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爾·帕西諾80歲生日這天,重返美國電影的最後榮光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如果沒有電影節,你還會成為影迷嗎?

新好萊塢電影

美國電影的最後榮光?

文丨吳澤源

編丨往事如煙

本文首發於澎湃-思想市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澎湃

��了解《教父》始末,重返美國電影最後的榮光��

起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末,終止於80年代初的新好萊塢電影運動,造就了一段在美國電影史上幾乎空前絕後的黃金時期。一般來說,人們願意將1967年的《雌雄大盜》和《畢業生》視為此運動的起點,將1980年的《憤怒的公牛》和《天堂之門》,視為運動的終點。在這兩個端點之間,無數美國電影史上的至高傑作從中誕生:《教父》前兩部、《計程車司機》、《唐人街》、《2001太空漫遊》、《飛越瘋人院》、《安妮·霍爾》、《現代啟示錄》,以及《星球大戰》。

那麼,究竟什麼是新好萊塢電影運動?它代表了怎樣的電影精神?如此短暫而集中的創作井噴,是如何產生的?這樣的景況還能夠在好萊塢重現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在新好萊塢電影運動誕生50餘年後,進行審視和探討的問題。

1 為什麼新好萊塢會誕生?

時代它開始變了。

——鮑勃·迪倫

新好萊塢會誕生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舊好萊塢不行了。那麼舊好萊塢為什麼會不行了?這可就說來話長。

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

由好萊塢八大公司掌控的製片廠體系,曾經憑藉壟斷整條電影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統治美國娛樂業近三十年。然而在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依據反託拉斯法案,判定大製片廠的垂直壟斷為非法之後,大片廠就漸漸失去了在娛樂產業中的霸主地位。對旗下院線的出售,使得片廠必須開始考慮觀眾的喜好,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霸道地決定觀眾的需求。

與此同時,大片廠也在經歷內憂外患:與其進行外部競爭的電視業正在搶奪電影觀眾,而在此之前被片廠的終身合同所束縛的大明星們,如今也紛紛成為自由人,在與片廠的博弈中謀求票房分紅。為了應對這種局面,好萊塢大片廠不得不把影片不斷做「大」,向大眾提供他們在電視上得不到的視聽體驗。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效甚至3D視效的大製作電影,是好萊塢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拳頭產品,而史詩巨片與歌舞片,是這段時期好萊塢的王牌類型。這其中自然不乏經典之作,比如《阿拉伯的勞倫斯》《桂河大橋》《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劇照

然而,隨著60年代的逐漸深入,積重難返的舊好萊塢也漸漸發現,他們越來越摸不清年輕觀眾的口味。他們花了大價錢炮製出的史詩片《埃及豔后》和歌舞片《杜立德醫生》《我愛紅娘》,紛紛以票房慘敗告終;而在審查逐漸放寬的背景下,一些在他們看來既沉悶又粗製濫造的歐洲電影,卻成為了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話題之作。

安東尼奧尼的《放大》,披頭四紀錄片《一夜狂歡》,以及塞爾喬·萊昂內的「通心粉西部片」,出人意料地成了美國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票房佳作,這讓舊好萊塢的老古董們意識到自己的經營策略出了些問題,然而在那個沒有大數據算法和定向推送的年代,這幫無所適從的老古董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瞪著眼睛干著急。

《放大》劇照

與此同時,幾位好萊塢體制內的小人物,正在用他們謹慎的耐心,敲打著橫在年輕人與老古董之間的這面牆壁。《畢業生》是起家自舞臺的年輕導演邁克·尼科爾斯看中多年的一部小說,然而書中瀰漫的厭世態度和近乎亂倫的情節,卻讓他只有在憑藉《靈欲春宵》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後,才有底氣向製片人提議將小說拍成電影。

而犯罪公路片《雌雄大盜》的劇本,只是兩位《時尚先生》雜誌的撰稿人憑著個人愛好寫著玩的東西,但當時還僅僅是業內小咖的演員沃倫·比蒂,卻從中看到了與年輕觀眾相勾連的潛力。

《畢業生》劇照

在他的軟磨硬泡下,華納公司同意以極低的成本,讓比蒂出演並製作這部電影。而我們都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這兩部電影分別成為了年度票房榜上的冠軍和第4名,而它們當中的臺詞:「你能告訴我四年大學生活究竟有什麼用嗎?」和「她是邦妮,我是克萊德。我倆搶銀行。」更是引得影院裡的迷茫青年叫好不止。

看到如此狀況後,大片廠的老古董們不得不開始琢磨:看來這些臭小子,確實比我們更明白當今的世道;既然如此,我們還不如乾脆給他們點零花錢,讓他們拍自己想拍的東西呢。

2 新好萊塢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又受了哪些影響?

羅傑·伊伯特:我打賭你在十年內能成為美國的費裡尼。

馬丁·斯科塞斯:需要這麼久嗎?

如果說《畢業生》和《雌雄大盜》,還只是在年輕人與好萊塢舊勢力之間的牆上鑿開了一條縫,那麼丹尼斯·霍珀的《逍遙騎士》,就徹底地砸爛了這面牆。在反戰、民權與反文化運動的聲浪中,讓銀幕繼續充斥著具有甜美色彩的逃避主義幻想,幾乎不切實際。《逍遙騎士》用對毒品、性與暴力的直白描繪,吸引了急欲從銀幕上看到自己真實生活的嬉皮青年,而影片對自由的無條件歌頌,更是道出了這代觀眾的心聲。影片以36萬美元的成本,博得了42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這也讓大片廠正式決定將權力交給年輕人,並給予他們最大的創作自由。

《逍遙騎士》劇照

大片廠所給予的自由,是建立在年輕影人很便宜這一客觀條件的基礎之上,而新好萊塢一代影人,也確實是從節衣縮食的困窘片場中走出來的。丹尼斯·霍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彼得·博格達諾維奇(《最後一場電影》),全都畢業於剝削電影教父羅傑·科曼的B級片作坊,而科曼的「剝削」,讓他們學會了怎樣用極短的時間和極少的錢拍出一部電影。也難怪他們在進入好萊塢體系之後,立即顯露出了與年齡及資歷不相符的成熟技藝。

安東尼奧尼和費裡尼

技藝方面的早熟,只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新好萊塢影人在藝術表達方面沒有太多想法,也不會造就出他們在70年代如此輝煌的傑作井噴,而這都要歸功於他們受到的豐富文化滋養。與他們之前與之後的大部分美國人不同,這批多數身為前三代美國移民的影人,對於好萊塢之外的電影有著狂熱迷戀。

歐洲導演戈達爾、伯格曼、費裡尼、安東尼奧尼,永遠被他們掛在嘴邊,而他們最推崇的美國電影導演不是希區柯克也不是約翰·福特,卻是象徵著獨立電影精神的約翰·卡薩維茨(《影子》《面孔》)。而像保羅·施拉德這樣的王牌編劇(《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甚至還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三島由紀夫的文學名作了如指掌。

《計程車司機》劇照

斯科塞斯與科波拉的電影素養源自他們就讀於電影學院的經歷,但除這幾位「電影小子」之外的新好萊塢成員,也絕非等閒之輩。《法國販毒網》的導演威廉·弗雷德金,27歲時曾憑藉紀錄片《人民對保羅·克朗普》讓法庭翻案;《毒海鴛鴦》的導演傑瑞·沙茨伯格,在入行電影之前是為鮑勃·迪倫拍攝專輯封面的攝影師。至於《飛越瘋人院》的導演米洛斯·福曼和《唐人街》的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則是經歷過共產主義歲月的東歐移民。他們形態各異的經歷,為新好萊塢時期的經典作品提供了豐富的色彩;他們對作者電影的信念則讓他們堅信,只有導演才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與新好萊塢導演相呼應的,是新好萊塢演員的現實主義氣質。與舉手投足都散發著明星光環,卻也在表演方面更顯套路化的前輩演員白蘭度、保羅·紐曼和史蒂夫·麥奎因相比,新好萊塢演員大多都來自紐約,來自舞臺。

他們在外表上更接近於普通人,他們在表演風格方面則更加粗糲生猛。在此之前,沒人能想到像吉恩·哈克曼(《法國販毒網》、《竊聽大陰謀》)與達斯汀·霍夫曼(《畢業生》《午夜牛郎》)這樣其貌不揚的演員,會成為好萊塢一線巨星,也沒人能想到像阿爾·帕西諾(《教父》《熱天午後》)與羅伯特·德尼羅(《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這樣帶有明顯族裔特徵的演員,會成為所有電影趨之若鶩的主角人選。

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他們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派理論走出了象牙塔和舞臺,帶上了來自街頭巷尾的真實氣息;他們的表演方式,也為之後三十年的好萊塢主流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

3 什麼是新好萊塢精神?

「難道尼克森就沒有一件事讓你覺得不滿嗎?」

——安妮特,《特殊任務》

那麼,新好萊塢電影究竟代表了怎樣的精神?

簡單粗暴進行概括的話,新好萊塢電影代表的,是六七十年代美國人對權力系統和社會主流價值的失望。越戰泥潭,水門事件,警察對抗議學生的暴力鎮壓,理想主義代言人甘迺迪兄弟與馬丁·路德·金的遇刺,核戰的一觸即發,所有這些事件,都讓美國人對偽善的主流價值與腐敗的權力體系心灰意冷。

於是我們看到在新好萊塢的代表作品中,父權/母權式人物要麼是以無能的形象出現,如《五支歌》裡傑克·尼科爾森病重的父親,和《惡土》中茜茜·斯派塞克戰鬥力聊勝於無的父親,要麼是以邪惡腐化的形象示人,如《唐人街》裡強姦了親生女兒的諾亞·克羅斯(約翰·休斯頓飾),和《飛越瘋人院》裡以病人利益之名,行獨斷專權之實的護士長蕾切爾(露易絲·弗萊徹飾)。而像表現警察腐敗現象的《衝突》,以及由水門事件所啟發的《竊聽大陰謀》與《總統班底》,則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侵犯個人隱私與尊嚴的權力體系。

《唐人街》劇照

即便在傳統類型片裡,新好萊塢影人也塞滿了對現實事件的影射:西部片《小巨人》中白人騎兵屠殺印第安婦孺的情節,就影射了美軍在越南美萊村的無差別屠殺。在荒誕喜劇中,像羅伯特·阿爾特曼和哈爾·阿什比這樣的導演,則傳遞著對正統價值觀的輕慢與嘲諷:《陸軍野戰醫院》用粗俗笑料消解了戰爭的嚴肅意味,《富貴逼人來》表現的,則是一個白痴也能成為政界精英的美國。

即便是在這一時期獲得最大商業成功的嚴肅作品《教父》裡,雖然父權形象維託·柯裡昂(馬龍·白蘭度飾)被塑造成了一個兼具狠辣與人情味的黑道英雄,但他的兒子麥可(阿爾·帕西諾飾)在繼承其父權杖的過程中純真的漸漸喪失,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從主題而論,多數新好萊塢電影都會傳達出對社會建制的信心寥寥,它們的區別,僅僅在於表達方式的不同。

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

既然有不滿,就會有反叛。《逍遙騎士》的兩位嬉皮主人公,便是身體力行反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好萊塢前驅,而這一形象又被在片中有驚豔客串的傑克·尼科爾森,在《特殊任務》《唐人街》與《飛越瘋人院》中進一步發揚。三部電影中,尼科爾斯都在飾演看似性格乖張,實則熱心善良的體制反叛者,然而他的努力,最終卻都以徒勞告終:《特殊任務》裡押解犯人的他,讓被一位過度量刑的年輕士兵度過了一段快樂時光,最後卻無法改變士兵被關押8年的命運;《飛越瘋人院》裡,裝瘋賣傻的他開啟了精神病患者的民智,代價卻是被醫院切除腦白質;《唐人街》裡,他扮演的私家偵探試圖揭開陰謀、剷除惡人,最後卻發現唯一不傷害所愛之人的解決方案,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

尼科爾森的三部電影,凝縮了新好萊塢電影在敘事層面的偏好:不願意為故事設計美好結局。反叛很少成功,惡人總會得逞,而當主人公笑到最後時,他們本身便是片中的最大惡人。《教父2》裡的麥可肅清了所有對手,卻已經失去了靈魂;《計程車司機》裡的主人公特拉維斯,則被自己的心理問題,扭曲了他原本應有的社會反叛者形象。而這兩部影片都有著開放式的結尾:主人公的命運都沒有得到永久性解答,只有影片的陰沉基調,在結尾處縈繞不去。

但與或陰鬱或焦躁的主題不同,新好萊塢電影在風格實踐方面,卻是輕盈而自由的。新好萊塢影人信奉著戈達爾的名言:「電影一定要有開頭,中段和結尾,但不一定非要按照這個順序」,因此他們在謀篇布局方面不太注重故事的整體性和情節的連貫性,相反卻熱衷於以人物為中心,用一系列看似散漫的插曲段落來描摹人物性格。

《教父》劇照

《五支歌》《計程車司機》與《憤怒的公牛》,都是對這種歐式藝術電影風格的實踐,而在影像方面,不少新好萊塢導演則鍾意於紀錄片式的自然主義風格,如弗雷德金、西德尼·呂美特、哈爾·阿什比。當然新好萊塢導演中,也不乏像科波拉、波蘭斯基與布萊恩·德帕爾瑪(《姐妹情仇》《疤面煞星》)這樣的表現主義者。

馬丁·斯科塞斯在所有新好萊塢影人中,具有壽命最長且質量相對最高的生涯,這或許是因為,一直堅持在劇情片作品之間穿插拍攝紀錄片的他,對於自然主義和表現主義這兩種美學傾向有著最好的平衡。

4 新好萊塢是怎樣衰落的?

「《大白鯊》和《星球大戰》沒有錯,它們都是很好的電影人拍出的很好的電影!真正有錯的,是那些為了賺錢把這兩部電影當成是唯一模板的電影公司高管。」

——羅伯特·唐恩(《唐人街》編劇)

從1967年到1977年,美國電影或許成就了它在藝術水準方面成就最高的十年。電影開始被人們視為滿足成年人知性需求的嚴肅藝術,被知識分子所辯論,被文化學者所研究。然而對普通觀眾來說,佔領銀幕長達十年的粗糲現實與喪氣結尾,已經讓他們有些疲憊。

《星球大戰》劇照

大眾面對的現實已足夠灰暗;他們想要重新得到非黑即白的正統價值觀,與片刻逃避現實的娛樂性解脫。於是在1977年,一部A級製作規模的科幻B級片,滿足了大眾的需求,它就是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而在同一年,史蒂文·史匹柏的科幻片《第三類接觸》,同樣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與此同時,之前被好萊塢認為是不上檯面的恐怖片,則在憑藉《月光光心慌慌》的成功鹹魚翻身;老氣橫秋的歌舞片,則在約翰·屈伏塔(《周末夜狂熱》、《油脂》)的Disco舞步中漸漸復甦。好萊塢意識到,在玩具和原聲帶裡可以榨出不亞於影片票房的經濟價值,在瞪著眼睛干著急了十年之後,他們終於重新找到了賺錢的秘訣。

與此同時,新好萊塢作者導演們的人格正在不斷膨脹。70年代末,馬丁·斯科塞斯因為吸毒過量躺進了醫院,科波拉則在向邀他攜《現代啟示錄》參與競賽的坎城電影節索要遊艇。

《現代啟示錄》劇照

終於,作者導演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斷在了拍出史詩級票房災難《天堂之門》(1980)的麥可·西米諾手上:這位剛剛憑《獵鹿人》斬獲小金人的導演,用毫無節制的「等雲到」和即興發揮式拍攝方法,把向來為導演給予創作自由的聯藝公司拍到了破產,這剛好讓好萊塢有充足理由,把他們送出去十來年的主導權力,從導演手中重新收回。很多70年代盛極一時的新好萊塢導演,在經歷此劫之後再也沒緩過來,如阿什比、博格達諾維奇和弗雷德金;而那些日後東山再起的導演,也在80年代經歷了無比掙扎的十年,如斯科塞斯、科波拉和阿爾特曼。

《天堂之門》劇照

似乎是在90年代,斯科塞斯、史匹柏與盧卡斯(也勉強包括拍出了《碟中諜1》的德帕爾瑪)這幾個電影小子,又重新在好萊塢佔據了權力位置;但好萊塢最具活力的一面已經不屬於他們,它屬於被錄像店文化所滋養的新一代影迷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史蒂文·索德伯格、理察·林克萊特、凱文·史密斯。可惜的是,這幫X世代導演身上,並不具備前輩影人所具有的社會參與感和責任感(昆汀最近的《八惡人》是個例外)。

在藝術屬性被商業屬性壓倒,「導演視野」漸漸淪為電影公司主管口中笑料的當代好萊塢,70年代新好萊塢的榮光,似乎只能零星地閃現在大衛·芬奇的《十二宮》和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血色將至》這樣的「偶發事件」中。而在迷影文化日漸式微,盧卡斯與史匹柏開始成為新一代人眼中的「費裡尼」與「伯格曼」的反智年代,下一代電影小子的出現,也似乎遙遙無期。

《十二宮》劇照

到最後,就連盧卡斯本人都逃不過資本的刀刃。這位星戰世界的創造者,卻在參與星戰第七集《原力覺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寫出的劇本被迪士尼公司否決。

這個超級英雄滿天飛,IP與情懷榨乾粉絲腰包的時代中,電影公司及其主管,就像是《飛越瘋人院》裡的護士長,總是比電影人本人更明白「怎樣做才對你的電影最好」,比觀眾更明白「你到底想要什麼」。

或許在斯科塞斯的新作《愛爾蘭人》首播於Netflix平臺的那天,我們會非常需要懷念不被手機屏幕汙染的電影院,懷念有著溫度和質感的35毫米膠片,懷念那些不以敘述情節為首要目的的影片,懷念電影在六七十年代美國舉足輕重的文化效應,懷念在新好萊塢時期步入巔峰的那些影人:諄諄教誨的寫實技匠呂美特,揭露荒誕的諷刺高手福爾曼,嬉笑怒罵的浮世繪畫家阿爾特曼,生性不羈卻在與製片廠的內耗中燃儘自我的牛仔佩金帕。

特呂弗與戈達爾

而仍在活躍的新好萊塢影人,也依然在為電影的生命燃燒自己的能量:用電影基金會修復與傳遞電影文化遺產的斯科塞斯,和用「直播電影」形式將電影、電視與舞臺相融合的科波拉。他們這代影人,或許是最後一代心存浪漫主義理想的好萊塢電影人;他們也許會是美國電影的最後榮光。

附錄

如果只給你十個觀看新好萊塢電影的份額,你應該選擇的是:

如果只給你十個觀看新好萊塢電影的份額,你應該選擇的是:

《日落黃沙》(佩金帕,1969)

《雙車道柏油路》(赫爾曼,1971)

《竊聽大陰謀》(科波拉,1974)

《唐人街》(波蘭斯基,1974)

《飛越瘋人院》(福爾曼,1975)

《納什維爾》(阿爾特曼,1975)

《計程車司機》(斯科塞斯,1976)

《電視台風雲》(呂美特,1976)

《安妮·霍爾》(艾倫,1977)

《未婚女人》(馬祖斯基,1978)

-FIN-

原標題:《在阿爾·帕西諾80歲生日這天,重返美國電影的最後榮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兔八哥」80歲生日快樂!
    80歲了!「兔八哥」生日快樂!墨西哥《通訊報》網站7月27日報導稱,有時候,卡通也能成為「第七藝術」的經典形象,「兔八哥」(Bugs Bunny)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這隻兔子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當然還包括一些成人)的成長,今天它已經80歲了。「兔八哥」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動畫角色之一,並可以與米老鼠分享這項榮譽。「兔八哥」形象誕生於1940年。今年為它慶祝80歲生日的活動包括播出一部新動畫片以及推出美國郵政局設計的專屬系列郵票。世界上很少有人沒有看過「兔八哥」的故事。
  • 「教父」阿爾·帕西諾八十了,縱橫影壇五十載,真愛卻在電影外
    1954年,在南布朗克斯區阿爾斯米爾劇院上演的切科洛夫的《海鷗》中,14歲的小帕西諾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登臺表演。之後他通過試鏡,被曼哈頓的表演藝術學校錄取。不幸的是,才學習不到一年,母親的健康出現危機,家中經濟拮据,16歲的帕西諾不得不輟學打工補貼家用。沒過多久,他又進入赫爾伯特伯高夫的電影製片廠,一邊打著零工,一邊學習表演。
  • 80歲了!「兔八哥」生日快樂!
    這隻兔子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當然還包括一些成人)的成長,今天它已經80歲了。「兔八哥」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動畫角色之一,並可以與米老鼠分享這項榮譽。「兔八哥」形象誕生於1940年。今年為它慶祝80歲生日的活動包括播出一部新動畫片以及推出美國郵政局設計的專屬系列郵票。世界上很少有人沒有看過「兔八哥」的故事。
  • 80歲了!「兔八哥」生日快樂
    這隻兔子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當然還包括一些成人)的成長,今天它已經80歲了。「兔八哥」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動畫角色之一,並可以與米老鼠分享這項榮譽。「兔八哥」形象誕生於1940年。今年為它慶祝80歲生日的活動包括播出一部新動畫片以及推出美國郵政局設計的專屬系列郵票。世界上很少有人沒有看過「兔八哥」的故事。
  • 《疤面煞星》:阿爾·帕西諾編織的一個黑幫「美國夢」
    《疤面煞星》是美國歷史上最經典的黑幫電影之一,論影響力和地位它與《教父》和《美國往事》不相上下。電影講述的是阿爾·帕西諾飾演的黑幫人物湯尼·蒙達拿從崛起到毀滅的一生,電影場面火爆、節奏緊湊、情感充沛但這些都不是這部電影真正成功的原因。
  • 在阿爾·帕西諾這部經典面前,《古惑仔》簡直不值一提!
    當然,現如今的香港電影,早已不復往日輝煌。其實在大洋彼岸的好萊塢,也曾湧現出過一部類似於《古惑仔》的黑幫電影。當時的美國年輕人對這部電影無限推崇,甚至還演變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不錯,正是由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疤面煞星》。
  • 小勞勃道尼55歲生日,美國隊長克裡斯伊凡,曝出幕後照片
    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 .)因演出漫威超級英雄鋼鐵人一角而紅遍全球,昨日是他的55歲生日,美國隊長的克裡斯伊凡(Chris Evans)、浩克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等元老級復仇者聯盟成員都不約而同以鋼鐵人在電影中最後的告白臺詞愛你3000獻上祝福
  • 童年不幸79歲未婚,2任女友生3子,170cm為表演而生的阿爾·帕西諾
    79歲的阿爾·帕西諾依舊活躍在好萊塢的舞臺上,由他主演的劇集《獵殺納碎》正在熱播,上個月他現身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精神抖擻。憑藉在電影《愛爾蘭》中的精湛表演,阿爾·帕西諾再次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雖然最後沒有獲獎,但是對於年近80的他來說已實屬不易。
  • 電影重返17歲,如果我們也可以重返17歲,或許就應該學會珍惜
    電影《重返17歲》《重返17歲》有美國和日本兩個版本,今天給大家介紹日本版的《重返17歲》。和每個平凡的的人一樣,男主角大學畢業後在公司工作,然而職場如戰場,他並不能適應職場的爾虞我詐,只好選擇辭職,重新走上到處碰壁的求職之路。
  • 宮崎駿80歲生日,電影沒有續集,娛樂成災是為何
    宮崎駿今年80歲了!相信龍貓和湯屋(杭州真有湯屋)真的存在,相信善意會得到回報。相信複雜的工作之餘,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會看到建築物上長出樹木,小千與小白龍盤旋於樹梢,幽靈公主在向我們招手。讓我們了解勵志的宮老師、了解為什麼他的作品沒有續集。溫馨提示:本文約1000字,閱讀需要一分鐘左右。
  • 蟻人過51歲生日,美國隊長調侃:你都30年沒變老了
    4月6日是漫威"蟻人"的扮演者保羅·路德的生日,1969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51歲了!蟻人的偶像"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也在這天送出了生日祝福,他曬出了兩人的搞怪合影,並且吐槽到,"祝你21歲生日快樂,因為你都30年沒變老了!"
  • 美國評好萊塢電影穿幫王《重返17歲》97處稱霸
    近日,美國著名電影找茬網站「moviemistakes」評選出2009年好萊塢電影穿幫之王。最終,《重返17歲》總共出現了97次穿幫鏡頭,獲得第一,《哈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與《變形金剛2》則並列第二。  據介紹,這家電影找茬網站2009年總共為900部電影找出了穿幫的鏡頭。
  • 丹麥女王穿蒂芙尼藍亮相80歲生日,知性高貴,多個王室送祝福
    當地時間4月16日,丹麥瑪格麗特二世女王,迎來了80歲生日。丹麥王室官方發布了女王生日當天的照片。瑪格麗特二世在全球疫情陰霾中迎來了自己80歲生日,今年的生日有別於過去的每一年,沒有了大型的舞會和奢華的慶祝,但儀式還是不能少的。
  • 蔡英文如果不改變,臺灣就無法重返「過往榮光」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經濟學人》雜誌發布了一篇解析「臺灣在疫情中經濟不減反增,重返過往榮光」的文章。島內媒體,特別是綠媒,紛紛以此吹噓。文章認為,臺灣地區的「重返榮光」可能只是暫時的,在疫情過去及拜登上臺後,將會回到三年前的狀態。
  • 于榮光:港片中的惡人、電影中的配角,卻在電視劇領域紅得發紫!
    2019年,電視劇《慶餘年》熱播,劇中的「肖恩」被觀眾稱為最可憐的人,一心為了北齊,最後卻被北齊殘忍拋棄。肖恩的扮演者正是演員于榮光。劇中雖然肖恩的戲份不多,但于榮光的表演還是很出彩的。1958年出生於梨園世家的于榮光,父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鳴魁,11歲時便開始學習京劇武生,但自幼學習京劇的于榮光最終選擇了演員這條路,經歷磨難之後,最終在娛樂圈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他是《三國演義》中義薄雲天的關羽,《狼毒花》中的抗日英雄「常發」,《大武生》中的武生嶽江天,《木府風雲》中的木勝。
  • 【華盛頓設立福奇日慶祝福奇80歲生日】
    2020-12-25 05:52:21來源:FX168 【華盛頓設立福奇日慶祝福奇80歲生日】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23日收到了一份特殊生日禮物: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穆裡爾·鮑澤宣布2020年12月24日為該區的「福奇日」。
  • 「教父」阿爾·帕西諾最經典的電影之一,豆瓣高達8.6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阿爾·帕西諾的電影:《熱天午後》,其代表作有《教父》系列、《聞香識女人》、《疤面煞星》,是美國電影界的泰山北鬥。而另一個男主角則是約翰·凱澤爾,和阿爾·帕西諾一起主演過《教父》。兩人合作的這部《熱天午後》,豆瓣評分達到了8.6分,好於 96% 犯罪片,好於 92% 劇情片。也是阿爾·帕西諾最經典的電影之一。
  • 丨宮崎駿80歲了,生日快樂
    #宮崎駿80歲了#今天是1月5日,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老爺爺80歲的生日。《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 這位陪伴我們從童年到成年的老爺爺,一直用各種方式溫暖和治癒我們的心靈。其心愛之作《崖上的波妞》如今正在中國內地公映中。宮崎駿手稿@電影崖上的波妞 也發布了一張漫畫版海報,祝老爺子生日快樂:「因為有你,我們永遠有夢可做。」
  • 瓦妮莎38歲生日這天!她拆開了科比的最後一封信!內容讓人淚目
    本周《最後之舞》更新了第五、六集,當科比的身影出現時,一定有不少人溼了眼眶。就連一眾NBA球員都紛紛感慨,克勞福德發推寫道:「很難相信科比已經離我們遠去。」這應該也是眾多球迷的心聲。
  • 阿爾·帕西諾:殿堂級演員,我們心中永遠經典的教父
    The Corleone family will never end 演藝經歷 阿爾·帕西諾,194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美國演員、導演、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