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地產,是真實存在的天空之城-拉普達

2020-12-25 贏商網
  石振弘
  現任國家級-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總策展人,並受邀擔任數個省市文博會的臺灣館策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廈門大學管理學博士班。
              天際文創機構創始人。長期在東北亞、東南亞、海峽兩岸等地,從事大學重整、高校興辦、文創園區開發、旅遊與連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策展等。專注於亞太區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包括「文教交流」、「文藝策展」、「文旅規劃」、「文創設計」、「文產投資」等。
 

  8月,吉卜力工作室社長鈴木敏夫受訪時提到動畫製作部門可能會解體,引起不小的風波。天空之城、龍貓、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紅豬、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即使你不是動畫迷,應該或看過或聽過以上這些由宮崎駿帶領吉卜力工作室創作的動畫片,就像我16歲第一次登臺交響樂團演奏的曲目就是久石讓為「天空之城」電影作的<伴隨著你>,對多數70、80年的人而言都是多麼經典的共同回憶。去年宮崎駿宣布引退,對很多人來說就像麥可.喬丹引退一樣地令人不舍。但是,傳奇卻不會嘎然而止。

  看看1996年9月離去的藤子.F.不二雄所創造出來的哆啦A夢。2012年底開始巡迴的「哆啦A夢誕生前一百年展」(還記得哆啦A夢是2112誕生的吧),在臺北松山煙廠文創園展出三個月,共吸引120萬人次觀展,門票收入近3億元臺幣(約為人民幣6千萬元),衍生品銷售近2億元臺幣(約為人民幣4千萬元);今年4月在北京朝陽大悅城小規模展出100隻藍胖子與幾個道具場景,門票收入居然超過1千萬元人民幣,還把大悅城擠得水洩不通、出入交通癱瘓。在臺北這場為期3個月的展覽,付出90萬元美金(不到600萬元人民幣)的授權金成本帶來將近1億元的營業額。還記得4年前我在大學MBA講授文創地產時有學生問到,除了電影與遊戲還有甚麼文創商機,我當時回答「看看中國大陸以倍數成長的電影院與演唱會票房,動畫衍生的文創體驗消費將不可小覷」。

  倒不是我有甚麼先見之明。就像每次去紐約時我還是一再地跑去麥迪遜廣場花園MSG去緬懷喬丹的風華與憑弔約翰.列儂的風採一樣,5年前小住東京工作時,房子都還沒整理好我便迫不及待地在第一個周末搭上JR中央線奔向東京近郊的三鷹市,目標是「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又稱吉卜力博物館),到了三鷹市後我才發現自己太小看宮崎駿的魅力,原來門票需要提前預定(1,000日幣,約為60元人民幣),而且每天只限量2,400人參觀,害我當時我只能遠眺著由龍貓守護的城堡崗亭,與之隔窗對望。

  漫步在三鷹市,會發現從街道指示牌到街道家具都由宮崎駿的動畫所衍生。原來,過去三鷹市因為人口外流到東京而導致城鎮經濟蕭條,為了挽救危機,三鷹市邀請了吉卜力工作室與宮崎駿設立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由宮崎駿親自設計,首任館長並由宮崎駿長子宮崎吾朗擔任。果然,2001年10月落成開幕之後,這座佔地僅4,000平米的小文創園區,憑藉著龍貓的巴士屋、天空之城的機械人、宮崎駿的工作室,讓原本逐漸沒落的三鷹市,一躍成為全球動漫迷為之嚮往的夢幻之城。

 
 

  講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另一個距離東京新宿車站搭乘京王線車程40分鐘外的多摩市「三麗鷗彩虹樂園」,也就是全球Hello Kitty迷心中的麥加。這座佔地2萬平米、以Hello Kitty為主題的三麗鷗彩虹樂園,以文創為主力店幫助了新市鎮品牌與奧特萊斯(Outlets)商業發展,就業人口與觀光消費再進而紮實一般性商業服務經濟規模,提供一種以動漫體驗為主的文創地產開發典範。

   再看看作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起原地的英國。趕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開幕的哈利波特片場(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包括:霍格華茲挑高飯廳、葛萊芬多交誼廳、鄧布利多辦公室、消失的密室、斜角巷、史內普的魔藥教室、海格的小屋、榮恩的家……等各個一比一的場景,絕對值得作為麻瓜的你從倫敦花來回25英鎊(約250元人民幣)、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到赫特福德郡的沃特福德(Watford Junction),再掏出28英鎊(約280元人民幣)進入這座由美國華納兄弟於2010年底買下並改造、總佔地60公頃的舊片場。

 
 

  這座成為倫敦新景點的哈利波特片場,不,正確來說,是在倫敦很郊區的文創景點,讓全球到倫敦的旅客不辭辛勞,願意花上一整天的時間,長途奔波來朝聖,別以為奉上600元的車錢門票錢就夠,到了那,你可能會瘋狂地花300元人民幣買一張地圖,或是殺紅了眼高價買下你永遠不會拿來穿的魁地奇隊服,更過分的是,如果你沒有提前一兩周預定,你可能還進不了門。

  回來看看位於臺灣東北角的宜蘭市,一年以前這是一座讓人沒甚麼動機前往的城市,宜蘭火車站,連我這個本地人都忘記有沒有曾經踏入過,沒多久前,找來繪本家幾米並取得授權,利用車站旁約二百米狹長無用的廢棄鐵路用地,巧妙地設置例如向左走向右走的繪本場景,現在,每日數千上萬名遊客蜂擁而至,成功帶動城市觀光產業。

  同樣位於東北角的九份,一座因為挖掘金礦而形成的山鎮,曾經的淘金熱擁有太多戲劇性的豐富故事,1989年候孝賢拍攝、獲得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悲情城市>,成為九份的代名詞,現在,多數人介紹九份反而是提到讓宮崎駿獲得第75屆奧斯卡與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千與千尋>,因為少女千尋搬新家後闖入的靈異小鎮的街景就是以九份為原型。九份,從九戶人家,到亞洲金都與小香港,到沒落,到現在成為亞洲知名景點。讓人再次見證到動畫體驗經濟的力量。

  在瘋狂的地產飆升年代,文創地產,對多數的國內地產商而言,僅是新穎的圈地概念,幾經波折後,也讓多數的政府更加認定文創地產是不曾存在的天空之城-拉普達。但是,看看前述各國各地區真實的項目與經濟效益,天空之城的確毫無疑問地存在,而作為天空之城漂浮關鍵的飛行石也埋藏在地表,只可惜,國內雖有人看到飛行石的價值(文化內容),卻只想著交易飛行石的原礦(透過最沒文化的直接買賣來作文創生意,例如,取得授權再加價賣出去以快速賺取價差),而不是去提煉飛行石原礦取得更高價值(以創意萃取文化產業價值),甚至去打造出一座座值得守護與驕傲的天空之城(文創地產商業模式與品牌)。

 

相關焦點

  • 宮崎駿的機械夢幻:《天空之城拉普達》篇「特別編」(多圖)
    在《天空之城拉普達》中,有一方特殊的勢力,就是已經瀕臨滅亡的拉普達王室。拉普達,也就是天空之城的名字,是一個皇家身份的象徵。這個文明曾擁有極高的科技實力,讓城市以飛行石之力飛起來,也創造出了可怕的攻擊武器。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宮崎駿的描繪。
  • 《天空之城》:飄然遠去的「拉普達」,大文明之下探討「小我」
    宮崎駿老先生打造的眾多作品,似乎都完美地擊中了我們的心,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也是如此。但是如今我們被打動,卻並不意味著它也同樣在那個時代嶄露頭角。1984,宮崎駿老先生以一部《風之谷》,將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探討推向新的高度,正當人們都期待下一步佳作時。
  • 加西亞瓷磚|拉普達木紋——追尋天空之城的呼吸印記!
    拉普達,意為浮島,也是宮崎駿動畫電影《天空之城》中飛行島嶼的名字,一棵永遠守望大地的生命之樹,而它的原型就是義大利·白露裡治奧古城。        加西亞瓷磚夏季新品拉普達木紋(CIVITA WOOD)
  • 《天空之城》希達的祖先放棄天空之城,並不是一種愚蠢的選擇
    「天空之城」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傳說中它飛行在雲層之中,城市上面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和機械,因此成為了地面上人類憧憬的存在。地面上很多人不相信「天空之城」的存在,同時很多人對「天空之城」的存在堅信不疑,並不惜一切努力攀登上天空之城。但是,一直生活天空之城拉普達的人類——希達的祖先卻主動放棄了天空之城,選擇回歸到地面。
  • 宮崎駿的機械夢幻:《天空之城拉普達》篇「普通編」(多圖)
    今天我們來走進另一部動畫電影《天空之城拉普達》。01概覽《天空之城拉普達》是鈴木敏夫和宮崎駿正式搭檔的一部電影,也是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篇動畫。裝填手09海盜的艦載機海盜們的艦載機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飛行器,他像蚊子一樣上下揮動翅膀來提供升力,倒是飛得非常快,不過一次性之多乘兩個人
  • 《天空之城》:每個人心中都有座天空之城,保存著我們的童真
    《天空之城》:每個人心中都有座天空之城,保存著我們的童真 雲層背後未知的神秘和美麗、繁華與凋零,就讓它們永遠消失,真正純淨的美只能消失,那顆孤獨的樹最後徜徉在無盡浩瀚,加上無比熟悉的配樂,何止感動;對飛翔的熱愛,永不言敗的少年和少女,充滿童心的婆婆,天空某處,定有一個無人涉足、只為自己保留的小小世界
  • 《天空之城》,你還有年少時追夢的勇氣嘛?
    #宮崎駿動漫#《天空之城》在廣大的動漫愛好者心中,是一個童年回味般的存在,這部1986年上映的電影,儘管在上映初並不被看好,但是誰曾想34年後的今天,《天空之城》竟然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在整個世界動漫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 天空之城,每一次看這部動畫都覺得很美
    天空之城,每一次看這部動畫都覺得很美——天空之城傳說裡的拉曼達滿是金銀財寶,穆斯卡眼裡的天空之城不是歸屬故鄉,而是科技戰力,真正的天空之城呢?幸運的是,希達找到了它,一顆生命之樹深深的紮根於土壤深處,湖水映著日光,樹蔭下活動著古老的生態精靈,身上沉滿青苔與鮮花的機器人陪伴著這座曾經的鋼鐵戰城。早該拋卻那沉重的武器了,生命之樹守護下的拉曼達,真正的天空之城,永遠的漂浮在天空。你從天空落下,給予我最心動的相逢,若真有未知的彷徨,請讓我隨你同往。
  • 欣賞宮崎駿動漫天空之城,拉普達人為何要放棄天空之城而重返大地
    今天又是動漫好時間,歡迎大家來到宮崎駿的土巴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還是宮崎駿老先生奇思妙想的動漫作品,而這期,小編要來講解的就是《天空之城》,據說《天空之城》是取自英國知名小說《格列佛遊記》的飛島國,小編看過這部動漫之後,對於裡面的天空之城非常期待,這可是很多人的夢想,在能夠漂浮在天空中的城市
  • 《天空之城》中人類文明所產生的「天空之城」是一種生活的狀態!
    《天空之城》這部日本動漫電影也是日本漫畫家宮崎駿的得意作品,一上映之後就風靡一時。同時《天空之城》的歌曲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模仿,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大家對這部動漫最深刻的影響就是那個天上的城市。人類的文明已經發生到了天上,可以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
  • 《天空之城》賞析,當少年遇見少女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這部動畫,製作時間較早,無論從畫風還是角色動作,都留有當年的痕跡。動畫產業發展到今天,已經目不暇接,許多人可能已經沒有精力再去欣賞一部曾經的經典。然而,《天空之城》絕對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動畫電影。
  • 《天空之城》影評:在我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影評:在我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之城關於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其實小編想如果一個人真正的喜愛看電影,那麼他的作品小編相信,沒有人是沒有看過的吧,就算是真的沒有看過,但是他的作品的名號,想必也是略有耳聞的吧。
  • 《天空之城》你真的看懂了麼?
    古老帝國拉普達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機械島,傳說那裡已無人居住,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因此,無論是軍方還是海盜,都在尋找著這座漂浮在空中的島嶼。小礦工巴魯這天偶遇拉普達比繼承人希達,兩人一見如故。為了阻止軍方的邪惡計劃,巴魯,希達與海盜一起踏上尋找拉普達之旅。故事的最後,希達念起了咒語,天空之城拉普達破碎。而飄在空中的飛行石結晶搭載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上升到天空的盡頭。
  • 《天空之城》——文明的悲歌
    ——《天空之城》在我眼中,日本吉卜力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天空之城》,是人類即將進入後工業時代所鳴的喪鐘。作者急於將這個悲哀的結果公開,是因為現代文明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深深影響到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 《天空之城》的「愛戀」
    今天花了兩個小時看了《天空之城》果然,天空之城只有在看《天空之城》的時候最有感觸。真想住進去,生活在天空。其實我有個奇怪的想法,我在想宮崎駿先生也許就像那個火星男孩一樣,其實並非地球上的人類,先生也許就是「拉普達」的倖存者。
  • 燃龍點鳳日漫:用勇敢和善良追求理想《天空之城》
    今天,點鳳就和您一起,品讀宮崎駿先生的經典作品《天空之城》。宮崎駿語「我想製作一部少年英雄為了夢想而不斷拼搏的冒險故事。」那麼,今天點鳳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這部電影吧~《天空之城》主要講述了小姑娘希達和少年巴斯因飛行石而結緣、相識,在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過程中,他們不怕困難、互幫互助,戰勝了重重阻礙,與海盜朵拉婆婆和其他人一起,打敗了想要獨佔拉普達先進武器、稱霸世界的穆斯卡,最終保護了拉普達的故事。
  • 淺談宮崎駿《天空之城》中的反戰思想及體現
    《天空之城》是由宮崎駿導演,於20世紀80年代創作並上映的一部經典動畫影片。影片不僅以優美的畫風、悠揚的音樂、鮮明的人物特徵和跌宕起伏的情節贏得了觀眾們的青睞,其中蘊含的反戰思想和對美好和平的讚揚更是帶來了深刻影響。
  • 《天空之城》:宮崎駿隱藏在電影中的諷刺,你看懂了嗎
    有一部電影雖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豆瓣排行榜更是排在第三十五名,但實際上它在院線發行時期卻觀者寥寥,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部電影——《天空之城》。小姑娘希達是傳說中「天空之城拉普達」王族的後裔,拉普達擁有著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幾千年的空中文明。
  •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這是直擊心臟的一部電影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等人配音。該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
  • 《天空之城》:科技革命下的隱世桃源,何故淪為無人問津的廢墟?
    對於美麗神秘的天空之城,生活在地上的人,軍隊、羅穆斯卡以及海盜朵拉,小男孩巴魯對拉普達的「嚮往」是不同的,不同角色之間的對立矛盾由此凸顯出來。最終眾人不同的目標也引導著他們走向各自的結局,甚至連天空之城也迎來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