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凱裡歐文的家室吧,凱裡歐文的父親德雷德裡克-歐文是前澳大利亞籃球聯賽的明星球員,母親伊莉莎白在大學時代是出色的排球運動員,但她在歐文四歲時就去世了。父親獨自撫養歐文長大,並成為他的籃球啟蒙教練。我相信歐文在父親的帶領下,肯定經歷的過程是難忘的。
「東歐文,西庫裡」
容易讓人忽視的事情是,歐文和庫裡身體素質在頂級後衛裡面並不算特別突出,他倆能拔地而起,考的是乾貨十足的技術和攻擊性小個子的生存哲學。歐文和庫裡都屬於那種:「我就是要得分你能拿我怎麼著」的得分起家的小後衛。庫裡的籃球哲學:變態的手感和人球結合是基礎,加上火箭炮一樣的投籃速度,通過不斷地晃動找到突破和遠射的縫隙。歐文的籃球哲學:用上半身來調整重心,利用一系列頻率極高的假動作和運球節奏來迷惑防守人,突破或者急停。兩人的共同特點:球性極好,也就是人球結合能力很強;手感極佳,無論投籃還是上籃;區分點在於:庫裡快的是投籃出手速度,歐文快的是運球變相的頻率。提到歐文、庫裡的運球和投籃,有人肯定提到艾佛森,事實上艾佛森的身體素質根本不是新進球迷能想像的:官方身高一米八出頭,對方中鋒頭頂「腦後摘瓜式」的補扣,四肢修長,crossover的幅度才能那麼大,在183這個身高擁有歷史級別的身體條件。
凱裡歐文 (Kyrie Irving) 為大場面而生的球員總決賽場均27.7分,歷史第8
一提到歐文,好多人就會想到艾弗森,他們兩個到底誰更強,處於不同的年代,每個人的特點都一樣,其實到底誰更強,技能更好誰也說不準,但是還是在得分收益方面不得不誇一誇歐文,艾弗森雖然創造了總決賽歷史場均第二的35.6分,但他每場比賽要出手32.4次,也就是說他每次出手只能創造1.09分的收益。而科比場均出手21.8次,總決賽場均25.3分,每次投籃出手可以獲得1.16分。歐文每場比賽有23次出手,場均27.7分,則每次出手能夠進帳1.20分。而且歐文有新千年那一批超級得分手的風骨,那種類似於艾弗森、科比——「不看比賽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強」的得分手氣質。-東決G4,歐文崴腳後隨即起身把鞋帶繫緊,拖著傷腿單節瘋狂輸出21分,帶著騎士在第三節打出了40:23的高潮,獨自將落後10分的局面打成領先7分。-總決賽G1,由於歐文的存在,騎士在全方位數據崩盤的情況下只落後7分。-總決賽G4,歐文在比賽的第一秒就開始進入了絕對領域,一次又一次的 answer ball 把勇士上漲的氣勢給壓了回去。
如果全明星有一對一單挑,那麼歐文會統治這項比賽(當然,大概需要像拳擊那樣分重量級?)就像豆漿油條統治早餐界最佳組合獎項一樣。
單挑王今年季後賽,騎士每場比賽要為歐文設置7.4次單打,排聯盟第3。每次單打回合,歐文能夠進帳1.15分,在聯盟單打次數前十的球員中,僅次於他的隊友詹姆斯(1.18分)和猛龍老鐵德瑪爾·德羅贊(1.32分)。同樣,歐文一對一單打的真實命中率也排在聯盟第3,58.8%。作為一名將單打作為常用進攻方式的球員(佔所有進攻方式比例的30.2%,聯盟最高),這樣的進攻效率還要啥自行車?但是當我們看到進攻優勢時,也不能忘掉歐文的缺點..............
防守弱
本賽季,歐文每百回合的防守失分為114,全隊倒數第3,僅低於德裡克·威廉士和詹姆斯·瓊斯。而且,他的單防水平就像他的廣告德魯大叔一樣,每次單打回合要被對手得1.13分。在總決賽的舞臺上,除了賈維爾·麥基和伊恩·克拉克兩名角色球員外,歐文最低。而且,杜蘭特從G1開始就在有意識地通過掩護找錯位打歐文,就像去年總決賽詹姆斯打庫裡一樣。防守端的弱點也是歐文不能成為季後賽球隊領袖的原因。這類帶有「防守黑洞」屬性的超級得分手都需要體系的支持,以賽亞·託馬斯身後有埃弗裡·布拉德利和馬庫斯·斯瑪特幫忙,布拉德·史蒂文斯教練也會每每在緊要的防守回合換下小託馬斯;同樣,歐文身邊也需要有香伯特和J.R·史密斯為他保駕護航。
利用掩護效率不高
歐文的掩護進攻效率有著很大程度下滑,他利用掩護髮起進攻的每回合得分只有0.73分,比上賽季要低0.26分,每場比賽通過掩護配合進帳的分數也僅僅只有6.6分,比上賽季少了1.7分。而且,這還是在他每場比賽提高了0.6次利用掩護次數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歐文並不具備像詹姆斯那樣利用掩護為錢寧·弗萊、凱文·勒夫等隊友創造得分機會的能力,他更多的只是利用掩護來找錯位進攻,或者創造突破防守的空隙。
當然,歐文依然是聯盟運球、進球美如畫的一名球員,深受我們大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