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易經》中,強調了陰陽轉化的8字經典理論:盛極必衰,否極泰來。
這也就是說,有兩種情況,最容易引起「質變」:一是興盛到了極點,二是衰敗觸到底谷。
商王朝的歷史上,紂王帝辛初登國君寶座,執政朝綱以來,也是頗懂治國之道,勵精圖治,紂王臨朝初期,也曾坐享太平,萬民樂業。
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在描寫到商朝的興盛時,用了一個比喻:商朝江山堅如「銅牆鐵壁」,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侯武成王黃飛虎,內宮有性情溫和、品德賢淑的皇后姜氏、妃子黃氏和楊氏等夫人。
商紂王的人生轉變,是在他前往女媧宮敬香時,發生「逆襲」的。
帶領著三千鐵騎、八百御林軍和文武百官,來到女媧宮,一陣狂風吹起,捲起了女媧娘娘的幔帳。
看到女媧娘娘的容貌端麗,栩栩如生的聖象,紂王起了「歪心」:認為自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即使有三宮六院,也沒有如此的國色天香之美姿。於是膽大地寫下了一首淫詩。
有道是:三月中旬駕進香,吟詩一首起飛殃。只知把筆施才學,不曉今番社稷亡。
也正是這首詩褻瀆神明,為紂王日後的衰敗亡國埋下了「伏筆」。
從火雲宮朝賀哥哥伏羲聖人、火帝神農和軒轅皇帝三聖回來,女媧娘娘看到了紂王侮辱她的那首詩,當即大怒,駕著青鸞,帶著碧霞童子來到朝歌,準備給紂王一個報應。
朝歌途中,正在雲頂行進間,女媧娘娘被兩道沖天的紅光之氣,擋住了雲路。女媧娘娘朝下空一看,知道紂王尚有28年的氣運,於是,返回到女媧宮,又令彩雲童兒從後宮中取出金葫蘆,搖動了招妖幡,並密令軒轅墳三妖,隱其妖形,託身到朝歌宮院中,助周反紂,但不可殘害眾生。
那麼,能夠擋住上古正神、人類始祖、人間福德之神——女媧娘娘雲路的又是一股什麼樣的巨大力量?使得女媧娘娘半途打道回宮?
今天,「源易緣」就結合《封神演義》和民間神話傳說等故事,來為大家談談這個話題。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封神演義》原著中,談到一段劇情:女媧娘娘前往朝歌的途中,恰逢殷紂王的兩個兒子——殷洪和殷郊前往宮中,拜謁父王。
殷洪和殷郊兩位殿下,向紂王行禮時,從他們二人身上散出兩道紅光,直射雲霄,擋住了去媧娘娘前行的道路。
相傳,女媧娘娘曾煉五彩神石成功補天,還曾摶土造人,被尊稱為人類的母親,是三界中非常有影響力,在民間受到尊崇的女性神仙。
女媧娘娘從上古時期修行成為正神,譽為尊貴的「媧皇聖母」。
為何殷洪和殷郊兩個凡人身上的「好運氣」,就能擋住女媧娘娘的雲路呢?
這是因為,殷洪和殷郊兩位殿下都是封神榜上有名的神將。太子殷郊被元始天尊敕封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周年,掌管三界一歲之時運禍福;殷洪則被封為「五穀神」,掌管著百姓吃飯的大問題。民以食為天,殷洪與百姓民生生計息息相關。
父子骨肉血脈相連。太子殿下時運正旺,又是封神榜上的名將,替父親擋了一難
兩道沖天的紅光從殷洪和殷郊太子的身上散射而出,乃天道自然賦予殷商最後的一絲生機,可惜紂王沒有抓住。
從商朝宮殿中閃出的兩道紅光,也應該與天地的陰陽五行生剋的力量有關。
「源易緣」認為,這應該是紂王和殷洪、殷郊父子所代表的商朝氣運,或叫「天道」。
「人有十年期,神鬼不敢欺」。在民間,也有說法稱:一個人在好運時期,神鬼都不能也不敢靠近。
想想看,鴻鈞老祖和女媧娘娘共定議定好「封神榜」後,鴻鈞老祖的3個徒弟,一方保周,一方保紂,闡、截、人三教打得十分激烈。
即使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迎道人和準提道人「四聖」聯手圍攻通天教主時,作為鴻鈞老祖最疼愛的弟子,老祖也沒有出手相助,因為
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助周伐紂,所代表的是正義一方。而截教弟子助紂為虐,逆天行事,便有違天道。
儘管通天教主和碧遊門下弟子的本領和修為,都不算弱,因為不得天時和時運,最終也改變不了商朝滅亡的結局。
女媧娘娘深諳此理,雖然紂王荒淫無道,褻瀆神仙有錯,但此時紂王惡貫還沒有滿,他也還罪不至死,還沒有到亡國的時候,他還有28年的氣運未盡。
暫不說,此時他有兩個非同尋常的兒子。且看朝中商容、比幹、聞仲、黃飛虎等這些保國的文武大臣尚在,女媧娘娘想立即給紂王報應的想法,也難以實現。
紂王無道,惹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可謂自作自受。
從當時的天下形勢來看,商湯氣數已盡,西周當興,這是大勢,也是「天意」。
可殷郊和殷洪本來從落難中,加入闡教,分別拜師元始天尊的徒弟廣成子和赤精子為師,可等二人學成畢業後,殷郊又不甘心將父王的江山落於外姓人之手,臨陣倒戈,棄周保紂。
特別是二人受到師父的信任,對天發下不會助紂為虐的誓言後,將師父們的鎮洞之寶番天印、魂鍾、陰陽境、八卦紫綬仙衣等法寶兵器,拿在手中後,被申公豹巧言令色說服,昧了誓言良心。
殷洪和殷郊站在了 父親紂王的一方後,讓師父廣成子和赤精子兩位金仙也束手無策,差些扭轉封神榜的局勢。
最後,迫於嚴峻形勢,做為師父的赤精子和廣成子,不得不借來了太上老君的太極圖,好不容易湊齊了中央戊己杏黃旗、西方素色聚仙旗、南方離地陷光旗、東方青蓮寶色旗、北方皂雕旗等「五方五色神旗」,才打敗了殷洪和殷郊。
曾經發出兩道沖天紅光,阻住女媧娘娘雲路的殷洪和殷郊,因為一己之私,背叛玉虛門下,終應誓言,一個死於太極圖中,肉身化成飛灰而亡,一個被五色神旗引入岐山,被天犁鋤死。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易經》、《中國神話民間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