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皇帝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打扮。以古為鏡,你可以知道它的興衰。以人為鏡子,你可以知道得失。李世民說,他經常看著這三面鏡子,以防自己犯錯。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常常看非忠誠、是非誠信、是非的學習三個鏡子,以便可以使用它,然後進行自我反省和促進美德。《易經》提醒:人到中年,多照這三面「鏡子」,做個有福之人!
第一:德行如何
有一句話:人的發展取決於短期的機會,中期的能力和長期的特點。如果我們已經在社會中生活了很多年,並且逐漸變得成熟,時尚,更有能力並且忽視了美德的培養,那也是非常危險的。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當一個人非常機智但不善於道德時,以後往往會發生災難。
例如,在戰國時期,李斯提倡「老鼠哲學」,他只強調現實利益,喜歡用智慧取勝,不重視仁愛,正義和道德,自己也沒有養成品德高尚,並沒有積累美德。最後,李斯父子兩個被秦二世斬首。因此,曾國藩的結論是:靠鬥智鬥力得來的強勝,因為強勝而迅速興旺,也會因為強勝而徹底慘敗。比如李斯、曹操、董卓等人他們的才智卓著,因為他們沒有養成道德風範,最終的災難失敗也非同尋常。
如果我們是中年人並且有事業成功,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看一看「德性」鏡子,看看我們的道德品格如何,我們的道德是否相符,我們是否忠於他人以及我們是否在工作日對他人友善,你經常做善事和積累美德等。如果你的道德不好,則必須迅速培養自己,自我檢查,擺脫身體的過失,並做更多事來積累美德。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厚德方可載物!如果我們是中年人,仍然無所作為,我們就應該更多地培養我們的道德品質,因為自我修養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而且,品德低劣的人知名度低,機會少。品德高尚的人贏得人氣,他們可以吸引更多的福氣和機會。品格是才能的主人,而才能是品格的僕人。一個有才華卻沒有道德品格的人就像沒有主人的家庭,而這個家庭掌管著奴隸,事情遲早會發生。因此,中年人應該了解自我修養的重要性,並培養更多的美德。
第二:事業如何
有一種說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許多人走了,他們忘記了初衷,失去了夢想,成為了平庸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許多人似乎很忙碌而充實,但缺乏真正的自我反省並且不真正問自己-我熱愛的職業是什麼?我要做什麼樣的人?
曾經有一位日本女護士,在目睹了1000多名患者的遺言之後,整理出25件事,使人們在死亡前感到的遺憾。其中,第一個是: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許多人在世時為他人而活,很少跟隨自己的心。這樣的人過著非常虛偽的生活。他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意識到,他們只能為時已晚而後悔。
孔子說「三十而立」,究竟是什麼?實際上,這並不意味著你將在30歲時擁有一個家庭和一份職業,而是指堅定不移的野心,不再三心二意和生活原則。一個人一旦擁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原則,就會知道自己一生想要做什麼,然後他會勇敢地踏上追求夢想的道路而不會後悔。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任重而道遠」,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更加勇敢,勇往直前。因此,人們到了中年以後,就應該時時照著「事業」的鏡子,經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建立了事業,是否偏離了初衷,總結了自己的榮譽和恥辱,成功和失敗。得與失,然後變得越來越勇敢和堅定。
第三:身體如何
身體是基礎,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許多年輕人仍然持僥倖的心態,直到重病才知道如何珍惜身體。可以說「不見棺材,不掉眼淚」。俗話說得好:「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得;衰時罪孽,都是盛時作得」。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保養身體,那麼年少時所賺的錢之後就要用這些錢買身體了。
人們常說這句話令人心痛,說:年輕的時候,你必須全力以赴賺錢,靠身體去賺錢。生病後,你必須花錢購買身體。遺憾的是,許多年輕人勞累過度,生病,早逝,沒有多少錢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一生中,一個人擁有無窮的金錢,但只有一個身體。如果我們身體的這個「 1」摔倒了,即使後面還有更多「 0」這些「0」,有房屋,汽車,機票,座位,妻子和孩子,也將是烏雲密布,沒有祝福可享。
因此,古人把「健康長壽」視為「五福」之一,渴望「福壽」。而且,越多的人到了老年,他們越會感到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擺脫疾病和災難才是真正的幸福!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身體健康是全家的福氣。在中年,人們必須知道如何定期工作和休息,適度飲食,定期參加體育鍛鍊以及調整心態以確保身心健康。因此,當人們處於中年並且身體慢慢開始下坡時,我們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並學會保持健康,定期檢查身體,看看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慢性疾病等。這可以被視為中年人應該永遠拿的一面鏡子,因為身體健康的人是好運!
《易經》中說:君子進德修業。曾國藩還說,人生的名利都是烏雲,只有兩件事是可靠的。 「德行」對應於「進德」,「修養」對應於「事業」,但所有前提條件都必須有良好的身體保護。因此,人們到了中年時,往往會看上面的三個「鏡子」,他們的身體,美德和職業如何,經過善良和改革,我們就會越來越有福,並逐漸成為有福的人!
我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抱怨說,文言文內容太過晦澀難懂,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通過結合例子給你分析問題,把晦澀難懂的問題,變成人人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實在是讓我受益無窮。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