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鼓浪隱士
#01.
1920年6月15號清晨,上海徐家匯的一位農民,像往常一樣,在田間勞作。可他卻聞到一股臭味,順著味道走去,竟發現一具女屍。
農民不敢怠慢,立刻向當地檢察廳報案,警察很快趕到現場。經過勘察,確定死者是位20歲左右的女性,根據脖子上勒痕判斷,她是被人用繩子勒死的。而她身上穿著名貴絲綢做的旗袍,腿上的絲襪更是國外進口的奢侈品。由此警方確定,死者的身份非同尋常,肯定是上海灘的某位名媛。
與此同時,上海巡捕房也接到報案,有人說他們的女兒幾天前外出後,就失聯了,請求警方尋找。當警察帶著他們前往認屍時,確定了死者身份,她就是當時無數少男心目中的女神,花國總理王蓮英。
所謂花國總理,乃是當年一些出入於花街柳巷的富商、文人,出於無聊的消遣而創造出來的東西。他們把整個上海所有的風塵女子集中起來,進行選美大賽。優勝者以當時民國的高官頭銜命名。冠軍為「總統」,二、三名為「副總統」,「總理」則為第四名。
根據《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一書中的記載,王蓮英是蘇州人,1916年到上海從師學戲,居福祥裡為書寓。當時的書寓,其實是風塵女子的一種雅稱。她來到上海後,第二年就獲得了「花國總理」的稱號。可見王蓮英才貌雙全,不然也無法在短短時間裡,從群芳中脫穎而出,斬獲第四名。據說她在選美時,以男裝上臺,一曲《逍遙經》令評委陶醉,成為轟動新聞。
在影視歌等娛樂行業尚未興起的民國初年,風塵女子就是那時的「大眾偶像」,花國總理更是很多男人的夢中情人,其人氣就與現在的當紅女星差不多。因此王蓮英的遇害立刻在上海灘引起了轟動,令不少男子徹夜難眠,因而上海巡捕房高度重視此案,希望早日告破,給大眾一個交代。
#02.
不久巡捕房就收到舉報,說不少人最後一次看到王蓮英時,她上了一輛1240牌號的轎車。而當時汽車在中國還是稀罕物,能買得起的家庭鳳毛麟角,因此警察很快就鎖定了目標。這輛車的擁有者就是上海商界巨頭朱葆三,經過警方調查,他的兒子朱子昭供稱,車的確是他在使用的,不過前段時間借給朋友了,而這位好友就是閻瑞生。
這位閻瑞生家境殷實,又是一位學霸,考入了當時上海有名的震旦大學。不過他卻有一個不良嗜好,就是酷愛賭博。有次他一夜就輸光了母親給他的十塊大洋的零花錢。由于震旦大學校風嚴格,閻瑞生有次在宿舍內聚眾賭博被發現,因而在畢業前夕被學校開除。
儘管沒有拿到畢業證書,但作為學霸的閆瑞生在震旦就學期間,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他精通英文、法文,很快就進入了洋行工作,有了令人稱羨的前途。家境殷實、職業成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只要安分工作,是能過上滋潤的生活。可是閻瑞生惡習難改,將豐厚的工資全部用於賭博上,結果輸了精光,導致債臺高築。雪上加霜的是,洋行認為他行為不端將其開除,而家人也對其非常失望,斷絕了他的生活來源。
走投無路的閻瑞生只好打起了歪主意,希望通過搶劫來渡過難關。他很快就盯上了花國總理。原來王蓮英成名後,一夜暴富,加上早年生活的艱辛,心態開始失衡,通過購買大量奢侈品來包裝自己。她每天都濃妝豔抹,穿著高級旗袍、洋裝,身上被閃閃發亮的珠光寶器所遮蓋。而她炫富的舉動,閻瑞生看得眼紅,惡向膽邊生,策劃了搶劫殺人的勾當。
儘管已是喪家之犬,可閻瑞生還是借著家庭出身以及洋行工作建立的人脈,得以出入上海灘的上流社會場合。他向好友朱子昭借了汽車,並邀請花國總理吃飯。王蓮英一向愛慕虛榮,豈會拒絕公子哥的盛情呢?於是答應了赴宴,就此走上了不歸路。
#03.
6月9日當天,閻瑞生買了一瓶麻醉藥水,又拉著一家茶店老闆吳春芳與夥計方日珊一同作案,並許諾共同分贓。傍晚時分,打扮時髦、一身寶器的王蓮英來到飯店。閻瑞生騙她說,有些客人因故遲到,建議先坐車出去兜風。王對此沒有警覺,與他們三人一同上了轎車。
汽車很快行駛到徐家匯的一處麥田,此時天色已黑。閻瑞生及其同夥把王蓮英拉下車,用沾滿麻醉藥的毛巾捂住她的鼻孔、嘴巴。雖然王蓮英一再哀求,可他們害怕事情洩露,待王昏迷後,將其活活勒死,搶走了她身上的財物。
警方發布通緝令後,閻瑞生立刻離開了上海。可通緝令很快就傳遍了長江兩岸。一張大網向閻瑞生撲來。當年7月,徐州巡捕房在車站抓獲了逃犯,而他被捕時,嘴裡還含著王蓮英所佩戴的,價值1000大洋的鑽戒。
此案除了方日珊在逃外,其他兩名案犯都被緝捕歸案。經過審訊,閻瑞生與吳春芳於當年十一月被處以死刑,轟動上海灘的花國總理遇害案就此拉下了帷幕。
大眾女神慘死、富二代墮落、千裡追捕等等不僅在今天看來都是炒作的熱點,而當時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業也馬上看到了商機。於是徐欣夫、陸涵章、顧肯夫等電影人立刻根據此案件,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而出品人兼男主角陳壽芝,不僅和閆瑞生長相酷似,而且他們還是多年的好友。而扮演花國總理的則是一位從良的妓女王彩雲。這些都成了當年炒作的熱點。
《閻瑞生》一經公映,立刻在上海灘引起轟動,電影院被擠得水洩不通,只好增加了播放場次。而當時票價也就一塊錢左右,僅一星期票房就淨賺4000大洋,標誌著中國商業電影,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