斂財物,招納士兵,企圖再次向蚩尤宣戰。
可是這些小部落卻不是吃素的,眼看著姜榆罔不能保護自己,還要付出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於是就有小部落向黃帝部落拋出橄欖枝。
姜榆罔惱羞成怒,向黃帝軒轅氏發動戰爭,這個時候姜榆罔無疑就是以卵擊石,在各小部落的背叛下,姜榆罔失敗了,於是炎帝部落向黃帝部落稱臣,合成了炎黃大部落,部落中的人們也就成了炎黃子孫。
圖片:黃帝、蚩尤、炎帝三個部落資料截圖
在這以後,華夏結束了「三國」局勢,又經過漫長的演變、戰爭,直到蚩尤部落最後戰敗才完成了華夏的統一。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