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近視的有效方法不是沒有,只是大部分家長做不到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看到了這樣兩條新聞:

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

雲南將體質健康監測計入初中學生體育考試之中。

雖然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在上海和北京的,但這兩條新聞當時還是在朋友圈小小刷屏了一下。

管理學的經典名言,什麼被衡量了,什麼就會被重視。

儘管很多人都在吐槽,一邊課業壓力那麼大,一邊還要抓視力。但這個趨勢,已經很明確指出了方向。

如何戰略性地「兩手抓」,可能才是我們每個家長需要思考的。

1

打破近視的幾個迷思

談視力保護這件事,我們首先要從根源上打破幾個迷思。

1、不看、少看視頻就不會近視?

「長時間近距離看物體」都是會消耗「遠視儲備」,導致近視。

因此不僅僅是看電視,看書、搭積木,玩拼圖等等,只要符合「長時間」和「近距離」都是會有影響的。

或者上完網課,搭樂高,這也不是給眼睛休息,這些都屬於「近距離看物體」。

2、投影儀更護眼?

如果你買了投影儀,但投影的位置就是之前電視機的位置,那麼其實和看電視導致近視的風險是一樣的。

如果可以投影更遠的距離(6米以上),的確是有一定幫助的,但大部分家庭的住宅條件並不現實。

另外,尤其要提醒的是,看投影要避免黑暗房間看,室內環境和眼睛所看到的亮度反差過大,會加速眼睛疲勞。

3、藍光眼鏡更護眼?

美國眼科協會指出,除非醫學必需,你的眼科醫生建議你佩戴,不然普通人不需要戴藍光眼鏡。

沒有任何研究可以證明藍光眼鏡的有效性,當然如果你單純就覺得戴著舒服,或者有心理作用,那也行。

畢竟,對一部人來說,心理作用也是作用,如果可以緩解你情緒,那這筆錢花的也是值的。

4、護眼燈更護眼?

「護眼燈」最大的兩個賣點就是過濾藍光和避免頻閃,藍光上面一條已經說了,那麼來說說頻閃。

只要是幾百赫茲以上的普通燈具,都不存在肉眼可以感受得到的頻閃,所以都是合格的。

選擇學習燈,最關鍵是光源設置,當然還可以加一個「自己喜歡」。

避免室內環境與眼睛所看物體亮度差異過大,比如在黑暗的屋子裡只開寫字檯的燈,這會加劇眼睛疲勞。同理,不要在黑暗的屋子裡看手機或者視頻。

「雙光源」是黃金準則,也就是室內環境需要開燈,然後再要有個檯燈。

避免光源直射到眼睛,所以檯燈不要放置在正前方,也不要放置在書寫的手一側。如果是右手書寫的,那麼檯燈要放在左側。

2

保護眼睛真正有用的方法

預防近視,最關鍵的而且已經被驗證有效的就是,保證每天兩小時戶外活動。這可以說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了。

一說到戶外活動,總會有兩個攔路虎,天氣那麼冷或者有霧霾怎麼戶外?學業那麼重沒時間,怎麼辦?

那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1、冬季如何戶外?

有個研究結果大家不陌生吧,相比較父母都不是近視的,單方父母近視的孩子發生近視的概率提高了2.1倍;雙方父母近視的孩子發生近視的概率提高了4.9倍。(來源:中國教育發布)

很多人看了這個研究後,得出的是近視是遺傳,但研究特地指出,不僅僅是遺傳,而是近視父母的生活習慣影響了孩子,比如近視父母本身就不愛運動等。

對於真正熱愛運動的家庭,基本上沒人會提問,冬季如何戶外的?

我周圍一朋友就是這個典型,每天只要沒有嚴重霧霾,他就帶著孩子出門,颳風下雨都出門。有時我們旁人看很無聊,就是走路,但他們樂此不疲。

我是有了小D後改變了生活狀態,養成了每天運動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也正面影響了小D。

我們也是每天保證至少一小時去戶外,走路、跑步、跳房子、木頭人、跳繩、老鷹抓小雞,這些都是常規項目。

如果遇到霧霾,或者的確功課多了無法保證戶外運動,那麼我們室內運動也會儘量多樣化的。

帶著孩子冬天出門,其實沒那麼複雜,但考驗的是父母自己。

自己喜歡「葛優躺」,然後還嘴巴叫著,別看電視了,我們出門吧,基本上孩子也不喜歡出門的。

歸根到底,還是意識問題,而最關鍵的永遠是父母改變生活狀態。

2、學業壓力重,沒時間怎麼辦?

這也是是最常見的說法。

我在這方面的觀點一直是,選擇,就是取捨,而不是「啥好處都被我一個人佔了「。(當然,都能佔了肯定更好,但那不是選擇時的標準,而是選擇後的「賺到」)。

學業是你當下更加看重的,犧牲了戶外活動的前提下,儘量做好下面的用眼衛生。但是也能坦然接受孩子最終會戴眼鏡的「最差結果」。

1、20-20-20法則

近距離看書看電視20分鐘後,遠眺前方20英尺的地方(大概是6米的距離),停留20秒。

2、保證日常自然光的接觸

不能出門,那麼也要多多去窗口遠眺,一定記得找機會接觸自然光,這對眼睛發育很有益。

3、創造良好的近距離環境

在之前的迷思裡也提到了,護眼燈的光源設置非常重要,遵守「雙光源」法則是關鍵。這裡就不展開了。

3

重視近視表現症狀

最後,也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一定要留意孩子近視的早期表現,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如果孩子持續出現下面的表現,建議大家一定帶孩子去眼科檢查一下。

1、看遠處東西習慣眯眼或者皺眉;

2、主動抱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3、經常歪頭看東西(除了近視也可能是斜視)

最有效的確診是否是真性近視的就是散瞳驗光,一旦確診是真性近視,那麼目前的醫療技術還無法治癒(雷射手術除外)。

大家就需要聽從醫生建議,該佩戴眼鏡就及時佩戴眼鏡,不要自己想當然地認為,「眼鏡越戴越深的」。

4

擔心時,想想最壞結果

小D之前因為早產而斜視,2歲的時候做了全麻的眼睛矯正手術,之後眼睛一直有做隨訪。

我和先生也都是高於500度的近視,她的眼睛就不屬於「原廠設置」就特別好的。說實話,我曾經也非常擔心的。

但後來我想明白的一件事是,擔心是最沒用的,我們是拿「不確定的未來」來懲罰現在的自己。

後來我問自己,她眼睛最壞結果是什麼?近視,也許還是高度近視,可能還需要再做一次眼睛矯正手術。

想明白這些後,我反而覺得沒那麼擔心了,這些「最壞結果」我能承受啊。

大家別誤會,承受「最壞結果」並不意味著我就不管女兒的用眼習慣了。只不過,我不再是帶著「害怕」,而是帶著「愛」來做這件事。

兩者區別是什麼?

帶著「害怕」,你是清除路障,視頻不行電視不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處處嚴防死守;又或者啥都想要,既要成績又要眼睛,結果自己把自己糾結死。

帶著「愛」,我明白,哪怕最終她還是近視,幫助她建立好的運動習慣,養成好的休息習慣,學會打造正確的生活環境,這是她生活的質量必備條件。

如果不害怕,你會怎麼選?

這幾年,我經常問自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預防近視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再忙也要看完!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常被要求去正規醫院做詳細視力檢查,此時家長的任務就來啦: 首先,必須鄭重更正以下常見的認識誤區: 誤區1:散瞳驗光對小孩眼睛有害。 散瞳驗光學名叫調節麻痺性驗光,12歲以下兒童和遠視眼一定要用。
  • 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有效預防近視
    目前循證醫學證明,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這裡說的戶外活動不只是局限於戶外的體育運動,只需要兒童呆在戶外,不一定需要運動,哪怕是在戶外閱讀、寫字、上課等都可以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可能是因為在於戶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內光照度的幾百倍,而光照度是近視預防的核心要素。
  • 守護孩子明亮的眼睛,這份預防近視指南,送給老師家長
    因為某些學校和專業對視力有要求,一些準大學生最近「扎堆兒」去做近視手術。但眼科專家提醒,近視手術有諸多禁忌,需經過嚴格的術前檢查,不要盲目跟風。眼科專家表示:近視手術有禁忌,並非人人都可做。已明確的圓錐角膜、未受控制的糖尿病、明顯的白內障、單純皰疹性或帶狀皰疹性角膜炎病史、嚴重乾眼病等等都屬於近視手術的絕對禁忌症。
  • 小學生家長請注意,預防近視應該從這點開始
    說起近視,只要是學生都繞不開這個話題,基本上從上學開始,家長們最擔心的事件就是害怕孩子視力不好,有時候甚至超過對孩子學習的擔憂。但是,家長心裡也都清楚,在現在這種課業負擔的情況下,孩子不近視的可能性真的太小了。
  • 孩子在家上網課如何預防近視?防藍光眼鏡是否有用?
    01最近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其中特別提到應該增加戶外運動,但是很多家長也擔心增加戶外運動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請問這二者是否衝突?增加戶外運動對於保護視力有哪些作用?尤其應該多做哪類型的運動?
  • 家長最關心的12個近視防控問題,你知道嗎?
    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保護孩子視力?......一起了解↓↓↓問1.近視和散光的預防措施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答近視的預防措施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白天的戶外活動,每天在自然光環境下活動2小時能夠明顯減低近視的發生及發展,另外使用低濃度阿託品、或配戴角膜塑型鏡等方式也有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
  • 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目前醫學界認為,影響黃斑病變的主要因素是年齡,而不是藍光。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質量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過濾了有害的短波藍光,其藍光危害值基本都處於無危險級別。即正確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所接觸到的藍光一般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目前也沒有藍光導致近視的直接證據。
  • 複課後如何科學用眼、預防近視?防藍光眼鏡是否有用?
    疫情期間,一些媒體和家長對如何幫助孩子保護視力、預防近視也很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5月1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有關專家就家長們關心的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專家提醒,全國大部分學校已複課開學,希望全社會能夠共同行動起來,特別是學校、家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努力,共同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目前醫學界認為,影響黃斑病變的主要因素是年齡,而不是藍光。  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質量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過濾了有害的短波藍光,其藍光危害值基本都處於無危險級別。即正確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所接觸到的藍光一般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目前也沒有藍光導致近視的直接證據。
  • 眼睛乾澀,視力模糊,青少年預防近視應該這樣做
    自2016年開始,「愛眼日」就開始大力宣傳防控青少年近視。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就是「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 今年上半年大概是孩子們「上網」時間最長的半年了吧!如今「神獸」回籠了,一個宅家網課的超長假期,家長們是否注意過寶貝們的眼睛?視力還似從前嗎?
  • 各位家長注意!國家衛健委權威提示:這個學段近視高發!
    + 八、戶外活動真的可以防控近視嗎? 答案是肯定的。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近視防控措施。
  • 孩子近視越早治越好?掌握兩個方法,近視度數不再飛快漲!
    不少的孩子出現了近視的情況,這對於孩子的家長來說,可以說是造成了比較大的傷害。一旦孩子出現近視的情況,往往著急的就會是家長朋友。孩子近視有哪些影響,不少的人為此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更有一些女的為此找不到男朋友。
  • 中消協: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不斷上升,加上經營者大肆宣傳藍光的危害,讓不少家長將孩子近視的「罪魁禍首」歸咎於藍光。但據專家介紹,藍光只是具有造成視網膜損傷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與視網膜接收到的藍光劑量有關。也就是說,藍光照射只有達到足夠的時間和一定強度後才有可能造成視網膜傷害。
  • 家長最關心的12個近視防控問題,權威解答在此
    答 近視的預防措施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白天的戶外活動,每天在自然光環境下活動2小時能夠明顯減低近視的發生及發展,另外使用低濃度阿託品、或配戴角膜塑型鏡等方式也有延緩近視發展的作用。
  • 「防藍光產品」是否具有預防近視的功效?
    01 電子產品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不斷上升,加上經營者大肆宣傳藍光的危害,讓不少家長將孩子近視的「罪魁禍首」歸咎於藍光。但據專家介紹,藍光只是具有造成視網膜損傷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與視網膜接收到的藍光劑量有關。
  • 專家談兒童近視預防:戶外活動白天做,角膜塑形鏡並非人人適用
    關於孩子的近視問題,一直是不少家長的一塊心病。有沒有靠譜的辦法可以預防或延緩近視發生呢?在國家衛健委最新一期在線訪談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凱專門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控制方面存在的種種誤區進行了詳細分析。
  • 防藍光眼鏡真能預防近視、防輻射?
    宣稱預防近視、防輻射?中消協發布重要提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學生們都在家中上網課,家長們擔心孩子們視力受影響,往往都會購買一些有特殊功能的鏡片預防近視。因此在市場上,宣稱能有效阻隔藍光、防輻射、緩解視疲勞的防藍光眼鏡就開始熱銷了。
  • 矯正手術不是青少年近視的「救星」!
    臨近歲末,在北京同仁醫院屈光手術中心,早上8點不到,記者就看見候診大廳裡已排起長隊,「來這裡做近視矯正手術的人,都要在這個大廳的幾個科室中完成一整套眼部檢查,然後拿著檢查結果去找醫生,制定手術方案。」正在排隊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近視500度左右,有10年戴眼鏡史,因為工作原因,必須通過手術摘掉眼鏡。
  • 兒童近視戴眼鏡會加深度數?防控近視,這6點家長一定要清楚
    Q3:近視能治癒嗎?A:很遺憾,截至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治癒近視的方法,只能通過科學矯正、改善用眼習慣等避免近視加重。不少家長對於「近視不可逆」的說法不願接受,聽到醫生建議孩子配眼鏡時,都有一種「不甘心」的想法,試圖通過按摩、針灸、藥物等方法讓孩子恢復視力。這裡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近視能治癒的虛假宣傳和商業營銷。
  • 近視考生視力達標後,報考警校沒問題,建議家長和考生注意
    警校普通批次專業,在招生過程中,跟普通高校錄取環節沒有太大的差別可言。考生只要高考分數達標,不管是否為近視考生,都能考進去。此外,還不用面試、政審和體能測試等。只有個別警校普通專業對考生有一些要求外,大部分警校普通專業只對高考分數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