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釜山行》風靡亞洲之後,韓國影壇颳起了一陣喪屍熱。
《釜山行》之後,韓國再接再厲,再次嘗試古裝喪屍題材。
先後推出了古裝喪屍災難片《猖獗》,並與網飛推出了兩季的喪屍劇《王國》。
而在今年的韓國影壇,就有兩部重量級的喪屍片。
作為年度大作的《釜山行2》自然不必多說,雖然續集全員大換血,口碑滑鐵盧。
但頂著前作的光環,續集在上映以來的票房依舊一路節節攀升。
而另外一部雖然關注度不及《釜山行2》,但因為是——
韓國院線在疫情後的首部災難大片。
加上主演劉亞仁和樸信惠的人氣加持,因而也備受期待,上映之後連續多周佔據票房榜首。
影片目前豆瓣評分6.0,比之後上映的《釜山行2》的口碑要略好。
有人把這部電影形容為:《釜山行》+《極限逃生》。
這部電影就是——
《#活著》
#Alive
Part
1
影片由韓國導演趙一亨自編自導,這也是他首次獨立執導的影片。
對於這部影片的期待,首先在於主演陣容,集結了兩位韓國當紅的年輕演員。
男主角劉亞仁作為韓國第一位85後青龍影帝,可以說是這一代韓國青年演員中的翹楚。
2015年,劉亞仁首次挑戰正史劇《思悼》,就一舉斬獲第三十六屆韓國青龍獎最佳男演員。同年出演動作片《老手》,飾演了一位乖戾變態的反派富二代形象,影片最終票房突破1340萬觀影人次,問鼎韓國本土電影票房榜第三名。2018年,主演由李滄東導演的影片《燃燒》,在坎城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中,以3.8分(滿分4分)在評委會中創造了場刊歷史最高分,一舉引爆坎城。
人氣、票房、獎項、財富,許多演員們窮極一生追求的目標,他在30歲左右就完成得差不多了。劉亞仁的長相併不是那種會讓你第一眼就著迷的類型,但只要你看過他的戲、對他多一些了解,就一定會中毒。更厲害的是他的演技也有口皆碑,不管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不管是主角還是反派,劉亞仁都能駕馭得很好。
女主角樸信惠不僅是韓國演藝圈公認的男神收割機,更是「爆款製造機」和口碑保證。
作為演員的樸信惠履歷相當不俗,童星出道的她,13歲時就憑藉經典韓劇《天國的階梯》中的童年女主角而大火,劇中,青春靈動又活潑可愛的表演,直接獲得了當年SBS演技大賞童星獎。正式進入演藝圈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與李敏鎬、金智媛、鄭秀晶等人共同主演韓劇《繼承者們》簡直紅遍亞洲,2014年又搭檔韓國男神李鍾碩,出演職場愛情劇《匹諾曹》再次爆紅,確定了自己爆款劇女王的地位。
這部《#活著》是劉亞仁與樸信惠的第一次搭檔合作,也是兩人首次嘗試喪屍災難題材。
除了陣容之外,影片另一大吸睛的地方在於電影的設定,相當新穎。
在這部影片中,喪屍危機並不是主要的災難元素,而是整座城市中的通訊設備集體癱瘓,網絡、Wi-Fi、簡訊、電話等全部中斷,而此時的主角們又該如何自救逃生?
這種災難題材的設計很容易讓人想起2017年的一部日本災難喜劇《生存家族》中的劇情。相較於大多數關於末日求生的題材,主角往往遭受的是各種極端環境下的生存壓力,觀眾看的是山呼海嘯,顛沛流離的動蕩。但是《生存家族》裡的主角面臨的卻是一場看似普通但卻影響巨大的災難——整個世界突然停電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活著》和《生存遊戲》一樣,都是想要諷刺現代人對於科技的過度依賴。所以一場全球範圍的停電,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末日危機。
畢竟,對於大多數的當代年輕人來說,真正的災難場景可能很簡單:
當你周末癱在家,卻發現整個世界都停電了。
一想到從此以後就要過上沒有WIifi,手機電腦全部都沒電的日子,就問你慌不慌?
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停電和斷網,絕對就是現代人最大的災難。
Part
2
再說故事。
《#活著》是一部非典型的喪屍題材災難片,可以把它視為《釜山行》的外傳。
影片的劇情可與《釜山行》無縫銜接,都是圍繞一場突然蔓延整座城市的神秘喪屍病毒展開。但不同於《釜山行》將視角對準去往其他地方逃難的人群,《#活著》的主角則是幾位因為喪屍危機而被困於城市的人。
電影開始於一個看似平凡的早上,男主角吳俊宇(劉亞仁 飾)照例從睡夢中醒來,從房間的陳設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資深的遊戲宅男。每天睡到自然醒,幾乎足不出戶,每天都靠著直播打遊戲來生活。
母親帶著姐姐一起外出旅行,雖然叮囑俊宇要經常去超市買食物,但顯然他並沒有放在心上,隨手就將母親留下的便籤仍在一邊。導演用短短幾個鏡頭就將一個與世隔絕的死宅日常展現地非常生動,這段情節頗有代入感。
然而危機很快發生,電視裡突然播放神秘病毒擴散的新聞,被病毒感染的人會失去理智且瘋狂嗜血傷人。
正當俊宇驚魂未定之時,才發現自己身處的這座公寓樓已經被喪屍大軍包圍,整個小區的樓下更是到處遍布喪屍群,似乎外面的世界已經淪為了恐怖的修羅場。
男主角本來想打開房門看看公寓樓道內的情況,卻沒想到意外被一個逃亡的中年男人闖入房間內。男人神情慌張,表示只是短暫的躲避一會。
此時新聞裡恰好播到被喪屍咬傷的人很快就會變異。俊宇注意到男人手上的傷口,立刻拿著刀威脅男人離開自己的房子,卻沒想到男人果真屍變了。至此影片的第一次小危機出現。
好在俊宇作為資深的宅男,練就一雙麒麟臂,憑藉主角光環躲過一劫。
剛剛死裡逃生的他,眼下卻又要面臨著更嚴峻的問題,即使喪屍暫時進不來公寓,可如何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生存下去呢?
為了切斷外出的希望,導演隨後插入了一段,夜間女警在樓下奔跑,卻不敵喪屍圍攻,最後子彈沒了,唯一的槍枝也掉落在地。男主站起來衝樓下的喪屍憤怒大吼,可這一叫,不但無法挽救女警,卻為自己招來了之更多的喪屍群。顯然,喪屍是通過聲音來追捕獵物。
按照電視新聞裡的說法, 喪屍危機已經越發嚴重,倖存的人類需要儲存大量的食物和水,做好長期無法走出家門的準備。
而男主角此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恰恰就是食物的短缺。
另一方面,隨著整個城市被喪屍包圍佔領,越來越多的通訊裝置開始癱瘓。第一天,城市裡的電話已經打不出去了,有人為了找信號,選擇冒險掛在陽臺的窗戶上,將手伸出去尋找電話信號,結果因為手滑,直接餵了喪屍。
第二天,網絡也斷了,之後是停水,然後是停電,整座城市都陷入了黑暗當中。
緊接著,更大的麻煩來了。
吃完最後的晚餐之後,食物和水也沒有了,男主角只能靠著酒櫃裡的酒來維持生存。
除了物資緊缺之外,俊宇還要面對的是孤立無援的絕境和與外界失聯的孤獨。尤其是當意外收到母親數天前發來的一條語音留言的時候,俊宇從斷斷續續的通話中,得知了家人很可能已經命喪屍口的噩耗,悲傷的他終於崩潰了。
到了被困的二十天,絕望的男主角,決定上吊自殺。
就在這時候,男主角卻意外看到了對面大樓射來的一束光束。
原來是有人在用雷射筆發送信號。對方用雷射筆指向俊宇家中牆上掛的字畫,將那些被指到的字連起來之後,是一句簡單的話:
你好,傻子!
俊宇立刻意識到——
對面的公寓樓有和自己一樣的倖存者,對方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放棄,選擇自殺的行為太傻。
本以為自己是唯一倖存者的俊宇,望向對面的公寓樓,見到了同樣倖存的女主角。她叫金宥彬(樸信惠 飾),應該是一名戶外越野愛好者,相當於翻版貝爺,有著豐富的野外求生經驗。這從她在室內搭帳篷,合理分配物資,給房門設計防喪屍的機關陷阱,都可以看出她的生存能力。
兩個人雖然相隔十幾米,但因為找到了倖存的同伴,這讓他們都有了活下去的信心。雖然為了避免吸引到喪屍的注意力,他們不能大喊大叫,只能靠著手機屏幕和手勢比劃來互相交流。
之後,女主角本打算把繩索掛在棒球上,扔過去的辦法來在兩棟樓之間架繩索傳遞物資,可惜最終失敗。好在男主角技術宅的身份派上用場,他利用無人機牽引,成功架起繩索,並從女主角那裡收了傳遞過來的食物和水。
可沒想到,影片中的喪屍居然極為聰明,甚至可以爬樓,喪屍沿著女主角扔棒球掉在樓下的繩索,眼看著就要爬到女主所在的房間。俊宇為了轉移喪屍注意力,冒險用無人機飛過去,可惜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關鍵時刻,女主角手起刀落砍下喪屍的手臂,證明了自己的極限求生能力和狠人本色。
經過這場危機之後,兩人建立了默契和信任。俊宇也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他開始趁著夜色,全副武裝之後冒險去公寓的其他樓層尋找能用的食物和資源。最終俊宇有驚無險的幹掉了一隻喪屍之後,找到了食物和兩個對講機。
他不僅給女主角送去了食物,還將其中一隻對講機分給她,這讓兩人終於得以正常交流。電影到這裡畫風突然一轉,變成了網戀網友和諧的吃播場面.
吳俊餘和金宥彬兩個人在這種被迫隔離的生活裡,關係越走越近。可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兩人彈盡糧絕..
金宥彬告訴了男主角自己的逃生計劃,他計劃去往男主角所在的公寓的八樓,因為她一直在觀察,發現那裡沒有喪屍的跡象。
於是,女主角選擇冒險拽著繩索滑下了樓,並拿著斧頭從喪屍包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並且成功撿起之前女警遺落的手槍,最終在男主角的幫助下一路突出重圍,跑進了電梯順利上了八樓。
然而沒想到的是,危機才剛剛開始。
此時的他們不僅要面臨身後殺不完的喪屍大軍,還有黑暗複雜的人性陰暗面……
Part
3
雖然同為喪屍題材,但和之前的《釜山行2》偏好萊塢喪屍片風格的不同,《#活著》則更接近於一部韓國災難求生類電影。
電影的大部分劇情都發生在一棟公寓內,這種封閉空間的小格局敘事,在節省成本之餘,實際上非常考驗導演的敘事節奏掌控能力和場面調度能力,編劇必須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給主角製造危機和矛盾,來展現喪屍災難下的求生之路的艱難與不易感。
片中的男女主角所在的公寓樓被喪屍包圍佔領,他們雖然僥倖在喪屍危機中倖存,但卻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問題——
如何在沒有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逃出被喪屍潮包圍的公寓大樓?
單從設定上來看,就很像《極限逃生》的喪屍版。所以影片並不像《釜山行》那樣主打韓國電影中最擅長的人性反思,而是更側重於主角的逃生戲份。尤其是在這個很多人都剛剛經歷過疫情時期隔離在家的日子,對於這部影片中的劇情可能會更加感同身受。
故事結構非常簡單:喪屍爆發→獨自求生→遇見夥伴→共同逃生。開頭幾乎沒有鋪墊直接進入劇情,節奏非常快。但電影的質感並沒有因為簡單的故事結構而變得粗糙,構圖、光線和運鏡最終呈現的效果意外不錯。
影片的前四十分鐘,基本是主演劉亞仁的獨角戲,用大量的細節來展現了男主角在災難下從最初的還帶著希望,到物資告急時的焦慮,再到長期被困之後的孤獨與絕望。導演以此來展現影片「不惜一切活下去」的主題。
影片之後的一個小時基本就是男女主角喪屍逃生的戲份,更多的是主角與喪屍肉搏,大量喪屍撲面而來,主角為了逃命,既有正面廝殺,直接衝出門去拼殺的。也有迂迴路線,放下繩索,跳樓逃生。其中,最能刺激到人的,是在公寓被喪屍攻陷之後,兩人的那段出逃戲,爭分奪秒。
不過,影片的問題也出在這一段,影片的後半段節奏略顯拖沓,中間插入的女主角與男主角互動的戲份,與之前偏沉重的喪屍末日絕地求生的戲份產生了嚴重的割裂感。
而另一方面,影片在劇本上的問題也比較多,主角光環大到逆天,接近高潮部分的一次衝突及其反轉完全在觀眾的意料之中,無甚新意,而且這段雖算不上高潮卻又高於插曲的劇情安排在這裡稍微有點破壞節奏感,有強行湊數豐富衝突的嫌疑。
至於故事立意上更遠遠不及四年前的《釜山行》,沒有警示性也沒有社會話題也不尖銳,人性探討也只是在結尾稍微涉及了一些,但也不夠深入。
總體而言,它只是一部比較單純的爆米花電影,可惜了兩位主演非常賣力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