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

2020-12-22 電氣新科技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MCRWPT技術傳輸距離可以從十幾釐米到幾米,傳輸功率可以從幾十瓦到幾千瓦,電能傳輸效率(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PTE)在40%~90%,從各個方面都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因此成為當下WPT領域最為熱門的研究方向。

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Marin Soljacic教授團隊在中距離WPT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40%的PTE點亮2m外的一盞60W燈泡,並首次提出了MCRWPT的概念,引領了WPT技術研究的新方向,並再次引起了世界範圍內WPT研究熱潮。

利用MCRWPT進行無線電能傳輸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供電方式的多種缺陷,用電設備擺脫電纜束縛成為了可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MCRWPT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使人類在電能應用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智能化

MCRWPT系統在傳輸效率和最大傳輸功率的優化和提升方面已經有了頗多的研究成果,為了能夠為不同工作場景提供較為穩定的應用,需要在系統智能化方面繼續深入研究。

在未來的應用中為適應多種工作場景,需要智能化控制以實現具有頻率自動跟蹤技術、負載識別技術、自動負載匹配以及自動控制調諧來適應外部工作環境變化引起的工作狀態改變,這些智能化技術能使MCRWPT技術更好地應用於不同的工作場景,為更多的用電設備提供更好的應用體驗。

兼容性

目前WPT技術應用較多的領域是手機、電動汽車、家用電器、醫療電子等設備的無線充電和特殊環境工業設備無線供電等。特別是在家用電器和手機無線充電方面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市場前景,這就要求無線充電設備對不同的負載和設備能夠有較好的兼容性,能夠匹配應用於不同設備的無線供電,由此才能使無線供電系統更好的推廣應用。

電磁環境安全

WPT系統在其有效的工作範圍內會產生較強的高頻磁場,系統工作範圍內的電磁環境安全是一項需要引起重視的研究課題。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以及與周圍其他設備之間相互影響的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

因此,研究改善電磁環境的方法和措施,建立系統安全性能的綜合評估方法,一方面可以確保系統能夠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決定著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為系統大規模推廣應用提供了保障。

至今為止,WPT系統的電磁輻射影響範圍及其危害性未能在業界達成統一的共識,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和研究進行確認,值得廣大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

行業標準和規範

目前市場上推廣應用較多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是電子設備和車輛的無線充電,國際上較為主流的無線充電標準主要有五個:Qi標準、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標準、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標準、iNPOFi技術、Wi-Po技術。

其中,Qi標準是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制訂的,是手機等小功率電子設備目前國際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行業標準。目前Qi標準已經發布最新的Qi標準v1.2.4版本,將會進一步規範無線充電市場並促使產業升級。

針對輕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特定的SAE標準,目前已被多家歐美汽車企業所接受;國內汽車領域無線充電標準預計將於2020年發布。為了實現無線電能應用的產業化和大規模應用推廣,更多領域的無線電能應用行業標準和規範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制訂。

本文編自2020年第20期《電工技術學報》,論文標題為「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特性研究動態」,作者為賈金亮、閆曉強。

相關焦點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應用現狀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WPT技術通過無線充電系統解決了這個問題。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尤其是亞洲的研究機構,對WPT技術在可持續電動出行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感興趣。現在的電動汽車需要通過連接器連接到充電樁,來為電池充電。而無線電力傳輸可省去這類連接器,實現自動充電(圖1)。LSDEETC-電子工程專輯
  • 無線電力技術發展現狀如何?
    無線電力技術發展現狀如何? 神譯局 發表於 2020-12-17 16:23:51 遠距離「無線輸電」聽起來像是一個黑科技,無需使用銅線就能把能源傳輸至世界各地。
  • 無線供電熱潮來襲,我們離真正的無線供電還有多遠?
    為什麼無線供電滑鼠能最先用上?我們離真正的無線供電還有多遠?無線供電,是一種方便安全的新技術,無需任何物理上的連接,電能可以近距離無接觸地傳輸給負載。實際上近距離的無線供電技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而我們現在生活中的很多小東西,都已經在使用無線供電。
  • 揭秘無線充電技術:如何擺脫線的束縛
    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4個階段:· 1890年,物理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經做了無線輸電實驗,實現了交流發電· 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可以實現最遠傳輸距離達到2.7m的實驗· 2014年,戴爾加入A4WP陣營,代表著筆記本電腦的無線充電時代來臨· 2017年,iphone加入無線充電大家庭
  • 無線充電和無線供電的區別,究竟有多少人分不清
    交流電之所以能勝利,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交流電可以很方便變壓,我們知道,遠距離傳輸電能,需要超高的電壓保證電能在傳輸過程中儘量減少損耗。而直流電如果要變壓,需要經過:第一步先轉換成交流電、第二部經過變壓、第三步再轉換成直流電,而這樣做的話會造成,增加電能損耗、增加設備成本、增加加工難度。所以交流電才成為了我們目前都在使用的電能傳輸方式。
  • 手機無線充電器功放電路中MOS管的解決方案
    無線充電設備以其便攜性及適配度佳,而備受市場青睞。手機無線充電系統參數及電路原理圖2019年,You Qin Hua設計了一種基於磁共振的手機無線充電器,並提出了提高無線充電傳輸效率的有效方法。【全橋逆變電路】全橋高頻逆變電壓能夠輸出2倍的電壓,傳輸功率較大,傳輸效率高,所以相較於半橋逆變,全橋逆變更適用於此系統。
  • 現在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功能,早在1890年就有無線充電功能了
    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大功率無線充電常採用諧振式(大部分電動汽車充電採用此方式)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的裝置,該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並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
  • 手機無線充電器背後的原理:特斯拉的無線輸電技術
    現如今,人們在此基礎上不斷研究和試驗,成功研製出了無線充電技術,最初的科學構想在逐步落地。無線充電是一種採用非物理接觸方式來實現電能傳輸的技術。目前常見的電能無線傳輸技術有三種,分別是電磁感應式、電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其中電磁感應式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不僅充電效率高,成本也低。
  • 新能源當下無線充電技術能否實現多維供電?現在無線技術如何?
    特斯拉的一次電源無線傳送實驗大大開拓了人類的大腦思維,原來電的輸送並不一定需要電源線,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是在吃老被的技術殘羹呢還是已經實現了崛起呢?我們能否實現萬物萬維充電呢,你的充電寶會不會進入歷史?這些都有待探究!現今的無線技術如何?無線充電技術起源於無線電能量傳輸技術可以分為低功率無線充電與大功率無線充電。
  • 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
    無線充電技術也出現好幾年了,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是怎麼實現?具體又是什麼情況呢?你了解無線充電技術嗎?蘋果無線充電是怎麼開啟的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   原標題:蘋果筆記本有望為iPhone無線充電引關注 無線充電技術是什麼,蘋果無線充電該怎麼開啟?
  • 「專利解密」近場耦合無線充電,高通協作WiTricity布局電動汽車市場
    【嘉德點評】高通公司提供的基於電磁感應式的電動汽車近場無線充電系統,底座充電系統可以放置於購物中心、工作場所等停車區,停車的同時順便滿足了充電需求,大大改進了用戶的方便度,另外,電動汽車測還可作為分布式存儲裝置以穩定電網系統,推動車聯網與萬物互聯的發展。
  • 電能的傳輸
    【問題二】怎樣才能減少輸電線上的電能損耗呢?在電能傳輸過程中,除了電阻發熱損耗的能量外,導線本身也是電感,導線之間、導線和大地之間會構成電容器,電感和電容器有感抗和容抗,在電能和磁場能、電場能相互轉化的過程中,會對外輻射能量,從而造成傳輸過程中能量的損耗。
  •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如何設計解決方案
    這項技術早已大量運用到電子牙刷,甚至在進行按比例放大,為電動汽車電池充電。 感應充電的基本工作原理與電源變壓器相同。 充電墊中的感應線圈產生交變電磁場,然後由待充電設備的線圈接收該電磁場,並將其再次轉換為有用的電流。 與傳統變壓器類似,基本的感應充電也要求兩個線圈緊密靠近,以獲得高效率。 否則,初級線圈中的電阻會產生相當大的累積損耗。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早在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子磁感應現象,揭示了電與磁的關係,通俗點說,電能生磁,磁也能生電,而我們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磁感應無線充電技術,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在我們手機的背部和無線充電器上都各有一個線圈,當充電器的線圈通電之後,線圈就會產生磁場,當我們把手機放在充電器上,我們手機位置的線圈就會感應到磁場,從而產生了感應電流;★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既任何通有電流的導線都可以在其周圍產生磁場的現象
  • 無線技術的發展距離未來的無線電力還有多遠
    打開APP 無線技術的發展距離未來的無線電力還有多遠 針車維修彭師傅 發表於 2020-01-13 14:03:01 不過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就是一種真正的的功力相傳了。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有三種:1,無線電波式,這種充電技術比較成熟,使用也方便,只要安裝一個發射器,一個接收器就可以了。2,磁共振式,這種電力傳輸,效率太低,暫時還無法推廣應用。 3,電磁感應式,這種充電方案目前應用最多,不過只能近距離傳輸電力。
  • 無線通信技術——WiFi
    最大的優點是傳輸速度快,能夠達到11Mbps,除此之外,WIFI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它還與現有802.11DSSS設備兼容。IEEE(美國電氣技術人員學會)802.11b無線網絡規格是IEEE802.11網絡規格的衍生而來的。最大帶寬達到11Mbps。在信號弱或有幹擾的情況下,帶寬可以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自動帶寬調整有效地確保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不用電線輸電,特斯拉的無線電力傳輸系統因缺乏資金而終止
    尼古拉·特斯拉是20世紀偉大的發明家,塞爾維亞籍美國人,他發明的交流電一直沿用至今,其它的發明還有機器人、雷達、計算機等等很多方面,如今的很多科技運用或多或少都歸功於特斯拉發現的原理,他最腦洞大開的一個想法,就是要創造一個無線電力傳輸網絡,在地球表面建造電塔,然後就像電視發射臺那樣把電力傳送出去
  • 我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和現狀
    採用現場總線技術構造低成本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促進現場儀表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分散化、控制系統開放化,符合工業控制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國家在「九五」期間為了加快現場總線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重點放在智能化儀表和現場總線技術的開發和工程化上,補充和完善工藝設備、開發裝置和測試裝置,建立智能化儀表和開發自動化系統的生產基地,形成適度規模經濟。
  • 搶鮮看|《電工技術學報》2019年第22期目次更新
    《電工技術學報》《電工技術學報》是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的電氣工程領域綜合性學術期刊,全面報導電氣工程領域在基礎理論研究、工程應用等方面具有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的學術及科研成果。基於改進廣義磁路法的表貼式永磁電機空載氣隙磁場解析計算一種雙端混合勵磁的無刷直流發電機運行特性分析基於霍爾傳感器的永磁同步電機高精度轉子位置觀測一種基於線電壓差積分的無位置傳感器無刷直流電機換相誤差檢測和校正方法基於反電動勢函數的無刷直流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方法共直流母線開繞組電機的移相解耦控制策略嚴重不平衡負載下盤式對轉永磁同步電機的雙轉子直接轉矩控制研究熱場影響下新能源用接觸器彈跳特性研究高壓直流繼電器電弧運動仿真分析與實驗研究機械彈性儲能箱結構及併網控制策略優化電力電子一種混合調製型三路輸出DC-DC變換器多模式切換運行的拓撲變換型多諧振軟開關直流變換器及參數設計方法基於電壓擾動源的併網逆變器輸出阻抗測量方法基於自激逆變器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級聯型逆變器載波周期脈衝調整的功率均衡方法及特性分析一種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