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持續回暖,化妝品行業迎來高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全國化妝品零售額為28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8.3%;1-10月份全國化妝品零售額為25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9%。
其中,國貨品牌發揮著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而在眾多國貨品牌中,玻尿酸老大華熙生物(688363)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在短短數年時間裡快速崛起,引發行業關注。
一方面,旗下潤百顏、誇迪、米蓓爾、BM肌活等品牌成為化妝品國貨表率,實現市場、口碑雙豐收,攫取眾多消費者心智。另一方面,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快速發展成長為華熙生物營收的重要支撐之一。
「科技力」賦能終端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市場潛力巨大。而在過去20年間,國外品牌幾乎佔據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有行業觀點認為,國貨化妝品與國外品牌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基礎研發及技術創新。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科技實力的逐步提升,經歷過山寨仿製、盲目營銷等階段的中國化妝品市場步入了新的科技時代,不少國產品牌通過自主研發、產品創新逐步俘獲市場,推動國貨化妝品強勢崛起,逆襲國際品牌。根據CBNDat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貨品牌在化妝品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到72%。
華熙生物正是國內自主研發發展起來的典型「科技型」企業,20年來堅持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後稱「兩個研究」),除了擁有微生物發酵平臺、交聯技術平臺,還在陸續組建分析檢測平臺、配方工藝研發平臺、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應用機理研發平臺,形成六大研發平臺,申請專利230項,並將企業鍛造積累的「科技力」不斷賦能在終端產品之上,以科技力支撐產品力。
比如,華熙生物自主研發的「酶切法」,能夠自由控制玻尿酸分子大小,大大打開了玻尿酸在化妝品中的應用,推動了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的產品創新。
依託「兩個研究」,華熙生物僅玻尿酸就擁有200多個規格的產品,熙敏修超活透明質酸、納諾HA、乙醯化透明質酸鈉(Hymagic™-AcHA)、Hyacolor®油分散透明質酸鈉等,都是華熙生物用於化妝品的明星原料產品。
明星產品「潤百顏玻尿酸次拋原液」採用了大、小、mini分子等玻尿酸復配組合,對皮膚實現精準定位、分層管理,被稱為「智慧玻尿酸」,累計銷售已經達到1.8億支。Hyacolor則被用於國潮爆品「潤百顏?故宮口紅」中,突破了玻尿酸的彩妝禁區,並提升了口紅的保溼及修復效果。
此外,華熙生物還擁有4D透明質酸、5D透明質酸等自主研發的復配原料,以及依克多因、γ-氨基丁酸、麥角硫因等其他生物活性物質,這些都是近年來火爆的化妝品原料。其中,聚穀氨酸、麥角硫因榮獲「2020榮格技術創新獎」和「PCHi2020芳典獎」等行業重要獎項。
「科技力」不僅支撐著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的研發創新,為產品帶來更高附加值,也帶來了較高的市場價值及口碑。
今年雙11期間,華熙生物旗下潤百顏全平臺銷售額突破2.5個億,天貓雙11開售僅18分鐘銷售額破億,高居天貓面部精華國貨榜第一名。而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正是因為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的大幅增長,華熙生物整體業績實現逆勢增長。
「功能性護膚品」滿足更高市場需求
如今,隨著消費市場不斷升級,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國內化妝品消費趨勢及消費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2019Z世代消費力白皮書》顯示,安全性、使用體驗是Z世代購買化妝品時最首要考慮的因素。
而這恰與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的定義及業務邏輯吻合。與傳統以化學配方為出發點的化妝品思路不同,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多是以生物活性物質為基礎,以解決功能訴求為核心,以健康、安全為基礎來進行研發設計。
一方面,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主要以自有的生物活性物質為主,把有效成分給足。另一方面,根據不同人群的護膚需要,採用「多渠道、多品牌」的策略。如,潤百顏專研玻尿酸+生物活性成分,米蓓爾則專門針對敏感肌膚人群,BM肌活利用獨有超活傳導系統聚焦肌底液以解決高透皮吸收問題,誇迪則主要針對抗初老人群的養護。
此外,華熙生物還在上海設立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發中心,所有功能性護膚產品都必須要經過內部及第三方功效評測,才能正式上市,以此確保產品的功效性。這與目前國家在化妝品行業即將推出的功效標識新規不謀而合。
生物科技被譽為第六次科技革命,這一時代已經來臨。作為生物科技企業中的代表,如今的華熙生物仍在不斷擴展生物活性物質賽道,創造更多發展可能。有觀點認為華熙生物有望將成為下一個「千億市值」企業。
而隨著化妝品行業競爭焦點向成分、功效、品牌等方面轉移,國貨品牌的強勢崛起,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或將成為推動其成長為千億乃至萬億企業的核心驅動力。