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煌地產情報站
每年的「金九銀十」都在業內備受期待,但今年這個傳統旺季卻落了空,百城樓市大多涼涼。
相比而言,唯獨上海有點一枝獨秀的意思,有二手房甚至出現了一天有26組消費者看同一套房的「盛況」。只能說,閉著眼睛買房的時候確實已經過去,眼下的市場熱度差異太大了。
大上海復甦了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院9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9月份(截至9月29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04.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7.5%,同比去年9月成交量大漲45%。價格方面,上海新房單價掛牌均價為57401元/m,同比上漲4.97%,目前上海樓市套均價總價為661萬元。
新房市場方面,9月底上海驚現「千人搖」,靜安映二期一共204套房源,有效認籌數達到了1021組,認籌率超過500%。
可以說,上海樓市「金九」實至名歸。
二手房方面,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約為3.1萬套,環比增長4.2%,同比增長46.8%,創2017年以來的新高,成交量處於2017年以來的歷史高位。二手房價格也在上漲,上海二手房掛牌均價為57214元/m,環比上漲0.28%,相對9月樓市的二手房成交價格57055元/m,單價上漲約159元/m。
最近很多熱門二手小區已經出現了緊急跳漲,特別是一些小戶型掛戶口的甚至早早就賣光了。
上海樓市已經出現了典型的量價齊升的局面,以至於有中介表示:「9月我們每天在外面帶客戶看房,門店幾乎沒有人,有房東一天最多接待26組客戶看同一套房。成交周期更是明顯縮短,很多房東掛房後3-5天就成交了,最快的當天掛牌就成交了。」
浦東交易中心整個交易大廳人山人海,很多人排號就要排3個小時。可以看出,經歷了3年多的市場低熱度期後,上海樓市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住房需求正在釋放。
這一方面是因為上海經濟強勁發展長期向好,購買力強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今年7月份以來深圳、南京、杭州、唐山、寧波等城市都出臺了調控新政,上海相對來說調控政策相對溫和,吸引了眾多人前去置業,畢竟上海有著來自全國的購買力。
除了短期促銷售的利好以外,上海樓市回暖,也具備長期合理性。畢竟上海在經濟方面有獨特優勢,是國內商業文明氣息最為濃厚的城市,而且是外資總部的集散地。2019年上海GDP總量高達38155.32億元,連續42年排名全國城市第一(除中國香港外),人居GDP同樣排在全國前列。經濟發達,樓市自然受益。
上海人口基數巨大,目前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而且9月上海公布了新的戶籍評分辦法,畢業於北大、清華、同濟、交大、復旦、華師大等名校的應屆生可以直接落戶,對「青年才俊」大幅放寬了落戶條件,有利於吸引年輕的潛力股前往上海紮根。有大量的人口,就意味著巨大的置業需求,自然可以推動樓市發展。
可以說,上海不僅現在很強大,而且後勁也很足。
全國大多涼涼
雖然上海樓市熱度回升,不過從全國整體看,形勢依然不樂觀。今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房市場成交數據顯示,1-9月全國百城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1.8%。
截至9月底,新房住宅市場明顯呈降溫趨勢,貝殼100城新房市場新增開盤量指數進入下行通道,9月的數據甚至回到了今年4-5月的水平。儘管百城項目的平均帶看、項目平均認購指數仍高於去年同期,但項目平均帶看及認購指數和8月相比穩中有降,帶看認購比增加,市場出現降溫趨勢。
即使是和上海同為一線城市的深圳,也是一副春光不再的架勢。9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8577套,環比下滑高達24.2%;成交面積為75.9萬平,環比下降22.2%。
深圳目前二手房均價為56420元/m,比去年同期上漲3.72%。而政策端的持續加碼,讓二手房成交量不斷減少。
深房中協月度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深圳全市二手房網籤量「破萬」,環比5月份網籤量上漲23.8%,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107%。7月份全市二手房網籤量達到了21317套,創下歷史新高,環比6月1.3萬套的網籤量上漲57.9%,同比去年7月的網籤量更是跳漲144.8%。
可進入8月份以來,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就大幅減少了,8月全月深圳二手房網籤量僅7178套,環比7月大幅下滑66.3%,同比2019年8月份下滑12.6%。可見,深圳嚴厲的「715政策」確實行之有效。
此外,8月份後深圳住宅供應迎來新房市場小高峰,而且物美價廉,套利空間大,甚至寶安、南山、光明等熱點片區不少新房項目都低於周邊二手房的價格,形成了一二手價格倒掛,吸引了大量購房群體參與打新。
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深圳二手房自然就不香了。
曾經的深圳樓市是扛把子和樓市風向標,上漲似乎勢不可擋。但現在房價已經處在山頂,預計未來深圳二手房市場分化會更加明顯,二手房市場還有一定降價空間。特別是年底通常會有賣家著急套現,如果有想買二手房的站友,不妨在11月-12月的時候多看看房,說不定就有筍盤冒出來。
樓市強者恆強
即使是一線城市,樓市熱度也差別巨大。深圳可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帶頭城市,更別說基本面一般的二、三、四、五線城市了。個別城市現在熱度高,其實只是局部現象,樓市整體很一般。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0月12日-18日鏈家重點18城二手房實際成交環比減少9%。從圖中可以看出,國慶黃金周過去以後,市場成交量重回低位波動趨勢。
眼下樓市經過長期高速發展,已經進入後半段,屬於存量市場,政策越來越嚴。
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遇到困難時,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建議,對原有的房地產政策進行調整,把「一刀切」的各種政策取消,例如取消限價、限購以及限貸等措施,允許有條件的人可以在房地產低谷時期購買相對低價的住房。
北師大教授董藩更是急吼吼地為房地產發聲:「三大疊合衝擊,必須儘快調整救市思路!」
可是專家說話也不管用,房住不炒依然在穩步落實,短期炒房掙快錢的投機客生存土壤和空間越來越小。
這是市場規律的選擇,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