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德雲社可算是打開了一道大門,讓很多的人關注到這個宣傳相聲表演的團體。
甚至很多網友因德雲社成員而被圈粉,開啟了「德雲女孩」的追星之路。
孟鶴堂、周九良便是其中頗受關注的一組相聲演員。
「乾乾巴巴、麻麻賴賴,一點都不圓潤,盤他!」
2018年10月,孟鶴堂、周九良獲得《相聲有新人》冠軍,自此「一夜成名」。
在某一期節目表演的相聲中,一句「盤他」更是成為網絡熱詞。
孟鶴堂,也被叫做:堂主、堂堂等等,1988年出生於黑龍江,德雲社七隊隊長
19歲的孟鶴堂在于謙老師的飯店中當「大堂經理」,2009年正式拜師郭德綱。
最擅長剎車式的哭泣、捧哏時有時無的單口相聲、說來就來的演技等等。
周九良,也被叫做:小先生、橘貓,1994年南京人,2009年進入德運傳習社學習,2013年拜師郭德綱。
最擅長「一語致死」、能彈會唱、三弦在身等等。
十年沉浮,一夜成名
《相聲有新人》中兩人精彩的表現讓很多的觀眾注意到了德雲社的這一對搭檔,有人說他們一夜成名了。
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成名是理所應當的,「一夜成名」不過是以十年沉浮為交換。
周九良17歲時認識了當時23歲的孟鶴堂,直到現在已是十年的相伴。
表演相聲時一個活潑跳脫,一個「淡然冷漠」
一個吉他在手、一個三弦在身。
從到各個平臺去表演到現在能站在舞臺上向更多的人表演相聲,讓更多的人記住他們叫孟鶴堂、周九良,花了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似乎就像很多人的十年一樣,為了有朝一日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更高的成就,一點點積累,一次次摸爬滾打。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成角兒
什麼叫「角兒」?
郭德綱說,「角兒」是舞臺上的中堅力量,僅憑藉著人的名字,就能帶領大家一起跟隨,觀眾看到票就買了,能把座賣滿。一場演出貼出你的名字,能賣滿了,你才是角兒。
如果一個相聲演員成了角兒的一天,他搭檔的功勞比想像中要大得多。
看過兩人相聲的觀眾應該都了解他們表演相聲的風格
在舞臺上更多是孟鶴堂「表演秀」,周九良「一語致死」,相較於別的搭檔一貫的逗哏「佔便宜」,周九良的「一語致死」簡直是一股清流。
很多相聲表演中,觀眾會開玩笑說「退票」,在眾多回應中,周九良的回答簡直稱絕:你們要退就都退吧,別耽誤我下班。
想要下班的心願可以說是真的很強烈啦!
一些觀眾覺得周九良沒什麼表現力
還是那句話,孟鶴堂成角兒,周九良的功勞要比很多人想像中大很多。
很多人會疑惑,周九良為什麼叫「小先生」
那是因為郭德綱一句話:19歲的周九良,少年老成,颱風大氣穩重,在他那個年紀不多見,有小先生之風。
在很多人看來只會等在下班的周九良,是德雲社演奏團隊的三弦琴師。
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也曾表演過一次,無論是三弦還是唱腔都讓觀眾非常驚豔。
郭德綱評價道,開腔就是欺負人。
十年相伴,一朝成名,兩人一路積累一路努力站上了更大的舞臺,卻也一直表演著保護著這份傳統藝術,對他們而言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存在。
未來,期盼不會有人忘記孟鶴堂,周九良可以「認真工作,準時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