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農村的八零後九零後,小時候對衣服都有著黑暗的回憶。記憶每次觸及此處就要瑟縮一下。我小時候的衣服都是親戚朋友的孩子穿剩的。衣服到我這兒,不只是二手,因為我前面還有個哥哥。哥哥穿剩下的,才是我的。穿著哥哥去學校被人家說:「這不是你哥的衣服嘛,哈哈,這麼大!」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那種窘迫,我簡直畢生難忘。
後來上了大學,在服裝學院裡,校園每年春夏和秋冬都有個選美大賽,分選男模和女模。要求高一點的學校,會要求學生自己穿自己設計的服裝。記得有一次,在比賽的第一個環節中,有五六個女生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都是件粉緞抽褶小擺禮服。這顯然不是什麼默契,因為她們相顧彼此,一臉震驚。後來有人爆料,在校門外不遠處的商場裡就有這件禮服出售,才幾十塊錢。
大學時,我參加一個大型聚會,為了有面子我特意穿了一件新款小西裝。沒想到一出席,就和人撞衫了。也是三五個人都穿著同一件小西裝,面對面,你看我,我看著你,就像鏡子裡照出來的一樣。愣了下,其中有一個人走過來輕聲對我說:「你也在淘寶買的?是不是98?」我還沒反應過來呢,對面就有人又衝我喊:「服務員,快點拿瓶灑過來!」我當時真想找個地縫兒鑽進去,啼笑皆非。
記得那年,十七歲,正是最漂亮的年紀,也是最窮的年紀。
大多數人的寒磣都是在青春期,但男孩和女孩不一樣。男孩如果人不好看,衣服醜得也就不那麼明顯。而女孩們的尷尬,卻乍現在骨肉勻亭的青春。十七歲的青春——那是本該綻放的年齡呵!
男生若不想做事,只想過安生消停的日子,倒好打發,一件套頭衫就能穿它個一年四季。可但凡想弄出點聲響,出一切可以出的風頭,談一切可以談的戀愛,豪言壯語都放出,要繳戰俘三千,卻發覺自己連個戰袍也沒有。
有時候不免感嘆,十七歲,最美的年紀,偏偏美的不是時候。
對正當最好年齡的男女來說,最幸運的巧合是在最好的年紀,恰好能穿得起好衣服。
所以30歲左右的男人在幸運能在養活自己之餘,多少還要剩點閒錢,囤個衣櫃在家裡,裡面或多或少地放幾件壓箱底。
每天早晨,都要仔細地將衣服疊好放進柜子,並一邊提醒自己:「我可不想在我最好看的年紀,沒有好衣服穿。」然後穿著套上秋冬新款【意古純】修身棉夾克和工裝休閒褲,帶著簡直是獨一無二的十萬分慶幸,高高興興地出門去。
文字 | 意古純
圖片 | 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