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揭開神秘「面紗」,舉行開放日活動,新時報記者「嘗鮮」打卡部分地鐵車站。以「濟脈通衢」為概念主題的2號線地鐵站「新妝容」吸引了前來體驗的市民代表目光,濟南地鐵換乘時代的到來也令泉城市民無比振奮。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作為第一輪建設規劃「H」形線網中唯一一條東西走向線路,不僅可以與1號線、3號線實現換乘,還可以使濟南西站、濟南長途汽車站、濟南東站實現互聯互通,同時,這也是一條充滿著老濟南生活氣息的地鐵線路,串起了沿線的「老濟南味兒」。
打卡嘗鮮:設計元素重現老濟南記憶市民參觀2號線濟南站北站點
市民參觀2號線火車站北大廳壁畫
18日上午,在展露新容的濟南站北站,站廳頂部裝置藝術品模擬列車車廂形態,天窗外朵朵白雲,通過變幻的LED燈光,使乘客在行進的過程中,重溫百年交通,感受時光變遷,共享城市交通飛速發展成果。
濟南站北站的公共藝術品《百年路途》吸引了「嘗鮮」的眾人打卡留念。這幅作品由中央美院設計師李震、蔣巍、馬瑞設計,創作前,他們深入到老商埠區的商戶與居民中搜尋大量的素材,作品背景建築影像取自老濟南經典的街區景象及歷史建築影像,通過前景郵筒、路燈、信號燈等物件的呈現,展現背後的城市故事,並把帶有歲月感的城市變遷史凝縮在每一個呈現出的物件上,隱喻出整個城市的變遷史。
王府莊站這幅壁畫採用釉中彩高溫燒制工藝,表現了濟南國泰民安的盛世場景。畫中近景為熱鬧的集市場景,遠景為濟南特色歷史建築和景觀。畫面展現了富有濟南特色的民間藝術、民俗活動和市井生活。
在王府莊站,新時報記者看到,一幅題為《國泰民安》的壁畫作品描繪出王府大集的生活場景,花鳥、蔬果、文玩、小吃、民居等應有盡有,引人入勝。近景為熱鬧的集市場景,遠景為濟南歷史特色建築和景觀,將濟南特色的民間藝術、民俗活動和市井生活意義呈現。設計者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趙芳廷說:「這件藝術品使用瓷板釉中彩高溫燒制工藝製作完成,以民間藝術和市井生活為出發點,植根於濟南特色民居及生活方式,體現出了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濟脈通衢:讓濟南文化與百姓生活更貼近濟南地鐵每一條線路的列車都有各自特色:1號線是丁香紫,2號線是河脈黃,3號線是夢想藍。2號線之所以取「河脈黃」,是因為2號線的走向與黃河和小清河走向一致,也與國家的黃河發展戰略相通,相輔相成。
市民與2號線濟南站北站大廳壁畫合影留念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地鐵1號線的概念主題是「儒風素語」,用當代建築風格體現儒家精神;3號線的概念主題是「龍騰舜城」,用色彩及藝術體現空間一體化;2號線的概念主題則是「濟脈通衢」,用濟南的山、水、城、市為設計元素,借景抒情,提煉出富有濟南特色傳統和時尚個性的藝術表達形式,展示了濟南城市形象。
其中,「濟」指的是濟南,也是由濟水而來,象徵著濟南文化的源遠流長。「脈」代表的是2號線是時連接濟南東西交通的大動脈,同時脈字有水流、文脈等含義,代表著齊魯文化一脈相承。「通衢」意味著四通八達、寬敞平坦的道路。2號線與濟南地鐵幾乎所有的線路交會、換乘,並接駁客運站鐵路站,實現了外圍組團與城市中心的有機緊密聯繫。
參與設計工作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作為串聯濟南山、水、城、市的主幹線,城北的「山」有華不住山和鵲山,下穿的「水」有臘山河、興濟河、西工商河、東工商河、東濼河、柳行頭河、韓倉河等。「泉」有七十二泉,「市」有市井文化、民間文化、商業文化。各站點圍繞著濟脈通衢主題,把沿線特色元素髮掘出來,用山、水、城、市來記錄泉城記憶,延續泉城文化,「希望通過裝修風格,把濟南的文化真實地展現出來,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與老百姓貼得更近一些。」
生活線路:將「老濟南味兒」送入更多百姓家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是第一輪建設規劃「H」形線網唯一一條東西走向線路,標誌著地鐵換乘時代將成真。
泉城市民對於2號線的通車充滿了期待,「這條線路真的太『實用』了,從西到東方便多了。」作為緩解東西向交通壓力、支撐城市空間拓展的骨幹線路,2號線西起王府莊站,東至彭家莊站,長約36.4公裡,西段設王府莊車輛段,中部設姜家莊停車場,與濟南火車站通過通道連接。
地鐵二號線王府莊站為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
2019年,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和3號線通車。今年年底,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通車,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投公司副總經理種記鑫見證了濟南地鐵的建設過程,在他看來,2號線可以稱為泉城市民的「生活線路」,因為這條線路不僅實現了便捷換乘,還能將老濟南的味道帶到濟南的西部、東部新城。
他說,2號線的二環西路站附近是宜家家居,閆千戶站附近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八裡橋站附近是果品批發市場,萬盛北街站附近是老濟南人都愛吃的益康食品店,長途汽車站附近有中恆小商城,生產路站附近有家居市場,歷山北路附近有山大二院、紅星美凱龍,二環東路站附近有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濟南地鐵2號線沿途充滿著濃濃的老濟南的味道,可以讓老濟南味兒更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說,這將是一條充滿著「生活氣息」的地鐵線路。
知道你現在想問啥,什麼時候能坐上2號線呀?別急,最新進展來了解下: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進度條」到哪了?
全線綜合聯調已基本完成,28輛「小黃」已安家
小黃機車停靠在王府莊車輛段,靜待首秀。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投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新時報記者介紹,目前,正線工程19座車站和區間土建、軌道、機電安裝、系統設備安裝及裝飾裝修等專業已基本完工,相繼實現了洞通、軌通、電通,全線綜合聯調已基本完成。王府莊車輛段蓋板全部完成,綜合樓、維修樓及各單位主體建築已完成,運營公司已進駐,目前已到段28輛列車「小黃」,可以滿足使用需求。
作為車輛的停放和部分檢修場所,目前姜家莊停車場各功能庫蓋板已全部完成,綜合樓及其他各單體建築也基本完成。車站附屬出入口目前寶華街、生產路、歷山路部分出入口因前期佔地影響進場施工較晚,計劃2021年2月全部完成施工。
機電安裝方面,車站已啟動站內設備綜合聯調,19個車站均由建設層面轉向運營層面接管,已開展運營層面工作。在裝飾裝修方面,目前已完成王府莊站、任家莊站等15座車站的裝飾裝修工作,其他車站正在全力推進,全線重點車站歷黃路站、歷山北路站正在全速衝刺,確保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線站內裝飾裝修工作。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關鍵節點時間軸:2016.11.22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2017.12.28 首臺盾構機始發
2018.4.30 首個車站封頂
2018.11.18 首個區間單線貫通
2019.3.17 場段開工建設
2020.6.19 全線車站封頂
2020.8.15 2號線接車,「小黃」來了
2020.10.08 全線「洞通」
2020.10.25 全線「軌通」
2020.11.11 全線「電通」
2020.11.15 全線開始綜合聯調
最後來個知識點:9個車站各有不同特色開放日活動中公布了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19座地鐵站站名,分別為:王府莊、臘山南、臘山、二環西路、老屯、八裡橋、益康路、濟南站北、濟濼路、生產路、北園、歷山路、七裡堡、祝甸、八澗堡、姜家莊、鳳凰路、鮑山、彭家莊。
根據交通節點、文化特色、周邊環境、客流評估、空間高度等因素,在設計中對19個車站中進行了分類分級:
換乘站2個:王府莊、八澗堡
高架站1個:彭家莊
標準站8個:臘山南、二環西路、益康路、生產路、七裡堡、祝甸、姜家莊、鮑山
線路重點站6個:臘山、老屯、八裡橋、濟南站北、濟濼路、鳳凰路
特色重點站2個:北園、歷山路
設置有藝術品的車站12個:王府莊、臘山、老屯、八裡橋、濟南站北、濟濼路、北園、歷山路、八澗堡、鳳凰路、鮑山、彭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