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資本.股市賺錢秘籍之股市的經濟學分析

2020-12-19 網易財經

(原標題:美高資本.股市賺錢秘籍之股市的經濟學分析)

內容提要:

股票市場變幻莫測,魅力無窮;有關股票市場的經濟理論更是精彩絕倫。但經濟理論終究要以解釋現象為依歸,象牙塔裡的理論要經得起事實的驗證。美高資本指出的現有股票價值決定理論難以驗證、制度安排影響租值消散以及股市泡沫理論模糊不清,不可以從好或壞那方面想,要從經濟理論研究方法上看。

中國股市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自從有了股票和股票市場以來,這市場中的諸多現象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者。儘管作為金融學分支的股市分析理論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爭論的問題始終存在,尤其是在像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中,實踐中出現的許多現象如何找到理論上的合理解釋,不僅關係到經濟理論的發展,而且關係到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    

對傳統股票價值決定理論的思考  

物品(產品和服務等)的價值決定理論是整個經濟學的基礎和邏輯上的起點,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價值決定於什麼以及如何度量的問題上,歷史上經濟學家們曾有過激烈的爭論,客觀上推動了經濟學的發展。 

古典經濟學關於價值形成的兩個命題是:

(1)經濟體系中物品的價值唯一形成於生產過程;

(2)價值物品的價值量決定於生產該物品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動量。

言外之意是,任你再好的物品,只要不是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來的,那就沒有價值。18世紀用價值觀取代傳統的勞動價值觀,從此誕生了所謂的現代經濟學。該理論認為:物品的價值並不是唯一的形成於生產過程。物品的價值量是由效用最大化原理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共同決定的,即物品的價值是由物品的供給和物品的需求一起決定的,是兩條曲線的交點,而不完全是單方面決定的。這就是迄今為止經濟學家們有關價值決定理論的全部智慧了。 

資產的概念比較寬泛,土地、森林、勞力乃至於名氣、信譽等都是資產,數不勝數。定義上講,能夠給持有者帶來收入的任何東西都可稱為是資產,對持有者來說是多勝於少的,競爭因此而起,價格由此而生。股票作為金融資產的一種,由於競爭的需要,研究其價格決定機制,探索其價格走勢規律成為其市場參與者制勝的法寶,積極性可想而知。但從最終結果上看,似乎參與的研究者並沒有得到滿意的回報,方程式複雜無比,最先進的計算工具(電腦)也用上了,還是無法精確地計算出股票的價格走勢。

現象必有規律,這是經濟學者的一個信念,否則經濟理論就無從興起。經濟現象沒有得到滿意的解釋,可能是因為經濟學者還沒有找到真實世界中的局限條件,看世界的角度沒有找準。傳統理論認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股票的價值量是其未來收入流的貼現值,那是說股票的價值是其未來收入流的單質函數,這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股票價值決定的市盈率模型,世人皆知。如果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真的一成不變,人類早就已經不復存在;況且,假如其他條件真的不變,那股票的未來收入或市盈率及價格又怎麼會變呢?說不通。

很難說世界上有哪種物品是純粹的單質物品,想破腦袋恐怕也難想出一兩件,更不用說股票了。到市場上買一瓶酒,同樣是一斤裝的,白酒與紅酒的價格不一樣;同樣是白酒,不同的品牌價格又不一樣,就是同一品牌的白酒,不同酒精度數的價格也不一樣。那是為什麼?這樣的例子,可以不費力的舉出一長串。原因不複雜,儘管同樣是一瓶酒,裡面裝的東西可不一樣,一瓶酒的價格只是一個委託價,裡面的好些品質都是算了價的,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價,一點都不奇怪。

回頭說股票的價格就是一種典型的多質價格組合,如果單以市盈率給某隻股票定價,就忽略了好些品質的定價。假如忽略的是一些對股票價格影響不大的品質定價,問題還不大;但假如你忽略的是一些對股票價格影響很大的品質定價,那計算出的股票價格就差之毫厘,謬之千裡了。困難的是股票的質數數之不盡,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未必辦的到;況且,要準確地分辨出哪種品質重要,哪種品質不重要,而且給每種品質都定一個價格,就難上加難了。 

以市盈率模型來計算股票的價格存在著諸多困難,並非已經推翻了這種理論,只不過是說這種理論是一種特殊理論,沒有一般的解釋力,真實世界裡的局限條件太多,以至於用這種理論推出的結論與事實相差太遠,自欺欺人。要是經濟學家和證券分析師能夠找出真實世界中的所有局限條件,準確無誤地預測出股票的價格走勢,那這個世界就失去了精彩。  

讓我們回到真實世界中來。假如世界上從來就沒出現過經濟學家,自然不會有什麼價值概念和資產定價理論,更不會有那所謂的市盈率模型,但有股票市場。我們來看一看股票的價格是如何決定的?因為有自私的假說,每個人都在爭取局限條件下的利益最大化,當某人對某隻股票的邊際效用評價高於其市場價格時,他就會買入股票;相反,當某人對某隻股票的邊際效用評價低於其市場價格時,他就會賣出股

票,一群自私自利而又無知的人在市場中不停地買進和賣出,股票的市場價格就這樣形成了。邊際上看,股票的市場價格等於每個人的邊際效用,否則的話,就會有人多買和多賣。市場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市場中的每個人都要向這直線看齊,沒有貧富之分,一視同仁。想想看吧,這裡沒有價值的概念,也沒有人去認真地計算股票價值(要算也算不出來),股價照樣能形成。因為沒有了價值概念,就無所謂有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的問題。在這裡僅僅是因為我們省缺了經濟學家,世界就變的如此簡單、一目了然了,困惑的根源是我們中了古典經濟學的計,作繭自縛還一無所知。事實上,真實世界裡是只有價格而沒有價值這回事的。股票的價格決定於以下因素:要有市場。沒有市場就不知道價格為何物;個人作決策。沒有市場參與者基於個人邊際效用評價而作決策,市價就不能形成。

用之來解釋。這一理論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公海捕魚現象,茫茫無際的大海不是私產,任何人都可下海捕魚,捕魚的人越來越多,魚越來越少,均衡點上,捕魚人的邊際收入等於他另謀高就的邊際收入,大海的租值等於零或者說全部消散了。但如果大海界定為私產,你要捕魚就得向我交費,均衡點上,捕魚的邊際收入等於他另謀高就的邊際收入加上捕魚的租金。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兩種產權制度安排,社會的總收益相差很大,後者高於前者。理論上講,一項資產在一種產權制度安排中只要是具有了某種公有的性質,或者說是無主的,那麼,某種程度的租值消散就一定會發生。  

經濟的泡沫理論起源於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分析。這理論說,物品的價格是由物品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橫軸代表物品的數量,縱軸代表物品的價格,市場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交叉點的縱軸之量就是物品的均衡價格,這就是那著名的剪刀理論。如果物品的市價高於這剪刀理論決定的均衡價格,市場就出現了泡沫。把這理論應用於分析股票市場時,如果股票的市場價格高於那所謂的均衡價格或股票的內在價值,就說股票市場有泡沫了。這理論由來已久,說者言之鑿鑿,似乎有理;聽者先人為主,信以為真,到今天許多經濟學者仍然把它作為判斷一個市場是否正常的客觀標準,並據此提出改進市場運作的政策建議,可見這理論的影響力。但是,撇開經濟學者的價值判斷不談,僅從理論要有可以被驗證的含意這一角度看,這一理論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股票的內在價值或者說均衡價格如何計算。前文我們已經說過,對於股票這種多質的金融資產,因為真實世界中的局限條件太多,企圖準確地計算出股票的價格是差不多是白費心機。再說,真實世界裡是不存在所謂的供給和需求曲線的,那只是經濟學家們自己想出來的東西,是空中樓閣,作為理念可取,作為應用不足為憑。真實世界裡只有一種價格,那就是市價,所謂的均衡價格並不存在。既然只有一種價格,那所謂的價格與價值偏離或曰泡沫又從何說起?    第二,就算世界上真有所謂的均衡價格存在,那麼,股票市價與那均衡價格偏離多少算是有泡沫,多少算是沒有泡沫,這個問題也很難解決。如果說只要有偏離,市場就算有泡沫或縮水,那麼,這現象在任何市場中都會存在,說了等於沒說。因此,如果這泡沫的概念本身就模糊不清,無法度量,那麼,有關泡沫的經濟理論就缺少了理論可以驗證的含意,假說沒有得到驗證就不成其為科學的理論。發生在2001年初的那場關於中國股票市場有無泡沫的大辯論,可謂波瀾起伏,盛況空前,到現在我們還記憶猶新。贊成泡沫說的學者認為,中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太高了,比世界上好些國家股市的市盈率都要高,泡沫已經存在,不擠掉泡沫,風險很大,數字確鑿,不能不信。我們的問題是:(1)泡沫可不可以度量。一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才算有泡沫?中國和外國的股票市場市盈率可不可以作簡單的類比?(2)某些國外股市的市盈率能不能作為判斷中國股市有無泡沫的客觀標準?假如外國股市的市盈率高到與中國股市的市盈率相同甚至超過時,是不是中國股市就沒有泡沫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到今天仍然在激烈的爭論之中。反對中國股市存在泡沫說法的學者認為,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國股市的市盈率還不算高,股市有泡沫的說法不能成立。結論是對的,可惜看問題的角度沒有找準,仍然是以市盈率作為判斷股市有無泡沫的理論依據。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馬拉松資本在2015年高點的預言:中國股市正在巨大的泡沫中
    來源:點拾投資導讀:今天分享的兩篇馬拉松資本文章都和我們中國股市相關。在第一篇文章中,馬拉松資本看到了中國四大銀行的超高盈利能力,無論是ROE還是利潤增速都是很高的。站在當時的角度,馬拉松資本認為中國銀行業那麼賺錢,和槓桿率有很大因素,未來可能出現一次信貸危機(當然,事實上並沒有出現)。
  • 天才經濟學家股市中損失千萬,淪為學界笑談?
    天才經濟學家股市中損失千萬,淪為學界笑談?此時費雪也被這狂飆的經濟衝昏了頭,認為美國股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原」,正是基於這樣錯誤的判斷,費雪大舉債務購買巨量的中小的股票期望獲得極高的回報。但是危機也隨之而來1929年10月24日,美國迎來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華爾街股價斷崖式下跌。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點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
  • 誰引領了全球股市的絕地反擊
    原標題:誰引領了全球股市的絕地反擊   即使是在正常時期,資本市場也時常會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
  • 16天學會股市技術分析·第一天:消除壁壘與認知障礙!
    一談到股市技術分析呢,總是會有很多的新手朋友聞之畏難、望而卻步。為什麼呢?可能也說不上太具體的緣由,就是覺得這東西很難吧。那麼這個難點難在哪呢?而反過來說,我們來股市是幹嘛的呢?賺錢的呀。為了賺錢,我們花點時間、花點精力學一學,丟人嗎?不丟人。什麼都不懂就上,才應該是最莽最2的,不是麼?
  • 中國股市啟示錄:股市不是「賭場」,不要想著來股市裡賭博!
    絕大數人進入股票市場,目的是賺錢,但又非常害怕賠錢,不敢止損;充滿貪婪,不能止盈,恐懼、貪婪、僥倖等這些人性的弱點都在股票交易中暴露無遺。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做股票,結果可想而知,必然以虧損收場我發現有很多炒股的股民,其實並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賭博,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把股市當成「市場」,而是把股市當成了「賭場」。他們做股票,就像是壓大小一樣,靠運氣賺錢,虧錢的時候也只怪自己運氣差,而從來都不去反思和了解公司股票和股市的本質。
  • 7年8個月,日本股市上漲127%!安倍股市成績在歷屆首相排名第3?
    王爺說財經導讀:就在上個月底,日本安倍宣布辭職,自此,持續7年8個月的安倍經濟學也落下帷幕。此外,數據顯示,在安倍任職內,日本股市受益,直接飆漲了127%。那麼這個「股市成績」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水平?
  • 中國股市的黑魔法師究竟是誰?
    《基金分析》發了悼文,才終於揭開謎底。原來纏中說禪,就是青島木子創業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李彪。 他是開國上將李天佑將軍之孫,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股票操盤手工作。在描述他的操盤時,網友的形容堪稱中二:李彪操盤時的盤感極好,反應快,十分冷血,眼鏡後有股殺氣,活像一個揮著屠刀的惡魔,殘忍至極。
  • 中國股市:炒股賺錢靠哪三件寶?我整整讀了10遍!建議收藏
    因為新手對於股市是一種白紙,大部分新股對於股市都沒有風險控制概念,心中滿滿的都是賺錢,賺錢,還是賺錢。因為炒股高手在股市確實有一套炒股神器,能在股市賺到錢。而往往這些炒股高手總以為在股市賺錢很容易,把股市當作提款機,自信滿滿。這些炒股打開賺錢的野心,想賺更多更快,想到了放大槓桿,以小資金博取大收益。
  • 股市回調啥意思?股市回調意味著什麼?
    綜投網(www.zt5.com)4月24日訊   股市的波動是非常大的,所以它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那麼股市回調是什麼意思呢?投資者在面對股市回調的時候,我們最好怎麼操作呢?  股市回調什麼意思?  股市回調的意思就是股市經過一輪大漲後,當前已經開始走弱了,即價格趨勢開始從高位往低位走。一般股市的回調有兩種:第一種是股市大漲了,然後獲利盤引發股市發生回調,這個時候的回調就是為了出貨而引發的回調,所以此時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 股市槓桿是什麼意思?股市槓桿利弊分析
    股市槓桿是什麼意思?股市槓桿指的是運用少數保證金翹起N倍本金進行炒股的工具。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其本質在於放大收益與風險。A股市場上運用股市槓桿的方式可以使向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或者向配資公司配資炒股。股市槓桿的存在正是一種風險意識的體現。  股票槓桿是指以告貸方法取得資金來購買股票。在出資中,所謂的槓桿作用,便是指在本錢結構中,使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資金,如公司債,優先股等,來進步普通股的出資報酬率。購買者自己出資額較少,但由此或許取得高額贏利或許較大的虧本,其槓桿作用較大。
  • 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唯有量是真實的,股市不騙人指標—成交量
    很多人會想這次歐美疫情是否會大幅度的影響到中國股市,其實不會,影響是小而短暫的,並且未來可以對我們股市保持一個好的期盼。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前段時間表示,「牛短熊長」的市場正在消失,對外開放引入境外資金進入我國股票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 《易經》天幹地支與股市波浪周期理論及未來2個月的大盤預測
    易經學說 以陰陽 五行 八卦 幹支為基礎,論述宇宙人生,萬物之變化規律。股市是經濟學範疇,西方經濟學,自股市誕生以來,逐步研究出波浪周期理論。通過數據分析,來判斷股市起伏變化,但是實踐中,大多少數投資者往往起不到多少幫助的作用,面對未來,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自然的變化因素,股市變化也是很難預料,以至於人類慢慢淡化了,周期投資,而以價值投資為重。其實任何價值投資的股票,同樣存在周期,任何企業都有興衰,只要經濟危機一來,100年以上的大公司,也同樣破產的,比比皆是。
  • 76歲資本大鱷坐莊5年巨虧10億!中國股市「莊家」的悲慘宿命
    如果把這看作是中國股市誕生標誌的話,中國股市已經來到了而立之年。三十年來,中國股市可以說是波瀾壯闊。但這並非一片澄澈的海域,這裡良莠不齊,泥沙俱下。這裡有猛虎,有羔羊,更有一群餓狼,貪婪的餓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莊家。
  • 股市與虐童,黑色一天,消失的子彈
    今天中國股市摔了一跤,億萬股民股民閃了腰,代價極其慘重,無數財富蒸發。今天股市大跌,創業板大跌,上海股市大跌,深圳股市大跌,如此慘況,多日未見,仿佛股災昨日再現。然而經歷過股災千股跌停的盛況,如今大跌,似乎已經麻木,是痛苦得已經麻木,有心炒股,無力上漲,慘遭套牢, 股市虐你千百遍,仍待它如初戀。今日股市為何如此大跌?
  • 漲了2年的中國股市,2021年繼續上漲依靠什麼因素?
    中國股市 2019年和2020年屬於中國股市的牛市行情。不過,從嚴格的意義上分析,上證指數更像是一個結構性的行情,相比之下,深市市場的牛市意味更濃厚一些。可以預期,假如A股市場保持在當前的指數點位水平,那麼市場的估值水平將會更低,股市投資吸引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至於增量資金因素,除了宏觀層面的貨幣政策鬆緊因素外,仍需要考慮到海外資本淨流入的速度以及國內資本市場開放力度等因素。
  • 中國股市真正賺錢的一種人:忍耐才是炒股的最高境界,每天睡前讀3遍...
    按照上面的方法操作,仍然有失敗之時,任何技術分析工具都不具有100%準確率。 當然,任何技術都沒有保證使用者100%盈利,關鍵是要知道使用指標的缺陷,失誤發生的時間、狀態和懂得如何去應對。 在實踐中,MACD綠柱可以連續出現兩波甚至三波連續性翻綠,這是價格弱勢連續下跌的結果。
  • 在股市牛散和一般散戶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在股市牛散與虧損的散戶最大的區別是「專業」和「業餘。股市賺錢非常的難,賺錢的概率非常低,常有「一賺二平七虧」之說,而這種概率分布的不均衡使得絕大多數散戶都處於虧損的狀態,散戶好像成了韭菜的代名詞,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到五年以上,散戶賺錢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但在A股這個市場中,總有一些傳說,總有一些牛散讓投資者看到希望,就好像綠葉叢中一點紅,正是有這些牛散的存在,才讓無數的散戶覺得股票市場儘管賺錢非常難,但是做好了,
  • 中國股市:像麻雀一樣炒股,賺錢就是這麼簡單!散戶明白了嗎?
    像麻雀一樣炒股,賺錢就是這麼簡單!什麼是麻雀炒股?這個其實很簡單,麻雀是怎麼覓食的?快速捕捉,拿到就走,絕不拖泥帶水。結合到股市裡面那其實就是相當於我們短線的操作,快速捕捉機會,賺到就走,落袋為安,出錯也是直接止損出局。如果說做到這三點的話,那其實你在股市賺錢盈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
  • 股市有陰謀,到底是誰攪亂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2015年的「瘋牛」行情,並不是一次正常業績增長的大牛市,而是一場違背正常市場經濟規律,將老百姓和企業存款引進股市的手段。但殘酷的現實警示我們,中國整體經濟並沒有隨著股市大漲而好轉,接下來只能繼續靠印鈔票發股票來穩增長,當股市泡沫越吹越大,而經濟狀況又無法支撐股市價位時,美妙的「股市餡餅」最終會變成「股市深淵」,股民的下場就是跌入又一輪新的「龐氏騙局」之中。遊戲規則:零和遊戲,有人賺錢的同時,就必然有人虧錢。
  • 股市行情:全球股市瘋漲!上證指數重返2700點,期待李大霄地平線
    今日股市行情分析:全球股市瘋漲!北上資金回歸A股,莫非重大利好就要來了?今天全球股市行情一片紅紅火火,A股市場方面,上交所、深交所所有的寬基股票指數集體收漲。上證指數上漲2.34%重返2700點,深證指數漲幅2.37%,除了深交所的中小板指數漲由1.92%以外,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創業板指數收盤漲幅皆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