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接種新冠疫苗,有兩個選擇,價格差不多,一個是中國品牌新冠疫苗,一個是美國輝瑞公司的疫苗,你會選擇接種哪一個?」
這個話題最近《環球時報》的主編胡錫進都在他的個人帳號裡和大家進行了互動,可見此話題之熱門。對於這個話題,想客觀地從下面幾點來做一個討論。
第一,注射新冠疫苗,不是強制的,是自願的。目前中國社會新冠病患極少(想必全球其它國家),如果讓我自主選擇,肯定是暫時不打,遠離之。畢竟這個東西的研發和過審,全球所有的品牌都太快了,這個疫苗的風險要比一般成熟疫苗的風險大,這是毫無疑問的。除非有事情必須要出國,不然暫時不打就是我的選擇。
第二,疫苗這個東西,不是唐詩宋詞,也不是川普的演講,它是個生物製劑,必須講究科學,而不是只要熱情能搞定一切。如果讓我必須選擇一款疫苗,且條件允許的話,我先我得先去查查這個醫藥公司在相關領域的權威性、其疫苗生產史、不良記錄和善後處理情況,諮詢所有我認識的對口醫生,再做審慎選擇。
第三,注射之前,大家得仔細問問,所有這些疫苗品牌到底有沒有通過國家三期臨床(記住是三期),相關數據和實驗論文有無通過國際同行的審核,否則,根本不能碰。不能靠企業公關文章來決定往自己身體裡打什麼藥,畢竟這是關乎自己的生命,至少我自我定位自己不想當小白鼠。
第四,當然,這個問題根本就是偽命題,為什麼要嚴格區分中國品牌和外國品牌呢?疫苗是拿來搶救生命的,不要強調中外品牌,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藥。愛國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必須要有的品德,但是如果,我說的是如果,如果海外的醫藥比國內要好一些,那自費注射海外的疫苗也不是不可以,這也不是不愛國,愛國也要講究科學,不能做愛國賊。林巧稚是好醫生,白求恩也是。中國醫保基金年度談判,中國企業要談,外國企業當然也得談。
第五,我們國家的整體醫藥水平,離歐美大藥廠的整體醫藥水平,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要證實差距,才能更好地去通過努力填補差距。我們正在奮起直追,近年來,無論是醫藥投資、臨床量、審批導向和談判導向,國家都是鼓勵創新。這個追趕過程,客觀上需要大量時間,十九大五中全會公告裡提出高度重視人民生命健康,這個課題,中國企業大有可為。我們從今年股市裡醫藥版塊的大漲就可以看出,從國家層面出發,都比較注重醫藥的發展。
如果從投資角度出發,中長期看醫藥股真的是值得投資的一個黃金賽道,尤其在最近回調幅度特別大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