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8 月 19 日 18:30,不出意料的話 Supreme 2019 秋冬的型錄和完整單品將會一併發布。不過在一年兩度的 Supreme 愛好者狂歡日來臨之前,Supreme 已經提前發布了三張預熱海報。
而最新的這張(左一)更像是全新聯名的預告,街頭龍牌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寫著:Supreme logo by Delta。
Wait,who is Delta?要我說,Supreme 對聯名方真的是有點不地道,我看了看最近幾次的聯名發布(Stone Island、Jean Paul Gaultier、Swarovski),Supreme 從來都不會 @ 聯名方的社交媒體帳號。不明真相的觀眾可能還會以為,這個 Delta 難道是小時候偷用我爸單位電腦打的那個 FPS《三角洲:特種部隊》?還是那個飛機餐極其難吃的美國老牌航空公司達美航空?
以 Supreme 的調性,和以上兩家聯名我也絕對不會驚訝。不過這次給 Supreme 設計 Logo 的 「Delta」,其實是荷蘭藝術家 Boris Tellegen。和諸多行走江湖的 Rapper 一樣,沒有個 AKA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這個圈的。Delta 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街頭 OG,被稱作是歐洲塗鴉界的先驅。
打破次元邊界的塗鴉學霸
Delta 出生於 1968 年,從小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長大。在這個空氣中經常瀰漫著某種臭臭植物味道的城市,街頭文化也在 80 年代起開始野蠻生長起來。Delta 也是個閒不住的主,他從自己 14 歲開始便在阿姆斯特丹開始了街頭塗鴉事業。
而 1984 年時開始,歐洲的塗鴉文化開始進入井噴期。倫敦、巴黎、柏林、裡斯本、哥本哈根等地的小年輕紛紛湧上街頭搞事。這場面堪比 17 年有嘻哈播出後,你在北京三裡屯、上海淮海中路、重慶解放碑、成都太古裡喊一聲 「喲,你不是哪個搞說唱的誰。」,可能會同時有 3 個人回頭,對你比著從 YouTube 上剛學來的蹩腳血幫或瘸幫手勢說:「Yo,Wassup man?」Boris Tellegen 當然不甘心於當一個無名小卒,不過當時也沒有《荷蘭有塗鴉》這樣的 「直升梯」 能平步青雲。他決心從街頭混起,那自然得先有個喊得出口的名字。Boris抱著 26 字母表看來看去,相中了 D(Delta)。他覺得這個詞朗朗上口且方便大家記憶。於是在阿姆斯特單的大街小巷,火車貨車上,開始頻繁的出現一個單詞:DELTA。
打響了名號的 Delta 也沉迷於技藝的鑽研。作為 「學霸」 的他進入了世界百強名校——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進修王牌專業工業設計工程。他開始跳出平面塗鴉的桎梏,將建築風格與字母融合,開始了高階的塗鴉創作。在他的設計裡,字母開始變成了立體的 3D 圖形,這些塗鴉已經從平板畫變成了類似建築圖紙一樣的複雜藝術品,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抽象。
Delta 的抽象塗鴉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就像 30 年後,中國冉冉升起的帶抽象藝術家川桑。此時,文字不在只是書面符號,有了畫面和聲音,你仿佛能看見川桑那張帶著油光和時令青春痘的臉龐,湊過來在你的耳邊呢喃著,這樣的表現力無需多言,懂的自然懂。從這個角度來看,Delta 就是上個時代的孫笑川。
天馬行空的跨界藝術家
玩笑歸玩笑,駕馭街頭和學院風格逐漸爐火純青的 Delta 聲名鵲起,他卻有了更為大膽的想法,他要開始玩跨界了。Delta 開始了對音樂的鑽研,在和一個 Techno 廠牌接觸後。他發現這種以機械重複為特點,被稱作 「工業噪音」 的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於是他開始將自己藝術創作中拼貼畫作的手法運用到了音樂創作之中,當起了DJ。
同時,Delta 也開始鑽研起了雕塑藝術,憑藉自己的專業背景而迅速崛起。90 年代中後期開始,Delta 的作品開始頻繁的出現在雜誌之中,他從街頭藝術家進化成了登堂入室的大拿。98 年開始,他在世界各地的藝術館開啟 「巡演」,各種展覽邀約接踵而至,Delta 真的走起來了。
天馬行空的 Delta 甚至打造了一款街機遊戲,遊戲機的底座採用了他標誌性的線條感立體設計,而遊戲中的主角則是一個不規則幾何體形象的小人。
而他的主要創作也變為了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立體化建築。Delta 自己說:「我已經不小了,不能像原來和老鼠一樣穿梭在街頭到處塗鴉,但是我能夠用這樣的形式來繼續 『畫』 我想畫的東西。」
同為藝術家的 Caleb NEELON這樣評價 Delta 的作品:「由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對於他而言是如此的自然,即便現在他的立體藝術作品已經不再以字母作為主體,但我還是能夠從中看見模糊的字母形態,就像是他十幾年前在街上畫出來的那些一樣。」
至此,我們可以歸納出 Delta 的人生軌跡:街頭出身,擁有工科背景,當過 DJ,設計過街機遊戲,以藝術家身份到處開展。等等,這不就是一個阿姆斯特丹版的 Virgil Abloh嗎?如果他和潮流圈能玩到一起去的話,Bingo,Delta 還真的能。
誰都敢「打碼」的潮流設計師
有跡可循的,與 Delta 最早合作的潮流品牌是 Stussy。雙方在 2008 年推出了一個完整的系列 「System and Structure」 ,夾克、帽衫、襯衫、圓領衛衣、帽子、鑰匙扣、戰術包等單品一應俱全。
這個系列獲得了市場的好評,在發售資訊下面我們還能看到 10 年前的潮流玩家對這個系列的高度評價。嘗到了甜頭的 Delta 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跨界夥伴,緊接著雙方再次推出了聯名的 Novelty Bears。這玩意比 Supreme 的小熊早了足足十年。
試水過聯名之後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我猜 Delta 當時肯定考慮過一個問題。聯名賣這麼好,我自己出周邊不是要起飛?於是,潮流界迎來 Delta 開始按照季度推出自己的限定周邊 Tee 系列。與這兩年開始 火爆的 Rapper 周邊一樣,Delta 的周邊系列同樣被他潮流擁躉們視為珍寶。
09 年開始,Delta 與 CLOT 開始合作,先後推出了兩個聯名系列。第一個系列裡的 CLOT x Delta Tee 運用了他標誌性的立體字母設計。紅、黃、藍、黑四色的塊狀字體躍然於藍白色的 Tee 上。
09 年 8 月,Delta 與 CLOT 再次開始合作,這次的單品只能用爆炸來形容。兩件白 Tee 採用了類似 Supreme Photo Tee 的設計,只不過上面的人物變成了兩國的最高領導人,並且「打了碼」。
而和 Tee 一起推出的還有 Polo 衫、襯衫以及方巾。方巾上的圖案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眼熟?同樣的立體設計在法國奢侈包袋品牌 Goyard 的 Monogram 如出一轍。
之後,一位荷蘭的 Nike 員工注意到了 Delta 的設計才能,將他介紹給了 Nike 歐洲的創意部門。於是在 2010 年南非世界盃期間, Nike 推出了和 Delta 的創意團隊共同打造的荷蘭國家隊套裝。順道一提,當年的荷蘭國家隊在決賽與西班牙隊爭奪大力神杯時,加時賽最後 4 分鐘城門失手,區居亞軍(是不是因為沒穿這個套裝加 Buff 就不知道了)。
到了 2013 年,Delta 開始和創意單位 Case Studyo 合作,推出了一個與他設計的街機遊戲中的人物形象類似的家具。這玩意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抽屜和椅子的結合體。
2014 年,Delta 再次聯手 Case Studyo ,打造了一個名為 「A Concrete Toy」 的玩具。這是個 28 釐米的微縮作品,原型是 Delta 2005 的同名木質藝術作品,高 4.5 米,以 90 年代的日本機器人為靈感。而 「A Concrete Toy」的名字也是源於 Delta 早期的塗鴉生涯(Toy 在俚語中指的是剛剛開始玩塗鴉的菜鳥。)
而今年,Supreme x Delta 的聯名也即將在秋冬與我們見面。既然 Supreme 敢在開季預熱就甩出預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次的聯名肯定不單單是一件夾克這麼簡單,它很有可能是一個系列。
至於設計,當然還是 Delta 早期的街頭塗鴉風格。立體重構後的 Supreme 字母看似低調,實際上是一個街頭品牌和一個街頭藝術家的聯合聲明:Real Recongnize Real。我自己會衝,大家衝不衝不是我該管的問題。不過如果你打算衝,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如果這個系列最後市場表現不好,有人對你說:「呀,你怎麼穿這麼倒閉的衣服?」的時候,你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
From 潮目。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