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汽車文化。國內的汽車文化是啥?一個字:「大」,當然很多網友覺得,以大為美是國內消費者的畸形審美,其實「大」是我們對汽車的一個基本需求,咱們家裡一臺車要幹的活比別人的多,要上下班代步,又要周末一家出行,說不準還得商務接待。
需求沒有貴賤之分,銷量說明了一切。同樣是賣15萬的車,你的更大氣、空間更寬裕、實用性更好,自然受追捧。國外的汽車廠家也尊重消費者選擇,針對他們的需求開發了一些「越級」的車型,今天就和大家盤一下,那些將值得關注「越級」車型。
全新一代名圖:不單大,也更高級了
說起來,現代名圖可不是單單加「L」那麼簡單,它從裡到外都是廠家根據國內市場開發的,所以你看名圖,無論外觀、內飾還是車內空間,都是國內消費者最喜歡的味道。加上售價和緊湊車型相差無幾,名圖一下子火了。
憑藉大氣的外觀、更高級的使用價值大受歡迎,名圖累計銷量75萬輛。在剛剛結束的2020廣州車展上,全新一代名圖換新而至。
在廣州車展北京現代展臺上,C位的聚光燈下出現了一位散發著高端、優雅氣質的全新車型,這就是全新一代名圖。即使不知其名,但一眼也能看出,它與同級車型相比,更加時尚與大氣,擁有了豪華品牌才擁有的格調和質感。
相比初代車型的流暢動感,全新一代名圖往更高端的方向進化了。傾瀑式的前格柵、豐富曲面及流線型的車身以及寬大車尾設計,使全新一代名圖與同級其他車型相比,整車辨識度更高。
全新一代名圖採用了環抱式駕駛艙,雙12.3寸大屏設計給予了極大的震撼,整體設計簡約而大氣,提供黑色及棕色兩種配色。其軸距達到2770mm,實際體驗中,它的後排空間比部分中級轎車還要寬裕。
動力上,全新一代名圖提供1.5T和1.8L兩款動力,而車展上還推出了純電版的車型,NEDC下續航達到了520公裡。
全新一代名圖踏著HSMART+戰略的彩雲來了。作為一臺接地氣的車型,換新而至的全新一代名圖繼承了名圖車系強大的產品實力。
豐田凌尚:糾結症終結者來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多少老司機的歸家夢想,就是開上一臺豐田車。小編身邊一份朋友也不能免俗,不過在選擇豐田的時候,他的糾結症又犯難了:究竟是選年輕一點的雷凌,還是更大的凱美瑞呢?
這時候,廣汽豐田推出了一款全新A+級轎車「凌尚」,糾結症終結者來了。凌尚和雷凌一樣皆誕生於豐田TNGA架構下的GA-C平臺,它是廣汽豐田中、日兩個團隊共同打造,也是TNGA架構下廣汽豐田首款本土化開發的車型。
凌尚的外觀比雷凌還要運動,前臉採用了橫向的進氣格柵,大大拉伸了新車的橫向視覺,類似於雷凌運動版的前臉設計,十分對當下年輕人的口味。
而在車身側面,基本保持了雷凌的造型和比例,只是軸距增加到了2750mm,這個數據直逼部分中級轎車,也讓凌尚看起來更加修長。
動力上,凌尚採用了和凱美瑞相同的2.0L動力。在這個級別讓凌尚軸距確實比速騰、思域、軒逸都要長,動力也並不會弱,只要配合一個合理的售價,不愁大賣。
豐田ALLION:未亮相已經火了
2020廣州車展已經落下帷幕,豐田在此次車展上帶來了兩款A+級的新轎車,分別是一起豐田的ALLION和廣汽豐田的凌尚,這兩款車是豐田「雙車戰略」下的產物。
雖然是姐妹車型,但ALLION的關注度似乎要更高一些,因為它還沒亮相,就因為名字二火了。網上就這兩款車的命名吵得沸沸揚揚,起因是由於ALLION這款車的中文發音和粵語、閩南、潮汕地區的方言寓意有關。具體的情況請各位自行百度,咱就不多說了。
但,戲劇性的還在後頭。雖然在宣傳畫冊上已經印有「傲瀾」的中文名,但在廣州車展發布會上,廠家從始至終都未提到「傲瀾」這個中文名, 只公布了英文名ALLION,甚至強調新車還沒有中文名。
所以,大家車展上看到的新車只掛著「ALLION」的名字,看來廠家也是注意到了「傲瀾」這個中文名不太順耳,這事沒完呢。
回到產品本身,ALLION定位在卡羅拉與亞洲龍之間,專門填補一汽豐田在卡羅拉和亞洲龍之間A+級細分市場的空白。外觀上,該車有明顯的卡羅拉的痕跡,特別是車身側面和腰身、尾部設計等。
不過,在前臉上ALLION還是加入了不少的本土化元素,線條更為複雜的前格柵,讓它看起來比卡羅拉更大氣,有點大哥亞洲龍的影子。或許,這是ALLION最為重要的競爭力了。
總結:
以大為美,這是市場的選擇,當然了,隨著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挑剔,單單加長軸距已不能滿足需求大家的需求。這時候,廠家對消費者的把握就很看火候了,本土化設計是一門學問,投其所好並不簡單,以上三款重磅的「越級」車型,有你喜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