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限爽作、上限神作」——一位B站UP主在參加《霧山五行》看片會後如此評價。7月26日,《霧山五行》登陸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獨家播出。截至記者發稿前,該片播放量7816萬,共有419萬用戶追番。與播放量一同走高的,還有這部動畫片的口碑。在豆瓣,《霧山五行》獲得了9分的高評分,7萬餘名網友參與打分。
這部被不少網友稱為「國漫之光」的作品背後,創作團隊只有6人,3集動畫創作歷時4年。近年來,國產動畫佳作迭出,行業的成長有目共睹,《霧山五行》等作品的誕生,也是行業發展的縮影。
國風背後的文化解碼
水墨畫質感、東方哲學下的架空故事、酣暢淋漓的打戲設計——《霧山五行》在國風美學上的探索讓人驚喜。作品風格濃鬱,與導演林魂的審美趣味息息相關。
上古時期妖獸橫行,一位神秘道人分別將陰陽五行的特殊能力授予金木水火土五個家族來抵抗妖獸。他們將妖獸驅趕到神隱霧山之中,設立結界。霧山之中另有靈力強大的麒麟,常常吸引來那些想要提升妖力突破結界的妖獸,麒麟因此自願被封印於巨闕神盾之中。火行使者聞人翊懸,為救其母,私自打開了巨闕神盾,小麒麟趁機偷溜出來,妖獸界將掀起一股腥風血雨……
林魂介紹,《霧山五行》故事的靈感源自《搜神記》等志怪小說。林魂閱讀了大量志怪小說、民間傳說及相關資料,但在創作上,《霧山五行》並沒有照搬古籍文獻,無論故事還是動畫形象設計,都是團隊原創。「這些傳統小說會帶來一些靈感,但具體的動畫形象和故事,還是要在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林魂說道。
除了故事,《霧山五行》鮮明的東方美學風格給觀眾帶來了強烈衝擊。以片頭為例,畫面色彩大開大合,水墨線條遒勁又不失輕盈,畫風與東方哲學下的故事內核相輔相成。有評論形容《霧山五行》的水墨質感是電影動態美學和國風靜態美學的巧妙結合。
林魂坦言,對《霧山五行》整體風格的把握是創作過程中的最大難點。「《霧山五行》的美術風格、人物風格、美術場景在之前的作品中很少見。在創作中,團隊進行了一些毛筆筆鋒的模擬。這種風格,團隊之前接觸不多,適應、上手都需要一段時間。」
酣暢淋漓的打戲設計,也是《霧山五行》的華彩段落,有著林魂鮮明的個人風格。林魂自小就喜歡看武俠電影,尤其是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等人主演的功夫片。這些影片看多了,自然而然地,他就想在動畫裡做這樣的設計。《霧山五行》動作戲的靈感源自1998版《水滸傳》。「《水滸傳》裡的一些動作戲、功夫設計非常寫實,同時又很醒目,因此我在《霧山五行》的動作設計中,參考了很多《水滸傳》的內容。」林魂介紹。
在現代工業化創作體系內,探索本土化表達是近年來國產動畫的發展方向之一。如何讓傳統的美學元素毫不違和地融入動畫作品中?在林魂看來,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嘗試。「不論是人物、場景還是故事,我們都在盡力實現『協調』。構建一種風格或美學體系,《霧山五行》做到了第一步,實現了一些突破。」
工作之外,林魂也會抽出時間觀摩一些國畫大師的作品,如張大千、傅抱石、關山月等,他尤其喜歡傅抱石的作品。林魂會研究這些大家作品的筆法和技法,看能否融入自己作品的設計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很多作品都非常寫意。欣賞他們的作品,我會有自己的理解、領悟,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創作中。」他說道。
動畫人的堅持
「請珍惜每一位堅持並堅守的動畫人。」《霧山五行》結尾打出了這樣一句話。
林魂進入動畫行業已逾10年,中間曾一度離開,跑到遊戲公司幹了幾年,但他最終還是割捨不了熱愛的動畫事業,選擇回歸。
2016年,林魂在老家衢州爛柯山腳下,以10元錢的註冊資金,成立了六道無魚工作室。同年年底,林魂和團隊推出《霧山五行》5分鐘短片,反響不錯。隨後,系列番劇的製作開始提上日程。
「一開始,是我自己想做這個故事,所以自掏腰包做。」剛開始《霧山五行》團隊只有3人,每個人工作量都超負荷。後來,好傳動畫CEO尚遊聯繫到林魂,他非常喜歡林魂團隊製作的作品,為這個項目帶來了投資。2017年以後,《霧山五行》的項目運營逐漸順暢。2020年,林魂團隊順利達成與B站的合作。
雖然是一位動畫片導演,但20歲以後,林魂就很少看動畫作品了,他更喜歡看一些科幻題材的電影。「我的故事把控能力相對薄弱,很多電影劇本非常精彩,我希望能夠借鑑更多講故事的方法。」
《霧山五行》世界觀宏大,如何在這樣宏大的世界觀下,講述一個邏輯完整、劇情流暢的故事?林魂團隊在劇本打磨上頗費了一番苦功。除了開篇介紹的故事背景,《霧山五行》第一季主要聚焦火系家族主角,故事只揭開了冰山一角。林魂介紹,對於後面的故事、情節,創作團隊都做好了鋪墊。「我們希望能夠讓觀眾看到完整的故事。」在未來的創作中,他希望能夠在人物表演、美術的協調性及故事推進等諸多方面做出改進。
「它(《霧山五行》)才剛剛爬出第一步,雙手離地直立行走不會太遙遠。我不知道自己的狀態能持續多久,但還會像以前一樣,堅持去做純粹的動畫。」《霧山五行》開播時,林魂在知乎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