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範大學校長寄語2020級研究生:肩負時代大任,彰顯生命光輝!

2020-12-22 中國校園在線

肩負時代大任 彰顯生命光輝

——致辭於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

四川師範大學校長 汪明義

(2020年9月21日)

親愛的2020級研究生同學們,大姑娘、小夥子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歡迎全校2048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加入四川師範大學這個大家庭。首先,我代表全校教職工向大家表示真誠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向陪伴你們一路走來的親人、師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這一路,你們風雨兼程!由於疫情影響,你們遭遇了「最難畢業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等待、居家備考和線上複試。你們付出諸多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扛住種種壓力,終於在報考我校碩士的11276名考生和報考我校博士的301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川師大的新主人,作為校長,我由衷為你們驕傲!

2000多年前,大思想家孟夫子寫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有不平凡的考驗,都將造就不平凡的人生。你們這一屆,經歷非典,考於新冠,天降大任,註定不凡。

你們,註定要肩負民族復興的大任。

縱觀世界,新科技革命乃至產業革命,正席捲全球;世界大流行的新冠疫情,開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推動國際社會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立足於世界之林。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迫切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所以今天,無論中國走向世界,還是世界融入中國,甚至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極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都需要你們去擔當,去開創,去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

你們,註定要肩負師大振興的重任。

出生源自天賦,環境定可選擇,造詣全在自為。同學們,你們選擇了川師,跨進川師大門,已經成為川師人,必然要肩負起川師精神傳承的責任。追溯淵源,川師學府從東北的白山黑水而來,在紛飛戰火中誕生,先後輾轉三臺、南充,現在紮根獅山、受育龍湖,74年光輝歷程譜寫出「重德、博學、務實、尚美」的校訓;幾代師生砥礪前行,將共同學術理想和信念鑄成「勵志篤行、止於至善」的校風,一屆一屆學子對學問的真摯崇敬和勤奮耕耘,形成了「求真循理、慎思知明」的學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羅先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勇,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郭鴻等科學家從這裡起步;30餘萬遍及世界各地的校友已成為教育、行政、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中流砥柱。正是他們,賦予師大振興的厚重底氣和堅定信心!

今年7月,學校召開了第六次黨代會,明確了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師範大學」的奮鬥目標,開啟了「師大振興」的新徵程,薪火相傳、賡續文脈的使命必然落在你們肩上;振興師大的接力棒已交到你們手中。作為「師大振興」元年第一批研究生,你們奮鬥,師大就將崛起;你們創造,師大必將榮光;你們拼搏,師大必然振興!

你們,註定要肩負起家庭的責任。

人,是他者性的存在者,我們一但成為人,就要與家庭和社會風雨同舟,榮辱與共。「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基本含義,就是共擔責任並共享權利。如果說社會責任是他人賦予的,那麼家庭的責任卻與生俱來,不可推卸的。對家庭負責,當然要關心父母家人,主動承擔家務,為家人分憂解難。我們與家人相知相守,根本的擔當就是立家、興家、安家,而前提則是有站立的力量和發展的才德。所以,自鑄巍然站立的力量,自育專博互補的才德,成為你們為未來擔負起家庭責任的今天需面對的根本任務。

同學們,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們還要面臨疫情帶來的各種問題,接受各種挑戰。作為你們的老師和校長,今天想與你們談談,在後疫情時代的研究生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在肩負使命的同時彰顯生命的光輝。

瑞典病理學家福爾克·漢申(Folke Henschen)說:「人類的歷史即是其疾病的歷史,疾病或傳染病大流行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而來,並對人類文明產生深刻和全面的影響,它往往比戰爭、革命、暴動來得更慘烈。因為它直接打擊了文明的核心和所有生產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類本身,打擊了他們的身體,打擊了他們的心靈。」新冠疫情註定會成為每個人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在我們的生活歷程中,經歷過「非典」,又遭遇了「新冠」,我們這代人註定比其他時代的人更能夠感受到生命的珍貴、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擔當、生命的真諦!馬克思說過,「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新冠疫情是一堂直達心靈的「生命教育課」,將個人的地位和生命的價值全方位呈現了出來,更把社會和國家保障個人存在和生命安全的功能突顯了出來,使我們深刻認識到:生命是脆弱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論貧富,概莫能外;生命是可貴的,因為生命高於一切,彌足珍貴,值得珍惜;生命是平等的,我們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更應該尊重他人乃至其他物種的生命。只有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感受生命的美好,才可肩負生命的責任,彰顯生命的光輝。

首先,希望同學們在家國情懷的薰陶中彰顯生命的光輝。

同學們,川師大以獅子山為最老的校區,底蘊深厚。六教前矗立著幾尊塑像,其中之一就是享譽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他與川師大有著不解之緣,川師學府的淵源之一川東教育學院的前身,就是他創辦的私立中國鄉村建設學院。

一百年前,中華大地國弱民貧。晏陽初先生有教育救國的理想,從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後回國,推行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事業。他將自己比作平民教育的傳教士,他說:「我是一個傳教士,傳的是平民教育,出發點是仁和愛。」他立志不做官,不發財,放棄都市優越的工作條件與舒適的生活環境,走出象牙塔,跨進泥巴牆,把家安在河北定縣,與當地人同吃同勞動,成為一名鄉村的「科學布道人」,被尊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的一生永遠在世界平民教育史上熠熠生輝,成為川師每代青年學人、研究生的典範。尤其是教育專業的研究生,更應該傳承弘揚晏陽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各種機會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主動肩負起「引領區域教師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傳承創新中華文明」四大使命,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其次,希望同學們在科學精神的砥礪中彰顯生命的光輝。

在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初期,科學精神成為化解焦慮恐慌、抵禦疾病、對抗謠言的重要法寶。其後,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就是因為相信科學,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將科學精神貫穿於疫情防控始終。進入後疫情時代,科學精神是治理瘟疫、災害的有力武器,是發展社會、建設國家的精神指南,也是研究生提升學業、奠基學問、成就未來的根本動力源泉。

美國著名教育思想家哈欽斯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智慧。智慧就是關於原理和原因的知識。」所以,「在一個理想的大學教育裡,學生不是從最新的觀察著手然後回到第一原理,而是從第一原理著手,到所有那些我們認為對了解這些原理是有意義的最新觀察。……自然科學從自然哲學導出了它們的原理,而自然哲學則依賴於形上學。」即將成為未來社會精英的研究生,就需先成為研究高深學問、探索科學新知的新人。研究生的奠基功夫,就是從原理入手建構自己的專博互補的認知體系、知識體系和方法體系,其根本努力是運用原理掌握規律來認知世界、探索事物、發現思想、創造新知。因此,研究生的生活,應該是在導師的引導下掌握科學精神,自覺運用它來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將自身學術修養和人格修為提升到一個新階段的過程。這需要同學們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努力:

一是嚴格訓練概括的思維品質和認知方式。20世紀著名數學家、有機論哲學家和教育思想家懷特海說:「概括的精神應當統治大學。講課應當給那些已經熟悉了細節和程序的人聽。所謂熟悉的意義是說,至少根據先前的訓練,它是很容易學進去的,……大學的職能就在於使你能夠為原理而擺脫細節。」這應該構成我們研究高深學問、探索未知科學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是提升質疑與實證、批判與探索、繼承與創新的能力。因為科學研究不同於裝配線作業和簡單的重複性工作,它充滿了不確定性。人們普遍認為,20世紀人類科學史由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混沌學構成。愛因斯坦與玻爾在量子論戰中屢戰屢敗,最終是定域論向概率論、或者說確定性向不確定性繳械投降 。如果說「波粒二象說」和「測不準原理」之量子理論揭示了微觀物理世界的不確定性,那麼混沌學則揭示了宏觀物理世界的不確定性。化學家和物理學普利高津直截了當地指出:「人類正處於一個轉折點上,正處於一種新理性的開端。在這種新的理性中,科學不再等同於確定性,概率不再等同於無知。」存在世界本身的混沌性、耗散性以及分形性使「靈感的瞬間性、方法的任意性和路徑的不確定性」成為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作為研究生,自由思考、大膽假設和認真驗證應該成為你們學習乃至生活的基本方法。

同學們,希望大家能夠以上述兩個方面的科學精神為指引,始終將發現文化意識宇宙和自然物質宇宙現象、闡釋自然和人類社會運行規律、突破人類知識和認知極限作為自己的學術追求,在科學精神的砥礪中彰顯生命的光輝!

其三,希望同學們在人文情懷的涵養中彰顯生命的光輝。

什麼是人文情懷?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人文情懷就是這樣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是對人的尊嚴的維護,對人的價值的追求,對人的命運的關切。

人文情懷的存在本質,是萬物平等,眾生平等;人文情懷的生存努力,是使世界充滿愛,讓社會成為善,使生活變成美;人文情懷的心理品質,是至誠和柔熱:擁有人文情懷的人,既是生活至誠不息的人,更是待人接物柔和熱騰的人;人文情懷的情感訴求,是同情、憐憫、博愛、慈悲;人文情懷的行事準則,是平等地善待自己,平等地善待他人,平等地善待物和環境;人文情懷的行為方式,是從小事入手,從身邊做起:以己之力,儘可能給他人一點關愛;以己之力,儘可能給他人一點幫助;以己之力,儘可能給他人一點快樂。

正是如上內涵的人文情懷,使我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成功治理世界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最早走出世界化的新冠疫災陷阱。讓我們將生活的鏡頭回放: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頭,我校第21屆、22屆研究生支教團選擇了守護他們的「大後方」。他們加入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隊,為四川甘孜州道孚縣醫務人員子女提供學業輔導、讀書交流、心理安撫、親情陪伴、疫情防護等線上家庭教育服務,解決了抗疫英雄們的後顧之憂。4月,學校春季學期支教團370餘名師生,奔赴兩州三縣開展扶貧頂崗實習支教。他們在疫情肆虐的危難關頭,不顧個人安危,不畏高原地區和民族地區的艱苦,奮戰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這兩支隊伍彰顯了新時代師大青年的人文情懷和教育夢想,也為在座的你們如何成為有情懷的師大人,描繪出了「負重前行」的路標。

同學們,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運行形態,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方式。未來社會,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複雜性,需要我們,更需要你們具備更堅定的理想信念、更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更加強大的創造力、更個性化的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為此,學校為你們定身打造,隆重推出「三心四能五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引導、鼓勵你們全方位地成就自己,著力養成「高度的責任心」「持續的進取心」「強烈的好奇心」;全面發展創造性和個性化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諧能力」有效促進「社會擔當與健全人格」「專業能力與職業操守」「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歷史眼光與全球視野」「創新精神與批判思維」的有機結合。總的來說,就是希望你們在有限的研究生生涯中,無限地耕耘和收穫更新迭代的知識,得到紮實嚴謹的學術訓練,獲得終生受益的心智成長,讓你們今後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研究,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和考驗,都能夠沉著應對挑戰,自我超拔,始終卓越!

同學們,在存在的世界裡,生命雖然永續,個人卻總是向死而生。在有限的人生中,研究生生活對於你們,唯有此次;能夠以專職工作方式重新回到校園潛心攻讀學問,對在座的大多數人來講,也僅有此次,彌足珍貴,希望你們特別珍惜。

同學們,請記住王國維先生的教導:「學問之所以為古今、中西所崇敬者,實由於此。凡生民之先覺,政治教育之指導,利用厚生之淵源,胥由此出,非徒一國之名譽與光輝而已。」樹立天職觀念,確定「唯有今天的學習方式」,努力將「一個月變成四十五天」,讀書,讀書,再讀書,思考,思考,再思考,研究,研究,再研究,用龍湖學問和獅山精神融鑄成「吾國之名譽與光輝」。

同學們,請銘記朱熹的訓誡:「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成長於後疫情時代的你們「肩負時代大任、彰顯生命光輝」的源頭活水,就是川師學府——你們的母校。熱愛母校,崇敬母校,與母校並肩前行:你們的努力,讓母校在振興中更加善美;母校的光榮,也必將助你們義無反顧地壯麗前行!

謝謝大家!

來源:四川師範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新聞中心通訊社新媒體運營部

相關焦點

  • 四川師範大學校長寄語2020本科新生: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致辭於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校長 汪明義(2020年9月21日)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姑娘、小夥子們同學們,你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成功經受住了疫情和高考的雙重考驗,彰顯了芳華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的青春答卷。天降大任、註定不凡,川師大因你們的到來更添繽紛色彩:獅子山越發活力四射,龍湖水更顯波光靈動!你們恰逢盛世,但使命在肩:我們的國家正大踏步地邁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
  • 湖北中醫藥大學新生開學典禮,校長寄語:願同學們肩負起守衛人民...
    4000餘名2020級本科、研究生新生以青春之名,向祖國告白,向英雄致敬,戴上校徽,莊嚴宣誓,開啟在湖北中醫藥大學的求學時光。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典禮開始,全體起立,奏唱國歌。另外,典禮還特別設置了「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環節。現場師生全體肅立,向人民英雄默哀。
  • 上海師範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
    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5000餘名本科新生經歷了雲端上課、居家複習,也經歷了延期高考,最終以昂揚的姿態考入上海師範大學,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10月11日上午,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奉賢校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將開啟大學生活新徵程。開學典禮通過B站、抖音等網絡平臺直播,吸引超過23萬人次在線觀看。開學典禮在來自湖北學子們的詩朗誦《念在湖北 青春正好》中拉開序幕,帶領新生們回顧了舉國同心抗擊疫情的非凡歷程,匯聚起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共謀民族復興偉業的青春力量。五千師生深情合唱《歌唱祖國》,用時代強音禮讚祖國。
  • 陝西師範大學校長在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高擎西部紅燭的精神火炬——在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校長 遊旭群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是一個充滿喜慶的日子,我們在這裡舉行開學典禮,用最隆重的方式,見證同學們加入陝西師範大學這個大家庭。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向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給我們所有人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9月23日晚,山東大學青島校區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迎新晚會在校區田徑場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出席典禮並講話。孔令棟宣讀了《關於頒發山東大學2020級優秀本科新生獎學金的決定》《山東大學關於表彰2020年研究生優秀生源獎勵基金獲獎者的決定》,樊麗明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發證書。2020年,青島校區共有4名本科生獲得優秀本科新生獎學金,341名研究生獲得優秀生源獎勵基金。
  • 石家莊鐵道大學校長寄語2020研究生:塑造學術品格,厚植家國情懷
    9月18日,石家莊鐵道大學迎來2020級1218名碩士研究生和41名博士研究生。在開學典禮上,校長龍奮傑以《塑造學術品格 厚植家國情懷》為題,寄語2020級研究生:要聚焦學術研究的核心,做好學術志趣、學術能力、學術道德和學術理想這四篇文章。要以學術為志業,以科學為情懷,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引領自我成長。
  • 吉林師範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趕赴一個約定約定鐫刻著九月的風情和夢想的光影與秋日的吉師久候一場相逢朝氣蓬勃的我們渴盼在吉師新的徵程9月28日上午吉林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田徑場正式舉行紅旗豔豔,迎風飄揚吉林師範大學國旗班帶著莊嚴的神情踏著堅定步伐迎朝陽而來,護國旗榮光
  • 最貼心畢業典禮 因為下雨校長寄語只念「要點」
    校長張宗益幽默風趣地開始了他給畢業生的「最後一課」。現場雨越下越大,張宗益特別心疼在場的同學,他決定:「我的寄語,我只講要點!」 張宗益說,生活因疫情搬上雲端,雲課堂、雲就業、雲面試、雲籤約……這些大家近幾個月的生活和經歷,似乎都是無奈的選擇和被迫的改變,換個角度看,卻處處充滿生機,孕育著新的發展。
  • 暨南大學校長寄語2020級新生:讀好紙質書,讀好大學「無字書」!
    宋獻中校長作了題為《讀好書,好好讀書》的主題演講深情寄語2020級新生讀好「愛國」篇章讀熟「奮鬥」篇章>親愛的2020級全體新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在114年的辦學歷程中,有過名師薈萃、學術繁榮,在國內高等教育界熠熠閃耀的光輝時刻。曾被時任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評價為「廣州的中山大學,上海的暨南大學,武昌的武漢大學,北平的清華大學都像春花怒放,成績斐然」。亦有過厄於經濟、困於刀兵,三落三起、五度播遷的艱苦卓絕。
  • 四川師範大學召開新學期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
    2月24日下午,四川師範大學在七教A區第一會議室召開了新學期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學校校長丁任重、校黨委副書記王萬民、副校長杜偉、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凱、副院長杜柏楊、朱淥濤、塗緒謀以及各研究生培養單位黨委書記、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杜偉教授主持。李凱首先對本學期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在招生工作方面,他提出要做好2016級研究生複試與調劑工作、試點開展「暑期夏令營」工作,重要是大力宣傳,努力提高生源質量。
  • 安徽師範大學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工作
    安徽師範大學積極推進研究生教育工作 2020-07-13 10:49:12   來源:安青網
  • 用奮鬥之筆書寫青春人生,對外經貿校長深情寄語2020屆畢業生
    6月29日上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4423名畢業生舉行了2020年畢業雲典禮。典禮上,夏文斌校長深情寄語同學們:堅定理想,勇於擔當,弘揚新時代家國情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彰顯自信、包容的優秀品質。
  • 首都師範大學校長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講話:今朝揚帆 逐夢遠航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賈雪)據了解,9月15日,首都師範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該校校長孟繁華在典禮上講話:今朝揚帆 逐夢遠航。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20級本專科新生開學典禮。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來自全國各地的3116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一直以來給予你們無私關愛、支持和幫助的家人、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2020年是特殊的年份,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全人類經歷了新世紀以來的最大挑戰。
  • 校長邱勇贈書《鄉土中國》寄語...
    8月6日上午11點,隨著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飽含祝福與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封裝好交給中國郵政快遞員,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發放工作正式啟動。首批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幸運兒」是保送生和8月5日剛剛被錄取的強基計劃學生。
  • ...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在我省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中引發...
    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並寄語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鍊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在我省引發廣泛熱議,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銘記總書記期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湖北中醫藥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4000餘名2020級本科、研究生新生以青春之名,向祖國告白,向英雄致敬,戴上校徽,莊嚴宣誓,開啟在湖北中醫藥大學的求學時光。湖北中醫藥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現場 譚愛華 陳依 胡夢佳 攝  國醫大師梅國強教授為新生寄語。他說,大疫之年,同學們選擇了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藥專業及其相關專業,我佩服大家的眼光與勇氣。
  • 中南民族大學開學典禮校長寄語新生:勇擔時代重任 乘風破浪前行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李豔、劉芝妞)9月23日,中南民族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八千多名新生齊聚南湖之濱,開啟人生新篇章。開學典禮在學生們氣勢磅礴地喊出「篤信好學,自然寬和」的校訓中正式開始。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
    9月12日下午,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舟山校區劇場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海洋學院院長王立忠作院長報告,為研究生新同學上了第一課。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飛主持典禮和報告會。王立忠在題為「在智慧的海洋乘風破浪」的報告中,闡述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大方向大趨勢大格局、浙江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雙定位、智能化浪潮推動下創新的變革,以及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浙大海洋發展的藍圖和願景,勉勵同學們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變」中搶佔新機,在「不變」中順勢而行、乘勢而上。
  • 西安理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攜手西理工,成就大學育人之大!
    14日上午8:30,西安理工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在曲江校區體育運動場舉行。西安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劉德安,校長李孝廉,校黨委副書記李建竹,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鵬,校黨委副書記馬寧,總會計師趙明揚,副校長劉軍、李佔斌、華燈鑫、董小兵、申燁華、梁淑華出席開學典禮。
  • 這位大學校長,一句話讓人淚奔
    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郝芳華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郝芳華在2020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丨爭做新時代堪當大任的華師人你們的這些期盼,我都記在心上,並將全力以赴,給你們一個更好的華師,做你們名副其實的「好」(郝)校長。國家領導人寄語:「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的旅程即將起航,願同學們不負韶華、篤定前行,時刻踐行「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努力成為新時代勇立潮頭的「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