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信筆塗丫,ID:XGZLoo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搬一次家,就跟重新定位一次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坐標一樣,真是麻煩,太陽穴抽抽的頻率能趕得上老式發報機。
第一次搬家,踏入陌生領域,從小區門口直行完畢,然後左轉還是右轉?第幾個路口拐?我鎮定的站在分叉路口,皺眉思索,認真專注的樣子成功引起小區巡邏保安小哥的注意,然後熟練的換上一貫的招牌呆萌模樣問路,最後順利抵達新家。接下來的一個月,毫不意外的在小區內被環衛大爺撿到不知道幾次,被物業撿到兩次,被保安小哥撿到五次。然後在某天,當我一腳跨進小區大門,旁邊保安亭內的小哥就自動開啟語音導航模式:直走,看到那棵白楊樹沒,對,左拐,過一個路口,再直走200米就到了......
我:......
開發商一定是仿照祝家莊建造的小區,我應該給他們送面錦旗。
手機上有人發來簡訊,出來玩呀,我在你家小區門口右邊第二個路口斜對面的咖啡店等你。我微笑回覆:不去,滾。
有人約吃晚飯,我喝口茶,回絕:我不吃晚飯。
對方問:為什麼?
我掀掀眼皮:飲食習慣。
對方追問:那晚上一起看電影?
我再喝口茶:我晚上不出門。
對方不怕死繼續追問:為什麼?
我抬頭,嘴角咧開一個微笑:生活習慣。
......
我難道會腦殘的承認自己是路痴麼?這不符合我的......做人習慣。
高中第一次打暑期工,去派發傳單,我要去的那條路聽著好像有些熟悉,但是腦子裡定位是一片空白,於是一臉認真的問組長:請問,這條路具體方位是哪裡?組長呆愣一分鐘,確定我不是惡作劇整人,伸手往窗外一指:樓下。
大學,見識過我路痴的屬性之後,只要我出門,必定有人一起陪同。為了鍛鍊自己這方面的獨立性,四年期間,我固定只從三個校門之一的西門出入。
第一次工作面試,因為對方在手機那頭一直很耐心的導航了一路,於是那個公司,我從畢業一直待到現在。
簡單粗暴的專一習慣大約是從路痴屬性蔓延出去的旁枝。一段時間只光顧一家飯店,飯店老闆很會選位置,在我迷路的可控範圍內。只去固定那家的電影院,雖然那兒的上座率低得每次都跟包場似的。只光顧一家書店,好在他們家的書籍更新的速度夠快,不然真怕有一天沒新書看。
生活準則第一條: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於是,母上大人對我的行蹤了如指掌,跟在我身上裝了追蹤器似的。
打電話過來,詢問的語句永遠都是一副肯定的語氣:
在陽臺上看書呢。
隔天又打過來:在洗衣服呢。
有一次實在不想接電話,隨口說了句:在外邊呢,回去再說。
電話那頭輕飄飄傳來:說的跟真的似的,你有本事出門啊?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家。
我:......
生活準則第二條: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被百度導航導丟了n次,被高德導暈了N次,手機裡就再也尋覓不見任何一款導航app。屈指可數的幾次成功抵達目的地,全仰仗自己手工繪製的在外人眼裡堪比兒童手抄報的所謂地圖。從此,這成為壓箱底的神技。
我本不宅,為本身屬性所困被迫宅。宅吧宅吧,就宅出獨處的樂趣,附帶家務技能修習全滿。
總是有路人跟我問路,十有八九我都秒速搖頭表示不知,偶有給別人指跑偏的時候,算是無心之過,阿彌陀佛,他一定會原諒我。
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非讓我出門,就迷路給你看。
* 關於作者:小公子丨智商在線,腹黑毒舌工作狂;智商掉線,蠢萌路痴傻白甜。
公眾號:信筆塗丫(XGZL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