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謝明宏 娛樂硬糖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盼望著,盼望著,魏大勳又被嘲了。黃聖依和伊能靜翻白眼還能說「作精本精」,你一個綜藝咖垮著臉就有點「蜜汁自信」了。有時間多陪陪女朋友它不香嗎?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第二次公演舞臺,魏大勳的表現不說整段垮掉,也是亮點寥寥。在線播報尷尬無比,腳指頭為他刨出三室一廳雙衛。英語差得一批,competition打磕巴,leader讀成layder。情商也很感人,問黃曉明節目裡的OP(only pick)是誰。
還是鄭爽在《拜冰》對他嘲得準:「你以為你是什麼大咖啊?」魏大勳曾表示不喜歡「綜藝咖」的稱呼,但他卻頻繁出現在《密室大逃脫》《明星大偵探》《拜託了冰箱》等熱綜裡,讓人好不狐疑:不會他真的是一個演員吧?
不喜歡當綜藝咖,作為演員又沒有代表作品。而比這更可怕的是,一個沒有「綜藝感」的人成天充當湯裡的「螺絲釘」,害得觀眾身心疲勞。他在綜藝裡唯一的價值,大概就是因為沒有笑點顯得慘兮兮帶來的可憐效應。
魏大勳《浪姐》翻車,可能是因為過去參加的綜藝有男有女,被忽略掉了他的性別處事。而在全是女性的綜藝裡,便徹底暴露他平時對待某些女性的真實面孔。
不止魏大勳,包括楊超越在內諸多流量藝人或資源咖,都特別喜歡拿「綜藝感」當擋箭牌。它的玄妙在於,沒有任何量化指標可以說明「感」的強弱。播放量和看笑了,光靠粉絲暈輪就可達成。即便不上綜藝,看他們鬥一盤地主也笑可還行?
而隨著《站穩了!朋友》《認真的嘎嘎們》等「綜藝新人」選秀的登場,更證明了當下綜藝人才凋零的現實。何炅甚至在《嘎嘎們》裡說:「好像綜藝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做,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好,做好了又不見得能留下來(的工作)。」
何老師委婉了,這就是嫌棄部分綜藝咖沒有綜藝感吧?那您還天天帶著魏大勳上節目!
當韓綜的Gag Man(搞笑藝人)蔚然成風、日本的搞笑藝人總能娶到大美女的時候,國綜這場挖掘新人的自救,能驅逐市場上的「劣幣」嗎?
綜藝感VS綜藝好感
有綜藝感的人不一定招人喜歡。比如《天天向上》曾經的歐弟,唱跳模仿沒他不會的,但離開了「天天」去別的綜藝當嘉賓就相形見絀。又比如《康熙來了》的陳漢典,他去《奇葩說》不如沈玉琳的表現好。
有綜藝好感的人不一定有綜藝感。比如楊超越去哪個綜藝哪個綜藝的熱搜都得往上跳,但平心而論是因為她有很強的綜藝技能嗎?完全是因為她的表演型人格帶來的綜藝好感吧。
「我是一個認真做什麼事都會讓人家笑的人。」這句自我評價顯然也包含了上綜藝。《口紅王子》楊超越說傅菁欠她80塊,《心動的信號》看男嘉賓車好說人家肯定是領導,《哈哈農夫》裡去菜園子撿王源砍掉的萵苣根。一般規律是,楊超越表現得越「野生」,越有綜藝好感。
粉絲們衷情於「完全不知道她下一秒做啥」的狀態,甚至沒接住梗也可以算成另一種「梗」。火箭少女解散的爆哭,簡直比《101》時期的哭假多了。至少兩年前還算真情流露,現在是打算抱著「鐵憨傻」的人設走到黑了?
看著微博集體誇讚,讓硬糖君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冷血,太沒有共情力了。不過「出道哭,畢業哭」也算有始有終。能夠在人越多的情況下,越激發出難辨真假的表演狀態,也算老天賞飯吃。
我們粉絲覺得好就行,你尷尬就去廁所蹲著。應該說,超越妹妹和粉絲的互相選擇,成就了今日的綜藝奇觀。你若撒憨賣傻,我必相隨天涯。只要我們不尬,尬的就是別家。
而能和楊超越比拼的綜藝神獸,其實是不起眼的毛不易。《跑男》《嚮往的生活》《創造101》《創造2020》《我是唱作人》《無限民謠季》《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奇葩說》《奇遇人生》,「綁架」話這麼少的毛老師上綜藝,其心可誅。要不是毛老師偶爾挪一下身子,都以為他的畫面是人形板。
唱歌的業務水平不論,毛不易綜藝感真的不如周深。周深的拋梗接梗能力,像是很有舞臺經驗的喜劇演員。《青春環遊記》和賈玲、楊迪這些gag大神湊一塊,也沒有遜色。
周深可遇不可求,毛老師本身性格使然。而年輕一代的「0綜藝感翹楚」還屬王子異。《未知的餐桌》裡,他的一段《巴比龍》直接看傻沙溢。「大家的目光像是我的興奮劑,大家好我是來自BBT的王子異。」
沒有人可以從王子異的豪華介紹套餐裡倖存,除非你也是個搞笑說唱人。怎麼說呢,就是那種過於無趣,過於一本正經的耍帥,反而有了一種無釐頭式的心酸。
站穩了,嘎嘎們
說是選拔新人,但《站穩了!朋友》更像是快樂家族在找「更年輕的自己」。
何炅的樓層偏愛應變力,謝娜的樓層全是模仿秀。吳昕的樓層更神了,直接跳過了一個學員的自我介紹,看看誰是「小透明之王」?
哇唧唧哇明顯是弄錯節目內涵,讓翟瀟聞、張顏齊、伍嘉成、馬伯騫準備了才藝表演——搖花手。幾個如花似玉的小夥子,楞生生被調教成了二傻子。想走一波沙雕帥哥的路線,但是綜藝感並不等於話多。他們太喜歡說廢話,剪輯老師聽了都頭大。
嘉行四子腦子也不太好使,被開心麻花當成工作人員一翻調戲,讓做伏地挺身就乖乖就範。這都不能說沒綜藝感了,感覺是教條管制下的木訥。看預告,下期還有開麻和嘉行的大戰,沈騰當著楊冪的面說嘉行沒有好演員,甚至模仿溜溜梅廣告挑事。
那喜劇演員是不是有綜藝優勢?開麻四子告訴你並不是。儘管劉思維在和翟瀟聞的比拼裡表現搶眼,維嘉還是把「挺卡」給了海西傳媒的黃柏煊。劉思維十分懊惱:「挺卡為什麼沒給我,不是賣梗的嗎?」
究竟是不是賣梗,還是回去問沈騰吧。黃柏煊通過美妝的細節辯論,贏得了維嘉的青睞。為什麼呢?因為維嘉老師自己就是同樣精緻的人兒。謝娜把自己的挺卡給了模仿何炅惟妙惟肖的曹璐,還是戴著《百變大咖秀》的眼鏡。
剛在快本選完人,何老師又去《認真的嘎嘎們》裡和李誕、大張偉、陳偉霆一起逛園子選人。和《快本》的分層考核不同,《嘎嘎們》採取了技能要求更高的「一發技展示」。何謂一發技,就是看你在兩三分鐘裡有沒有把人逗笑。
選秀咖在《嘎嘎們》裡集體滑鐵盧。許瓏瀚的梗上來就被刨了,樓炅擇氣得大張偉報銷機票趕回家,邱薄翰被李誕說「什麼玩意兒」。吳澤林開玩笑說兄弟團是「傾城十六尬」。帥臉拋棄尊嚴容易,但是撿起綜藝感依舊難。
反倒是錘娜麗莎這種抖音網紅,和昌叔、付航、小哈這樣的脫口秀演員,能夠掌握快速逗趣的路子。錘娜麗莎搞了個蒙拉麗莎的仿妝,是典型的抖音換裝視頻的變形。昌叔他們知道李誕不喜歡諧音梗,加以規避沒有暴雷。
李誕嘴上說不喜歡諧音梗,但自己表演的一發技「詠春」真是諧得不能再諧了。大張偉就笑他,裝成平易近人的樣子,但是一到選手表演就成了「喜劇大師」,充滿了條條框框。這吐槽賊精準,是硬糖君的only pick了。
康「嘎」往事
金子涵在《站穩了!朋友》裡說:「就我感覺比出道都好。」這麼多好看的弟弟妹妹為了一個掛件主持爭成這樣,吳昕和海濤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而真要論Gag Man,《康熙來了》曾經匯集了一批真材實料的綜藝咖。
成語大師沈玉琳,不疑有他、魚雁往返、無心插柳柳橙汁可謂字字珠璣。配上唬爛故事,搞笑程度幾何級數增長。他講和女裝男孩同住的經歷,表示有非分之想時居然用了「染指」這麼文縐縐的詞。
還有不容打擊的自信:「感謝媽媽把我生的這麼好」、「難道長得像彭于晏也是我的錯嗎」、「我看著鏡子裡的人,難道是你Andy(劉德華)」、「一天木村拓哉,一輩子木村拓哉」、「人不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趙正平身上流氓氣很重,只有小S瘋狂嘲諷的時候才有梗。他割了雙眼皮上《康熙》,小S就一直叫人家安東尼,說他有歐洲貴族範兒,還跟他講英文。當一個被惹怒的中年男子,在小S面前無計可施的時候,那酸爽不要太夠味!
還有「犀利畫家」曲家瑞,霸氣回懟嘲笑單眼皮女生的男生:「你們不看看,你們自己四個長什麼樣子。」「瀟灑富婆」羅霈穎傳授把24、5歲男生的樂趣:「剛讀完大學工作不久,有最多的精力投入到愛情裡。」
Drama 女王Melody對小S拽英語:「OMG,s you know?」(附瓜:陶喆的《Melody》就是寫給這位姐姐的)愛磕鹹鴨蛋的郭惠妮,從女主播的工作放飛自我後,在《康熙》跳著毫無靈魂的乾癟舞蹈。
當然還有無冕之王陳漢典,雖然都在說他在節目過分卑微,但沒有小S cue他,陳漢典哪裡能來鏡頭?他可以滿身肌肉穿女裝,打扮成夜市的正妹對蔡康永說:「我賣春……卷的啦!」
他最強悍的不是模仿明星而是素人,模仿法拉利姐堪稱超越本尊。當他把五顏六色的妝亂抹在臉上,大喊「婷婷婷婷婷婷,葡累葡累葡累」時,會有一種社畜的辛酸感。大張偉曾說這個度很難把握,觀眾覺得的辛酸了,就不會好笑了。
今年劉真的離世,讓人們又開始懷念起《康熙》的綜藝咖。陳漢典、沈玉琳、趙正平、嚴立婷、羅霈穎、曲家瑞、郭惠妮,他們曾經懷抱著強烈的娛樂精神,即使形象盡毀也要逗你發笑。
受限於《康熙》每期5萬塊的藝人酬勞,眾多綜藝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卻奉獻了無數個精彩的「一發技」。當類似磕鹹蛋、葡累葡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種梗,被觀眾長久留存記憶中時,所謂的綜藝感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別再用「綜藝感」當遮羞布了,喜劇字典裡沒有該詞條。
原標題:《從「康熙來了」到「快本」「嘎嘎」,綜藝感是玄學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