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糧草奉上,三部曲720P高清連發。感謝網絡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876475/
下面是佐藤直紀給本片所作的BGM,個人覺得最有神聖感的一支——《飛天》,一直在單曲循環。
http://music.163.com/#/m/song?id=506507
我沒看過漫畫,動漫也只看了星霜篇的劇場版,所以對《浪客劍心》了解不多。
但既然拍成電影了那就既有給內行看的門道,也得有給外行看的熱鬧。
本文就是作為一個外行,看看《浪客劍心真人版》有多「熱鬧」。
我有意無意的看過一些日本的武士片,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漫畫風很嚴重,特效痕跡很明顯的,如《大盜石川五右衛門》、《多襄丸》、《甲賀忍法帖》等等,一種是比較寫實的,有一些想法和理念在裡面的,如《黃昏新兵衛》、《武士的一分》、《座頭市》(北野武版)。而《浪客劍心》和上面這些片子都不一樣。
動作上,本片既沒有渲染的神乎其技,也沒有簡化成體育運動,而是兼顧了原著精髓(尤其是一些在漫畫迷當中耳熟能詳的招式)、視覺展現和寫實三個要素,尤其是劍心拔劍出擊的動作,很多人說擺pose裝逼,其實那個是很酷的,而且我注意到,劍心在不同的心態下拔劍,他的姿勢是略有差異的,比如第二部救鑄劍人孩子那一段,他的頭是低著的,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表情很掙扎,因為他在克制內心的殺念。而第一部結尾為了救神谷薰,第三部結尾為了除掉志志雄,他的臉都是直面敵人的,顯示出其內心的堅決。當然,就是這兩者之間也是有區別的,第一部純粹為了救神谷薰而堅決,第三部的劍心從師傅那領略了奧義,他的最後一擊既是處決志志雄,也是在終結一個時代,所以這個終極一擊是他徹底想通了之後的堅決。
造型、布景上,本片在人物造型上偏漫畫化,但在場景上則很寫實,兼顧了時代性,也就是儘量貼合幕府末年和明治維新交替那個年代的衣食住行和民風習俗,所以全片看下來很紮實、穩重。尤其第一部,開片激烈的鳥羽伏見之戰,之後《飛天》神曲(也就是上文所貼的那支曲子)配合畫面,劍心鬥笠壓面,袖手端坐,小船在BGM高昂的人聲吟唱中划過小橋,劍心仿佛重生一般,欣喜的看著溪流兩岸的街市,看到這的我很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也走進了那個年代簡陋、潔淨的日本,尋常巷陌,古道人家,歷歷在目。
然後是想法上。如果說前面兩部我只等著看打鬥,甚至有時候還不耐煩要拖進度條(最終都忍住了),那麼看到第三部的時候,我總算能理解這個片子的想法了。我認為這個想法集中體現在結尾,伊藤博文命令所有軍人向上岸的重傷累累的武士致敬。他們是新時代的話事人,他們在面對過去那個時代的厲害人物們,不能像炮轟鐵甲艦那樣一律以暴徒論處,而應將志志雄這樣草菅人命的梟雄和劍心這樣胸懷蒼生的英雄分開。你怎麼對待他們,就意味著你怎麼對待過去的時代,因為說到底志志雄和緋村劍心都只是你們的棋子,那個時代的所有罪惡和美好,都出自你手。但這些都無所謂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當,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長槍短炮終將代替武士刀,無限刃和逆刃刀都已封存歷史,作為個人,緋村劍心寧可和薰小姐攜手笑迎新時代,而不願繼續以拔刀齋的身份過刀頭舔血的日子,作為整個國家,所有人也都不願意回到過去那個群雄紛爭、哀鴻遍野的年代。
簡而言之便是,如果迎來的不是和平,那麼戰鬥有何意義?
所以,第一部劍心以為自己退出戰場、隱姓埋名便可無事,多麼幼稚!到了第三部,福山雅治大叔告訴劍心奧義,如果說上面所述的想法是大局上的,一個面子的東西,那麼這個奧義則是細化到個人的,裡面的東西,因為它就是重視個人,你的生命,你的自由,你的人生,你都要珍視,說白了就是人性的覺醒嘛,比古老師遠遠地走在了大日本帝國意識領域的時尚潮流前頭。
最後,作為一個外行,覺得這個電影還是蠻好看的,它和我看過的日本武士片都不一樣,既有視覺上的享受,也有想法上的觸發。要說缺點就是拍成三部將近8小時有點長,有很多絮絮叨叨的段落可以精簡一點,整成個兩部曲估計會更精彩。
歡迎關注本訂閱號「野評人」,公眾號搜索goodtobewild或掃描二維碼。
更多文章請回復關鍵詞如影片片名、主演名字或者導演名字。可以到主頁點擊「歷史記錄」查看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