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男孩愛上了蚊帳裡的像詩一樣的女孩,可是這個女孩是一個影子一個夢,讓男孩無法捉摸無法感悟。
鄭向堅愛上了一個女孩。自從1992年國慶文晚會後,女孩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他揪心令他牽掛,他知道自己是悄悄愛上她了。
我是怎樣的愛你
訴不盡千言萬語
我愛你是那樣高深和廣遠
恰似我的靈魂曾飛到了九天黃泉
去探索人生的奧秘和神靈的恩典
無論是白晝還是夜晚
我愛你不息
就象維持生命的食糧
每天不能間斷
鄭向堅的心情就像烈焰一般火熱。他覺得,這首詩是專門為他而寫的,這首詩剛好表達了他愛她的心情。那次國慶文藝晚會,他唱一曲《像霧像雨又像風》,這首本來由梁雁翎所演唱的通俗歌曲,沒想到改用由男聲演唱也起到出奇的好效果,當時臺下是一片熱烈的掌聲。他興奮地走下臺去,為自己在掌聲中獲得的成功而高興,他瀟灑地坐在椅子上,用勝利者的眼光看著表演臺。只見一個女孩子站在舞臺上,白色的柔姿紗連衣裙顯露出她那優美誘人的曲線,165釐米的身段,黑亮的高跟鞋,描繪出她的亭亭玉立。更為傳神的是她的秀髮,輕輕向上向後梳起,束起來,留有適當的蓬鬆度,再配以玫瑰髮夾,玫瑰紅髮夾上繫著一種以沙絹面料做成的團花頭飾。
鄭向堅想,這是一個在雲與樹,浪漫與現實之間兩相張望的青春玉女,在她的心中總會有美妙的新天地,在她的臉上總會有希望與妖嬈。這不是高二(5)斑的沈慧琴嗎,她上臺要表演一個什麼節目呢? 她朗誦了白朗寧夫人的詩《我是怎樣的愛你》。她吐字清晰,音質優美,表情豐富,這不是在朗頌,而是一個少女在向自己深愛著的人訴說衷腸。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而這掌聲中的最強音是從鄭向堅的兩手掌間飛出的。從這一時刻開始,他愛上了沈慧琴,也喜歡上了由沈慧琴朗頌誦的這首詩。
鄭向堅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好學生,身高1.75米,成績名列斑級前茅,愛好文學,喜歡唱歌,這一切決定了他對女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對沈慧琴的「愛」充其量是一種朦朧的好感。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學習生活的日趨緊張,他也許會漸漸地將她忘記的。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看到某青年雜誌上發表了沈慧琴的文章《蚊帳裡的女孩兒》,他被她的才情和文採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對她由好感到羨慕,由羨慕到愛戀。他悄悄地寫給她一封信,以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幾個月過去,他沒有收到她的回信,他接著又寫了第二封第三封信。因為太愛她了,儘管她不理他,可他的思念之情仍是與日俱增。終於有一天,他收到了她的回信。
向堅同學:
你的來信均收到。讀了你的信,我心裡好害怕,我怕自己辜負了一個男孩的純真的心。我們是學生,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對你真誠的愛表示無限感激,但我不能接受!
向堅同學,原諒沈慧琴吧,她實在無力接納一顆愛她的心。她希望你堅強起來,並且,為了不使你分散學習精力,她已轉到另一所學校去了。
祝:一切好。
沈慧琴
3月4日
讀完沈慧琴的信,鄭向堅感到無限的失落和惆帳,他不知道自己17歲的心從此該飄向何方……
青春是一首詩,美麗是一個影。青春期的鄭向堅怎麼能不被「蚊帳裡愛作夢愛看書愛寫詩的一年四季都掛著蚊帳的女孩」所吸引呢?他怎麼能不愛這個女孩呢,只是,這個女孩是一個影子一個夢,他根本無法抓得住。海市蜃樓的確美麗,卻永遠是飄飄渺渺難以捉摸的。
沈慧琴走了,鄭向堅不曉得放棄這個美麗的夢,他不曉得把握住現在,好好學習,幹出一番事業來;他不曉得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如果有緣還將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