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開分,高峰值達到8.3,最終以7.9分收官,《三叉戟》是2020上半年評分最高的劇,卻同樣也沒有脫離國產劇高開低走的「魔咒」。
為何?三個問題是關鍵。
其一、故事定位模糊刑偵、經偵、懸疑,無論選擇什麼樣的製作風格,劇情最大的看點還是破案。
有的作品會選擇一案到底,如《人民的名義》般用一個大案將正反派的故事線一步步剝開,實現偵破與犯罪並立的故事群像,內容豐富紮實。
有的作品會選用章節案件遞進,如《白夜追兇》、《重案六組》涵蓋多個單元案件,並在單元案件遞進的過程中穿插一個主線故事,觀感燒腦又過癮。
《三叉戟》明面上是第二種。
它採用章節案件與主案件並行的敘述模式,初期兩個單元案件讓觀眾迅速入了坑,但第三個案件以後,章節案件的數量明顯就跟不上了。
42集的故事一共只有6個案件,其中D融寶案是主線,章節案件只有5個,這便導致中期過渡劇情太多、個別案件戰線過長,觀感乏力。
尤其是橫跨了8集的雪片案,主角團一直處於不被理解的憋屈狀態,內容爽點少、炸點多,該劇的口碑也是在此時開始下滑。
待到看完全劇後,你會發現其實《三叉戟》選擇的敘述方式應該是一案到底的模式,5章節案裡除了一筆帶過的掃黃案外,都與主線D融寶案息息相關。
然而,以一案到底模式來看,《三叉戟》又缺了點流暢性,前期幾個章節案件過於分散,沒有將暗線BOSS、反派人物線做有力的填充。
拉線的劇情怎麼辦呢?用三個主角的職場困局、家人劇情來增補,案件看點被衝淡。
其二、工具人形象粗糙工具人的問題,七話前期專門開文解析過,《三叉戟》也陷入了許多國產劇的工具人模式,創造了夏靜怡、小雪等易激起觀眾怒火的角色。
無腦型角色原本是無傷大雅的,一部優秀的作品可以容納各種人物形態,只是夏靜怡、小雪等配角的塑造與存在意義都設置的略粗糙了些。
她們的存在原本應該要推動劇情,但這些角色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以夏靜怡為例,編劇花費大量篇幅將她融入到反派集團,然而,在D融寶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夏靜怡既不是阻礙也不是突破口,刪除她的角色對案件毫無影響。
如果這些角色的存在只是為了代表社會中某一類易被犯罪分子欺騙的人物,那麼她們的獨立人格又不夠紮實,經常出現邏輯背離,讓觀眾感覺非常突兀。
以小雪為例,性格設定單純、內向的她初見董虎非常排斥,但看見董虎的小弟彪子卻又秒變熱情女孩,這便讓人物顯得不夠真實。
最終,對劇情無強烈影響又沒有感染力的她們,成了拉低評分的失敗角色。
其三、主線案件收尾倉促作為主線劇情,D融寶案是本劇的核心故事線,這個案件的突破也應該是最困難、最複雜、最燃的,是很多觀眾都期待的內容。
然而,《三叉戟》的收官之戰卻走了極簡、倉促的路線,前期鋪墊了很久的內容,包括董虎線、小青線、夏靜怡線、彪子線,但後期基本都沒用上。
董虎線、彪子線沒有留下任何線索就收尾了,前期把董虎做成一個魅力大佬,將彪子做成一個步步走入圈套的失足青年,似乎並不是為主線案件服務。
讓黑道人物聞風喪膽的小青,在大結局呈現出來的只是一個打手形象,沒有看出這個人物智商與魄力,也不是很能體驗到他為父報仇的心態歷程。
主線案件破獲過程也相當順利,甚至比洗錢案、雪片還要簡單一些,三叉戟接手之後罪證收集的十分順利,除了抓捕過程遇到點內部阻礙外並沒有出面難題。
大案尾聲時的燃與險,都不是案件偵破過程呈現的,而是由大場面與打戲。
最燃的鏡頭是郭局組織的全員致敬,很感動、很熱血也很主旋律。
最驚險的鏡頭是大棍子被小青捅了一刀,生死問題也的確讓觀眾擔心了一把。
這份燃與驚險,主要是三叉戟與警察職業的傳光正呈現,將這些融入進來是很棒的,但若再加上偵破過程的燃與險烘託,應該會更完美。
分析影響《三叉戟》口碑的三個問題,並不是因為不喜這部劇,反而是因為太喜歡,才希望它可以更好,也希望後來者可以規避這些問題。
甚至,七話與覺得《三叉戟》完美無缺的觀眾一樣,是希望這部作品有第二部的,因為它雖有瑕疵,卻值得影視行業深入去創作。
它的出現,給了影視行業向多元化發展打上一支有力的強心針,因為觀眾的追劇熱情與持續走高收視告訴投資方,不是只有談情說愛或主打外形美的年輕人故事才受寵。
有趣且不談戀愛的中年大叔,也能讓作品熱度碾壓瑪麗蘇,未來,創作者們在塑造主角時,無需對年齡、形象做過多顧慮,角色有魅力、故事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三叉戟》這個IP,亦有可深入挖掘的基礎,後程的劇情雖然有加「水」的嫌疑,卻沒有影響到三個主角的個性魅力,老戲骨的演技也一直感染著觀眾。
再深入挖掘這三個已經在觀眾心中留下印記的老警察故事,要比全新打造新平民英雄角色更容易成功,當下觀眾對第二部的呼喊聲也能讓它有天然宣傳熱度。
編劇若能吸取第一部的問題,相信第二部更上一層樓問題不會太大,而且,原作者呂錚擁有大量推理小說,大多數作品也有角色關聯。
比如《三叉戟》非常驚豔的預審高手齊孝石,便是呂錚小說《名提》中的主角,王驍飾演的經偵隊長林楠,亦有自己的獨立故事線。
以《三叉戟》為突破口,持續發揮三個老大爺的故事,並且將其他人物分支線逐漸豐盈起來,打造一個呂錚偵探宇宙,亦非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