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草造景 森林搬進魚缸
■蔣波的作品 ■蔣波的作品 ■蔣波的作品
近日,在重慶天涯上,網友「@圓圓妹」一篇《如今養魚已經out了,養水草才是王道》的帖子引發熱議。
帖子稱,參天大樹、飛濺瀑布、秀美奇山……這些大自然美景,只需一個水族箱和一些水草,經由水草造景師的巧手,就能在水下呈現。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70後重慶崽兒蔣波與楊遠志,就是兩位在水族箱中搭建水下微縮園林的水草造景愛好者。11月,他們合作的水草作品在中國水草大師賽上斬獲二等獎。
說起「馭草之道」,二人這樣總結:這絕不是簡單的水下種草,而是融合了美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的勞動。
水草造景第一步是構圖。「無論水族箱大小,都要按近景、中景、遠景甚至更細緻的分類法考慮景物布局,這樣才能呈現出立體感。比如在一個景中,最底下的水草泥是近景,木頭是中景,遠處類似山形狀的石頭就是遠景。」蔣波表示。
「水草對光線、肥料、水質、二氧化碳、溫度等要求很高,因此合理的施肥頻率、光照時間、二氧化碳量等,都是水草造景成敗的關鍵。」楊遠志說。
造景第二步是種水草。在兩位熟練工看來,「只要將水草種在水草泥上就可以了。有時因造型需要,水草要先綁在枯枝上,直到它們紮根。」
接下來,就是養水草。
由於一個水族箱裡水草種類各異,必須根據它們的生長習性和速度進行日常修剪和維護。此外,要隨時監測水族箱的PH值(酸鹼度)、DH值(水解度)、TDS值(導電度鹽鈣)等含量。一旦環境出現異變,必須通過藥物或調整光照氧氣等迅速調整,否則水草會凋敝腐壞,魚蝦也難以生存。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