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驚悚片最大的樂趣是什麼?
當然是看完背後一涼,享受被「嚇」到的時刻。
炎熱的夏天,再也沒有比一部驚悚片更讓人「降溫」。
最近,Hulu就上線了一部多國成員共同製作的全新原創懸疑驚悚劇集。
讓人看完兩集,瞬間從熱浪滾滾的夏季,一下涼到了心裡。
就是這部——
《極地暗殺》
《極地暗殺》是一部日歐合拍劇集,團隊囊括了各國實力派。導演是拍過《時間管理局》的西班牙導演豪爾赫·多拉多。演員也有很多美劇熟面孔,有出演過《紙鈔屋》的阿爾瓦羅·莫奇、演過《瑪麗女王》的凱薩琳·奧唐納麗、《玩偶特工》的阿梅裡亞·霍伊。
主演過《朝九晚五》、《野豬大改造》的日本男星山下智久也驚喜亮相出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在其中飾演了十人小隊裡的微生物學家阿秋,並且演唱了片尾曲。
這部劇集上線就獲好評,剛剛播出兩集,在豆瓣上就衝到了8.5的高分。
短評裡,有不少人留言說:很精彩,有種久違了的被「嚇」到的感覺。
這部驚悚片,到底憑什麼「嚇」到大家?
01
暴風雪山莊
懸疑劇集中有一種非常經典的模式,暴風雪山莊。
暴風雪山莊模式,通常是有幾個相識或陌生的人一起來到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由於種種情況,無法與外界取得及時聯繫。在此過程中,案件會在眾人之中發生,由於封閉環境內的條件比較有限,無法取得外界力量的幫助,兇手往往就在眾人之中。
封閉的環境裡,極端的心理狀態下,什麼事都有可能會發生。暴風雪山莊模式由於其特有的封閉性,使得情節非常集中,具有強烈的衝突性和刺激感。有很多經典電影採用了暴風雪山莊模式,比如《無人生還》、《致命ID》、《心慌方》等。
《無人生還》劇照
《極地暗殺》,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暴風雪山莊模式下的驚悚懸疑劇集。
這一次,故事發生在了冰天雪地的南極洲。
北極星六號國際基地裡,大部分隊員已經結束了夏季的考察任務準備返回。
南極洲長達六個月的冬季被稱為極夜,極夜來臨的時候整個南極都將陷入凜冽的寒冬與漫長的黑暗。極夜到來,考察隊要派十名隊員留守在全封閉環境下的基地裡觀察記錄。
留下的十個人裡,有領隊、有廚師、有醫生、有科研工作者……這個小隊將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中待在南極,直到下一個夏季前來換班的隊員到來,他們才能離開。
時光飛逝,極夜過去了。南極洲迎來了極晝的第一天,也是隊員前來換班的日子。
在飛機上,領隊約翰就隱約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
他們已經有三個星期,沒有收到過基地傳來的任何信號。
下了飛機,也沒有任何隊員來迎接。
基地的大門已經被大雪覆蓋,短期內沒有進出的痕跡。當他們清理積雪掩蓋的大門,才發現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
所有痕跡都在顯示,這段封閉的日子裡十名隊員遭遇了可怕的事情。
大廳裡一片狼藉,全是碎玻璃渣和空瓶子。
牆壁上,留有兩個血手印和一個彈孔。
在房間裡,他們找到了指揮官艾瑞克的屍體,此時屍體已經在冰雪裡變得僵硬。看著這一切,領隊約翰和隊員們陷入了一陣恐懼,他們迅速搜索整個基地,想要找到剩下的隊員。
一具具屍體在不斷被發現著。終於,他們找到了一個倖存者。打開廚房柜子的大門,醫生梅姬手拿著尖刀,驚慌失措地對準了他們。
十名隊員,七具屍體,兩人失蹤,一人倖存。唯一的倖存者患上了極地t3綜合症,這種症狀常常會出現在極地居住5個月以上的人群裡,會表現出失憶和精神錯亂的症狀。
整個基地,在過去的六個月中變成了一個犯罪現場。
封閉的大門,中斷的訊息,發現的屍體讓事件一步步變成了冰天雪地下的生存遊戲。
02
羅生門
人心面前,真假難測。
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裡,兇手、妻子和武士出於他們自身的利益考慮,隱瞞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他們各自提供了一個不同版本的故事,一樁兇殺案被演化成了三種不同的說法,令真相變得格外複雜。
和這部影片一樣,《極地暗殺》也通過不同視角講述故事,讓所有人的話語和行動交織成了一出精彩的羅生門。
在倖存者梅姬的主視角裡,進入封閉的空間之後,十名隊員都漸漸暴露出了隱藏起來的那一面,也就是真實的自己,警惕與懷疑在空氣中瀰漫。
第一名隊員邁爾斯死在冰天雪地裡,脖子上的鋸痕讓隊員們認定兇器是鋸子。此時,偷偷丟掉鋸子的尼爾斯就成了最大的懷疑對象。儘管尼爾斯一直大喊自己是冤枉的,然而眾人還是對他滿心懷疑。
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尼爾斯被關了禁閉,獨自死在了房間裡。
他們互相揭發彼此。指揮官艾瑞克在和亞瑟爭吵之後,亞瑟說出了艾瑞克以前在軍隊服役時,曾帶著手下走進了狙擊手的陷阱,導致三人喪命。
而在領隊約翰的視角裡,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兇手。
他以一個外部調查者的身份審視著發生的這一切,連妻子艾尼卡都不敢再輕易地相信。一方面,他想要儘快找到失蹤的艾尼卡,另一方面,又無法對艾尼卡留下來「有罪」的字條視而不見。
與此同時,梅姬的主視角也在經受懷疑。一個「無辜」的倖存者講述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她精心編造的謊言。
第二集結尾,隊員們發現了失蹤的成員亞瑟,疲憊的亞瑟立刻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他告訴約翰,梅姬一直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受害者,騙取大家對她的信任,是她殺了所有人。
「究竟發生了什麼?」
「究竟誰是真兇?」
在他們的眼裡,都有著不同的答案。
不到真相揭曉的那一刻,劇情時刻會有反轉。
03
危機四伏
驚悚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氣氛的營造。好的驚悚片,看完後是細思極恐。
《極地暗殺》就通過鏡頭與音樂的精妙設計,讓你在觀看過程中體驗一種「處處是殺機」的感覺。
進入極夜的南極洲,這片一望無際的雪地裡藏著無限的寂靜和暗暗浮現的危機。因此在鏡頭的設計中,《極地暗殺》用了大量遠景,使得十名隊員居住的基地成為了一片雪地裡被包圍的一點。
在夜晚的鏡頭中,基地像是時刻暴露在一片黑暗中,時刻會被身處的大自然吞噬。
鏡頭的色調也在時刻強調這一點。屋內是暖的,屋外是冷的。冷暖色調的對比,讓南極洲的極夜看上去是如此的神秘莫測,在黑暗中時刻隱藏著殺機。
《極地暗殺》裡的音樂也巧妙地烘託了氣氛,儘可能地還原身處極地的緊張氛圍,增加了劇集的真實感。
比如說梅姬在被找到後因長期置身於極地,出現了極地t3症候群,這種症候群會產生精神失常感。因此梅姬躺在病床上的對話伴隨有嗡鳴聲和一些回音,模擬了梅姬當時的精神狀態。她的精神,在這片極地中遭到了一次徹底的摧毀。
以上這些豐富的元素,都讓《極地暗殺》成為了一部足夠刺激的驚悚懸疑劇。表面上看來這部劇只是一個「生存遊戲」,其實這部劇也有著豐富的內核,它真正想說的是人性。
在極端環境下,十名隊員暴露出了人性中最為黑暗的一面。在未知的恐懼面前,他們互相懷疑,互相警惕,互相殺戮。
一群平日裡互幫互助的隊員,輕易地拋棄了同伴間的信任和對彼此的情感。在南極洲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來自文明世界的他們摒棄了文明世界裡所有通用的法律和道德,用最極端的方式對待同伴。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現實裡的一樁真實案件「魯榮漁2686號慘案」。2010年,魯榮漁2686號搭載33名船員駛向太平洋。然而當船返航的時候,原本的33名船員只剩下了11人,22名船員已經葬身。
最令人震驚的是,殺害他們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船上的11名船員。
出海期間,「黑合同」與辛苦的勞作讓矛盾迅速激化。於是,船員劉貴奪帶領同夥劫持船長,控制船隻返航,卻使得夥食長意外喪命。劫持事件之後,船上的氣氛逐漸變得充滿了懷疑和恐懼。劉貴奪成為了令人畏懼的頭領,主導了船上的死亡殺戮。一幕幕連環血案就此發生,最終演變成了一出可怕的惡性案件。
上船的時候,他們還是清白的普通人,下船之後,他們手上都沾上了同伴的血。這些船員在恐懼與懷疑中拋棄了人性中的善,墮入了惡的深淵。
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發酵出的黑暗面,讓人嘆息。
原本普通的人是如何在恐懼與懷疑中一步步拋棄自我,走向瘋狂的呢?這部劇,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