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畢業生簡介
馬芷彤
初中畢業於番禺大龍中學(原石碁三中)
2017年高中入讀象賢中學
2019年考入中山大學,在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導言
什麼樣的事情最能讓人堅持?
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
什麼樣的結果最能不留遺憾?
你全情投入之後的結果。
對馬芷彤而言,學習就是這麼一件事。
以勤懇作船槳,以愉快作海風,小船成功靠岸只是必然的結果,重要的是沿岸的風景,也都盡收囊中。
現在,她想把這一路的點滴收穫,都講給你聽,願你也能乘風破浪。
畢業生感想
要開心
才能有恆心
一本又一本的練習冊、一張又一張灰白灰白的卷子……高中生活的每一天似乎都是這樣循環往復,學習,真的能開心嗎?
的確,這些看起來無窮無盡的題目讓人心生疲憊、難以堅持。但我常常會提醒自己,題目只是一個看起來單調無味的封面,要翻開它,才能看到背後奧妙無窮的知識。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什麼科目,都要先建立學習的興趣,主動去探索知識,體會這些文字背後的世界,這就是學習的動力與恆心的來源。
比如我最喜歡的兩個科目是地理與生物。因為地理不僅帶我領略宇宙中的日轉星移,地球上大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還讓我了解到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生物讓我知道人體是怎麼精妙地運行,生物圈是怎樣生生不息地循環運轉,大自然的法則又是怎樣地優勝劣汰……
我認為每一個科目都有它的迷人之處,要學會欣賞它,才能找到學習的樂趣,保持學習的動力與恆心。
但高中三年說短也不短,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些心情的起落,這種時候,如果自己調整不過來,那就要及時尋求他人的幫助了。
記得在高三衝刺階段的時候,我想要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提升,但是老師布置下來的作業也需要很多時間,而且有時候我準備複習的內容和老師上課的內容不同步,所以當時就在跟隨老師複習還是按自己計劃複習之間徘徊猶豫。
這樣的心態使我的成績變得不穩定,所以我當時非常焦慮。後來我尋求了班主任的幫助,跟他聊了我的心情和困惑,他給我了一些建議,告訴我要相信自己,無論在什麼選擇下都能學的很優秀,我認真思考了班主任的話,慢慢地調整好了心態。
要參與
才能有結果
除了心態之外,我們常說的「參與感」也很重要。不論是學習還是參加活動,只有真正付出了自己的行動與思考,才有可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在象賢的這三年,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高二時在象賢學生會組織元旦晚會。我是宣傳與實踐部門的一員,主要的工作是製作海報和走班宣傳,在這個龐大的準備活動中只是一個小小的環節,但是那次活動讓我真正體會到一個學生組織的決策力與行動力,也看到每一位才藝滿滿的同學為節目付出的汗水,可以說是象賢學子的智慧與勞動成就了這次精彩的晚會。
同樣的,學習也需要我們全身心的參與,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記憶和刷題的過程;它也並不要求我們單槍匹馬地面對,老師也是和我們一塊奮鬥的夥伴。
在我看來,學習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學會反思,也就是從過往經驗中吸取教訓,更準確的說,就是分析錯題,思考自己在該階段存在的問題。刷題反映的是我們思考題目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在批改更正的過程中,從題目中分析出考點、從錯題中發現自己薄弱的地方,這才是真正提高自己知識水平的關鍵。
而科任老師作為最熟悉題目和學生掌握情況的人,可以幫助我們更有針對性的反思回顧,所以在每次考試後,也可以找科任老師一起分析令自己頭疼的題目,以便對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出計劃。
誰說學海無涯只能孤零零地苦作舟呢?要像馬同學這樣快樂而勤懇地做一個泛舟人,才能在這片海上走得更遠一點。希望我們都能開開心心地活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