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賢后謝蘇芳:從侍女逆襲成為太皇太后,曾幫助嶽飛平反昭雪

2021-01-13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皇后作為天子的配偶,由於身份的極其尊貴,往往要在王侯之家進行擇選,而鮮有寒門女子身登其位者。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南宋孝宗的第二任皇后謝蘇芳,便是由一名丫鬟逐漸逆襲成六宮之首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謝皇后不僅賢良淑德足以為天下楷模,更因幫助嶽飛平反昭雪受到國人的愛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謝蘇芳。

謝蘇芳,南宋初年丹陽人,自幼父母雙亡,被寄養在親戚翟氏家中,所以冒姓翟。宋高宗的吳皇后在民間徵選侍女時,年剛及笄的謝蘇芳幸運入選,就此入宮成了皇后的貼身丫鬟。謝蘇芳雖然小小年紀,但聰明伶俐、手腳勤快,不僅把皇后伺候的舒舒服服,還跟著她學習書法、繪畫,也頗有一番長進。

謝蘇芳本是吳皇后身邊的侍女

隨著年紀漸長,謝蘇芳日益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一個宮裡宮外都知道的大美女。恰在此時,高宗的養子、普安郡王趙瑗(即後來的孝宗趙昚)喪偶,整日裡鬱鬱不樂,吳皇后很同情他,便把貼身丫鬟謝蘇芳和夏氏一起賜給他做妻妾,時在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謝蘇芳和夏氏過門後,都被封為夫人。由此,謝蘇芳的人生迎來大轉折。

謝蘇芳因為長相頗肖趙瑗的亡妻郭氏,所以王爺對她尤為寵愛,很想在兩人中將她扶正,不過高宗夫婦卻對夏夫人更加看重。所以等到孝宗即位後第二年(1163年),便尊奉太上皇的命令,立夏氏為皇后,而讓謝蘇芳屈居貴妃身份。好在謝蘇芳為人柔順,從來沒有因為名分問題跟夏皇后爭風吃醋,兩姐妹依然跟當年一樣,相處得十分融洽。

孝宗能為嶽飛平反,謝蘇芳有襄助之功

又過了四年時間,夏皇后因病去世,臨終前懇請孝宗立謝蘇芳繼任皇后,孝宗含淚答應。可高宗不知出於何故,對謝蘇芳出任皇后一事好久都沒有發聲,在這種情況下,孝宗自然不敢自作主張,就這樣皇后的位子空了九年時間,直到淳熙三年(1174年),情況才發生變化。

當年,謝蘇芳跟隨孝宗去給高宗夫婦問安,高宗見謝蘇芳依然賢良淑德,心裡一高興,便命令孝宗立謝貴妃為皇后,至此謝蘇芳才成為六宮之首,此時她已過不惑之年(「成恭皇后崩,中宮虛位。淳熙三年,妃侍帝,過德壽宮,上皇諭以立後意。尋遣張去為傳旨,立貴妃為皇后,複姓謝氏。親屬推恩者十人。」見《宋史·列傳第二·后妃下》)。

謝蘇芳到不惑之年才當上皇后

謝蘇芳雖然是一介女流,但知書懂禮、聰明有見識,無論是做貴妃時,還是在皇后任上,都能幫助孝宗出謀劃策、分憂解難,是一位非常難得的「賢內助」。孝宗即位後銳意北伐,謝貴妃便勸他加意提拔、任用抗金派,並為先前蒙冤而死的嶽飛平反昭雪,由此極大地提升了士氣。雖然伐金戰役以失敗告終,但謝貴妃的功勞卻不可抹殺。

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將皇位讓於太子趙惇(光宗),以太上皇的身份閒居慈福宮,謝蘇芳也被尊為壽成皇后。光宗的皇后李鳳娘是個出了名的「滾刀肉」,整天在宮裡宮內撒潑,任誰都不放在眼裡。李鳳娘不僅把光宗欺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還屢屢頂撞公婆,經常把孝宗夫婦氣得七竅生煙。紹熙五年(1194年),孝宗駕崩,謝蘇芳升級為皇太后,但此時的李鳳娘已經變得更加猖狂。

光宗皇后李鳳娘以陰狠殘暴著稱

孝宗駕崩前,李鳳娘便阻止光宗去探視父皇的病情;孝宗駕崩後,李鳳娘更是「變本加厲」,竟然不許光宗為父皇舉哀發喪,一時間引得群情激憤。老實柔順的謝太后鬥不過李鳳娘,便只好搬出婆母太皇太后吳氏來主持公道,並聯合大臣韓侂胄、趙汝愚等人,準備廢黜光宗,立太子趙擴(即宋寧宗)為帝。

吳氏一出山,事情果然好辦得多,光宗夫婦乖乖地下臺,趙擴隨即繼位為帝。寧宗上臺後,由於曾祖母依然「佔據」著太皇太后的名號,所以謝太后的名號沒有再進一步,而只是在稱號前加上「惠慈」兩字而已,直到吳氏去世後,才進位為太皇太后。

謝蘇芳雖然身為太皇太后,晚年異常孤寂

謝太后的晚年雖然地位尊重,但由於沒有親生的子女(孝宗子女都是髮妻郭氏所生),所以生活異常的孤獨、寂寞。嘉泰三年(1207年),謝太后追隨亡夫而去,終年75歲,屬於她的傳奇故事就此畫上句號(「光宗受禪,上尊號壽成皇后。孝宗崩,尊為皇太后。慶元初,加號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三年崩,諡成肅,攢錡於永阜陵。」引文同上)。

史料來源:《宋史》

相關焦點

  • 紹興三十二年,趙昚登基,謝蘇芳冊為貴妃
    謝蘇芳原是吳芍芬的侍女,因知書明理、賢惠善良,受到吳芍芬的器重。太子妃郭氏病故後,吳芍芬便將謝蘇芳賞給了趙昚。紹興三十二年,趙昚登基,謝蘇芳冊為貴妃,皇后夏明月體弱多病,後宮便一直為謝蘇芳主持。趙昚一朝,謝蘇芳以"儉慈"聞於朝野。趙昚退居重華宮,謝蘇芳一直跟在身邊。留正看著謝蘇芳,低聲問道:"壽皇大行,啟奏聖上了嗎?"謝蘇芳搖了搖頭。
  • 嶽飛被陷害之後,他的妻子,以及家人後來怎樣了?
    第二任妻子李娃,與嶽飛鶼鰈情深,而且李娃特別能吃苦,一生追隨嶽飛於軍旅,時常還為嶽飛出謀劃策,令嶽飛刮目相看。李娃出生漁家,深明大義,是被公認的好媳婦。她與嶽飛結合後,生下嶽霖、嶽震、嶽靄(嶽霆)。在冤獄昭雪後,李娃和三個兒子北歸,終年75歲,葬於江州。嶽家後代的下落嶽飛的長子嶽云為劉氏所生,他12歲就跟隨父親徵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可是,嶽雲也與父親一樣,死於奸人之手。
  • 嶽飛遇害,小獄卒將嶽飛遺體「偷」走掩埋,守墓20年,結局如何?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午時三刻(11:45),民族英雄嶽飛,在大理寺監獄被處於斬刑。嶽少保遇害後,有兩個小人物,做出了令全國轟動的大事而名留青史。一位是捨生取義刺殺秦檜為嶽飛報仇的施全,另一位是冒死給嶽飛收屍的隗(wei)順 。施全刺秦,猶如荊軻刺秦王一樣,失敗了,他被秦檜擒住處死。那麼為嶽飛收屍的隗順的結局如何呢?
  • 嶽飛死後四個兒子結局如何?1人死於流放,3人被賜九品小官
    ,而且較為盛行,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也不會受到社會譴責,嶽飛多年後回家與妻兒相聚,並帶走兒子,嶽雲成年後和父親一同多年徵戰沙場,最後一同冤死。 次子嶽雷在嶽飛下獄後,也被投入獄中,但他並沒有牽扯案中,因此被安排在獄中照顧嶽飛,嶽雷在獄中親眼目睹父親的無奈與不甘,但都無力回天,他倍感痛苦,悲憤中身體每況愈下,尤其父兄被殺害
  • 貴為皇太后的慈禧為何要給「楊乃武」與「小白菜」鳴冤昭雪?
    胡聽說後,當即找來楊菊貞,表示將全力支持她上京打官司。當年九月,楊菊貞和楊乃武的妻子詹彩鳳一起進京告狀。臨行之前,浙江籍京官、翰林院編修夏同善恰好也要從杭州返京。胡雪巖藉機便宴請夏同善,請他回京後,幫助楊菊貞從中周旋。夏同善聽說這是個冤案,很樂意幫忙。
  • 皇帝的在世曾祖母——比太皇太后還要尊貴的女人
    宣帝按輩分來說,是上官氏的孫子(上官氏的丈夫孝昭皇帝是宣帝祖父戾太子的幼弟),所以,繼位後的宣帝就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繼續奉養於長樂宮。這一年,上官太皇太后才十五歲。成為皇帝的曾祖母后,孝昭太皇太后上官氏又在長樂宮中生活了十二年,直到建昭二年(前37年),才駕崩於長樂宮,時年五十二歲。四年後,孝昭太皇太后宗法上的曾孫元帝也崩逝了,由玄孫輩的皇太子劉鶩繼位,即孝成皇帝。
  • 嶽飛死後三代不為宋將,清朝連出三虎將,打下百萬領土後被判死罪
    後來《宋史·嶽飛傳》盛讚道:「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嶽飛者,一代豈多見哉。」然而,戎馬一生的抗金名將嶽飛,並沒有馬革裹屍戰死在疆場,而是慘遭奸臣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死於冤獄。一直到宋孝宗北伐時,嶽飛才得以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
  • 宋朝「以敕代律」制度:嶽飛冤案的罪魁禍首,秦檜只是奉旨行事
    慨當初,倚飛何重,來後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惜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徽飲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古休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最後一句:「笑區區一檜亦何能?」很有意思,對區區一個秦檜能夠陷害嶽飛提出了質疑。
  • 嶽飛被殺後,他冒死救下嶽飛兒子,嶽家為感恩,約定兩家永不通婚
    嶽飛生於1103年,從小立志報國,精通武藝,文採斐然,是當時宋朝最為傑出的武將。亂世出英雄,正是靖康恥這樣獨特的時代,更加塑造了嶽飛這樣獨特的英雄。面對趙構抱頭鼠竄、宋朝屢戰屢敗,嶽飛卻以一人之力挽救了戰局。可惜的是,趙構和秦檜似乎刻意打壓他,最終他被冤死。嶽飛被冤殺後,他冒死救下其兒子,嶽家為感恩,提出兩家永不通婚。 先簡單介紹下嶽飛冤死的原因,現在一般人都認為是嶽飛不知進退,觸怒皇權導致自己被殺。事實是這樣的嗎?
  • 嶽飛遇難後,他和秦檜的後代,分別有什麼結局?
    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淳樸善良,經常幫助身邊人,所以嶽飛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品德薰陶,但不幸的是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年,他剛滿二十歲,弱冠之年,為了家中生計他決定投軍,從小習武的他很快就在軍中立了功得到了晉升。
  • 嶽飛後人嶽鍾琪,功勳卓著卻遭雍正猜忌,竟也栽倒在「莫須有」上
    而更為可悲的是,嶽鍾琪的罪名也幾乎同他的先人嶽飛一樣,都是「莫須有」,或者說,他們都是倒在了帝王的猜忌與懼怕之中。「曾靜逆案」,成為了嶽鍾琪人生盛極而衰的重要轉折點。早在康熙朝時期,嶽鍾琪就已經是功勳卓著、名聲顯赫。
  • 蘇芳:「多情」的公訴科長
    自2004年從事公訴工作至今,江西省餘干縣檢察院公訴科科長蘇芳在辦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時,總是被孩子們的成長所「牽絆」。同事們都笑她,說她總是太「多情」。蘇芳卻很坦然地說:「我越是『多情』,就會有越多的家庭圓滿、越多的孩子幸福。」     對於小燕來說,蘇芳的這份「多情」讓她重新站在了陽光下。
  • 多爾袞被順治定罪,康雍尚且不敢翻案,乾隆為何要為他平反?
    噩耗傳至京城後,順治帝親率諸王大臣縞服東直門外五裡,迎接多爾袞遺體。為了表彰多爾袞為大清立下的不世之功,順治帝下詔追尊他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並以皇帝的規格舉行喪禮。由於多爾袞沒有子嗣,順治帝又特別將宗室子過繼到他的名下,以承襲多爾袞的親王爵位,待遇是其他諸王的三倍。這段本該成為君臣佳話的故事,卻在不久之後上演了大逆轉。
  • 精忠嶽飛:嶽飛真實的文武造詣如何?
    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 羊毛氈手作人蘇芳:放棄賺快錢 追求更高技藝
    這是90後手作人蘇芳工作檯上的場景,製作羊毛氈手工是她的拿手絕活兒。  羊毛氈屬於非編織而成的織品形式,具有良好的觸感和還原性。羊毛氈手工就是利用羊毛氈材料製作玩偶、娃娃、雜貨、配飾等手工作品,流行於歐美日本等地,在國內還是個新鮮的手工門類。  成為獨立手作人3年多來,蘇芳擺過攤兒,開過工作室,放棄「賺快錢」,一心打造個人文創品牌,在創業中追求自己的夢想。
  • 最悲慘的皇太后,城破被抓,一生受辱卻晚景較好
    這個歷史上命運最坎坷、經歷最悲慘的皇太后就是宋朝徽宗的妃子,南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韋賢妃。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軍揮軍南下,宋軍孱弱,無法抵禦金軍入侵,金軍攻下宋朝首都東京,擄走宋朝徽宗、欽宗二帝及後宮嬪妃、皇族貴卿、百官文武三千餘人,掠獲金銀財寶無數,至此,北宋滅亡。
  • 清朝在位最長的皇太后:無兒無女,險些被廢,後因《鹿鼎記》出名
    但這兩位皇太后雖說給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故事,但卻並不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后。 而要說清朝掌管整個後宮最長的皇太后,卻是順治皇帝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
  • 「黑人皇后」李陵容:因面黑貌醜被丈夫嫌棄,靠兒子逆襲成為太后
    因為長相奇特,李陵容還曾被譏諷為崑崙奴(黑人),所以她又被稱為「黑人皇后」。那麼,這樣其醜無比的女子,是如何一路逆襲成為太后的呢?好在簡文帝在位沒多久便駕崩,等到兒子即位後,李陵容的身份迎來大升級。簡文帝在位僅8個月便撒手人寰,太子司馬曜繼位為帝,是為孝武帝。孝武帝為彌補母親在名分上的缺憾,不斷地為李陵容提升封號,剛上臺便加封她為淑妃,在之後的22年間又連續晉升母親的名號,由淑妃到貴人、夫人、皇太妃,最終晉升為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