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8月20日8時許,威海市立醫院接診了一名被馬蜂蟄傷的劉姓患者,他是一名木工,因無意中碰到了馬蜂而被蜇,此時,劇痛難忍。

&nbsp&nbsp&nbsp&nbsp劉先生告訴醫生,當天早上,他在搬運木材時不小心撥弄了身旁的灌木叢,頓時,一群馬蜂「呼嘯」而出。「我一看不好,扔下木頭趕緊往前跑。」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

&nbsp&nbsp&nbsp&nbsp逃離險境後,劉先生覺得頭部劇痛難忍,工友把他送到市立醫院急診外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兩隻耳朵後面均有明顯被蜇傷痕跡,已腫得老大,面部沒有被蜇傷。

&nbsp&nbsp&nbsp&nbsp「被馬蜂蜇傷後,患處會出現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一般情況下,口服清熱解毒的蛇藥片等中成藥,症狀會在短時間內好轉。」接診醫生說,如果被蜇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另外,一些過敏體質的人被馬蜂蜇傷後,可能會出現休克,應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搶救,否則會出現生命危險。

&nbsp&nbsp&nbsp&nbsp接診醫生介紹,如果不小心被蜂蜇了,首先要區分是被哪種蜂蜇的,然後對症下藥。蜜蜂和馬蜂不同,馬蜂蜂毒呈弱鹼性,而蜜蜂蜂毒則偏酸性。蜜蜂蜇人後,蜂刺會將內臟扯出,並且繼續對人體注射毒素,被蜜蜂蜇傷後,一定要找到患處,第一時間用鑷子等工具將殘留的蜂刺取出,並用小蘇打水等衝洗傷處。而馬蜂蜇人後,它會在人體注射毒素,傷口會立刻紅腫,且感到火辣辣的痛,但是蜂刺不會留在人體內,處理的時候可以用食醋衝洗傷處。有條件可以用冰塊敷在傷處,對減輕疼痛和腫脹有一定作用。

&nbsp&nbsp&nbsp&nbsp如何避免被蜜蜂蜇傷?

&nbsp&nbsp&nbsp&nbsp蜜蜂對紅色和黃色特別敏感,尤其是黃色,平時大家千萬不要穿著這兩種顏色的衣服靠近蜜蜂。另外,香氣很濃的化妝品也會引起蜜蜂的注意。如果不小心招惹了蜂群,千萬不要跑動,因為蜜蜂對移動的物體看得更清楚,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蹲伏不動,有香菸的可點燃吐出煙圈,能阻止蜜蜂靠近。千萬不要和它硬碰硬,否則只會招致更多的攻擊,更不要狂奔,因為蜂群攻擊時甚至可追擊100米遠。

&nbsp&nbsp&nbsp&nbsp野外遊玩時防蜂五招

&nbsp&nbsp&nbsp&nbsp1、到野外登山時,避免經過沒人走的草徑、草叢,這些區域可能是蜂築巢之所。山巖及樹枝上也要隨時留心觀察,有些蜂棲息在樹枝上的。此外,垃圾堆、花圃區也是蜂經常出沒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2、陰雨天氣蜂類多在巢內而不外出,因巢內擁擠容易被激怒而蜇人,所以在山區行走時要特別小心。

&nbsp&nbsp&nbsp&nbsp3、登山時最好穿戴表面光滑及淺色衣帽,避免深色、毛織品或表面粗糙的衣帽,褲子能夠扎到靴子裡最好。

&nbsp&nbsp&nbsp&nbsp4、如果發現蜂窩,最好的辦法是繞道而行。

&nbsp&nbsp&nbsp&nbsp5、發現蜂從身邊飛過,最好站立不動,保持鎮靜,觀察現場環境或讓其自行飛去。如果用手拍打,雖然蜂可能被趕走,但後來的人也許就成為受害者。(張禎)

相關焦點

  • 山西一景區內多人被馬蜂蜇傷,如果被蟄了要這樣自救
    10月2日,山西介休綿山景區部分遊客被馬蜂蟄傷。在救援處排隊處理傷口,幾個救援人員甚至都忙不過來。遊客稱馬蜂出現在景區水簾洞附近並非群體行動有些遊客沒有靠近該區域也不甚被蟄到 如果被蟄了該怎麼自救?對於輕微的蜇傷,可以嘗試冷敷、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蟄咬處,也可以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症狀。一般的輕微症狀會在數小時或1天內消失。 如果傷口在一兩天之內紅腫範圍擴大,則需要服用抗組胺藥物,防止瘙癢和腫脹的加劇,但需要關注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最好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原標題:   「桑拿天」熱熱熱!馬蜂也開始「出動」了。7月29日中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科收治十多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經過中大醫院急診醫護的全力搶救,患者們已脫離危險,現已康復出院。
  • 被馬蜂蜇進了ICU!銅梁已有多人被蜇傷,遇到馬蜂,其實我們應該這樣...
    網絡圖片 「沒想到馬蜂這麼兇!」剛剛出院的銅梁區平灘鎮洪太村村民肖大叔,談及自己被馬蜂蜇傷的經歷,還心有餘悸。經檢查,肖大叔頭部和身上被蜇近50下,因為蜇傷處太多直接就進了ICU,經過血漿置換等治療後才脫離了生命危險,一周後治癒出院。 由於天氣逐漸轉涼,夏天裡「潛伏」的馬蜂進入了出動的高峰期。據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延歡介紹,最近每天都有收治馬蜂蜇傷病人,半月以來起碼接診了超過二十起,有五起因情況嚴重被直接送入重症醫學科治療。
  • 女生軍訓被馬蜂爬嘴一動不動,教官回應:驅趕可能會被蜇,她意志力很強
    視頻截圖教官稱,當時正在站軍姿,隊列要求不能動,蜜蜂飛過來後女生紋絲不動,覺得她意志很強,班級教官隨手拍下來,當時沒有更好辦法,直接驅趕反而可能會被蜇。網友評論:延伸閱讀:遭遇馬蜂襲擊怎麼辦蜜蜂和馬蜂的區別馬蜂學名胡蜂,也稱黃蜂。與蜜蜂不同,蜜蜂的刺上面有倒勾,蜇人之後會將刺留在被蟄的人身上,自己的部分內臟也被帶出來,蜜蜂過不了多久就死了。
  • 被蜜蜂蜇了怎麼辦?
    每年7至10月是馬蜂繁殖、遷居的季節,這段時間馬蜂的性情也變得兇狠狂躁、富有攻擊性,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所以容易發生蜇人事件。 一、蜜蜂為什麼傷人呢? 蜂毒內含有蟻酸、神經毒素、磷脂酶A、透明質酸等過敏原。蜂尾部末端有一對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膚時即將蜂毒注入傷者體內。若為蜜蜂蟄傷,其毒刺留於刺傷處,黃蜂蟄傷人後其毒刺可收回,繼續蟄人。蜂毒進入人體後,可與體內的免疫球蛋白結合,產生一系列反應,從而引起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壓下降。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被蜜蜂蜇了怎麼處理?
    沒有被蜜蜂蟄過的人並不知道感受,有的蜜蜂毒性比較小只會一點點小塊的腫痛,有一些蜜蜂可能毒性不較大或者對蜜蜂毒性過敏的人就會有很嚴重的反映,如頭暈,頭痛,大面積的腫大,呼吸困難等等。下面的經驗裡面朝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被蜜蜂蜇了怎麼處理減小危害。
  • 被小蜜蜂蟄了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即處理被蟄處而是它,很多人都忽視了
    被小蜜蜂蟄了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立即處理被蟄處,而是要遠離蜂巢。因為蜜蜂感覺你還是威脅到了它們,還是會繼續攻擊你的,為了避免二次蜇傷,建議你還是第一時間遠離蜂巢,與蜂巢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再次被蜇傷。
  • 被馬蜂蜇傷後搶救18天,醫生說: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殺人蜂」其實是馬蜂(也叫胡蜂、黃蜂),馬蜂的毒性強,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可能有生命危險。古諺語「10隻馬蜂蜇死一頭牛」,可見其危險性之大。想必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會有些許疑惑,馬蜂蟄傷真的那麼危害嗎?以至於危及生命?
  • 多人被馬蜂蜇傷送ICU,醫生提醒:蜂毒可致命,應及時就醫
    然而,眼下正是蜂類動物的活躍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期有多人被馬蜂嚴重蜇傷送往ICU搶救,其中有2人由於傷勢過重不幸離世。戶外勞作突遭蜂群襲擊,被蟄30多處生命垂危半個月前,葛阿姨在戶外勞作時,不小心驚動了草叢裡的馬蜂窩,登時一群馬蜂朝她撲了過來,雖然拼命奔跑,但還是被馬蜂團團圍住,頭部、脖子和手臂一陣劇痛。在路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擺脫了蜂群圍攻,隨後被送到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持續惡化,次日一早,葛阿姨被緊急送往江蘇省中醫院。
  • 入冬後馬蜂出沒 多人被蜇傷 醫生提醒:提防越冬馬蜂藏匿在晾曬衣物中
    但是這幾天,醫院也接診了幾例被潛伏在衣物裡的馬蜂蜇傷事件。僅12月3日晚,杭州市中醫院的夜班急診就接診了五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年齡最小的才2歲。前天,杭州李女士正打算給8歲的兒子穿襪子,沒想到孩子捂著腳哭喊不止,李女士一看,兒子的腳腫得跟饅頭一樣,而襪子裡竟然還藏著一隻已經死掉的馬蜂。李女士用肥皂水給兒子腳上簡單衝洗了一下,帶著兒子和馬蜂的屍體來到杭州市中醫院就診。
  • 馬蜂藏衣褲蜇傷人 醫生:可用醋等酸性溶液塗抹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剛套上褲子,大腿感到一陣刺痛,褲子內竟抖落一隻馬蜂;套上上衣準備跑步,手臂傳來一陣「電流」,以為是靜電,上衣竟飛出一隻馬蜂,手臂多了兩個「針眼」……最近天氣冷了,躲在人們衣物中避寒的馬蜂越來越多,不少市民因此中招。昨日,記者了解到,省人民醫院蛇傷中心每天都會接診兩三例被馬蜂蜇傷的病例。
  • 女生軍訓被馬蜂把嘴一動不動,面對馬蜂到底怎麼辦?
    9月2日,廣西梧州第六中學軍訓時,一隻馬蜂在一名女生嘴邊爬來爬去,女孩一動不動。 不少網友為這種堅毅的行為點讚,但是養生君想說的是,這種情況應該是幫學生脫困,教學生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把一個無助小姑娘的險境當讚歌唱。
  • 他被馬蜂蜇了三下,休克送進了急診!戶外如何防蜂蜇?
    家住天通苑的王先生去公園遛狗,一不小心招惹了馬蜂,額頭、手指中指等3處被蟄傷,不到5分鐘就暈倒在地,人事不省,被120送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進行及時搶救才挽回生命。被馬蜂蜇傷的部位為何王先生的反應如此劇烈?
  • 毛毛蟲刺傷、馬蜂蜇傷、蜈蚣咬傷、蜱蟲鑽進肉裡……出遊遭遇...
    被馬蜂蜇傷、被毛毛蟲刺傷、被蜈蚣咬傷、硬蜱蟲鑽到肉肉裡……其實,在各大醫院急診,蟲咬傷害並不罕見。 在新華醫院皮膚科急診室,每天會接診數例因各種蟲咬而引發的急症,比如毛蟲皮炎、隱翅蟲皮炎、馬蜂蜇傷休克等。特別是近幾年,蜱蟲咬傷和蜈蚣咬傷,在上海也逐漸增多起來。
  • 蜜蜂和馬蜂有什麼區別?不僅僅是外觀不同,其他區別也極為明顯!
    蜜蜂和馬蜂是野外最常見的兩種蜂類,但很多人卻不能準確將它們區分開來,甚至於不管什麼蜂都稱之為蜜蜂或馬蜂,事實上蜜蜂和馬蜂是完全不同的蜂類,尤其是被蜂蜇後兩者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正在採蜜的蜜蜂1、外觀不同蜜蜂和馬蜂的外觀區別明顯,其中蜜蜂體型上偏短和圓,全身被黃褐色或黑褐色絨毛,腰部不明顯,腹部近橢圓形並有環狀色帶,而馬蜂體型上偏細和長,體色多為黑、黃、棕色相間或為單一色,腰部相對較為明顯
  • 馬蜂繁殖忙 多人被蜇傷 遇馬蜂攻擊 請原地蹲下
    本報記者 張玉榕 實習生 劉啟龍 綠化工人清理樹木,卻驚擾了馬蜂,頭上被蜇出20多個包……日前,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近期被馬蜂蜇傷的病患突然增多,近一個月來,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接診20多例。 昨日,記者聯繫專業人士了解到,目前正是馬蜂築巢繁殖期,因此傷人事件較多。現在學生大多放暑假在家,家長務必對孩子做出警示教育。 【案例】 工人修剪綠化帶驚擾馬蜂 被蜇後呼吸困難 7月7日上午9時許,一名工人正在修剪綠化帶,不慎驚擾了馬蜂,蜂群迅速向他撲來,他臉部、手部等裸露的部位都被馬蜂蜇傷。
  • 女生軍訓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網友吵翻了
    如果在家或戶外發現一隻馬蜂圍著你轉圈,此時要多加小心。這是馬蜂在偵察,證明你已經接近蜂巢。最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攻擊它,馬上靜止下來,等它離開。如果遭遇蜜蜂襲擊,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蓋住頭,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掄幾圈以後,扔向遠方,吸引蜂群追趕,人則向反方向跑。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施先生說,他趕緊跟護士說明情況,讓護士快點帶他去處理傷口,但護士告訴他得自己去急診室處理。施先生有些氣憤,他認為他是在醫院被馬蜂蜇到,醫院應該負起責任。  無奈之下,施先生只能自己從4號樓跑到5號樓急診大樓,掛號排隊,折騰了20多分鐘才開藥。護士用白醋加上藥水塗在他的傷口上,疼痛感慢慢有所緩解,但去神經內科看病的安排被耽誤了。
  • 天涼馬蜂出沒 一天多人被蜇傷
    ,記者從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一個月來有數十名市民被馬蜂叮咬到醫院就診。」劉先生感到奇怪便將棉拖鞋口朝下甩了幾下,很快掉出來一隻半個小拇指大的馬蜂。劉先生脫下襪子一看,腳趾前端已經有一塊紅腫。今天上午9點多,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17歲的女學生。「醫生,你給我看看,腫了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