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宣布,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在8月17日視察了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的瑞穗町航空發動機廠,該廠負責自衛隊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和維護。河野太郎在此了解了IHI在航空發動機,航天和國防領域的業務,並參觀了日本下一代F-3戰鬥機的XF9發動機以及F-35戰鬥機的F135發動機。
在日本防衛省發布的新聞照片中,XF9發動機的尾噴管被首次曝光,其設計和做工之粗糙讓人意外,很難相信這是日本為未來F-3戰鬥機準備的。
XF9是日本為下一代自研發動機研製的一種大推力加力渦扇發動機,項目預研啟動於2010年。XF9是一種具有雙冗餘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的雙轉子軸流式加力渦扇發動機,具有三級風扇、六級高壓壓氣機、環形燃燒室、單級高壓渦輪、單級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式、收斂-擴張尾噴管等模塊。
XF9的尺寸接近通用電氣F110發動機,被日本媒體吹噓為是一種「在推力級別上可與普惠F119媲美」的先進戰鬥機渦扇,渦輪進口溫度高達「1800℃」,臺架測試最大軍推「 11噸」,最大加力「 15噸」。該發動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內置180 kW功率的起動發電機,兩臺能為F-3提供360 kW的電力,足以滿足未來戰鬥機對電力的巨大消耗。
從河野太郎的參觀照片看,XF9原型機目前安裝仍是普通收斂-擴張尾噴管,只是魚鱗片末端進行了鋸齒隱身處理,該機生產型將安裝一種全新設計的推力矢量尾噴管。
2016年開始,與XF9配套的推力矢量尾噴管開始同步研製,通過推力矢量技術,F-3可實現更高機動性並縮小操縱面面積,從而降低重量並提高隱身性能。該尾噴管型號為XVN3-1,是一種軸對稱推力矢量尾噴管,可向所有圓周方向將推力偏轉最多20度。
但XVN3-1在設計上非常粗糙,距離實用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雖然XVN3-1採用了同步環帶動魚鱗片偏轉的成熟設計,但由於同步環直徑過大,難以布置外層整流魚鱗片,暴露在外的內部連杆結構將大幅增加其RCS。
與我國就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在2018年珠海航展首次公開的完成度很高的軸對稱尾噴管相比,XVN3-1的魚鱗片在偏轉時也沒有兩段式偏轉過渡,生硬的偏轉將導致過大推力損失。而殲-10的尾噴管魚鱗片由兩部分組成,外段可水平旋轉,在偏轉時可讓尾噴管內壁過渡更圓滑。
總體而言,XVN3-1基本上算是一種還沒有問世就已經落後與時代的尾噴管,難以滿足F-3在後向隱身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