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寶伏妖錄》和《穿書自救指南》的對比討論很火,無非是3D技術那家棒,耽改動漫看魔道。萬萬沒想到,最後贏家是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雖然網友說得有些絕,但不可反駁的是,即便技術流天花板如玄機,也在視美的2D大眼下甘拜下風。為啥會完成這樣的情況?
可能之前耽改漫作品少,沒有太多的比較,但自從《魔道祖師》播出之後,就成了耽改動漫的一個坐向標,好壞全朝它看齊,以至於讓大家忽略了國產耽改漫的第一步。
來自繪夢導演李豪凌的《靈契》。
大家都知道耽美文化來源於日本,但不知道的是,日本的耽美文化最初來自於西歐唯美主義運動的影響。在日本接觸美少女漫畫之後,才產生了大家狹義上所說的耽美文化,包括cp文化、同人文化、BL文化等。
說來有趣,中國大陸的第一部同人小說來自於同人文化創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同人小說《幕後》,時間發生在1998年。
而在此之前,大眾文化已存在耽美文化。
1978年,白先勇小說《孽子》,1993年,王小波的《似水柔情》,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4年,張北川的《同性愛》等等。其實,也說得過去,耽美文化在中國也可謂是歷史悠久,只是沒有現在的這麼狹義。古代帝王的龍陽之好,南北朝時期的短袖,還有更早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耽美文化在網際網路如此盛行,除了要感謝網絡科技,更要感謝的是古人遺留的耽美文化。加之日式BL文化和同人文化的侵襲,才讓這個亞文化逐漸與主流文化沒了界限。
剛前面提到了第一部同人小說,而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耽美動漫則是16年的《靈契》。
2013年,old先創作的《19天》連載,標誌著國產耽美漫的成型。2016年,隨著第一部破圈耽改劇《上癮》的上映,國產耽改動漫《靈契》也在動漫圈掀起了浪潮。
站在大家都調侃「社會主義兄弟情」,殊不知在沒有「禁止同性」政策之前的《靈契》,還是一個有著親吻鏡頭(豆瓣有截圖)的真動漫,不過也已經成為歷史了。未來作品再難看到有如此「大膽」的作品了。
後來,《靈契》被下架。
《靈契》當時的影響很大,對耽美文化及其後續。耽美作品的延伸輸出都有重大影響。不過作為第一部,《靈契》狗血的劇情,奇葩的開頭和人設,以及製作畫風依舊被詬病無數,這也成為了後續耽改動漫被詬病的癥結所在。鐵打的詬病,流水的製作。
2018年,三部耽美漫上映。古裝題材《帝王攻略》,武俠古風類型《魔道祖師》,還有帶科幻屬性的《小綠和小藍》。三種不同的風格,也塑造了不同的觀感。
因為政策的頒布,所以作品中的親吻或是其他大尺度的畫面不能出現,這三部都很清湯寡水,看就要看主角們的嘴遁之術了。
《帝王攻略》製作水平低,人物形象不穩定,動不動就崩,尤其是打鬥場面是又貧窮又尬,要不是配音演員和主角互動撐著,20集的動畫也不至於斷斷續續看了一個月。
配音演員雙兒和梁達偉將段白月和楚淵之間的小曖昧和互相關心,通過各自的聲音完美呈現,也算是讓觀眾有了糖吃。
《小綠和小藍》比不上《靈契》大膽,但是各種「我愛你」、「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人」等等一類表白曖昧的話該說的都說了,導演並不避諱著來,而是則麼放開怎麼來。
雖然劇情看起來有些懵,但是還是能看出兩個人之間的那種隱秘的情感,收到的效果反而很好,而且也並沒有踩中雷區。依舊是雙兒的配音,不管是A的角色,還是柔弱的角色都駕馭得很不錯。因為也被網友稱作是老老實實做番,而不是消費觀眾的好動漫。
以上三部播完,耽美漫依舊錶現平平,沒有北當作是一種單獨題材類型被觀眾認知,直到那個夏天,《魔道祖師》播出,開啟了耽美漫新紀元,也起了一個好頭。
那是個神奇的夏天,動畫《魔道祖師》和電視劇《鎮魂》齊開,一個因主角演技爆火,一個因唯美古風爆紅,讓耽美文化走到了觀眾的跟前,受眾群體也開始不斷擴大。
這是個裡程碑事件,同時也是一個轉折點。雖然意義不同,但最終結果殊途同歸——耽改作品開始了「暴走」之旅。截止到目前,已經確定的耽改動漫超過了10部,耽改劇超過了60部……它已經不僅僅為內容而作,開始成為消費觀眾的一大利器,薄款催化劑。
《魔道祖師》的爆紅不是意外,因為它有《靈契》、《帝王攻略》、《小綠和小藍》沒有的精美華麗的人物形象,超級大ip劇本,精緻的畫風,流暢炫酷的打鬥以及超高的作品完成度,讓古風動漫美出新高度,尤其是耽美動漫有了高品質的作品。
而且到這為止,製作團隊還是在用2D技術來開拓這塊新領域。但是這要求慢工出細活,已經變成消費觀眾「噱頭」的耽美漫折騰不起,然後便開始了3D技術的嘗試。
武俠古風奇幻,打鬥有要求的作品做做也就算了,一部現代都市題材的劇情片類型的也要走3D路線,這操作不僅驚到了觀眾,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到自個身上。
這期間,也有三部作品播出,可惜的是,全部撲街。原因嘛,就跟《穿書自救指南》一樣,製作團隊貧窮,壓根就沒想做好。
《我開動物園那些年》,即便是雙兒和阿傑配音也抵不住劇情的幼稚和整體畫風的低齡化,尤其是ed都懶得做(或沒錢做)。
《解藥》,巫哲的小說,原著還不錯。畫風和《我開動物園那些年》有得一拼,濃鬱的貧窮感,吳磊大大也表示帶不動。
然後走出3D動漫第一步的是娃娃魚的《你在星光深處》。這個番純粹是坑原著粉的。雙兒配音(好像基本都有他)的角色形象還可以,另外一個角色那是啥,一點美感,主角的光環都沒有,妥妥路人甲。
貧窮的3D,僵硬得動作,還有可怕的分鏡,缺幀缺出一種詭異感。這麼說來,《穿書自救指南》都覺得好了那麼一點。
2019年就這麼出現了發展斷裂期。幸虧,2020年玄機來拯救耽改漫的藝術審美了。
人物建模,玄機老傳統了,怎麼精美怎麼來。打鬥場面,怎麼燒錢怎麼炫酷怎麼來。配音團隊也是頂級配置,瞬間高大上起來。
剛看完最新一集,真的是一場視覺盛宴,看得都忘記心疼長史了。之前《天行九歌》,打鬥經費全給了衛莊撐場子,現在全用來暴揍長史了,這在玄機角色群像中也是獨一份的殊榮了。看得真是太爽了,動作招式之間的銜接,武器攻擊時的形態,還有角色間的默契配合,虢夫人的多次變臉,都太完美。
玄機不僅有「玄機步」還有「玄機臉」,應該是撐死了動漫角色男團女團的半邊天。
代表了耽改漫的顏值, 就是代表了耽改漫的才華。只有在畫面和人物上吸引到觀眾,才能有機會利用劇情來留住觀眾,立住作品。
《穿書自救指南》在一片廝殺中,竟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作為一個看完所有耽美的小編來說,這部作品畫質和技術雖然渣到讓人難以忍受,恨不得立馬退出播放頁面,但極小的優勢卻又讓自己看完了已更劇集。
《天寶伏妖錄》雖技術好,精美,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劇情也存在問題,缺少一些更細節的互動和有趣的劇情等,頗有些趕進度的嫌疑。(這也是為什麼說玄機水的原因)
作為一個觀眾,漫漫寧願接受一個好的劇情,也不願只看炫酷的打鬥。因為我們最終看的是故事,看得是一個作品的靈魂。
技術流可以火,但是走不長久。所以,不管是耽改動漫,還是國漫其他類型作品,真正做到的是劇情和技術的雙重進步和融合。它們兩個是一體的,丟到任何一個,對國漫的發展和崛起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這就好比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關係,只有處於高同一水平線,才能達到一個社會的整體穩定性,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造成孫偉的經濟滯後,或是文化滯後。
當然,這都是一種美好的期盼。作為動畫,還要經歷重重審核,防止被舉報,劇情真的很難做到小說該有的水準。那麼,現在這個階段,還是希望能夠看到技術像樣的作品。
好歹角色的建模捨得花下錢吧。漫漫的這個審美也是被玄機給養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