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麥迪的那雙惺忪睡眼確實給大家一種太懶散的錯覺,也許麥迪自己都沒有想到,這種「錯覺」,一直伴隨了他整個職業生涯。
直到08年季後賽對陣爵士,這所有的誤解和非議,都被麥迪以一種幾乎是「豁出命」的報復性方式作出了回擊。
07年在季後賽首輪面對爵士0-2的情況下被逆轉,不甘心的麥迪曾經在賽後記者發布會上說:『我們還會回來的。』
但是補強後的07-08賽季卻連續輸球,僅排西部第十,在姚明賽季報銷後,麥迪挺身而出,帶隊打出22連勝,一路挺進西部第五,再遇爵士。
是的,他還是回來了。
但是失去了姚明,加上常規賽末的麥迪膝傷和背傷加劇,當時全美所有的媒體都不看好火箭。
那個系列賽,沒有人能替麥迪站出來,他隨時面對雙人包夾甚至四人包夾,看過那個系列的球迷應該還記得,要說是在1打5,其實並不誇張!
3-1落後的情況下,那個因「錯覺」而引發的言論再次爆發,「態度懶散,沒有領導力,帶隊首輪遊的水平」。
麥迪也因此發表了職業生涯最著名的言論:
「你們什麼都怪我就對了!」
就在大家都認為G5就是火箭的最後一場時,他們26分血洗爵士,麥迪帶領火箭打出了令人窒息的防守,只讓爵士得到了69分,將大比分扳成3-2。
猛龍時期的防守+魔術時期的進攻+火箭時期的策應,這個系列賽裡我們見到的是真正的全力麥。
故事總有但是……但是,麥迪的背傷更加嚴重了,膝蓋的積水也很多。這都是可以預料到的是,在季後賽這樣的強度下單核帶傷作戰怎麼會不透支呢?
經過了隊醫的檢查後,出於保護職業生涯的打算,建議麥迪放棄出戰剩下的比賽,然而麥迪還是下定了決心,為了G6,打了封閉徹底豁出去了,我只有今年,不成功便成仁!
你確實很難理解一個超巨在那一刻做出的選擇,也許就像19年的杜蘭特那樣,等了那麼多年,就為了爭那一口氣。
如果說35秒13分是感天動地,那打爵士的第六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
就如櫻木在對陣山王不幸傷著背的情況下,堅持從板凳席上站起來,對安西教練說的那句:「老頭子,你最光輝的時刻是何時?我最光輝的時刻,就是現在了!!!」
要不然確實無法解釋麥迪做出的那個賭博。可火箭還是輸掉了G6,沒有懸念可又充滿幻想的被淘汰了。
麥迪在賽前強行抽出了膝蓋積液、打封閉!我想在專業團隊的協同下,他應該很清楚這是什麼行為,這一刻是交代了自己全明星的身份,從此江湖將不會再續寫這位得分王的傳說。
面對鹽湖城山呼海嘯般的噓聲,一次次突入內線又一次次被放倒在地。隨便找一張那場比賽的圖,你都能看到類似這樣一打多的畫面。
僅僅上半場,麥迪就轟下了28分!一度將落後的分差追至5分,全場砍下40分10籃板5助攻,依然沒能為休斯敦人帶來一場勝利。結果就是,火箭連續兩年被爵士在首輪踢出局。
但對球迷來說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這個評論員口中的「軟蛋」真的搭上了他的職業生涯……
場均27分8.2板6.8助的成績,麥迪用一種最悲壯的方式結束了那個既難忘又可恨的07-08賽季,也結束了自己的巔峰,江湖從此再無巔峰麥。
仔細思量一下,那年的爵士有AK47、斯普林、布澤爾等悍將,控衛德隆打得阿爾斯通就像提款機。
可能麥迪再努力,都不可能贏下那個系列賽,那麼這堵上職業生涯的選擇對他自己是否值得?
也許他的性格確實不像勒布朗那般堅強,面對那麼多外界的壓力依然能堅持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面對JR總決賽的低級失誤依然能夠在發布會上說:我始終相信我的隊友。
但麥迪絕不是軟弱,打封閉上場,在我看來頗有一絲告訴休斯頓人:『看吧,無論怎麼罵,你們還是得靠我』的孤膽英雄氣概。
也許就像KD在19年總決賽決定帶傷出戰的那一刻,他心中想要的不僅是勝利,更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吧。
當然如果真的能夠回到過去,我不知道大家在開天眼的情況下還會不會希望麥迪帶傷出戰留下這段故事,每個人一定都有不同的答案。不過至少他的故事陪伴了大家的青春,影響了一代人的球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