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是戰列艦巔峰之作?日本這款超級軍艦,性能上能秒它

2020-12-14 裝備資料庫

網上很多人說德國俾斯麥戰列艦是二戰戰列艦的巔峰之作,這話是否有道理?今天不妨說說這個話題。

其實俾斯麥號戰列艦隻能說是德國在二戰時期建成軍艦當中的巔峰之作,相比其他海軍國家建造的戰列艦,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的軍艦內部設計布局、火炮防禦並沒有太大的設計亮點,相反,在這些設計方面上它的槽點是滿滿的,相比於其他新銳的戰列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並沒有任何優勢,而俾斯麥號戰列艦之所以出名那都得同行襯託,那就是打中英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那一炮讓它威名遠揚,不然的話德國的戰列艦設計都是槽點滿滿。

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雖被稱為最強的一戰戰列艦,但噸位嚴重浪費,其中槽點最大的就是它那8門380口徑的艦炮和全面防護的裝甲。首先說一下俾斯麥號戰列艦用的SK-C/34型38公釐艦炮,是當時世界各海軍新銳戰列艦裝備15英寸艦炮當中威力最弱的一個,僅僅比一戰時期英國的15英寸艦炮好一點而已。在20公裡的距離上對滲碳鋼裝甲的垂直穿深才360毫米,而法國和義大利的15英寸艦炮在20公裡的距離上都有400毫米的穿深。當然這也和俾斯麥艦炮裝藥少有關,和法國、義大利的275公斤左右的發射藥相比,俾斯麥號的發射藥才142公斤,幾乎多了一倍。

再者就是它備受爭議的全面防護,這種源於一戰的設計在一戰結束後就被其他國家放棄,而採用重點防護的設計。俾斯麥號更加注重側舷裝甲,所以從艦首到艦尾都鋪設有防護的裝甲,所以被稱為「全面防護」,而重點防護就是裝甲只鋪設在火炮彈藥庫、鍋爐周圍,其他不重要的地方不鋪設裝甲。這種設計能節約噸位。雖然俾斯麥的側舷320毫米厚的裝甲還過得去的話,那麼它甲板50毫米厚的水平裝甲和130毫米厚炮塔頂部裝甲就有著非常大的風險。因為這種薄弱的水平裝甲不足以抵禦大角度落彈。而在實戰中羅德尼一炮從擊穿水平裝甲打壞2個炮塔的案例說明這個問題。

俾斯麥號戰列艦裝甲防護橫剖面示意圖1

俾斯麥號戰列艦裝甲防護橫剖面示意圖2

而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沒有俾斯麥那樣奪目的戰績,但在火炮布局、裝甲防護上的設計要比俾斯麥好的多,至少比它更合理。更何況大和滿載7.2萬噸的拍數量遠超5萬噸的俾斯麥號,460毫米的巨大火炮更是比俾斯麥的380口徑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相關焦點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俾斯麥,是二戰時期,堪稱歐洲戰列艦的代表,在輕載狀態下能飆出32節的最高航速,在全球各海軍強國中最高航速僅為26-28節的戰列艦中,可謂鶴立雞群一般的存在。
  • 德國俾斯麥號,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誰的實力更強
    ,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誰的實力更強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當時德國工業最發達的時期建造的,按照戰列艦為主的一戰思維,裝甲厚哭,火力猛,後被當時海上號稱第一的英國海軍擊沉,從而改變了已戰列艦為主的海戰思路,轉而發展已潛艇為主的海戰思路。
  • 歷史上中道而廢的三款超級戰列艦,排水量均超6.5萬噸,被迫下馬
    前海上霸主戰列艦從19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達到巔峰,戰列艦的終極產物便是超級戰列艦,到1940年代,美蘇日德等國都在研發建造自己的超級戰列艦,然而,真正服役的超級戰列艦隻有一款,那就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
  • ...的納爾遜級戰列艦,英國一戰後的開山之作,16吋炮實力暴打俾斯麥
    而納爾遜級戰列艦是英國在一戰之後設計的第一款戰列艦,而且這款戰艦在設計的時候非常大膽新穎,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它之所以讓人感到奇怪是因為它的一改此前英系戰列艦的長艏樓以及帶有衝角和內傾艏柱的艦首設計,而是採用平甲板艦首和直線型艏柱,並率先採用了封閉式的箱型建築以及一體化桅杆。它還有個新型的地方在於是英國第一型首次採用三聯裝主炮的軍艦,而且這艘軍艦的主炮全部集中在艦首前部,並且呈「品」字型布置,主炮炮口全部朝前方,艦炮的位置佔據了軍艦的一大半。
  • 納粹德國海軍的巔峰之作——「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無論是噸位、武裝、航速還是防護能力,都可以說是德國戰列艦中的巔峰之作。儘管「俾斯麥」號在它的首航中旗開得勝,但同時亦為它此次任務的悲慘結局敲響了喪鐘。
  • 比俾斯麥戰列艦更大更強的超級戰列艦,可惜停留在圖紙上了
    其自風帆時代誕生,1860年開始變革,在1870-1890年之間一度斷代,但是期間的實驗探討一直沒有中斷,由1890年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人類對這個鋼鐵猛獸的研究製造已經達到巔峰,出現了遠超普通戰列艦的存在,稱之為超級戰列戰
  • 德國海軍的驕傲,俾斯麥號誕生之日最強?就憑它380的小管子嗎
    一直以來俾斯麥號戰列艦都是頗受爭議的一艘軍艦,就連軍迷分成正反兩派外,支持俾斯麥的認為它的戰績是非常輝煌的,所以憑藉擊沉胡德號的戰績就備受推崇。而也有一些軍迷認為俾斯麥只不過是一艘設計思路老舊的軍艦,從它本身的設計來看並不不算先進。
  • 德國最強戰列艦「俾斯麥」號鼓舞人心的測試
    「俾斯麥」號在9月16日就通過這條運河進入了波羅的海。在運河中航行並不能高枕無憂,雖然沒有遇到空襲,但狹窄的航道意味著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行船。艦員們全神貫注地在各自崗位上待命,所有水密艙門和房門一律緊閉。讓這艘具有大功率主機的大型軍艦在運河中機動並非易事,不過最終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這艘戰列艦於9月17日夜晚停泊到了基爾港。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二、TOP2之二:「大和」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舊日本帝國海軍集大成者,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希望。大和號(Yamato, やまと)戰列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日本軍部稱之為「超級戰列艦」。
  • 德系信仰艦:副炮流巔峰——俾斯麥戰列艦
    而《戰艦世界》所追求的戰爭藝術,除了精細的畫面,別致的玩法外,更為看重的是宏大的歷史背景,獨特的軍事文化,也希望將海上軍事與電子競技完美的結合,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海戰中緊張激烈的鬥智鬥勇。《戰艦世界》進入中國已經三周年了,不同於其他快餐式網遊,《戰艦世界》是一款屬於真正軍事迷高端網遊。遊玩門檻較高,卻有其他快餐網遊不能比擬的耐玩性。
  • 德國海軍的榮耀,從建造到試航都不順利的軍艦——俾斯麥號戰列艦
    畢竟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表現實在不佳,整個戰略都是為了破交戰而準備的,這導致德國海軍在江湖上還有個'海盜艦隊'的諢號。而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的各軍艦也實屬倒黴透頂,如果沒有被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炸沉在港口裡,就會在海戰中慘遭皇家海軍的屠戮,堪稱是二戰強國海軍裡最慘海軍無誤。
  • 海戰史上唯一的案例,被戰列艦發射的魚雷擊中,俾斯麥號的黑歷史
    戰列艦一直是大艦巨炮的代名詞,在一戰時期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是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線性炮戰,而在此後更是將大艦巨炮推向了巔峰。以至於二戰時期日本建造出了滿載排水量高達7.2萬噸的大和級戰列艦,這款大型戰艦比中國海軍現有的航母噸位都大。
  • 假設:俾斯麥號換成大和號,結果如何
    【話說軍世】假設:二戰德國擁有大和號戰列艦會怎樣說到戰列艦,大和號和俾斯麥號是繞不開的,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個假設:俾斯麥號換成大和號,結果如何:俊赫君對此很有興趣,今天讓我們來「熱烈」討論一下。就軍艦本身而言,俾斯麥號的個頭,相比較大和號來說,確實不夠大,滿載排水量5萬噸,對比大和號的7萬噸,確實遜色好多,但是在戰艦的發展史上,地理條件對於戰艦的限制一直存在,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為了適應巴拿馬運河,最大寬度被限制為33米,拉長了艦體,達到了270米,成為了最長的戰列艦。
  • 這四艘終極超級戰列艦,卻只能永遠停留在圖紙之上了,實在是可惜
    說起超級戰列艦,如今談及的無非都是日本的「大和」級超級戰列艦、德國的「俾斯麥級」超級戰列艦和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等等;但是這些超級戰列艦真的是戰列艦時代的終結嗎?當然不是,在二戰時期,還處於航母和戰列艦的轉折時期,在各個國家,其實鋼鐵怪獸超級戰列艦更受歡迎,龐大的身軀,粗長的炮管,能給人無限的震懾力和安全感;當時除了以上幾艘超級主力戰艦以外,其實如果戰爭還能繼續下去,接下來的幾款超級戰列艦,也很有可能會出現在戰場之上。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日本「大和號」:最終被美海軍擊沉「大和號」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中最大的一艘,同時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艘戰列艦。
  • 這艏奇特的戰列艦,成為擊沉「俾斯麥」號的主要力量,一戰成名
    由於對戰列巡洋艦的關注,造艦局全力對新型戰列巡洋艦進行設計,但是一個轉折為新型戰列艦的誕生提供了機會。在華盛頓會議的談判中,日本強烈要求保留其已經接近完工的「陸奧」號戰列艦,最終英、美、日三方相互讓步,日本可以保留和繼續建造「長門」級戰列艦,美國則可以完成2艘在建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英國獲得了建造2艘新戰列艦的指標。
  • 若大和號代替俾斯麥號迎戰英國海軍,最終難免化為廢鐵
    不久前,蘇格蘭某知名啤酒廠推出了一款以高烈度著稱的啤酒,這種酒精濃度高達41%的啤酒被命名為擊沉俾斯麥,其口感烈度幾乎超過了伏特加和威士忌,要品嘗時自然要小口斟酌,如果開懷暢飲,只怕會秒醉。雖然從那時起俾斯麥號就被光環籠罩,但俾斯麥號遠非最強戰列艦,其設計和性能的不足也直接成為其覆滅的關鍵性因素。就火力和防護等方面來看,當年德國的盟友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堪稱戰列艦家族的巔峰之作,遊戲《戰艦世界》直接將其列為頂級的十級船。不妨大膽設想,如果大和號處於俾斯麥號的位置上,又會讓大西洋海戰有什麼不同呢?
  • 日本炮這麼廢垃,長門的410炮不如俾斯麥380?長門戰列艦曾號稱最強
    無論是在哪一款海戰遊戲中,日系戰列艦都是各海戰遊戲的主線之一,這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有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這艘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460毫米主炮,玩日系戰列艦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想衝著它去的。而歷史上日本除了大和級戰列艦外還有長門級戰列艦也是非常出名的,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規定搭載口徑16英寸艦炮的7艘戰列艦中就有2艘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而長門級使用的艦炮口徑不是16英寸(406),而是16.1英寸(410毫米),與後來的大和級一樣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戰列艦。
  • 俾斯麥號與大和號裝甲分布對比,大和號的精妙設計讓人佩服
    而從俾斯麥號的設計中也能看出在首尾和上層建築中都覆蓋了一層厚度很薄的裝甲,這個厚度的裝甲,這些裝甲在實際交戰中同樣定位尷尬,無法防禦火炮的同時又佔用的大量的裝甲重量,在被大口徑火炮命中時甚至會直接崩落導致附加損失。
  • 英國4萬噸軍艦曾參與圍攻俾斯麥號 最後被日本幾架艦載機擊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交戰雙方主要是美國和日本。但是作為幾乎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參與的一場人類浩劫,英國自然也成為了這場戰爭的重要參與方。特別是英國作為曾經的海上霸主和日不落帝國,在亞洲以及太平洋依然是有軍事力量存在的,因此太平洋戰場上,日本還是跟英國海軍打過幾場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