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上海:前世、今生與未來

2021-01-20 澎湃新聞
北京│願你面前的道路是筆直的——阿來《雲中記》新書發布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阿來(作家)、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評論家)、歐陽江河(詩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雲中村的祭師阿巴重返已成為廢墟的故鄉慰藉鬼魂,實為慰藉自己。阿來將美好的念想與清醒的期望灌注在阿巴身上,讓他完成這一個人的旅途,讓他最終實現圓滿,與山同眠,這便是《雲中記》。阿巴「獻祭式」的歸宿,令人落淚,卻也令人欣慰,這對他來講也許是最好的結局。5月25日下午,著名評論家陳曉明、著名詩人歐陽江河、著名評論家季亞婭及著名作家、《雲中記》作者阿來,將應邀做客SKP RENDEZ-VOUS,與讀者一道,探討文學的靈魂。

北京│女性主義小說和女性書寫——《相親者女》北京發布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西城區廊房頭條13號院1號樓PageOne書店

嘉賓:

周婉京(學者、作家)、楊葵(編輯、作家)、王嫣芸(藝術家、導演)

女性主義是一個光譜範圍,隨著語境變化而不同,女性主義有很多面,就如女性自身。5月25日,青年作家、學者周婉京,知名作家、資深出版人楊葵,青年藝術家、導演、《奇葩說》辯手王嫣芸在PageOne共同漫談女性主義小說與女性書寫。

北京│幸福的訣竅——「我們的心靈」新書發布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3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典籍館5層文會堂

主講人:

畢淑敏(作家)

5月25日,生活書店邀請畢淑敏老師為廣大讀者做一場題為「幸福的訣竅」的主題演講。「我們的心靈」是將畢淑敏以往心理學作品重新策劃編排的一套心理自助集,共分三冊——《與自我狹路相逢》、《心靈的萬千氣象》、《修養情緒的處方》。新書發布會以演講的形式,讓更多的讀者關注自身,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通過閱讀提高幸福感,走向幸福生活。

北京│在北大看電影——《燕園習影錄》新書發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

地點:

東城區內務部街27號

嘉賓:

朱靖江(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陳湧海(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民謠歌手)、許秋漢(《博物》主編、民謠歌手)、吳飛(北京大學教授)、劉晶(《中國國家地理》內容總監)、鄧瑜(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邵澤輝(戲劇導演、北京理工大學教師)

無論是「北大」,還是「電影」,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北大作為中國最高學府,燕園的一草一木,凝聚著百十年來無數仁人學子的情與志。電影則作為第七藝術、大眾文化的盛宴,在銀屏內外,牽動著億萬群體的愛和怨。二者的結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一起來看看新書《燕園習影錄》怎麼說。

北京│《全球科技通史》:從科技視角俯瞰全球歷史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朝外大街乙6號朝外SOHO-B座三層基路書店咖啡

本期的主題圖書是吳軍博士的新作《全球科技通史》。大部分人談到歷史的時候,關注的是國家的興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視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圖書獎」得主吳軍博士首次從科技視角串聯歷史,以能量和信息兩條主線,系統闡述了自智人以來人類文明的演進。本周六,藏書閣NO.112,我們一起讀吳軍的這本新作。

北京│無上的恩典通向……——太陽沸騰的眾口:託馬斯·薩拉蒙詩歌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7:0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15號樓一層109室碼字人書店

主講人:

趙四(詩人、譯者)

託馬斯·薩拉蒙(1941-2014),是斯洛維尼亞當代最傑出的詩人,中歐先鋒詩人主要代表,其鮮明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受到眾多美國詩人的推崇,作品被翻譯為世界20多種文字,出版了37部斯洛維尼亞語詩集,9部英語詩集等。本次分享會,我們邀請詩人、譯者趙四來與大家一起朗讀託馬斯·薩拉蒙的詩。

北京│孔祥偉&傅英斌的鄉村實踐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西城區南禮士路66號建威大廈16層中庭

嘉賓:

孔祥偉(北京觀築景觀規劃設計院創始人、首席設計師)、傅英斌(景觀設計師)

隨著中國城市改建的步伐,鄉村也避免不了從上至下的改建運動。建築師們也因為市場越來越關注鄉建。為什麼去鄉村做設計?怎樣設計鄉村?設計出怎樣的鄉村?怎樣的鄉村設計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未來鄉村發展?設計師在面向未來的同時,立足於鄉土,堅持在原有鄉村環境基礎上有所改變,採用現代的形式,設計現代人居住和生活的建築。5月25日,由土人學社發起的「To Be」鄉建沙龍將在北京舉辦,邀請目前從事鄉村營造實踐的一線設計師、學者為大家分享其實踐項目的設計思路、方法及心得,共同探討「鄉建」的現狀以及如何整體營造鄉村,成就未來人們生活與精神的新家園。

北京│成功不可複製,成功可以學習——馮唐《成事》西西弗書店新書首發籤售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商場北區地下二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馮唐(作家)

這本《成事》以梁啓超編選的《曾文正公嘉言鈔》為底本,集合曾國藩、麥肯錫、馮唐個人過去二十年的管理實踐,提供了簡單實用的成事方法論,幫助中國管理者克服心魔、帶領團隊,成事、持續成事、持續成大事。本周六下午,馮唐帶著這本新書,與讀者見面。

北京│石刻史料與唐史研究

時間:

5月26日(周日)9:30-11:3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主講人:

雷聞(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石刻史料是當今唐史研究最重要的學術增長點,近些年來後者的發展尤為迅猛,對唐史研究的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次講座將大致梳理唐代石刻史料的類型與整理情況,並以一些具體事例,展示石刻史料在唐史研究中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也會對石刻史料的使用做一些反思。

北京│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武之道

時間:

5月26日(周日)10:00-12:00

地點:

海澱區丹稜街16號海興大廈C座海澱區圖書館四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

韓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武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上古三代時期就已萌芽。文武之道本意是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孔子推崇文武之道,但未將兩者相提並論,而是有所側重,即以文為先、為重,而武為後、為輔。文武之道應用在政治上即文武之政,應用在教化上即文武之教,運用在修養上即剛柔相濟。從中國文化的歷史發展看,宋明以前可謂文武平衡,宋代以後開始重文輕武,文有餘而武不足。近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化處於轉型時期,國人的尚武精神有所重振,但若要回歸文武兼備之道仍需時日。

北京│《我們都是有歌的人》:姚謙·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商場北區地下二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

姚謙(音樂人、作家、收藏家)、好妹妹(樂隊)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平凡而富有。金牌音樂人姚謙和知名重唱組合好妹妹、央廣主持人李峙邀請大家5月26日來西西弗書店·北京國貿黑標旗艦店,聊音樂,聊聊孤獨人生裡歌曲給予我們的陪伴和答案,溫暖和力量。

北京│《山海經》讀者見面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7: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2號798藝術園區D區798西街機遇空間

主講人:

陳絲雨(插畫家、繪本作家)

5月26日,清華大學出版社攜手機遇空間,邀請你到機遇空間的溫馨氛圍裡來,與作者一起交談,分享作者創作《山海經》背後的故事,了解《山海經》創作思路、繪畫技巧,和我們一起在討論中尋找《山海經》繪本背後的秘密,展開無窮的想像力暢遊美到窒息的「山海圖」。

北京│北京胡同文化的文學書寫——薛燕平長篇小說《寬街》新書發布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薛燕平(作家)、賀紹俊(文學評論家)、侯磊(作家、詩人)

提到老北京,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京的胡同。這樣的家長裡短、日常瑣事讓胡同裡的生活有了一種煙火氣,久而久之,它塑造了北京人開朗、樂天的性格,更成為了四九城獨有的文化。5月26日,老舍文學獎獲得者、京味文學代表作家薛燕平將攜新書《寬街》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書店,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老北京胡同裡的故事。與此同時,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賀紹俊,青年作家、詩人侯磊也會蒞臨現場,與大家共同暢談北京胡同的文本、文學和文化,為讀者答疑解惑。

北京│從書札看晚清以來藝術大家的朋友圈

時間:

5月2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號涵芬樓書店

嘉賓:

朱萬章(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杜鵬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朱天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漢語中的「信」,在名詞含義之外,又有著「誠」的意思,信的魅力在於它的私密性,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傾訴和答覆。無論是名人手札或者普通人的來往信件,莫不如此。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老師搜羅整理了40餘封晚清民國以來書畫家、鑑定家的來往信件,啟功、居廉、陳師曾、徐邦達、亞明、趙少昂、謝稚柳等名家背後有著怎樣的交往故事,這些大家們對當今文博界做出了什麼貢獻?本次活動將由朱萬章老師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杜鵬飛,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朱天曙為您講述新加收藏及名家背後的交遊往事。

北京│醒來覺得更是愛你——《第84封情書:一名60後女文青的青春往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5:00-16:3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15號樓一層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

雷磊(「真實故事計劃」創始人)、駱淑景(作者)

《第84封情書:一名60後女文青的青春往事》是一部中國女性的心靈成長史,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母親的影子。而對當今年輕女性而言,她的人生選擇,仍然值得借鑑。就在本周日,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真實故事計劃」創始人、CEO雷磊及本書作者駱淑景做客北京碼字人書店,與我們聊一聊「千裡馬與伯樂」的故事,分享駱媽的成長、青春、愛情與婚姻,遇見浪漫與愛,收穫溫暖和勇氣。

北京│剖析日本的現代化:子安宣邦作品集出版座談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魯迅書店

嘉賓:

子安宣邦(思想史學者)、趙京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教授)、董炳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黃喬生(魯迅博物館副館長、魯迅研究專家)

子安宣邦,1933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名日本思想史學者,曾任日本思想史學會會長。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對江戶時代以來的日本思想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在學界廣有影響。他與丸山真男、竹內好、溝口雄三等日本著名學者的深入對話,也為我們理解日本、中國乃至東亞的現代歷史提供了極有啟發性的視角。三聯書店從2018年開始出版「子安宣邦作品集」,本次座談會上將由編輯介紹「子安宣邦作品集」的出版計劃和進度,請子安宣邦先生談談他的著作在日本的出版背景,並與趙京華和董炳月兩位子安宣邦著作的譯者和有力推介者,以及魯迅研究專家黃喬生先生,就日本的現代化道路以及東亞的現代性等話題展開討論。

北京│好的漢語如何成為可能——從《浮生二十一章》談起

時間:

5月26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任曉雯(作家)、張立憲(出版人、作家)、王小(文學編輯)、侯磊(詩人、作家)

5月26日,《浮生二十一章》作者、著名小說家任曉雯,著名出版人、作家張立憲,資深文學編輯王小以及青年詩人、作家侯磊做客SKP RENDEZ-VOUS書店,他們將從《浮生二十一》談起,聊一聊在寫作中好的漢語如何成為可能……

北京│《數字絲綢之路進展、挑戰與實踐方案》發布會暨研討會

時間:

5月27日(周一)14:00-15:3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文化大廈6層602會議室

嘉賓: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玉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秦安(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吳志峰(國家開發銀行國際戰略研究處處長)、劉楊聲(Hao Capital創始人)、周洛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2013年以來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發展超出預期,陸上絲路、海上絲路、冰上絲路、空中絲路等新的發展亮點接踵而至,發展盛宴全球共享。當前,數字絲綢之路已成為我國「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及時了解數字絲綢之路的進展對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報告分析了當前數字絲綢之路發展的基礎、核心要素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提出實踐方案的同時也對數字絲綢之路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原文刊發在核心期刊《社會科學戰線》2019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特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深入研討,建言獻策。

上海│版畫——時代的記錄者

時間:

5月24日(周五)14: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區5304

主講人:

徐龍寶(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講座是《五月的鮮花:慶祝上海解放七十周年版畫展》系列活動之一。徐龍寶在講座中將回顧版畫的歷史進程,介紹版畫在各個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解析上海解放70年現實主義版畫創作等。

上海│我們時代的中國故事——《中國尋路者》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

高淵(《解放日報》特聘首席記者、高級編輯)、李泓冰(高級記者、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副社長)

《中國尋路者》猶如長江大河般流淌而下,漫過歷史的溝溝坎坎。這其中,有陳錫文對「18億畝耕地紅線」的決不妥協,有王新奎對1980年代初汪道涵市長常在晚上召集年輕人開會的念念不忘,有邵寧對「國企三年改革脫困」的殫精竭慮……中國道路是摸索出來的,而摸索中國道路的,不是冰冷的理論,而是一個個火熱的靈魂。本周五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解放日報特聘首席記者、高級編輯高淵和高級記者、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副社長李泓冰,一起聊聊我們時代的中國故事。

上海│譯林,打開世界的一種方式——譯林出版社30周年主題活動

時間:

5月24日(周五)19:30-21:00、25-26日14:30-21:00

地點:

長寧區番禺路381號A座幸福集薈

嘉賓:

李敬澤(文學評論家、作家)、孫甘露(作家)、葛劍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陸建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教授)、季衛東(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阮儀三(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葉兆言(作家)、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小寶(作家)、愷蒂(譯者、策展人)等

值譯林出版社成立30周年之際,在上海舉辦主題紀念活動,三天的時間裡,包括講座、展覽、觀影等多種形式,邀請嘉賓與讀者一起參與。

上海│被遺忘的童年天堂:《黑塞童話集》

時間:

5月24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三樓

主講人:

來穎燕(《上海文學》雜誌編輯部主任)

《黑塞童話集》收錄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話作品,涵蓋其整個創作生涯,也見證了他的人生軌跡。本周五晚,我們將跟隨《上海文學》雜誌編輯部主任、青年評論家來穎燕一起,誦讀黑塞的童話式藝術美文,共同追尋那個被遺忘的童年天堂。

上海│唐詩中的隋末唐初歷史事件

時間:

5月25日(周六)10:00-12:00

地點:

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

曹玉騫(文化學者、專欄作家)

曹玉騫是上海國學新知傳統文化學習中心理事、總領讀人,上海青年人文經典讀書工程特聘專家,也是著名播客、《山河唐詩》節目作者及播講人,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第五季國際名校爭霸賽」亞軍。本次講座,他將給我們講唐詩中的歷史。

上海│管理大上海的智慧——《戰上海》讀者見面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

劉統(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

在上海解放的第一年,在城市管理和經濟運行方面,共產黨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辦,更不能採用外國租界和國民黨的管理方法,一切要在實踐中摸索前行。剛進入上海時,面臨的是怎麼養活500萬市民。他們迅速恢復鐵路和航運,將解放區的糧食物資源源不斷運進上海,保證人有飯吃,工廠能夠開工。從這些鬥爭過程中,又發行公債,幫助新中國渡過財政困難。新中國的許多財經政策法規,都是從上海總結的經驗。所以,這些創造性的探索不僅在上海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而且指導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上海│新詩的先驅——沈尹默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

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沈尹默是20世紀中國有名的書法家,這早已家喻戶曉,但他早年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弄潮兒,是中國新詩的先驅之一,卻已不大為人所知。5月25日,我們邀請到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陳子善教授,為大家帶來「新詩的先驅——沈尹默」這一專題演講,回顧沈尹默寫作新詩的經過,以及他五四時期與魯迅、胡適等的交往,還原一個活生生的新詩人沈尹默。

上海│上海:前世、今生與未來——葛劍雄《上海簡史》新書文化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

地點:

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

葛劍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你真的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嗎?上海有怎樣的來歷?上海自古代以來有怎樣的發展變遷?上海有怎樣特殊的歷史地理環境?城牆、租界、移民、方言……上海有哪些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讀懂上海的過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5月25日,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葛劍雄攜最新著作《上海極簡史》做客鍾書閣徐匯店,從歷史、地理、人口、語言四條線索,上海灘、母親河、租界、移民四大關鍵詞,為讀者講解生生不息的大上海。

上海│中國懸疑:講述我們身邊的故事——《冷雨》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長寧區長寧路1139號長寧來福士西區B1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

郭沛文(懸疑推理作家)、那多(懸疑作家)

虛構的小說故事中卻有現實的影子,作家用文字將現實與虛構編織在一起,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作家如何寫以真實社會事件為背景的懸疑小說?懸疑小說的內核,是案件本身,還是案件背後的犯罪動機?5月25日來現場和作者們一起聊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上海│書畫收藏的前世今生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24號3樓藝苑真賞社

主講人:

祝君波(出版人、收藏家)

《典藏文札》收入作者祝君波2010年以來的文章二十八篇合計十萬字,其中相當部分首刊於臺北《典藏》雜誌,故以典藏文劄為題。文章一如作者的風格,針對實際,言之有物,行文力求質樸易懂,使業外讀者也能理解收藏。本周六下午,我們邀請到收藏家祝君波先生,與讀者一起分享新書、分享收藏心得。

上海│新書分享會:《當代藝術的好與壞》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之禾空間

主講人:

周至禹(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

《當代藝術的好與壞》不是一本藝術史,而是從病態藝術、生物科技藝術、行為藝術、禁忌藝術、當代藝術市場等10個最受關注的當代藝術話題出發,幫助讀者建立當代藝術評價標準,探討當代藝術審美,猶如10堂中央美院教授親自教授的當代藝術課。5月25日,周至禹教授將做客ICICLESPACE,與大家分享當代藝術的「觀看之道」。

上海│井上靖歷史小說中的宮廷秘史——《額田女王》與《楊貴妃》新書發布與文學對談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三樓

嘉賓:

陸求實(翻譯家)、田建國(翻譯家、杉達學院日語系副主任、教授)、吳玫(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編輯)

井上靖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壇巨匠,小說家、詩人,曾一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額田女王》的譯者、著名翻譯家陸求實老師,曾翻譯鹽野七生系列作品的翻譯家田建國老師,以及著有《怎樣讓旅行遇見文化》等作品的吳玫老師,一起就《額田女王》這部作品展開對談。

上海│從仰望星空到創造世界——如何成為科幻作者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5:00

地點:

徐匯區南丹東路80號徐匯區圖書館書香部落二樓

嘉賓:

寶樹(科幻作家)、念語(科幻作者)

無論你是從小訂閱《科幻世界》的科幻迷,還是因為大熱的《三體》和《流浪地球》點燃了對科幻的熱情,或許都會好奇:那些想像奇特、腦洞大開的科幻故事是怎麼誕生的?科幻作家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平時會關心些什麼?又是什麼指引他們走上寫科幻的道路,用鍵盤敲出一個個超越現實而富有隱喻的世界?本期三明治×徐匯區圖書館聯合發起的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到了科幻作家寶樹、念語,與大家分享他們走上科幻小說創作之路背後的故事。

上海│卷十二·漢紀四·高帝十年至十二年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6:30

地點:

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資治通鑑》精讀讀書會第10期,就《通鑑》反映的中國傳統社會進行一個全景式的鳥瞰,主要就文字、地理、職官、制度、學術等各個方面共同進行學習和梳理,旁涉術數、出土文獻、墓葬與信仰等各個方面。

上海│烽火記憶——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朗誦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區二樓報告廳

嘉賓:

梁波羅(演員)、陳少澤(演員)、劉安古(演員)、馬曉暉(二胡演奏家)、何曉楠(歌劇演員)、林牧茵(主持人)等

七十載烽火記憶,七十載步履鏗鏘。聆聽歷史迴響,傳承革命精神。為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圖書館攜手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共同舉辦「海上心聲 烽火記憶——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詩歌朗誦會。本次朗誦會,既能欣賞到梁波羅、陳少澤、劉安古等老一代藝術家的經典風範,也有馬曉暉、何曉楠、林牧茵、黃雷等中青年藝術家的傾情出演,還有象徵祖國未來的童聲合唱團天籟般的聲音。尤為激動人心的是,本次朗誦會邀請到六位當年參加上海戰役和接管上海的老戰士,他們那經過血與火洗禮的聲音將迴蕩在上海圖書館,激勵我們更好地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上海│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何建明《大橋》分享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30

地點:

靜安區滬太路1111弄1號樓大融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

何建明(作家)

5月26日,著名作家何建明攜新作《大橋》做客鍾書閣大融城店,與我們講述港珠澳大橋這一超級工程背後不為人知的奮鬥歷程。

上海│如何選擇一本書!

時間:

5月26日(周日)19:00-20:30

地點:

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18號樓稻城書店一樓

主講人:

何捷(主持人)

你是如何選擇一本書的?這是一個問題。來自網絡的各大排行榜,出版商的營銷,還是書單櫥窗裡推薦的那本書?選書是有邏輯思維的嗎……「請回答,讀書會」是稻城書店2019年發起的讀書會主題,第一期分享嘉賓何捷將帶來她的新書《書單思維》。

上海│16%——寺田克也Live Drawing

時間:

5月28日、29日18:00-22: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主講人:

寺田克也(手繪插畫家)

「寺田克也」的大名,相信對日本ACG領域有所了解的朋友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吧?作為日本繪畫界「旗手」一般存在的人物,寺田克也以其爐火純青的技法和極具神秘韻味的作品,掀動著日本插畫界的風潮。就在5月28日-29日,上海·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寺田克也來啦!

廣州│21世紀的博物館

時間:

5月26日(周日)15:30-17:30

地點:

白雲區白雲大道黃邊北路151號時代玫瑰園三期時代美術館一樓公共多功能廳

主講人:

貝爾納·德穆蘭(建築師)

從「神廟式的博物館」到啟蒙運動,博物館是過去時代的見證並且只對少數社會精英開放,而今日的博物館更像是一處公共場地,一個存在於當下,大多數人都可進入的文化和辯論場所,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種「論壇式的博物館」。21世紀的博物館建築設計應當將這些演變考慮在內,博物館空間已成為一個媒介,一個相遇、學習和娛樂的場所。

武漢│在現場打開歷史——李潔《晚清三國》《文武北洋》武漢·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4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武昌區楚河漢街83號武漢文華書城四樓

主講人:

李潔(媒體人)

李潔,歷史探尋者,非虛構寫作者,著有《百年獨語》,近年來尤以「實地歷史系列」《文武北洋》為人熟知。幾年前還在央視紀錄片頻道的「舌尖」總導演陳曉卿,力邀李潔加入百年歷史的重訪之旅,實地探尋,在現場打開歷史。此後,李潔兩度造訪旅順口,三度在遼寧大地上驅車馳騁,還曾三次東渡日本,就近解讀戰爭的策源地和一代軍政巨頭的生長環境,終於成就這一部厚厚的《晚清三國》。5月24日晚,李潔做客武漢文華書城,讓我們與他一同在現場打開歷史,回望百年前後的中國。

成都│電子閱讀時代,帶你找回紙書之美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

地點:

武侯區桐梓林社區鄰里中心

主講人:

許天琪(圖書設計師)

5月25日,桐梓林社區,新銳圖書設計師許天琪將做客星空講堂,與大家一起分享「電子閱讀時代,圖書設計師帶你找回『紙書之美』」。

成都│人間幻樂園——魚山《造境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高新區盛和一路99號凱德廣場新南3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魚山(建築師、畫家)

造一個園,造一片山水,造幾葉花草,造幾回夢。他是畫家魚山,也是建築師曾仁臻。他用畫筆築出一個世界。很多人以為園林是古老的,但它也可以很年輕。繼承傳統園林的風格,魚山在紙上造出了一個個園子,他叫它們「幻園」。歡迎來到魚山的世界。

深圳│虛構,更強勁還原生命現場

時間:

5月25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羅湖區深南中路5002號地王大廈G401南區律簇法律金融書吧

主講人:

方磊(作家、詩人、媒體人)

方磊新著短篇小說集《走失的水流》收集了作家不同創作階段的代表性作品,其中不乏獲獎之作,新書是作家心路歷程的記憶,也清晰可見時代流轉的印痕。本周六晚,方磊攜新書《走失的水流》再次做客律簇法律金融書吧,以虛構——更強勁還原生命現場為主題,開啟自己的新書分享。

杭州│創造一種新的書寫——許知遠新書發布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1F

嘉賓:

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成慶(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羽戈(學者、作家)、張彥武(媒體人)、李蕾(作家、主持人)

5月25日,《青年變革者:梁啓超(1873—1898)》新書發布會將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辦。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成慶,作家、主持人、聲優導師李蕾,青年學者、作家羽戈,以及資深媒體人張彥武現場助陣,與許知遠展開深度對談。現場有以梁啓超主題的阿卡貝拉表演和朗誦,值得期待。

杭州│在現場打開歷史——李潔《晚清三國》《文武北洋》杭州·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

主講人:

李潔(媒體人)

歷史是什麼樣的?為了讀懂這一場扭轉中國命運的「第零次世界大戰」日俄戰爭,李潔一步一步用腳丈量,爬梳浩如煙海的史料,這100多年前的日俄戰爭,孵化了晚清各意識形態與政治派別的出世,加速了帝國的解體,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乃至東亞的政治生態,影響至今未絕。5月26日下午,李潔做客杭州單向空間,同他一起在現場打開歷史,回望百年前後的中國。

西安│人間幻樂園——《造境記》西安·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雁塔區小寨西路232號MOMOPARK購物中心二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魚山(畫家、建築師)

《造境記》是魚山迄今為止第一本自選代表作合集。喜歡遊山玩水逛園林、對自然萬物都抱有好奇心的你,或許可以來西西弗書店聽聽,魚山怎麼說。

西安│秦始皇直道研究的新認識——王子今《秦直道》叢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雁塔區小寨興善寺西街55號萬邦書店·關中大書房3F

主講人: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秦直道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俗稱「皇上路」、「聖人條」、「直道」。秦直道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軍事、文化內涵,秦始皇直道的考察與研究有助於深化對秦史的認識和理解,對於中國古代交通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義。而《秦直道》叢書則系統地展示了秦直道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一次,讓我們重回秦朝故夢。

西安│紙的故事——與紙相關的非遺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30-16:00

地點:

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西安SKP購物中心10樓RENDEZ-VOUS書店

嘉賓:

馬松勝(北張村古法造紙非遺項目傳承人)、王怡璇(國家級項目鳳翔木版年畫第二十一代傳承人)、魏立明(中國活字印刷術研究從業者)、趙勇(剪紙藝術家)

5月26日,我們邀請到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四位老師,在西安SKP RENDEZ-VOUS與你分享紙的故事,共同了解那些與紙相關的非遺文化。

南京│在現場打開歷史——《晚清三國》《文武北洋》南京·新書分享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

李潔(媒體人)

5月25日下午,李潔做客先鋒書店,同他一起在現場打開歷史,回望百年前後的中國。

南京│威廉·福克納的藝術與生活——《成為福克納》閱讀分享暨籤售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19:00-20: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克里斯多福·裡格爾(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福克納研究中心主任)、晏向陽(高校教師、文學翻譯)、韓啟群(南京林業大學英語系教授)

威廉·福克納,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代表作《喧譁與騷動》於1984年出版李文俊的中譯本以來,在中國的文學愛好者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次活動邀請了美國福克納研究專家、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福克納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多福·裡格爾博士,英美文學專家、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但漢松,《成為福克納》一書譯者晏向陽,以及福克納研究者、南京林業大學英語系教授韓啟群來一起聊一聊福克納的困境人生和天才著作,福克納所代表的南方文學和中國的鄉土文學,福克納在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福克納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和接受。

南京│《好花枝》:一堂書店裡的崑曲語文課

時間:

5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建鄴區應天大街888號金鷹世界GTAKAYA L2活動區

嘉賓:

王曉映(媒體人)、徐思佳(崑劇演員)等

崑曲自元末明初發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好花枝不照麗人眠」「良辰美景奈何天」「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些唱詞呈現出中文的別樣情致,成為令人一見難忘的經典。翻開《好花枝》,打頭第一章就是「世總為情:驚春誰似我,風月暗消磨」,前九篇唱詞與賞析都來自《牡丹亭》。《牡丹亭》中的文辭為何讓很多人如痴如醉,傳唱不衰?崑曲又好在哪裡?中文美在何處?在漢語的後花園裡,一起遊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2020-06-16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揭秘何家村遺寶的前世今生
    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大型公益學術講座「文博講壇」,邀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導師齊東方教授,以《何家村遺寶的前世今生》為題作專題講座。本期講座採取線上形式開展,並首次由中國知網、陝歷博官方微博、B站等多家平臺同時直播。
  •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為青少年講述國產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上海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8日電 (鄭瑩瑩)「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就做過『運-10』,這個飛機曾7次飛到拉薩,是我們國家自行研製的第一個(大型)飛機,駕駛艙當時是5個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說。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18日在上海科技館開營,現場,吳光輝為青少年們講述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 【6.10—6.16】一周講座概覽
    講座須知《一周講座概覽》向您推介下一周北大主要的講座信息。為踐行一流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責、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責任,北京大學的講座資源向社會免費開放。由於不同講座針對對象不同、教室或會議室容量有限,請大家服從講座組織者的安排,有序參與講座,保證講座過程中的安靜、禮貌和對演講者的尊重。
  • 《珊瑚的前世今生》珊瑚知識科普走進廣州動物園
    11月14日,2020年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的科普大講堂在廣州動物園舉行,作為宣傳月協辦單位之一的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派出珊瑚保育中心的技術人員王瓊,作《珊瑚的前世今生》主題科普。 廣州動物園
  • 上海監獄的前世今生
    上海監獄存在的歷史悠久,自唐朝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起,上海地區就有了監獄(華亭縣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翻開了新中國上海監獄史的新篇章。解放以來,上海監獄隸屬幾經變遷。1949年9月,上海市人民法院監獄正式掛牌成立。1952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管訓處與上海市監獄合併,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勞改處。
  • 「文博講壇」揭秘何家村遺寶的前世今生
    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大型公益學術講座「文博講壇」邀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導師齊東方教授,以《何家村遺寶的前世今生》為題作專題講座。本期講座採取線上形式開展,並首次由中國知網、陝歷博官方微博、B站等多家平臺同時直播。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2021年的許願瓶.陪你一起翻越前世今生
    許願瓶2021年的許願瓶你在我的囊中我的夢想在你的心中從此以後陪你一起翻越前世今生前世今生有你有我2021年的許願瓶裡面響起了我的心跳聲曾經的傲慢年輕的任性流失的一點都不剩我要輕裝上陣陪你一起翻越前世今生
  • 壹字讀書會|石川: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前世今生
    6月24日,為期十天的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511部展映影片,1745場放映場次,46萬多人次觀眾,一個個數字背後是光影魅力的不曾落幕。「電影之城」,儼然已成為上海又一個響亮的代名詞。6月30日下午,「壹字讀書會」第二十三期邀請到了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石川。
  • 一盞路燈的前世今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盞路燈的前世今生 2021-01-10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來朵雲書院,聆聽呂思勉作品的前世今生
    來朵雲書院,聆聽呂思勉作品的前世今生 2020-12-10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畫記錄回龍觀「前世今生」
    漫畫 記錄回龍觀「前世今生  最近,一組名為「北京以北回龍觀的前世今生」的漫畫在網上廣為流傳。70餘幅手繪漫畫,記錄了從2000年到2020年之間,昌平區回龍觀地區一年又一年的變化:交通越來越便捷,生活越來越便利,環境越來越優美,家門口有了健身公園,鄰裡間守望相助……一幅幅漫畫勾起了無數人對回龍觀的記憶。漫畫的作者吳戈是最早搬進回龍觀文化居住區的居民。
  • 一周文化講座|在錢理群眼裡,當下的中國還缺點什麼?
    本次講座,我們將邀請李廣益、寶樹、夏笳為讀者解讀科幻中國的三重鏡像,與讀者共同感受科幻世界中現實與想像的張力。上海│藝術熱忱 社會魂魄——魯迅與中國新興版畫運動時間:11月17日(周五)19:00-20:30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海派文化中心二樓文彥廳樂融(上海魯迅紀念館副館長)一生與美術結緣的魯迅,為何在晚年尤其推崇版畫藝術?他又是如何將木刻版畫與革命文藝事業結合於一體?在上海積極倡導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的過程中,魯迅作出了哪些突出貢獻?
  • 一周文化講座∣阿斯曼來了,談文化記憶、遺忘的形式與一神論
    北京∣文化記憶——揚·阿斯曼講座、遺忘的形式——阿萊達·阿斯曼講座時間:11月28日(周六)15:00-18:00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嘉賓:記憶在形成文化的自我身份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究竟有哪些記憶形式,這些記憶形式怎樣運作,它們又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回憶的媒介起何種作用;印刷術、照相術、電子存儲等媒介轉換對文化記憶空間的形式和質量會產生什麼影響?如果儲存媒介的衰敗期越來越短,未來的文化記憶將會是何種形式?
  • 第六屆鄔達克建築遺產文化月系列講座 聽嘉賓細數哥倫比亞圈的社區...
    央廣網上海12月1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王璟瑜)昨天下午,第六屆鄔達克建築遺產文化月系列講座「鄔達克建築的過去和今天」第三場在鄔達克紀念館開講,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勘察設計研究院設計總監馮立對哥倫比亞住宅圈做了非常深入細緻的研究,講座以哥倫比亞圈原居民鄔達克、孫科、巴拉德以及Patricia的故事為四個象限,通過個體回憶、歷史檔案與地圖,再現1920年代至1940
  • 一周文化講座︱沈從文與黃永玉
    「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第十一期,聽知名書評人史航為你講述海明威。《詩與政治》作者姜進做客庫布裡克書店,與你聊聊越劇與上海都市文化。6月14日,他將攜新書《門第溯源》,為讀者深度解讀傳統文化,並幫助讀者通過掌握知識領悟文化,通過對文化的吸收提升自身的修養。
  • 一周文化講座|技術時代的愛與怕
    在科技猛進的時代,南都觀察邀請來自科學、人文、法律、商業等領域的思想者,共同探討科技與人類的未來。CEO)1月6日晚,建投書局聯合果媽閱讀,特別策劃了未來夢想家文庫分享會。、託斯騰·瓦爾克(德國魏瑪古典基金會研究與教育部負責人)、沈奇嵐(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面對多變的未來,古典作為一個重要的思想資源,在當代如何煥發光芒,又如何幫助我們抵達未來?
  • 南昌艦的「前世今生」
    南昌艦的「前世今生」   南昌艦,舷號101它是055型驅逐艦首艦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萬噸級驅逐艦發展歷程2014年12月055型首艦在江南長興造船廠舉行開工儀式2017年6月28日
  • 2020上海第6屆鄔達克建築遺產文化月暨「寄給鄔達克的畫信」展開幕
    央廣網上海月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和豐富文化遺產的城市,由鄔達克文化發展中心、鄔達克紀念館主辦的「上海第六屆鄔達克建築遺產文化月」,在鄔達克舊居、鄔達克紀念館開幕,數百位喜愛建築文化的市民自發趕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