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典除名穿山甲,瀕危物種的生命不應該用來滋養我們人類的身體

2020-12-06 繼承傳統文化

話說,近日微博一個熱搜的出現,令無數網友們眼前一亮——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正式被藥典「除名」了,不再被繼續收載。

除了被藥典除名,在6月5日,穿山甲也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這也意味著,國家將會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同時也對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處罰更加嚴厲,穿甲山不再入藥,對我國乃至全球穿山甲保護都是有好處的。

這些舉措,對穿山甲這個瀕危物種來說無疑是一絲曙光,但只希望這個曙光不要太遲了。

2014年7月29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紅名冊上將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正式定為「極危」(CR)。這距離野外滅絕僅剩一步之遙。

另外,所有的8種穿山甲的保育級別都被提升到了「易危」(VU)以上。穿山甲已經比大熊貓更接近滅絕邊緣。

穿山甲流著淚,有家不能回

穿山甲是地球上最古老、還存留的哺乳動物之一,從恐龍滅絕以後就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上唯一的覆蓋著鱗片的哺乳動物。

作為鱗甲目穴居動物,

穿山甲自小練就了

一身出神入化的挖穴打洞本領。

研究顯示,

每隻穿山甲可能有200個藏身之處,

每天在不同地方棲身,

簡直就是打洞界的「帝王」!

狡兔三窟什麼的弱爆了。

不過,打洞只是穿山甲的技能之一,

在動物界,它可算得上「全能高手」,

上樹、下水、攻擊、防禦,無所不能。

它真正厲害的,

是那一身褐色角質鱗片,

它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這些鱗甲很像古代士兵的鎧甲,

硬度還超過了鎧甲,

據說小口徑步槍難以擊穿。

於是,穿山甲遇到危險時,

立即把自己團成一個「球」,

牙齒鋒利的食肉動物也奈何它不得。

尖齒利爪都拿穿山甲沒有辦法,獅子遇到了它,也只能是一臉生無可戀:

它還能「轉守為攻」。

當遇到大型食肉動物時,

穿山甲就會控制肌肉

讓鱗片進行切割運動,

割破敵人的嘴巴。

穿山甲共細分為8種,

其中2種——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的鱗片格外犀利。

它們的鱗片上,

都有一個銳利的小尖,

邊緣很薄,十分鋒利。

強大的鱗甲成長於惡劣的生存環境。

這兩種穿山甲生活在樹上,

該技能可以幫它們應付蟒蛇的攻擊,

讓豹子等食肉動物沒法下口。

那麼,當有著一身本事的穿山甲

進入了人類的家,

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在家裡溜來溜去;

一不小心就「翻車「;

冰箱門也擋不住穿山甲的好奇心;

軟萌的內心,溫柔又害羞

雖然有著戰士般的堅硬外表,

但它的內心卻是溫柔又害羞的。

它的眼睛小,視力也不好,

白天,通常藏在地下洞穴或樹洞中,

偶爾會出現在樹上,

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呼呼大睡,

只有夜晚才外出活動,

依靠敏銳的嗅覺尋找食物。

(它們有著自己的小潔癖,你基本上看不到它們暴露在外的糞便。它們每次便便都會跑到外面專門挖個洞,拉完了再用土蓋上,比幾十年前還在拿著尿壺往大街上潑的人類講究多了。)

穿山甲平時獨來獨往,

只有在交配季節

才會去尋找另一個「對的甲」。

由於它們數量不多,難尋同類,

所以,對於穿山甲來說,

遇上對的他/她,真是太難得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異性穿山甲,

眼神鎖定,完成交配,

一胎也只能生一個小寶寶。

對於來之不易的寶寶,

它們非常珍愛,

寶貝走不動了就把寶寶背在身上。

穿山甲性情溫和,

爪子毫無殺傷力,只適合挖洞,

嘴裡甚至沒有牙齒,

只能靠長長的舌頭來獲取食物。

它們很愛吃「小零食」,

各自的口味還不相同。

一般情況下,

每隻穿山甲會認準

最愛的一兩種昆蟲不放。

當然,白蟻是它們的主食。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詩寶教授說:

「穿山甲的胃能裝500克左右的白蟻。

一隻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

一次就能夠食用300至400克的白蟻。

一片面積在250畝至450畝的森林,

只要有一隻穿山甲,就可以免遭白蟻的破壞。

因此,穿山甲也被稱作『森林衛士』。」

然而由於每年有超過1萬隻的捕殺量,中華穿山甲在絕大多數區域內都被捕殺殆盡,僅在臺灣省等少數地區還殘留著部分種群,隨時可能滅絕。

因為其實在太稀少,黑市上一隻活體穿山甲可以賣到每斤4、5千元左右,按照每隻穿山甲約3公斤重,一隻活體穿山甲的價格就可高達3萬。

而它們的鱗片也十分搶手,可以賣到每公斤800元,其中高額的利潤更是讓殺戮愈演愈烈。

為什麼穿山甲會被人類盯上?又是為什麼它們會變成如此搶手的交易商品?

那是因為傳聞中,穿山甲身上到處都是寶。

穿山甲鱗片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傳統名貴的中藥材,甚至被安上子虛烏有的神奇功效。

"穿山甲鱗片可以治療螞蟻叮咬,因為它們吃螞蟻。"

「因為穿山甲會打洞鑽洞,所以它可以打通你身上的淤塞,可以活血化瘀。"

而且還有傳聞認為吃穿山甲的肉可以「通乳」,於是在一些地區甚至有婦女產後要吃穿山甲來補補,促進「下乳」。

再加上穿山甲非常罕見,甚至還被當成了一種新奇珍貴的野味,就像山珍海味一樣被人追捧。

多年來,經過商家的無良炒作,穿山甲甚至變成「全身都是寶」,它堅硬鋒利的爪子也被當成補品,甚至還炒出「神奇功效」——可以提高生育能力、可以治癒癌症。

然而現代醫學早已證明,穿山甲的鱗片和人類指甲頭髮的成分沒什麼區別,都是蛋白質。

這也意味著它的鱗片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和營養價值,而且穿山甲大多都是野生,它們的肉也很容易攜帶大量各種寄生蟲和病毒。

那些無中生有的神奇功效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支撐,然而這些年來穿山甲還是照樣被捕殺,照樣被拿來當補品和藥材。

而因為被人類盯上了,它們的原本無懈可擊的保命絕招,卻成了它們最不堪一擊,最容易落入人類圈套的弱點。

實際上,穿山甲的鱗甲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其主要成分為β-角蛋白,與人的毛髮、指甲等成分沒有本質區別。

穿山甲肉不僅完全沒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穿山甲肉是有毒的。醫學專家也表示,野生動物身上攜帶許多未知微生物和寄生蟲,對食用者有無法預知的健康風險和隱患。

穿山甲販子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

往往會給穿山甲灌入水泥或者水,

使其增重好幾斤。

被灌入泥漿的穿山甲很容易器官衰竭。

即使被解救,

它們活下來的機率也非常低。

可以說,

這些穿山甲在被抓的那一刻,

就已經被「判了死刑」。

紀錄片中,被救出的兩隻穿山甲已經不能自主走動了。

除了被捕殺之外,

生存環境的劇變,

也造成了穿山甲數量銳減。

穿山甲喜歡生活於丘陵地帶的

闊葉及針闊混交林帶,

食性單一,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很差。

一旦棲息地遭到破壞,

其種群數量就會迅速下降。

另外,由於習性特殊,

穿山甲無法進行圈養,

人工繁殖迄今都沒有獲得過成功。

根據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數據,

在過去21年裡,

中國穿山甲的數量下降了90%;

中科院動物所曾巖博士提供的信息更悲觀,

「20世紀60年代至2004年,

中國境內的中國穿山甲數量減少了89%至94%」;

2008年一項調查顯示,

我國穿山甲數量

「大致在25100到49450隻之間。」

如今穿山甲被藥典除名,也被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對它們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消息,

因為它們的命運卻依然掌握在那些讓它們差點滅絕的人類手上,

但希望這一切還不算太遲。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還有多少「穿山甲」需從藥典除名?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6月9日《健康時報》)  穿山甲,是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
  • 穿山甲已從藥典中除名,不再入藥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意味著以後不再入藥。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一直是我國保護動物,但是有些人為了利益,違法捕獵並販賣穿山甲,致使其成為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
  • 新版《中國藥典》發布,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等中藥被除名
    健識局發現,相比於2015年的版本,此次新版藥典刪除了馬兜鈴、穿山甲、天仙藤、黃連羊肝丸四個品種。 根據2020年版《中國藥典》編審大綱的要求,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
  • 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
    說到瀕危動物,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大熊貓,可是能想像嗎?穿山甲的生存狀況已經比大熊貓還要難了,現在全國僅存6萬隻。2019 年 6 月 8 日,中國綠髮會對外宣布,中華穿山甲已經在中國大陸地區功能性滅絕,而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
  •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動畫片裡有一隻放跑過妖怪也找到過葫蘆娃種子的穿山甲,它最終為了救爺爺而獻出了生命。不過,據澎湃新聞報導,穿山甲被《中國藥典》除名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穿山甲並不具有藥用價值?你了解穿山甲嗎?在了解穿山甲被除名這一事件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事件的主角——穿山甲。穿山甲是鱗甲目穿山甲科動物,同時,它也是地棲性哺乳動物,繁殖方式為胎生。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非洲到中國的暴利走私能降溫嗎?-虎嗅網
    根據測定,穿山甲鱗片種各胺基酸組成和豬蹄甲並無顯著差異。媒體人宋金波在一篇文章中說:「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正如莊子寓言所表,有些動物因為對人類『有用』,不得不付出生命代價,越是有用,越難自保。但穿山甲確屬無妄之災,導致它滅族的『有用』,全是構陷與想像」。
  • 穿山甲已從《中國藥典》「除名」,專家:其藥用功效可被替代
    本文轉自【健康時報】;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會傳病毒,鱗片與豬蹄甲無異
    能被藥典收載是一種榮耀,說明該藥更好更安全;被藥典除名,說明該藥有問題,但是否等于禁用呢?業內人士透露,除名只是說明藥典不予推薦,不等于禁用。穿山甲:以後可用豬蹄甲替代將穿山甲除名的原因,是根據2020年版藥典的編審大綱要求:對於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在4天前,穿山甲剛剛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 哪些能替代穿山甲的藥用功效?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被《中國藥典》除名!這個脆弱的「小可愛」曾讓Angela...
    專家分析,兩項舉措意味著,穿山甲將不再入藥,從臨床上消失。穿山甲被藥典除名,Angelababy再次發聲近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同時被「除名」的中藥品種,還有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後會有何影響,網友:早就應該這樣了
    中華穿山甲,也就是我們口中的穿山甲,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頭體長42-92釐米,尾長28-35釐米,體重2-7千克。中華穿山甲在亞洲被廣泛獵殺,以作為食物及傳統藥物使用。該物種在其原生棲地均大幅減少。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有些地方也靠它控制蟻患。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穿山甲的鱗甲有改善哺乳期婦女皮膚狀況,改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分泌等神奇功效。
  • 新版《中國藥典》:穿山甲等藥被除名
    對中華穿山甲來說,2020年才成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些太晚了據《健康時報》消息,最新出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穿山甲屬列入瀕危級別以上,其中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被列為極危。穿山甲曾一度是野生動物走私的重點對象,它的肉被端上餐桌,它的鱗片被炮製成中藥。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一併除名的還有腎毒性的它們!
    導語從2020年6月5日開始,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並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正式被除名。穿山甲的「神奇功效」穿山甲自古便是名貴的中藥材原料。古人因穿山甲善於打洞,便認為穿山甲有「打通」的功效。據中國藥典記載,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症、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升為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自白沒人能笑著看完
    大家好,我是穿山甲,前段時間曾經頻繁出現在人類的新聞中,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在野外見過我的真身,只有那麼一小撮人在餐桌上見到過我們同類的屍體。最近我們又登上了人類的熱搜,是因為近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不入藥」乃是一個巨大進步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6月10日《江南時報》)據了解,《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許是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目前,穿山甲是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數據顯示,穿山甲也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 被藥典除名的穿山甲位列十二生肖,在東吳時期墓葬裡替代龍的位置
    穿山甲一直有著藥用和食用的雙重需求,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最新研究表明,世界上僅存的八種穿山甲都處於瀕危。前幾天,穿山甲被「晉升」為一級保護動物,隨後在最新版的《中國藥典》中「除名」。中華穿山甲作為最權威的藥用標準,《中國藥典》除名穿山甲更大的價值在於保護,因為用現代醫學的思維去解析穿山甲的化學成分、DNA結構,似乎並沒有「活血通經,消腫排膿」的神奇療效。
  • 周晉峰:停止穿山甲等瀕危物種利用,才有助於中醫藥可持續發展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食用野生動物的問題已從政策、法律角度得到根本改善,現在,應該立即停止穿山甲在《中華藥典》中的利用,把所有瀕危物種的利用從《中華藥典》中停止。這是發展中醫藥最重要且關鍵的基礎一步,只有物種得到保護,中醫藥才可能得到保護、利用和發展。
  • 被《中國藥典》除名!穿山甲,真的從此能擺脫「被吃」的命運嗎?
    或許你就會很好奇---我還沒見過穿山甲,為何就要滅絕了?雖說這個結論被質疑缺乏有權威的數據支持,但「功能性滅絕」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葫蘆娃》裡所出現的穿山甲)作為全球唯一一種真正的鎧甲哺乳動物,穿山甲的一身鎧甲,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只把自己蜷縮成一個小團,可以避免受到傷害。但不知從何時起,原本起到保護的鎧甲,反而成為人類捕殺的原因。
  • 穿山甲不再入藥,是中醫的進步
    在中醫理論中,穿山甲的鱗片功能之一便是用來給哺乳期的女性豐富乳汁,然而現代醫學理論證明,穿山甲鱗片不過是富含角蛋白,與人類指甲、豬蹄甲的成分相似,其功效並沒有那麼神奇。中醫賦予穿山甲的神奇功效,使得這一動物長期以來遭到大範圍捕獵,以致國內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而為了填補中藥市場的貨源,甚至有人從國外走私穿山甲,取其鱗片用來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