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一代戰鬥機推力矢量尾噴管曝光,被殲-10B甩開一條街

2020-12-11 騰訊網

日本防衛省宣布,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在8月17日視察了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的瑞穗町航空發動機廠,該廠負責自衛隊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和維護。河野太郎在此了解了IHI在航空發動機,航天和國防領域的業務,並參觀了日本下一代F-3戰鬥機的XF9發動機以及F-35戰鬥機的F135發動機。

在日本防衛省發布的新聞照片中,XF9發動機的尾噴管被首次曝光,其設計和做工之粗糙讓人意外,很難相信這是日本為未來F-3戰鬥機準備的。

XF9是日本為下一代自研發動機研製的一種大推力加力渦扇發動機,項目預研啟動於2010年。XF9是一種具有雙冗餘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的雙轉子軸流式加力渦扇發動機,具有三級風扇、六級高壓壓氣機、環形燃燒室、單級高壓渦輪、單級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式、收斂-擴張尾噴管等模塊。

XF9的尺寸接近通用電氣F110發動機,被日本媒體吹噓為是一種「在推力級別上可與普惠F119媲美」的先進戰鬥機渦扇,渦輪進口溫度高達「1800℃」,臺架測試最大軍推「 11噸」,最大加力「 15噸」。該發動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內置180 kW功率的起動發電機,兩臺能為F-3提供360 kW的電力,足以滿足未來戰鬥機對電力的巨大消耗。

從河野太郎的參觀照片看,XF9原型機目前安裝仍是普通收斂-擴張尾噴管,只是魚鱗片末端進行了鋸齒隱身處理,該機生產型將安裝一種全新設計的推力矢量尾噴管。

2016年開始,與XF9配套的推力矢量尾噴管開始同步研製,通過推力矢量技術,F-3可實現更高機動性並縮小操縱面面積,從而降低重量並提高隱身性能。該尾噴管型號為XVN3-1,是一種軸對稱推力矢量尾噴管,可向所有圓周方向將推力偏轉最多20度。

但XVN3-1在設計上非常粗糙,距離實用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雖然XVN3-1採用了同步環帶動魚鱗片偏轉的成熟設計,但由於同步環直徑過大,難以布置外層整流魚鱗片,暴露在外的內部連杆結構將大幅增加其RCS。

與我國就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在2018年珠海航展首次公開的完成度很高的軸對稱尾噴管相比,XVN3-1的魚鱗片在偏轉時也沒有兩段式偏轉過渡,生硬的偏轉將導致過大推力損失。而殲-10的尾噴管魚鱗片由兩部分組成,外段可水平旋轉,在偏轉時可讓尾噴管內壁過渡更圓滑。

總體而言,XVN3-1基本上算是一種還沒有問世就已經落後與時代的尾噴管,難以滿足F-3在後向隱身上的要求。

相關焦點

  •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能否使用WS-10B太行矢量發動機?
    這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受到發動機推力制勝論的影響,認為發動機的推力越大,飛機的性能就越好,疏忽了一個核心問題是FC-31的設計定位是中型雙發戰鬥機,而不是重型雙發戰鬥機,發動機推力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尺寸和重量的增加,雙發中型機中推動力基本足夠了,為何非要糾結於大推力發動機上呢
  • 渦扇-15已經定型,推力高達18噸,殲-20換裝後機動性將趕超F-22
    現在殲-20就算沒有裝備渦扇-15發動機,在裝備兩臺國產太行改進型發動機的情況下,其推力雖然要弱於美國F-22戰機使用的推力為16噸的F119-PW-100矢量發動機,但殲-20的綜合機動性是不落後於美國F-22戰機的。
  • 中國6代機曝光,殲20總師:沒有垂尾,全靠矢量機動,與美國一致
    圖為六代機想像圖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六代機研究方案曝光,殲20總設計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六代戰鬥機可能是科幻電影裡還沒有描述過的飛機,這點與美國沒有垂尾的六代機一致
  • 殲-20隱形戰鬥機左側杆操控裝置公開,動作讓人意外,原來是這樣用的
    美媒分析認為,殲-20B配備的新型航空發動機應該還是常規構型,沒有配備推力矢量噴管,但在推力方面進行了增強,還將噴管擴斂片修改成了鋸齒形狀。 美媒認為,配備了新航發的殲-20B,主要任務依舊是依託隱身優勢進行空中優勢。
  • 霹靂10E飛彈傍身,殲20戰鬥機戰力提升15倍,敵人未接近就被擊落
    如此天才的飛彈艙,自然也需要配上一款性能堪稱逆天的武器,本期小熊兵就繼續和大家嘮叨嘮叨霹靂10E超機動近距離格鬥空空飛彈。總師眼中的「大殺器」霹靂10E空空飛彈的梁總設計師曾這樣評價,該款飛彈是殲20戰鬥機「一招殺敵」的秘密武器。
  • 山東艦入列一周年!我國艦載機取新突破,多款新型艦載機接連曝光
    近日,正值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一周年。在周年當天,據新聞報導,曝光了更多關於殲-15的信息。關於艦載機我國還在發展中,而今年在海軍艦載機方面我國已經有了新的突破。
  • 殲20出現喜人的變化,發動機長度明顯縮短,離完全體又進了一步
    改進型殲20試飛殲20雖然已經於2017年服役,但是仍然沒有達到「完全體」的狀態,早期的殲20使用了AL31發動機,並且沒有使用五代機普遍使用的矢量推力技術。而最近又出現了改進型殲20的試飛照片,這架殲20與目前的量產機存在細微的差別,從中可以看出發動機尾噴管、前後編隊燈、側彈倉邊框都發生了變化。兩款殲20的對比圖從量產型殲20與改進型殲20的底部對比圖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進型殲20的發動機間隙更新變大了,並且發動機長度也有明顯縮短,很可能是換裝了改進型渦扇10發動機。
  • 中國5款新型艦載機曝光!003號航母五大金剛終於配齊!
    圖為殲-15艦載機起飛 目前我國航母之上有三款固定翼艦載機,分別為殲-15戰鬥機、空警-600預警機、海山鷹教練機,對於一個軍事大國現有力量顯然不夠
  • 中國6代機要取消垂尾,全靠矢量機動嗎?
    圖為六代機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六代機研究方案曝光,殲20總設計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六代戰鬥機可能是科幻電影裡還沒有描述過的飛機,這點與美國沒有垂尾的六代機一致,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六代機難道真的要取消垂尾,全靠矢量機動嗎?
  • 一眼識別全球四代半戰鬥機,殲16和蘇35隻差了一個座艙?
    四代半戰鬥機是指性能介於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除隱身性能外基本具備第五代戰鬥機性能特點的戰鬥機,其本質屬性還是四代機,但航電系統、武器系統較四代價有了大幅改進,代表機型有俄羅斯的蘇-35、美國的F-15SE、瑞典的JAS-39、中國的殲-16等等(航母艦載機未包括在內)。
  • 不是殲20也不是殲10C?印度最擔心的是殲16,高原作戰力壓蘇30MKI
    文/皓月印度在邊境的各種動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在前線修建了6個大型機場,而且還修建了17條能用於起降飛機的公路。這樣一來,印度就可以往前線派出更多的戰機了。目前印度的主力戰機是蘇30MKI,也是目前往邊境派出的最多的一款戰鬥機。
  • 殲10C換裝渦扇10B發動機!關鍵數據強於俄羅斯原版動力系統
    近期中航工業成飛發布《復工者聯盟》視頻,通過畫面內容來看,一架殲10C戰機從跑道起飛,但需要關注的是,這架殲10C的發動機尾噴管變化很大,相比殲10系列戰機完全不同,此前殲10系列戰機搭載俄羅斯AL-31F發動機,但就這架殲10C的尾噴管形狀來看,最新批次的殲10C已經換裝了國產渦扇10B發動機,那渦扇10B有哪些特點?
  • 美媒:殲20比蘇57速度快航程遠隱身性好 但有個缺點
    像蘇-57和殲-20這樣的戰機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隱身。蘇-57被認為是目前所有五代機中隱形性能最差的,在這方面該機落後於殲-20,但這可能是設計上的問題。俄羅斯陷入困境的經濟和老化的工業基礎設施可能限制了該國的軍事技術發展,而這些則是隱形戰機必不可少的。
  • 美媒:蘇-57和殲-20打破了美國對隱身戰機的壟斷,且各有長處
    美國《大眾機械師》網站12月8日發表文章稱,今年9月美國空軍宣布,它已秘密設計、製造並測試了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下的戰鬥機原型。關於新戰鬥機的細節仍然很少,但該項目的性質確實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NGAD計劃旨在開發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傳承F-15「鷹」和F-22「猛禽」的優勢。
  • 日本六代機有重大變化,與我國的「變形金剛」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近日,日本國際安全保障產業協會(ISJC)在英國BAE系統公司的協作下舉辦了日本下一代戰鬥機的線上研討會,透露了關於三菱F-3隱身戰鬥機的一些最新動態,其中有些頗為引人注目。研討會發布的最新概念圖顯示,最新F-3概念的總體布局雖然類似之前發布的25DMU(數字模型),但取消了外傾雙垂尾,只剩兩片下反平尾,成為一種無垂尾隱身戰鬥機。
  • 殲20總師揭開謎底,國產六代戰機傳最新消息!外形可能像變形金剛
    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戰鬥機研發原則,在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時,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應該也在穩步推進中。在這方面,殲-20總師楊偉在近期《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的公開文章中闡述了我國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指出「信息為王」和「智能為王」將是大勢所趨。
  • 殲31的性能究竟如何,能否擔起我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重任?
    作為我國第2款隱身戰機,同時也是一款中型戰機的殲31隱身戰機一直被看作是我國航母艦載機的絕對人選。然而近年來卻被曝出諸多問題,那麼這款戰機究竟性能如何?真的能夠承擔起我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重任嗎?
  • F35戰鬥機為什麼能在空中懸停?附3個原理視頻
    來源:瘋狂機械控 F-35閃電II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單座單發多用途戰鬥機,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和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2011年7月14日,首架F-35A正式交付美國空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