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每年的9月至11月,特別是11月初,是秋菊開放的時節。不過因為菊花的品種很多,各個種類菊花開放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對於攝影師來說,想拍攝好秋菊也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下面我們就簡單來介紹一下。
一、觀察色彩與花形
想拍好菊花,首先得懂得菊花的品種及花形特點。菊花色彩繽紛,即便是同一顏色的花朵,其色彩也有深淺之別。在取景構圖時,可以考慮選擇一種主色調,並極力渲染這一色彩,使之呈現為單一色彩美。同時,我們還應考慮周圍花、葉的影響。例如,白色菊花和黃色菊花就不宜組合在同一畫面上。因為這兩種花都屬於明度較高的色彩,並存於同一畫面中往往會主次難分或單調乏味。相對來說,紅、橙、紫等顏色的菊花相對比較「上鏡」。
菊花品種不同,形狀各異。要想選出最具表現力的菊花,攝影者應該靜下心來,多角度觀察。通常,細節能以小見大表現菊花。花蕾、花瓣、花蕊和葉脈等,都是值得一拍的微觀花卉題材,例如:花瓣的形狀和紋理、凝結的水珠、細小的雌蕊或大而粗壯的雄蕊等等。
二、簡化構圖有講究
選好拍攝對象後,構圖便至關重要。通常,構圖需講究虛實、抽象、夢幻、平衡、統一、和諧等要素。拍攝菊花與其它花卉一樣,忌貪多求全或貪大棄小。如此一來,畫面往往沒有主體,或者主體不突出,缺乏視覺中心,就更別談拍出意境了。
實際構圖時,攝影者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運用好鏡頭前後、左右、高低、遠近的變化,儘量去除與主體無關的線條、色彩,舍多求精、以巧補拙。
三、靈活運用不同拍攝技法
菊花現場的景色豐富多變,攝影者需善於利用環境、光線、花朵、莖與葉的關係,隨機應變地組織不同的視覺元素,採用多種拍攝技法拍出理想的效果,例如,動靜結合或者虛實結合等。一般儘量避免光比較高的直射光源,選擇光線柔和的漫射光源(比如側光),從而有利於展現花草的唯美影調和細膩質感。
此外,花卉本身是靜止的,若在畫面中配以蜜蜂、蜻蜓、蝴蝶,甚至是露珠或風中擺動的花草等,動靜結合,畫面便會充滿生機和靈動。
四、巧選背景
通常,在室外或展棚裡拍攝菊花時,最好選擇一兩朵菊花作為主體,儘量選取較遠的背景,再利用大光圈虛化那些背景,以突出主體。
而且,我們也可以利用光線的強弱來達到削弱背景的目的。例如,選擇某一個角度,讓菊花主體處於光線較強的位置,而背景隱於陰暗之中。在使用此種方法時,應使用點測光對菊花最亮部分進行曝光,讓背景「暗」下去。同理,拍攝暗光下的菊花主體,也可選擇其它明亮的景物作為背景,從而拍攝出背景明亮的高調照片。
另外,若背景較為雜亂,則可以採用低視角仰拍,以天空為背景。但是,在仰拍時多為逆光,可利用指數較小的閃光燈對暗部補光。實際補光時,因閃光的光質較硬,可在燈頭前扣上白磨砂板、透明塑料膜等,起到較為自然的補光效果。
此外,攝影者在俯拍或平視視角拍攝時,也可攜帶黑白顏色的背景紙、背景布或KT板作為背景,讓背景顯得更簡潔。但是,這種方法並非首選,應儘可能利用自然背景。這是因為一般現場人流擁擠,無法自由操作,且易損壞其它花卉或妨礙他人,頻繁使用又會讓作品顯得單調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