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的「意思」以及童話所需要的「意思」

2021-01-12 觀點中國

童話《小豬唏哩呼嚕》,最近被質疑「適合做兒童讀物麼?」10月3日,網友「@陸偉的膠片」(認證為「江蘇廣電總臺節目製片人陸偉」)在微博貼出《小豬唏哩呼嚕》一書第129和131頁的截圖,其中講述了一隻豪豬與一隻小豬向猩猩經理買水果的故事。文中,豪豬告誡小豬,要給猩猩經理送紅塔山牌香菸「意思」一下,才能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水果……「@陸偉的膠片」向春風文藝出版社發出質疑:給孩子看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兒童版的社會生存手冊嗎?

顯然,童話中「送紅包意思一下」的內容,引起了陸偉對兒童教育的焦慮。但是,這條微博的轉發數和評論數很少;《南方都市報》會選擇這條微博作報導,應該也是認為兒童教育問題會引起關注。但是,在新浪網社會新聞板塊裡,《南方都市報》的這篇報導,點擊閱讀和評論的人都不多。是人們不重視兒童教育問題?還是其他社會新聞更刺激、更能吸引眼球?或者,現在小學生為當班幹部而「賄選」都不算新聞了,很多家長為了跟老師搞好關係而「意思意思」,對孩子來說已經不是秘密。在這樣的教育生態下,童話裡這點內容只能算「小意思」了。

但是,陸偉的質疑,對兒童文學創作者、出版者,甚至閱讀者,仍然是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兒童讀物中能否出現負面內容?負面內容對兒童是否一定會產生負面的引導作用?一個童話故事是必須由若干情節構成,所謂情節,就是一個個矛盾衝突,若故事裡只有正面一方,所有內容都屬於正能量,就無法構成矛盾,也就沒有辦法寫故事了。

負面內容是否會對兒童產生負面的引導作用?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負面作用而在什麼情況下不會?一方面,這是一個「怎麼寫」的問題,也是一個「怎麼讀」的問題。一位網友跟帖說,如果小豬在豪豬和猩猩經理的「指點」下,從此就變壞了,才可以說作品有負面引導作用。而作品並沒有這樣寫,小豬仍然保持著善良的內心,就不能指責作品教人學壞。雖然結局也未必是評價作品的唯一依據,但這位網友根據作品整體作出評價,這樣的解讀方法至少比斷章取義更恰當。如果作品中有一個「負面」的片斷,就等於這個作品也是負面的,連安徒生都沒法寫童話了。

還有一位網友則是跟兒童讀者作了換位思考,他說,說不定小孩子不會太在意這個內容。這是一種更客觀的思考方法:我自己這樣看,別人是否也這樣看?人的欣賞心理、認知方法有共同點,也有區別,成人和兒童的區別更大。成人更應警惕以己度人越俎代庖,認為自己的看法就是兒童的感受。昨天看到這個報導時,正坐在浙江省兒童文學年會會場裡,聽劉緒源講兒童情緒、情感及認知、審美心理是如何發展的,覺得很長知識:不是只要認字就會欣賞文學作品的。

有人關注兒童文學是好事,但外部環境過於苛刻、嚴厲,也會抑制作者的創作。唯一的辦法,還是那句老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對繁榮文藝,是最好的「意思」。

相關焦點

  • 孩子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童話--人民網福建頻道--人民網
    網友「kis」也說,「童話是故事,雖然遠離現實,但它們教人向善,對孩子來說,是認知期最好的精神食糧,這樣做太殘忍了。」網友「天亮說晚安」也認為,「社會需要娛樂,但並不代表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娛樂,我們不反對黑色幽默,但請在自己的世界裡進行。」
  • 暗黑童話風——《才不是童話》
    回合制卡牌遊戲,《才不是童話》儘管還在測試階段,但玩法與機制都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且,跟同類遊戲相比,弱化了卡牌稀有度與數值上的功能,突出了其獨特的破盾玩法機制,玩家在遊戲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童話故事的背後,有著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呢?什麼是童話?最近熱播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女主角徐睿知飾演一個童話故事作家,不過跟一般色彩繽紛的童話故事不同,她的筆下全是暗黑風格的故事。故事的第 3 集,徐睿知來到了精神病院中授課,她向病患者發問,什麼是童話。
  • 《觸不到的戀人》:電影雕刻了童話,童話也雕刻著電影
    「電影永遠不止是電影」,《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在其寫的《並指如刀·阿郎看電影》中說:「我們一出生就被一個清晰的目的所勾引,在一路狂奔的路上,我們不知不覺地只相信神話,不再相信童話。童話屬於孩子,他相信他相信的,需要他需要的。神話屬於成人,他信奉大家信奉的,需要大家認為都需要的。」
  • 原來俚語Goody two-shoes來自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它是什麼意思
    許多資料顯示這個說法來自於童話故事The History of Little Goody Two Shoes,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名叫古迪(Goody)的窮苦小女孩,她只有一隻鞋子。有一天她受贈得到兩隻鞋,於是高興地四處告訴大家她有一雙完整的鞋了,後來還嫁給了一個富翁,是個有完美結局的故事。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童話故事,在國外最早被稱作『Fairy Tales』,『Fairy Tales』這一詞原本的意思是『精怪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集》,就是搜集了國外的一些民間故事並加以整理修改才推出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 雲南特色小鎮——遊鳳龍灣童話小鎮
    也有人說,秋天是屬於童話的季節。我說,秋天都快要過去了,而你們卻還只是在紙上誇誇其談。既然秋天那麼美好,那為什麼不到秋天裡去呢?趁冬天還沒來,趁故事沒結束,保持熱愛,奔赴山海。在雲南,踏秋賞秋的地方比比皆是,但一個藏在秋天的童話世界卻不多見,那種遺世而獨立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
  • 有殺氣童話2怎麼下載 有殺氣童話2app下載
    18183首頁 有殺氣童話2 有殺氣童話2怎麼下載 有殺氣童話2app下載 有殺氣童話2怎麼下載 有殺氣童話2app下載
  • 《新童話》:童話的「新衣」
    1822年1月,已攜家眷回俄羅斯的羅斯託普欽伯爵買下這座城堡送給女兒,一來讓留在法國的女兒有個屬於自己的安身之所,二來聊解女兒懷鄉思念家人的愁緒。從此,位於奧布鄉間的諾埃特城堡成了伯爵夫人和子女常住的地方,他們在此間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對丈夫徹底失望的妻子轉而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她的八個孩子,之後是她的那群孫兒孫女、外孫外孫女身上。
  • 德國的精神涅槃:以《格林童話》為代表的童話故事
    童話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這些都是陪伴了很多人童年的經典讀物。那麼童話是怎麼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呢?今天主要講的是來自德國的《格林童話》,它的出現豐富了德國民間故事,在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顏值超高的紐西蘭童話樹,帶你走進童話世界,把童話帶回家
    而那棵聽著童話故事長大的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童話樹」身上長滿了記錄童話的小葉子,只要風一吹,就會開始講自己聽過小故事。所以夏季需要適當遮陰。冬季,為了保證植株能夠安然度過,需要讓它全天受光。另外,養殖幸福樹需要一年換一次盆。
  • 《年長者的義務》:大人們也需要被童話治癒
    僅僅活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陽光、自由,和一點花的芬芳。——安徒生月下桑的最新作品《年長者的義務》最近完結了,一段充滿溫馨的閱讀之旅也結束了。另一種則是童話。這是我們小時候都看過的一種文體,光良在歌曲裡傷感地唱著「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但是童話又確乎是美好的,王子和公主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醜小鴨會變成白天鵝,所有邪惡的魔法和巫術都會被打敗。
  • 安徒生童話裡唯一一篇中國故事,靈感居然來自它……
    但是真正要把安徒生的童話翻譯得精彩出色,既把意思表達清楚,又能保持風格上的原汁原味,卻也很不容易。 ——安徒生童話裡還運用了大量的習慣成語和雙關語,這些詞句同漢語中的歇後語有些相似之處,只消說出謎面似的詞句,便可以神會謎底所指何意了。在原作裡還大量運用了saa、da、vel、nole、jo之類的含義模糊或者並沒有什麼含義的副詞來加強或轉折語氣。
  • 《日本的童話》:尋找在中丟失的童真年
    不知何時,我們不再相信童話,而是相信那句「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在長大之後,他們逐漸失去了最純粹的自我,在生活中的種種經歷中變成了粗俗的成年人,他們的心也變得悲傷起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一些純潔的東西來洗心革面,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而美麗的童話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我們為什麼要讀童話?
    童話有用嗎?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的《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和價值》試圖回答這一問題。這本完成於20世紀70年代的童話心理學研究專著,既幫助成人,特別是那些需要照料和培養孩子的成人,使他們更充分地意識到童話故事的重要性;也像其他文學作品一樣,具有各種各樣的意義和深度,或能給處於21世紀的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 那些細思恐極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買了本安徒生童話,津津有味的讀著。有一篇故事叫《玫瑰花精》,大致的意思是一個姑娘愛一個青年,但這段愛情不被姑娘的哥哥接受,用劍殺了這個青年,將他的頭埋在土裡,這一切都被一個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在夜晚悄悄告訴了這個姑娘。姑娘很傷心,將戀人的頭挖出,栽在家裡最大的花盆裡,不久,姑娘抑鬱而亡。姑娘的哥哥將花據為己有,也包括埋著姑娘戀人頭的花盆。
  • 該不該打破孩子的童話世界?家長鬚知:孩子再造想像力發展需童話
    童話故事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幫助的。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別過早的打破孩子對童話故事的美好想像,當然家長們肯定十分迫切想知道怎么正確地看待童話,以及善用童話故事來教育好孩子,那麼接下來就要認真記好了。
  • 《小飛象》:說一下歐美成人童話,亞洲開掛小說,以及傳統故事
    小飛象,3分,說一下歐美成人童話,亞洲開掛小說,以及傳統故事因為我比較喜歡導演蒂姆波頓,所以才看看,電影沒問題,技術沒問題,從各個方面都沒問題,真要說劇情有問題那也是照著拍的(比如窮人對富人的弱智意淫啥)這些事情都不想談,導演功力有,真人電影中規中矩也就可以了,我想說的是國內外動畫的對比故事是那種典型的歐美童話類型,倆毛孩子拿著與眾不同的事物按照成人世界的思維歷險的故事
  • 《最後的精靈》:童話與「成人童話」的距離是我們回不去的烏託邦
    而「成人童話」,它沒有否認美好,只是放大了苦難,聚焦於現實,讓人明白現實是可以打敗所謂的美好。如果想要達到美好的彼岸,就需要擁有超乎尋常的堅強。所以「成人童話」不只是適合於成人,也適合所有正在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