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全軍覆沒」?這樣做才不會失分

2020-12-10 綿陽摩西教育

一 抓特點,找規律。

相較於現代漢語,文言文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抓住特點,按照規律事半功倍。

1、文言文幾乎都是單音節的詞,閱讀文言文時刻要有單音節這個意識。比如「於是」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連詞,表示順承關係;在文言文中這是兩個詞「於」是介詞,相當現代漢語的「在」,「是」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這」,是一個代詞。「於是」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或在這個時候等意思,雖然,常直接翻譯為現代漢語的「於是」,但兩者之間有很大差別,閱讀時要能體會出其兩者間的不同。

2、文言文比較簡潔,省略句很多,閱讀時要注意上下句之間的關係,要能把省略的成分補上來,不要造成關係混亂或者邏輯不通。

3、文言文中有一些不同於現代漢語的語法現象: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定語後置,賓語前置等,這些作為閱讀時的難點要重點突破。可以用積累的名篇中的典型例句來類比理解,所以積累很重要。

4、文言文句子往往比較整齊,相同位置上的詞語意思可以互訓。聞一多講《詩經》時說:「詩要橫著讀」(古書是豎排的),也是這個意思。比如:「兵連禍結」,兵有兵器、士兵、軍隊、交戰,戰爭等意思,在這裡「兵」是什麼意思,可以用「禍」來框定它,「禍」是災禍,「兵」當戰亂理解就很合適。

二、種方法,多總結。

1、誦讀、記背一定的名篇,加強文言文的語感。語言的學習,語感很重要,其他外語的學習也是需要建立好的語感。

2、成語是漢語的一個突出特點,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語,比如:「行將就木、日薄西山」兩個成語中的「就、薄」在文言文中分別是「接近、迫近」的意思,這些意思完整地保留在了成語中。有人說成語是漢語的活化石,這話很有道理.「唯利是圖、唯才是舉、唯命是從……」這些成語竟然保留了古代漢語中賓語前置的語法現象,平時注意成語的積累,對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作用不小。

使動用法是文言文中一個重要的語法現象,主語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就是使動用法,但實際應用時不好掌握,看看俗語中罵人的一句話「羞先人」,這句話是省略句,也是使動用法,某某人使先人蒙羞。用容易記住印象深刻的典型例句來套是一個很有用的辦法。

3、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過來的,現代漢語中很多詞語的詞素還保留著這個詞在古漢語中的某一義項。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實詞可以用這個詞作為詞素組幾個現代漢語中的詞語,看看它們的意思,很容易就會看出來這個詞的意思了,多試幾次很管用。

4、閱讀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先從整體把握這一語段大概說什麼,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再去理解一些重要實詞,從整體到局部,從兩邊向中間擠,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理解語句,理解語段,進而理解整個文章。這是一種能力,這種功夫在閱讀時要有意識好好練。

5、語文最貼近生活,人情千古不變,事理古今相通。如果閱讀時對某一句或某一語段的理解嚴重違背人情事理,那很可能是你對願意理解錯了,這是一個驗證的好辦法。

三 勤閱讀,善思考。

1、「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知音。」文言文學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讀多記,不要想著走捷徑。

2、語文學習最怕死讀書,文言文更是如此,要善總結,多思考,這樣才能讀出味道,讀出樂趣。「觀其大略」和「咬文嚼字」兩種讀書方法各有功用,都要會用。詞典是死的,語言是活得,讀書不可死於句下,不要太鑽牛角尖。

3、讀書貴能自出見解,這是高級階段了,也是努力的目標。讀古書要和現實人生能結合起來,不能到頭來書是書,我是我。

文言文相對枯燥,但是我們要直面困難的勇氣!

趕快轉發收藏給需要的孩子吧!

關注西西,一起學習呀!

相關焦點

  • 董卿推薦:初中文言文詞語大全,中考必備,精選資料
    進入初中後,文言文將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考試中。除了基本的白話文翻譯之外,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另外,一些同學經常向我抱怨文言文不容易學,每次考試都是失分很多。許多學生認為他們喜歡學語文隨緣就好,他們不會像理科那樣花很多時間。
  • 小學語文考試文言文題失分多,分析題型支妙招,考試不丟分
    在小學高段就開始接觸文言文,考試的時候,也考一些簡短的文言文,由於閱讀的習慣和理解能力,導致小學生考文言文大量失分,有可能全軍覆沒。作為小學生,文言文的閱讀有什麼方法,答題有什麼技巧。首先以部編教材六年級第14課的文言文兩則中的《兩小兒辯日》,來說一說怎樣閱讀文言文。然後用具體的考題來說一說文言文的答題技巧。
  • 文言文翻譯總丟分?那是你不會這個方法
    同時,此知識考查對象多為課外閱讀,課內文言文也有涉及,但相對較少。  所要求的斷句多為文言文段中的某句話,也有不見文只見句段的情況。考查時,一般會明確告訴需要斷幾處,也有不明確說明的情況。常用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誌、常見虛詞、結構對稱、固定句式等。
  • 二年級數學作業出現文言文,全班無人會做,老師:出題者過分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二年級上冊的數學家庭作業出現的一道文言文題目,這道題目全班沒有一個同學會做,以至於老師不得不先講解,再讓學生做,不過似乎孩子們並沒有聽懂,老師感嘆:還是學好語文後再來做題吧。在分析那道文言文題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幾道易錯題,分析一下為什麼孩子容易做錯,家長們是否有辦法輔導孩子避免這些錯誤?先來看上圖中這道題,題目是這樣的,右面4幅圖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 文言文學不好怎麼辦,掌握好學習小竅門,幫你提升文言文能力
    可是,在面對繞嘴的文言文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被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去翻譯文言文,所以,想在語文文言文上拿高分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講,其實想要能夠跨越文言文這個難關的話,還是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否則,這個難題是很難跨越的。
  •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歸納匯總!附釋義,背熟考試再遇到不會搞混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歸納匯總!附釋義,背熟考試再遇到不會搞混從近幾年的中考語文命題趨勢來看,文言文這一部分內容的分值佔比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因此學好文言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很多同學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非常不解,現在基本上都已白話文居多,學習文言文的目的何在呢?文言文雖然是古人的語言,但是它蘊含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文言文才會進入中小學課堂,成為考試必考的內容之一。
  • 文言文翻譯「神器」有喜感無美感
    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把流行語、歌詞翻譯成文言文,又有怎樣的喜感?近日,多款文言文翻譯神器在網絡走紅,成為眾多網友爭相「把玩」的工具。如此「神器」到底好不好用?不止如此,它還可能讓你找到輕鬆的感覺,再也不用查《古代漢語字典》了,再也不用為文言文的生僻字犯難擔憂了,輕輕一點,什麼《桃花源記》,什麼《醉翁亭記》,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學習文言文就是這麼容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啦!」有如此「神器」,人瞬間就「高大上」起來了,「土豪」成「富貴」,「夥伴」變「庶士」,你的文言文水平提高的不是不平,是境界!
  • 這樣做,你們的感情才不會敗給時間!
    明天想做什麼?」話匣子一旦打開就停不下來,經常聊到半夜都還意猶未盡,晚安說了N次才真正放下手機,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對方的樣子,連嘴角都不由自主地上揚。可是現在,兩人相處卻變得索然無味,即使同處一室,也是各自行動,我看我的劇,你玩你的遊戲。
  • 文言文翻譯很難,但還是有辦法的
    要說文言文考試哪裡最難,那一定是翻譯!有許多同學在面對文言文翻譯時,汗流浹背,不知所措!其實,文言文翻譯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咱們今天就探討一下,怎樣做好文言文翻譯題。文言文翻譯,我們需要掌握「三原則」和「五字訣」,並將其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學習中。
  • 三年級就要學文言文,暑假預習你做好了嗎
    這個暑假後二年級要升入三年級的同學要重視一件事了,那就是三年級語文要面臨學習文言文的課文了。在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4課的《司馬光》就是我們小學階段正式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課文。說到文言文課文,在以前大約到了小學六年級或者初中才開始接觸,小學階段頂多就是背幾篇古詩,但是部編版教材的橫空出世,增加了大量的古詩文,文言文,特別是三年級開始就接觸文言文了,其實部編版教材在一二年級的語文園地裡有一些簡短的文言文表達,學生在一二年級就已經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從歷年高考題中找文言文的規律
    作戰講究的是「知己知彼」,做題也是這樣,做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更是如此,只有這樣,你猜清楚自己的斤兩——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能做的就要拿下分數,不能做的就要省下時間,去做其他的題目,這個策略非常適合文言文。
  • 拋棄文言文,是最可惜的一件事
    文言文其實是一種很高級很精緻的語言,它被白話文替代也是因為它太「高級」了五四時代提倡平民文學,要快速培植國民素質,文言文顯然不合適。但這並不意味著文言文沒有價值,方方面面遜色於白話文。不過文言文學起來是挺難的,就算在古代文言文也一樣是精英階層的才掌握的東西。但越是難就越能證明它的價值,千百年來我們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驚豔絕倫的思想。文言文就像是一樣工具,一把鑰匙等待著人們拿著它去挖掘文化寶藏。
  • 北大校長:20篇文言文必背,附有譯文,孩子吃透文言文不扣分!
    語文的學習主要還是得把握好文言文,特別是小學階段文言文的學習更是語文學習的重難點。要解決文言文知識,主要還是得從基礎的文言文背誦開始。對文言文的學習還是要靠背。當然在背以前,還要重視對知識的分解。一篇文言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
  • 文言文=天書?收好這份硬核學習錦囊,文言文分數已是囊中之物!
    文言文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它是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新課標下文言文考試分值越來越大,對於中學生怎樣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學好文言文,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1.文言文是現代文的基礎,在學習文言文時,可以以學習現代文為模板,多朗讀多積累。2. 重視誦讀技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誦讀文言文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但朗讀文言文時要注意:斷句要準確,否則就會偏離文章原意,對內容理解有誤。
  • 文言文BERT:李白用的詞都沒我選得好
    來看看它是怎麼被做出來的~文言文版BERT,填詞斷句樣樣通GuwenBERT,是在中文BERT-wwm模型的基礎上,利用古文數據集訓練出來的。為此,GuwenBERT橫空出世,根據已有的現代漢語模型,用古文數據集訓練出了文言文預訓練模型。預訓練的過程是這樣的:目前,這個模型已經給出了樣本,在線就能一試文言文版BERT的功力。
  • 如果高中文言文「長」這個模樣,學渣也能倒背如流,你覺得呢?
    「漫畫版」VS「教材版」之《赤壁賦》其實同學們看到教材版的《赤壁賦》的時候可能也會習以為常,畢竟很多文言文的形式都是一樣的,但是這樣同學們可能就會覺得,這篇文章很長,沒有讀下去的欲望,要想背下來可能就更難了。
  • 藝體生們,文言文有救了,內容理解題解法來了~~~
    正如大家所想,文言文選擇題裡,大家可能最頭疼的就是內容理解題了,因為這個題與文言文息息相關呀~咋整?放棄了嗎!不,絕不言棄!從歷年考題規律來看,這個題出題有這樣幾個規律: 第一,有四個選項,選錯誤的一項,這意味著什麼呢,有三個選項,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正確選項來理解文言文。第二,文言文原文一般會涉及到5到8件事,四個選項會佔據一半,一般不會打亂順序,從前到後排列。
  • 多年語文老師揭秘:文言文可不能這麼學
    今天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提問了幾句《誡子書》這篇文言文中的重點語句。只是結果出乎意料,被提問的孩子在回答「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時,一直在撓頭「我明明記得啊,怎麼就順不下來了」。其實這是很多學生初學文言文的誤區:以為只需要把整篇文言文的翻譯背誦下來就可以了。
  • 高考作文該不該寫文言文? 看看語言泰鬥王力教授怎麼說
    想起2001年,一篇題為《赤兔之死》的文言作文獲滿分,此後幾乎每年全國都會出現一兩例高考文言文作文優作,由此也引發了該不該提倡學生用文言寫作多年的討論。關於一般青年們用文言文寫作的問題,語言泰鬥王力先生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學不好固然是貽笑大方,學好了也就是作繭自縛。文章越像古文,就越不像現代的話。」本期的「國風堂」,我們就接著王力教授的觀點談一談這個問題。
  • 文言文究竟該如何學?告訴您三個錦囊妙計!
    突然間產生了一種想法,在電視劇臺詞中,劇中諸葛亮的話可以說是文白結合的句子,但總體側重於文言文。如果,我們將諸葛亮的文言文口語換成現在的白話文,還會如此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嗎?還能像劇中一樣罵死王朗嗎?我們的老祖宗們早就告訴過我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按,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等。其實,我們在讀古代文學時,尤其是出聲讀時也會感到一種思想和情感的力量充斥其中。可以說,我們老祖宗這幾千年的時間裡,做的最多的學問就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