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滿族政權,滿族人的姓氏習慣與漢人不同,他們往往只稱名而不加姓。像人們熟悉的被慈禧在垂簾聽政前殺害的大臣肅順,就不是姓肅名順,他姓愛新覺羅,肅順只是他的名。鎮壓戊戌變法的榮祿,也不是姓榮名祿,榮祿姓瓜爾佳,他的全名應是瓜爾佳榮祿清朝的國姓是愛新覺羅。
末代皇帝溥儀的全名是愛新覺羅溥儀即姓愛新覺羅,名溥儀。康熙皇帝玄燁全名是愛新覺羅玄燁,乾隆皇帝的全名是愛新覺羅弘曆,溥儀的弟弟溥傑,全名是愛新覺羅溥傑。
說起清朝的國姓愛新覺羅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清王朝發祥於東北長白山。傳說,有一天,天上有三個仙女降到人間,來到長白山附近的布勒裡湖洗澡,正玩得高興,忽見一隻神鵲銜了枚朱果飛來,神鵲將朱果放到岸邊,叫了幾聲就走了。
仙女佛庫倫搶先遊到岸邊撿起了這枚紅果,穿衣服時含在嘴裡不小心滑倒肚子裡,她因此懷孕,不久,生下一個男孩,長得體貌奇偉, 落地便會講話,佛庫倫對他說:「汝以愛新覺羅為姓,名布庫裡雍順。」這個布庫裡雍順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爾哈赤的始祖。這個「受姓於天」的傳說,自然是為了顯示其君權神授的權威。
其實,據專家考證,清朝皇族的姓開始還不是「愛新覺羅」而是「覺羅」。覺羅是地名,在烏蘇里江上遊一帶,那裡曾是努爾哈赤先世聚居之處,這是以居住地為姓。「愛新」是後來努爾哈赤加上去的。
「愛新」,滿族語是「黃金」的意思。努爾哈赤在「覺羅」前加「愛新」有兩層意思,一是黃金珍貴,可顯示帝王尊嚴,二是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的完顏氏在歷史上曾建立過強大的金國政權,努爾哈赤在覺羅前加意為「金」的「愛新」,是藉此號召女真族人推翻明王朝,完成完顏的遺業。
滿族人的姓都是多音節的,受漢族影響,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滿族人多冠以漢族姓了,或取原來多如馬佳氏改姓馬,索綽多改姓索,董佳氏改姓董,齊佳氏改姓祁,舒穆祿氏改姓舒或徐,瓜爾佳氏改姓關。也有將原有姓的譯意改為姓的,如巴顏氏,「巴顏」滿語為富有之意,於是將巴顏氏改為富姓。
國姓愛新覺羅因含有「黃金」之意,於是便改成「金」姓,如末代皇帝溥儀的七妹愛新覺羅韞歡就改名為金志堅,其三妹也改名叫金韞穎。溥儀始終沒有改,一直稱愛新覺羅溥儀。平時人們提到他時,都是稱溥儀皇帝,連有關他的書中,也是這樣稱呼,很少冠以全名。但有時必須寫他的全民,如他被特赦後有了選舉權,選民證上寫的就是全民:愛新覺羅溥儀。
溥儀的弟弟也因身份特殊,一直沿用著皇姓,稱愛新覺羅溥傑。溥傑的妻子嵯峨浩本是日本侯爵嵯峨勝之女,嫁給溥傑後,改稱愛新覺羅浩。浩病逝後,其部分骨灰被運回日本,同她的長女慧生的骨灰一同安葬在中山神社院子中的個新建的神社裡,這個神社稱「愛新覺羅社」,社名是溥傑親自題寫的。溥傑表示,在他去世之後,骨灰一部分撒向祖國大地,一部分也安葬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