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家三代如何選妻?不要只說女人愛高攀,男人又豈非如此

2020-12-24 桂花情319

再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發現盛家祖孫三代,在娶妻上,都是高攀,並且盛家的興旺,離不開祖孫三代高攀來得正室。

都說女人現實,說女人愛高攀,其實男人選妻也是如此。不信你往下看。

01 探花郎與勇毅侯府獨女

盛紘的爺爺也算有幾分本事,經商起家,掙下偌大大家業,還很有眼光的在京城買了一處人人豔羨的豪宅,給子孫留下一些薄產。

盛老太爺發家致富,小有成就,雖然與普通人家相比已是了不得,但是畢竟沒有資格站到金字塔上,而盛老太太出身的勇毅侯府那可是金字塔尖上的。

再說了,盛紘的爹充其量就是一個探花郎,盛家既不是皇親國戚,也不是歷代為官,在朝堂毫無根基。

盛紘的爹與盛老太太的婚姻明顯是盛家高攀。不得不說,正因為有盛老太太,盛家的小火苗才沒有剛剛燃燒就撲滅了。

盛紘的的爺爺給三個兒子分完家之後,就一命嗚呼了。沒過多久,盛紘的爹也駕鶴西去了。

那時候盛家可謂是一團糟,內有兄弟鬩牆,惡婦小妾興風作浪,外有奸詐小人落井下石。

尤其盛紘這一脈,身為一個庶子,無身份無背景,要想在盛府立足,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這時候盛老太太振臂一呼,力挽狂瀾,將盛紘過繼到自己名下,出錢又出力,把自己的十裡紅妝都貢獻出來,一心扶持這個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盛紘,才保證了盛家二房的命脈。

盛家三房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不學無術,就知道吸家裡人身上的血。盛紘的爹死後,他一早就盯上了二房這個肉骨肉,若沒有盛老太太,恐怕二房早已凋敗了,更不用說盛紘能夠在朝為官了。

盛家大房也就是盛維的爹,那就更不用說了。大房是個糊塗的情種,把個風流女子納回家,還做出那寵妾滅妻之事,還把嫡親的女兒害死了。

盛家大老太太一氣之下帶著兒女住到村外的莊子上。小妾見識短,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差點兒就片瓦不剩了。幸好盛家大房及時升天了,又是盛老太太出面,幫著大房老太太與妾室鬥智鬥勇,才得以重返盛家,這才保住了大房的根基。

02五品小吏與世代簪纓的嫡女

若說盛家的根基,是盛老太太守下來的,這一點兒也不為過吧。

盛家的根基穩住了,盛紘才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而盛紘在官場上如魚得水,又怎能沒有王家的功勞。

話說盛紘的正室王若弗也是盛老太太為他求娶的。

盛紘的父親只是一個探花郎,且在朝中為官時間並不長。而王家是侯府,王家老太爺是屈指可數、得以善終的能臣幹吏,歷經三朝不倒,低調沉穩,無論高起低落,都榮辱不驚。

王家老家老太爺無論伺候哪個皇帝,就算一開始有心結,最後都不得不欣賞重用,堪稱一代人家。

雖然王家的幾個舅舅才幹學問並不出眾,但憑著祖蔭和皇帝的顧念,還是穩當的做著官。

想當初盛宏剛中了舉人,便有人上門提親,都被老太太一一給回絕了。

盛紘的父親早亡,盛家是經商起家,從盛紘父親開始,盛家在朝中可以也並無甚根基。除了幾個念舊情的亡夫同年,朝中並無人提攜。

所以只能巴巴的等到盛紘次年中了名次靠前的進士才娶了王家的二小姐。

之後雖然盛紘自己很上進,但是不得不說,若無嶽家相助,他在官場上也不會如此順風順水。

話說回來,盛紘能夠求娶侯府嫡女,得多虧了盛老太太。雖然盛紘一表人才,但是若沒有盛老太太出面,他是斷斷不能與王家結親的。

盛老太太的身份在那兒擺著,就算是王家也得給她幾分薄面,有了這個敲門磚,盛紘才有機會在王家老太太面前展示自己。

再看王氏,雖然胸無城府,囂張跋扈,但畢竟是豪門貴胄小姐出身,禮義廉恥,行為做派與落魄小戶出身的林噙霜截然不同。

王氏雖然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但是王老頭從小就教她如何管家,加之有王老太太精心為她挑選的陪嫁劉昆家的,時時在一旁提醒,多年下來,王氏把盛家管理得有條不紊,還把幾個孩子教養得個個出挑。

只有後院穩住了,盛紘才得以施展拳腳,在朝堂上大展身手。

就連盛紘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麼多年他在官場上如此順遂,從未被上司欺壓刁難過,焉知不是王家的面子。

03 庶吉士與名門望族的嫡女

到了長白求親時,盛紘已經很有經驗了,完美繼承地盛老太太的擇偶觀。

長柏中了舉人之後,上門結親女眷數不勝數。然而盛紘很委婉地一一回絕了。這是為什麼?

盛虹雖然已官至五品,但是他這一輩子基本也到頭了,頂天了將來混個三品堂官,榮歸故裡,入內閣中樞算是無望了。

長柏將來雖然有恩師同年提攜,但到底不是沾親帶故的,不如找一個厚實的嶽家,而那些清貴的書香人家找女婿,最起碼也得挑一個進士吧?

所以盛紘想著,等第二年春闈過後,若長柏能夠榜上有名,到時候再與他尋一門兒名聲好,家世好的親事才是正理。

果不其然,第二年春闈過後,長柏中了進士,翰林院再考,又中了庶吉士。而此時長白的婚事也說定了,是江寧海家家主的嫡出二小姐,書香世家,滿門清貴,父兄皆在朝為官。

不僅如此,海氏的人品德行也是極好的,孝順婆婆,與長柏也頗有助益。

不得不說,盛家以經商起家,歷經祖孫三代,家族日漸興旺,祖孫三代娶的媳婦大有助益。

從古至今,高攀不只是女人獨有的,男人擇偶也是如此,也難怪,攀得好確實能夠家庭幸福,家族興旺。

不過說起高攀,攀得可不是物質水平,而是家世背景,對未來事業有益;攀得更是另一半的才學見識。對男人而言,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女人是否優秀,不但關係著男人的事業成敗,還直接決定著下一代成才與否。

所以現實不僅僅是女人的特權,高攀也不單單是女人所追求的。

END

我是@桂花情319,更多精彩分享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知否》盛家3代選妻靠高攀?別說女人很現實,男人又何嘗不是?
    不過這部劇也被大家表示,當下最為現實的婚姻法則,那就是男人高升也靠高攀,說到這裡,很多網友是不是想要表達,都說女人很現實,尤其是在結婚的時候,更加看重男方的家庭背景,希望高攀,但其實男人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來看看盛家的三代婚姻就有所感悟了。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她心地光明磊落,只會一味與老太爺爭執,卻不防著小人賤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兒……這才傷透了心!在那個女人以夫為綱的時代,她的「厲害」讓丈夫逐漸遠去,她被一個妾室算計,最終失了自己孩兒,從此心灰意冷。直到丈夫突然猝死,她才「轉了性」。
  • 《知否》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王氏,這3點致命錯誤,女人很愛犯
    文|桂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王若弗原是戶部侍郎家的嫡出小姐,王家是世代簪纓的官宦世家,而當時盛府的老太爺,也就是盛紘的爹已經掛了,而盛紘也只不過是個小小進士。盛紘能夠娶回王若弗,說起來還是盛家高攀了。
  • 《知否》原著「真愛顧廷燁」的秋娘:有些男人,我們一生高攀不起
    而顧廷燁生性驕傲,曾經放言,非豪門嫡女不娶。他從未想過娶朱曼娘,並不是他一開始就知道朱曼娘壞了心術,而是,他骨子裡就看不上朱曼娘卑微的出身。 他可以拯救她,可以保護她,但是絕不想娶她為妻。 這就是顧廷燁,正如盛明蘭所說,他是個極其驕傲現實的男人。
  • 為什麼衛小娘與林秦霜相比如此卑微,因為《知否》是盛羽的小妾?
    看過《知否》的觀眾應該知道,在聖府的內殿裡,真正的大小姐王若弗有著低級的愚蠢手段和妥妥的青銅部分。即使她的隊友都是國王,他們也經常拿不下她。小妾侍林秦霜,白蓮花擅長家庭爭鬥。說到憐憫,一定是楚楚可憐。不要在聖府打架搶劫,隨遇而安。即使他們寧願被冤枉也不願和別人爭論。就連升府的老傭人也可以欺負她。和明蘭一起,在我年輕的時候很難。像林秦霜,她是盛的妾。為什麼兩人的生活如此不同?這兩個起源不同林秦霜是一個刑事官員的女兒。他年輕時也是千金小姐,從小當女傭長大,衣食無憂。
  • 《知否》:女人愛你入骨,才會有這三種表現,假裝不出來
    對於很多男人來說,再多的功名利祿,都比不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有一個對自己情深意切的妻子,也許是這輩子最大的福氣。但是喜歡與深愛是不同的,女人愛你有幾分,其實很明顯。電視劇《知否》中的盛如蘭,是盛家四姐妹中唯一一個嫁給愛情的姑娘,她的這三種表現,是真愛的最好證明。
  • 《知否》原著:「好女人,是家裡最好的風水」,娶妻慎娶盛墨蘭
    有人說「好女人,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很有道理。可以說娶一個好妻子,是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因為有一個什麼樣的妻子,不僅會影響男人的前途,也會影響對子女的培養,更會影響整個家族的興旺。 正如這句老話「好女人旺三代,壞女人毀三代」,男人娶一個旺夫女,是自己和整個家族的福氣。
  • 《知否》盛家老太太的5個金句,教會我們,自己過得暢快才是真
    一個成熟的女人,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當初既然義無反顧,那麼不管結果如何就要認,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遇到難事就想著去解決,這樣才能夠真的柳暗花明。這句話真的非常有現實意義,很多女人總是後悔自己當初選錯了男人,選錯了婚姻,然後期期艾艾,抱怨一切,卻從來不去找找自己的問題。
  • 《知否》原著:盛家三個兒媳婦的共同優點,女人嫁人後都該看看
    盛家給三個兒子結的親,特別好。盛長柏靠實力娶了滿門清貴的嫡女海氏,盛長楓靠運氣娶了盛紘好友的嫡女,盛長棟靠品性娶了沈國舅親戚的嫡女。一個嫡子兩個庶子,卻娶了三個嫡女,而且三個兒媳婦的做派品性,都是一等一的,端的是好姻緣。
  • 《知否知否》盛家四個女婿結局,梁晗落魄,而文炎敬卻最後逆襲!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而除了盛明蘭結局圓滿外,有些小配角的結局也耐人尋味。
  • 《知否知否》原著,最聰明的女人不是盛明蘭,而是愛笑的她!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都說,劇中最聰明的女人是處處藏拙的盛明蘭,前期隱忍堅強,學著韜光養晦,後期活出自我展露鋒芒。其實,真正聰明的卻是愛笑的賀老太太,盛明蘭只能排行第二,她頗有手腕和智慧,親手將一手爛牌打好,扭轉了自己的婚姻和命運。
  • 《知否》袁家大郎用心險惡,讓顧廷燁投壺原來是為了讓盛家出醜
    《知否》袁家大郎用心險惡,讓顧廷燁投壺原來是為了讓盛家出醜華蘭和袁家定親時,袁家貴為伯爵府,盛紘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通判,盛家是高攀了袁家。袁家雖然在東京城已顯落魄之勢,但按門第官位比較的話,袁家還是高出盛家一大截。袁家雖然有意與盛家結親,但到底還是有些瞧不起盛家。在去盛家納徵之禮,袁家的主君主母都沒有出面,而是令袁家大郎來盛家行納徵之禮。袁家大郎故意讓顧廷燁在宴席上,與盛長楓比投壺,也是想給盛家一個下馬威。
  • 《知否》告訴我們10個人生道理,句句戳心,教我們如何愛與被愛
    《知否》是一部紅樓體的電視劇,圍繞著幾個家族的家長裡短、興衰起落,講述了那個朝代的是是非非,也讓我們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人生苦短,如何愛與被愛,怎樣與人相處,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怎樣拿起與放下,這些其實都是需要好好學習的。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父母的三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初看《知否》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部宅鬥劇,或是一個女人的逆襲史,後來再看,就覺得這部電視劇也隱藏著很多育兒道理,可以說,拋開宅鬥和情愛,這也是一部家庭教育片。我們常說,教育就是因果,父母是因,孩子是果,而這其中的道理,在《知否》中都能一一體現。
  • 從《知否》盛家四個女兒對待納妾的態度,就能看出她們不同的性格
    那絕對不行看過《知否》的人,大部分都很喜歡盛家大姐華蘭,因為她知書達理,落落大方,賢惠善良,不會仗著自己嫡女的身份飛揚跋扈。她在撮合顧廷燁和明蘭時,馬球場上那一句「成了」,圈粉無數。這樣一個明媚通透的女子,到底有著怎樣的婚姻生活,劇中並沒有詳細演繹。
  • 知否大娘子的結局是什麼 盛家大娘子和林小娘誰笑到最後
    知否大娘子是好人嗎: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由劉琳飾演的大娘子在劇中應該是一個正面角色,目前該劇已經播出了六集,有不少網友都表示被劇中的大娘子圈粉了。  在劇中大娘子是盛家的正妻,性格潑辣、脾氣火爆,與反派角色林小娘水火不容,很多王網友都表示愛上了大娘子懟天懟地懟林小娘的性格。
  • 《知否知否》:古代女子眾生相,性格決定命運
    前言《知否知否》這部電視劇通過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女性在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鬥歷程。劇中盛家三姐妹出身不同,受到的薰陶不同,性格也迥異,從而導致三人的人生結局也不同。
  • 《知否》原著:女人嫁給這個男人最舒服,不做媽寶男,不納妾
    《知否》小說原著裡,有一個人在改編成電視劇後,光環淡化了很多,那就是盛長柏,即便如此,他還是落了個「嫁人當嫁盛長柏」的好名聲。這不光是因為他自小勤奮努力,早早考中進士入翰林,為人極有原則,講求正義感。在我看來,他最最吸粉的原因是,他雖是男子,卻特別善於處理婆媳關係。眾所周知,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處理順當的人際關係。
  • 《知否》告訴我們的道理:女人要想活得好,就要讓自己活通透
    有人說,明蘭這樣的女人無論嫁給誰都會幸福,因為她有著通透的內心。是啊,雖然她的通透是被環境逼出來的,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女人,總是能夠活得更好。在《知否》中,也有很多通透明媚的女子,就像盛家老太太、張大娘子、如蘭、申氏,海氏,但也有一些過於鑽牛角尖的女人,就像林小娘、墨蘭、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