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浙江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紮實開展打假治劣「藥劍」行動,查辦了一批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違法案件,有效淨化了全省藥品領域市場環境。近日,省局發布全省藥品領域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01
省局、金華市市場監管局、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動查獲經營不符合經註冊的產品技術要求的醫療器械案
當事人採購600萬隻口罩進行銷售,其中540萬隻民用口罩冒充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60萬隻散裝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更換其他企業包裝。涉案口罩經檢驗均不符合標示的經註冊的產品技術要求,涉案貨值金額872.6萬元。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司法機關準備對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
02
杭州濱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
銷售未經檢驗進口化妝品案
當事人從國外實體店購進化妝品,用旅行箱裝箱攜帶入關,未經檢驗就在國內通過網店銷售。其銷售未經檢驗的進口化妝品違法所得9.5萬元。濱江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沒38.1萬元行政處罰。
03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
查獲無證經營藥品案
當事人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情況下,擅自從某公司套購「紫杉醇注射液」6520盒,以個人名義違法銷售給他人,涉案貨值金額411萬元。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沒1106萬元的行政處罰。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同時對涉案的供貨企業作出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
04
湖州長興縣市場監管局
查獲非法經營藥品系列案
當事人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情況下,從安徽省太和縣個人處非法採購藥品,向長興縣無證診所銷售。長興縣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衛健等部門共查獲各類違法經營藥品325種,涉案貨值金額150餘萬元。長興縣市場監管局對相關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3起,罰沒33萬餘元。4名涉嫌犯罪人員移送公安機關後已被判刑。長興縣市場監管局將涉嫌無證行醫8起案件移交衛健部門處理。
05
嘉興市市場監管局
查處使用劣藥案
當事人在中藥調配過程中,為節省成本,故意使用已過效期的中藥配方顆粒劑48種共80瓶,涉案貨值金額1.6萬元。嘉興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沒29.9萬元的行政處罰。
06
紹興諸暨市市場監管局
查獲非法經營藥品案
當事人利用網絡售藥平臺推廣及客戶維護的便利,將客戶退回以及通過微信購進的藥品,偽造銷售清單進行銷售,涉案貨值金額40餘萬元。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對1名犯罪嫌疑人立案偵查。諸暨市市場監管局已對從當事人處非法購進藥品的49家單位依法立案調查。
07
紹興市市場監管局
查處使用未經註冊醫療器械案
當事人使用未經依法註冊的定製式義齒,且無法提供涉案產品的採購驗收記錄,違法所得22萬元。紹興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98萬元的行政處罰。
08
衢州柯城區市場監管局
查處使用劣藥案
當事人對藥品保管疏於管理,未履行藥品保管法定義務,使用超過有效期的注射用頭孢西丁鈉,涉案貨值金額112.5元。柯城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
09
舟山岱山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銷售
未經檢驗和無證生產進口化妝品案
當事人從淘寶店鋪和微商處購進未經檢驗的進口化妝品,並對部分進口化妝品自行進行分裝,在淘寶網上銷售,違法所得61萬元。岱山縣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沒71萬元的行政處罰。
10
台州椒江區市場監管局
查獲銷售假冒偽劣醫療器械案
當事人從安徽阜陽個人處購進標示「飄安」品牌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26萬隻,銷售2萬餘只,涉案貨值金額3萬元。經鑑定上述口罩為假冒產品。椒江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沒53萬元的行政處罰。涉案口罩經檢驗不合格,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司法機關準備對1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
小貼士:
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市場監管領域,你是否需要免費的市場監管相關資料?你是否需要免費的市場監管視頻培訓課程?
如果你需要,可以關注我們產品可靠性報告公眾號,即可獲得。
更多資訊: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來源:浙江藥聞
申明:文章不代表平臺立場、也不具有法定效力,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本期主編:李俊
《產品可靠性報告》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一級期刊;我們將圍繞汽車及周邊產品、10類重點消費品及民生關切度高的消費品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參考,為行業扶優治劣提供有力依據。
原標題:《當事人採購600萬隻不合格口罩進行銷售被抓!2020年度浙江省藥品領域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