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雙子塔封頂後,廈門新的天際線落成。好事者紛紛前往圍觀,他們大多是為一睹其高聳入雲之貌。
再之後,隨高樓而起的,是老饕們對美味的極致追求——這兩座三百米高塔成為餐飲界的另一個必爭江湖,人們常是覓味而來。
2018年,雙子塔60層,一家甜品店後來居上,綻放百米高空,店裡可享用的除了甜品,還有無際海景與蔚藍天空。這家甜品店叫Si Patisserie,翻譯成中文是Si的甜品店。
Si Patisserie也是我們此次帶日本主廚Sugio Yamaguchi探訪的甜品店。
Sisi的Si Patisserie
Si Patisserie的「Si」是指主理人Sisi,鄭思思。
如果沒有遇見烘焙,Sisi現在應該是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裡測量食物營養成分、保質期等繁雜的數據——她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念的是食物科學,專業枯燥卻基礎。
Sisi的父母希望她能成為營養師,但她對甜品情有獨鍾。熱愛戰勝了希冀,畢業後的Sisi放下了食物科學的學習,轉身鑽研起了甜品烘焙。
先是在瑞士。她在這裡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學習、三個月的時間考試,之後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實習。實習地點是Beck&Keller Confiseur,瑞士著名的百年老店,也是在這裡,她把大大小小的瑞士甜點學了個遍。
之後是新加坡。回到獅城後,她拜這裡最好的日式、法式甜品師為師,瑞士風味甜品與日式清新與法式爛漫匯聚。
由此,集合了瑞士、法國、日本三種甜品派系的Si Patisserie誕生了。
歸國後的Sisi在莆田開了第一家甜品店,當她決定開第二家甜品店時,她將店址選在了雙子塔60層,於是Si Patisserie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廈門最高甜品店」。Si Patisserie內部沒有加入複雜的裝修設計,抬眼可見是用心的簡約,店裡的器具大部分是Sisi獨家定製,上頭是Sisi秉持的美感和質地。
以甜品店內的落地窗為界,向內,陽光斑駁的灑落在典雅餐桌上,愜意自在;向外,由近及遠,先是演武大橋,再是無際海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說的大抵如此。
「在這樣的地方就餐,坐擁宜人風景,充分釋放味蕾神經,讓人不禁放慢動作,吃得慢一點,再慢一點。」Sugio主廚說這是他落座後的最大感受。
甜蜜初體驗
Si Patisserie的巧克力是瑞士風味。有榛子、香蕉、覆盆子果醬等多種口味,由於均使用植物香料的原因,所以無論是哪種口味,都不會掩蓋巧克力豆豆特有的微澀。
「堅果或水果,它們與巧克力的搭配都有取長補短之感,比如香蕉巧克力中的香蕉是香甜口,恰好與巧克力豆的酸味中和。」Sugio主廚描述道,「覆盆子果醬巧克力在搭配之外,口感也很有層次:先是黑巧克力外殼的脆,再是果醬與巧克力醬混合成的濃鬱。」
豆腐蛋糕系列是走的日系甜品風,口味上清淡又不失風味。
Sugio認為豆腐蛋糕系列最大的創意點是將豆腐融入蛋糕胚,二者相融,蛋糕質地比一般純奶純蛋戚風蛋糕更細膩、軟綿許多。
藍莓豆腐蛋糕的每個層次都緊緊圍繞「藍莓」這個主題:底層則用了藍莓醬的豆腐戚風底,藍莓慕斯做夾層,再鑲嵌細膩的藍莓果肉泥,頂層擺上藍莓鮮果。
若要評選廈門「市果」,芒果當仁不讓,而這道芒果乳酪蛋糕中,主角便是芒果——芒果果肉、芒果果醬,它們一起被千層酥與乳酪裹於甜品內芯,一口咬下,舌尖一下子觸達酥脆、輕盈、細膩三種口感。
荔枝酸奶慕斯採用了鏡面做法,表層覆蓋著荔枝酸奶凍,蛋糕體吹彈可動。荔枝果味本身較為清淡,使用時稍不注意便容易被蓋去本味,Sisi用口感更清新的酸奶代替奶油,免去了這個擔憂。
「酸奶入口即化,留荔枝淡香在口中。」這是Sugio主廚對這道甜品的印象。
費南雪和拿破崙則是經典的法式甜品,Sisi將他們加以改良後,會更貼近中國胃:
費南雪只將黃油稍微焦化,減輕其厚重感的同時又賦予輕盈,重新調整杏仁粉比例後,蛋香強於杏仁香,整體口感軟綿,有別於傳統費南雪的厚重硬脆。拿破崙在降低奶醬甜膩度的同時,又在起酥皮中間夾了一層覆盆子果醬用以粘合,使形態不會過於鬆散。
「Sisi很擅長廈門盛產的熱帶水果用進甜品中。甜品與水果雖都是甜味為主,但水果融入時又不至於泯失自己個性,形態變了,但是廈門甜蜜特色是不變的。」,Sugio主廚總結道,「同時Sisi也很善用奶油的替代品改良傳統甜點的厚重配方,即使連續品嘗多道甜品,味蕾仍感覺輕盈,如同漂浮在百米雲層中。」
到今天,Si Patisserie 開業時間不到一年,但已經吸引無數甜品愛好者前往打卡,箇中原因嘛,除了於此匯聚、交融、創新的瑞士、日式、法式三種風味甜品,也少不了身居60層的先天優勢:無際海景與明淨天空就在眼前,這場味蕾探索之旅註定與「雲端」發生奇妙反應。
而這場食與景內核的支撐,是主理人Sisi,或者說當代年輕主廚共有的特質: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為之堅持,相信所以前行,賠了歲月也好,贏了未來也罷,體會其中的過程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