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劇照劇組供圖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全國上映,家國情懷輝映其中。該片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在黔南都勻、三都取景拍攝,而與「UFO」有密切關聯的「中國天眼」、「天空之橋」、天文小鎮,隨著影片的上映,多了幾分吸引力,觀眾紛紛在朋友圈發圖刷屏,熱議影像傳播,感動、驕傲與自豪流淌。
與「天空之橋」留個影陸青劍攝
與《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同步,平塘「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於10月1日開放接客,省內外遊客自駕私家車湧進服務區,在觀景臺一睹特大橋的「芳容」。遊客張先生率親戚共10人,從都勻直奔「天空之橋」,「想在第一時間欣賞特大橋的風採」,拍照,在朋友圈上傳剛剛拍下的特大橋照片,讓朋友分享這份獨特的快樂。
又一個旅遊打卡點陸青劍攝
平塘「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為我省首個「橋旅融合」結晶,它將世界級高橋的建設與山地旅遊發展理念有機結合,被交通部列為交通強國示範點。「天空之橋」是繼平塘「天坑」「天書」「天眼」之後的第4個「天」字奇觀。項目集旅遊、度假、休閒為一體,遊客在服務區可欣賞「天空之橋」的雄姿,短短幾天成為貴州風景區的必到打卡點。
「天空之橋」夜景陸青劍攝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夜景陸青劍攝
王寶強在「天空之橋」拍戲時與粉絲合影平塘縣文聯供圖
「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有好多好玩的項目陸青劍攝
影片中出現的「中國天眼」和天文小鎮,在電影上映前首映式的「牽引」下,吸引省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如果說「天空之橋」的魅力在於顏值高,那麼,「中國天眼」和天文小鎮的吸引力則在於科技魅力。從10月1日到3日,北京、貴陽等地的研學團,紛紛抵達天文小鎮,跟著老師進天文館了解太空奇觀,到航天館體驗宇宙漫遊,到南仁東事跡館「觸摸」時代楷模的貴州心跳,之後,乘坐擺渡車到「中國天眼」欣賞大國重器風姿。記者看到,不管在哪個場館和景點,均設置醫療服務點,景區主管部門要求遊客掃二維碼、戴口罩、測體溫,做好疫情防控。
天文小鎮天幕街陸青劍攝
掃碼方能進館參觀陸青劍攝
在場館設醫療服務點陸青劍攝
為了增加看點,10月2日到3日,平塘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在天文小鎮主辦「2020年幸福進萬家暨黔南民族民間『慶國慶·迎中秋』精品文化體育進景區」活動,表演八音彈唱,對唱山歌。10月1日到2日,平塘縣民宗委和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在卡蒲毛南族鄉舉辦山歌比賽,引得眾多遊客前往參觀,當地毛南族群眾還在現場展銷特產。
布依族八音彈唱表演陸青劍攝
卡蒲毛南族鄉的山歌比賽陸青劍攝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陸青劍
文字編輯/舒暢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