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檔央視推出的節目特別流行,名為詩詞大會,詩詞大會中有一個經典題型,叫划去錯誤項,不少觀眾覺得這種題目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它考驗的不是理解能力,而是選手的背誦能力,單純的在摳字眼。
筆者倒不是這麼認為,比如曾出現一道這樣的劃錯題,李白的《送友人》中有一句「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答案中的錯誤項是: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原來這「班馬」意為離群之馬,和斑馬不存在任何聯繫,通過這麼一個例子,便可反映大家在日常中的錯誤習慣,而且古人詩詞是講究字字珠璣的。
在第五季第3期中,也有這麼一道類似的題目,它看起來雖然簡單,卻難倒了百人團的半數選手,其結果更是被小學生選手輕鬆答出,咱們一起來看看題目吧。
划去以下詩句的錯誤項,A: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B.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因為是找出錯誤選項,答案便是B,不過這個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因為不少人經常口中念叨的便是「深似海」,這也是百人團50%的人答案的原因。
不少朋友覺得節目組是在刁難人,僅僅是一字之差而已,其實每個字都有很大的講究,這個「如」和「似」也是一樣的,咱們先一起看看原詩。
《贈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據史料記載,崔郊本是一位秀才,他曾與姑母家的一位婢女相戀,可因為身份懸殊,二人無法光明正大的走到一起,後來這位婢女賣給了一位權貴,導致二人緣分就此終結,不曾想,在一個寒食節二人又再次相遇,崔郊感慨萬分,終於寫下了這首《贈去婢》。
權貴看到了這首詩,不但讓這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還送了不少嫁妝,這當時在唐朝被傳為了佳話,說完這個故事,咱們再來說崔郊為何要用「如」而不是「似」呢?這兩個字明明意思相近。
其實從七言絕句上的寫法而言,它屬於近體詩,共有28個字,講究押韻和粘對,一般七言絕句的平仄有4句標準句型,崔郊這首詩是最難寫的一種,也是最經典的一種,在全唐詩中這種用法也找不到幾種。
崔郊的這首詩和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和李白詩句的平仄如出一轍,如「兩岸猿聲」對應「侯門一入」,「啼不住」對應「深如海」,這顯然是崔郊在向李白致敬,唐代民間的小秀才通過這種方式對詩仙表達敬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小選手之所以能輕鬆回答出來,正是因為她沒有受到錯誤習慣的誤導,而百人團中的半數選手則是平時念「深似海」念慣了,相信屏幕前的你估計也有這種錯誤習慣,這個詩詞大會其實在一定角度上,也在糾正我們平時所犯的錯誤,對大家是有極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