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凱裡市人工增殖魚苗放流活動在清水江河段火車頭碼頭舉行。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投入資金18萬元,投入規格10釐米左右鯉魚、鱅魚、草魚等魚苗共計65萬尾,活動現場特安排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放流。
活動現場,灣溪街道沿江村民也積極主動加入到放流行動中,由於放流數量多,魚苗會在放流點附近集中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擴散,灣溪街道辦事處還派專人在放流地點看守,防止電魚、毒魚、炸魚現象的出現,確保此次放流活動確實有效。
據了解,實施人工增殖放流是保持水生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天然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是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環節,是深入貫徹落實《漁業法》和《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綱要》的具體行動,是造福千家萬戶、惠及廣大民眾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增殖放流,可以補充和恢復生物資源的群體,改善生物的種群結構,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水質和水域的生態環境。水裡邊的這些水生生物,可以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這是水生生物非常獨特的作用。
通訊員 李茂奎
編輯 雷子德
編審 王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