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歷史的進程很難琢磨,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歷史上有些國家本來如同「鮮花著錦之盛」,最終卻落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如果你用宏觀的角度來探究歷史結局的幕後真相,你會發現其實中國與國外的很多歷史進程都幾乎相同,在以色列就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猶太人的智慧之王所羅門建造了金碧輝煌的所羅門神殿,又娶了一千個老婆,但是其歷史進程和結局卻跟隋煬帝卻驚人的相似。
所羅門王
所羅門王受上帝託夢成為以色列智慧的象徵,生前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中一件觸怒了上帝。
他,是以色列智慧的象徵,擁有無邊的財富,建造了耶路撒冷的第一聖殿,最重要的是,他娶了一千個老婆,而且這些老婆都來歷不凡,他就是以色列王國最後的榮光所羅門大帝,所羅門大帝的老爸是大衛,就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那個大衛雕像,大衛結識了美女人妻拔示巴,與她生下了所羅門,成為了以色列王國的第二任國王。
關於所羅門王的記載非常稀少,主要記載在《聖經》裡,他可不像上帝一樣要有光就有了光,他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成為一個高智商的人,二,建造聖殿,三,娶了一千個老婆,人的智力始終有限,但是沒有一點神跡能當國王嗎?這時候上帝就來託夢了,說你小子伺候我不錯,有什麼願望可以跟我說,我儘量滿足你,所羅門王心想還有這等好事,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答應你,於是他跟上帝說:「我想要得到智慧,這樣就可以明辨是非,更好的為你服務。」上帝聽完很受用,說:「你小子真會說話,ok,答應你。」說罷就在夢中賜給了所羅門王智慧。
上帝向所羅門王賜福,顯示了神跡,所羅門王當然成了萬眾矚目的香餑餑,就像現在的小鮮肉一樣,周圍的國王紛紛前來求見所羅門王,聆聽所羅門王智慧的教誨,所羅門王看多國來朝,就尋思著大國應該有大志向,於是決定完成老爸大衛的遺願,在繼任的第4年,開始搞房地產,他徵集了三萬以色列人,十五萬伽南人,用了七年的時間,建成了所羅門神殿,神殿分為三個部分,外殿,正殿,內殿,外殿象徵著人間,正殿象徵神的居所,內殿安置著上帝的神器約櫃。
約櫃
約櫃是上帝和以色列人訂的契約,裡面保存著先知摩西在西奈山上從上帝耶和華得來的兩塊十誡石板,整個聖殿坐西向東,因為上帝將亞當和夏娃趕出伊甸園,然後二人向東流浪,所以聖殿建造在西邊,象徵著亞當夏娃回歸伊甸園,也朝向上帝的方向,以示尊敬,所羅門王有了房子,就想要老婆了,作為國王,馬斯洛的五種需求層次都要實現,於是,他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兒為妻,後來又不斷的娶,總共娶了700個老婆,大部分是別國的公主,300個侍妾,大部分來自外邦,所羅門王也是個暖男,各位嬪妃小主們都有自己的信仰,所羅門王不但不反對他們的信仰,還跟她們一起參拜這些神明,還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了祭壇。
上帝一看這小子成了吃裡扒外的傢伙,頓時火冒三丈,對所羅門說:「我賜給你的是智慧,不是那種羞羞的能力,但是看在你父親大衛對我忠誠的份上,我就不在你這代懲罰你,但是你的兒子將不再擁有整個國家,而只能擁有一個支派。」上帝說完這話就走了,果然,所羅門王死後,所羅門王國也就四分五裂,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中的十個在北方獨立,建立了以色列國,南方的兩個支派繼續支持所羅門的兒子稱王,或許你現在還在犯迷糊,究竟所羅門王為什麼要娶一千個老婆,還參拜老婆們信奉的神明,那麼我們就來講講我們自己國家的故事,或許你會明白所羅門王娶那麼多老婆究竟想要幹什麼?
上帝
隋煬帝其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因為將幾件大事堆在一起幹,最終的命運和所羅門王一樣。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登基稱帝,如果用另一種眼光來看隋煬帝,絕對可以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因為當時中國南北分裂一百多年了,北方王朝野心勃勃,為了實現大一統,就派楊廣領兵,兩位大將韓擒虎和賀若弼掛帥,終於平滅了南方,楊廣受封揚州總管,繼續坐鎮南方,隨著他的大哥失寵和老娘的支持,楊廣終於成功上位,成為了太子。
俗話說,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當上太子的楊廣,更加謹小慎微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伺候老娘,他的運氣也非常好,他當上太子四年後,他老爸就掛了,楊廣順利登基,年號大業,看來隋煬帝是想搞個千秋大業出來,但是老爸留給楊廣的卻是一堆爛攤子,主要有三個問題,楊廣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隋煬帝楊廣
第一,南北矛盾,大家分家了一百多年,一直都互相鄙視,要想讓這個鄙視鏈不再下去,楊廣就挖了一條運河,大家多交流交流嘛,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內部矛盾,在北方內部各有各的山頭,你是洪興的扛把子,我是東星的話事人,一言不合就要砍要殺,其中最重要的是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的矛盾,隋唐兩代的皇族都是出自關隴貴族,所以說他們掌握著最高的權利,是既得利益者,山東士族其實是歷史更悠久的門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姓七旺,比如清河崔氏,範陽盧氏,他們也想要得到權利和金錢,怎麼辦呢?
隋煬帝想到要不開個分公司吧,這樣既有利於控制中原,也可以讓山東士族有晉升的機會,於是隋煬帝在大業元年開創了利在千秋的科舉制度,這條通道成為了許多寒門子弟晉升的天梯,這條路很窄,卻顯得彌足珍貴,他給了許多普通老百姓一個希望,一個信仰,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幾百年後的宋朝,科舉制度到達了頂峰,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平民可以通過常規方法掌握最高權力的國家,於是中國讀書人可以說出那句牛逼哄哄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當時讀書人信仰的力量,開通運河,建立東都,這三件事無愧於利在千秋的大業,隋煬帝對得起他的國號,對於內部矛盾,隋煬帝用用一條運河,兩個首都的方法來交流平衡,對於貴族和士族矛盾,用科舉制度給中華文明以信仰,給了普通人上升的通道。
科舉取試
但是隋煬帝自己沒玩好,一方面太過急功近利,導致天怒人怨,另一方面將這幾件大事堆在一起幹,就像某人要去搞多人運動,遲早要有黑眼圈,最終的結局就是隋朝二世而亡,了解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看所羅門大帝,你就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以色列周圍強敵眾多,大家信仰不同,矛盾重重,內部又有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虎視眈眈,所以所羅門大帝就娶了周圍強國的公主做老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和親懷柔政策,來跟周圍的敵國展開親切而友好的交流,與其他國家取得聯繫,並參拜其他國家的神明。
可惜上帝並不知道所羅門王的良苦用心,直接讓他的國家二世而亡了,如果所羅門王真的對自己的信仰有所動搖的話,他在那個小國裡,為什麼還要耗盡大量人力物力來建造第一聖殿,或許所羅門王泉下有知會大喊一聲奇觀誤國吧,所羅門王國滅亡後,直到兩千年後才重新復國,而第一聖殿現在也只剩下了哭牆,一座聖殿用了兩千年,以色列人應該知足了。
哭牆
結尾:所羅門王國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我們看到的他們曾經創造的輝煌與成就,也看到了他從輝煌急速走向衰亡的過程,我們對於帝王創業未半中道崩阻而扼腕嘆息的同時,也應該抱著對他們理解之同情,他們留給後世的並不只是荒淫無道,因為做皇帝的也有自己的難處,畢竟並不是每個國王都有亞歷山大大帝這樣龍傲天的命運。
參考資料:
《聖經》——摩西、馬太等
《隋書》——魏徵
《宋史》——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